龍華醫院血管外科牽頭首款國產透析用人工血管臨床試驗

2021-01-18 央廣網

央廣網上海8月31日消息(記者楊靜 通訊員陳豪)近日,由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血管外科主任施婭雪牽頭主持的透析人工血管前瞻性、多中心、隨機對照臨床試驗方案通過倫理審查,這標誌著第一款國產透析用人工血管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據龍華醫院血管外科主任施婭雪介紹,國內血透患者對人工血管的需求量很大,但目前中國的小口徑人工血管產品主要依賴於進口,此次進入臨床試驗的國產透析用人工血管是由國內科技公司自主研發,是一種用於透析的三層結構複合型人工血管,根據前期研究證實,該透析人工血管具有良好的操作性能,能夠滿足臨床需求,即刻植入後人工血管未見滲血、狹窄、血栓形成,長期觀察未見其產品本身引起的滲血、排斥、感染、吻合口斷裂、人工血管塌陷、穿刺點出血等異常情況,隨訪期內人工血管通暢率均在50%以上,未見嚴重不良事件。實驗室檢查未見明顯異常改變,主要組織器官未見異常病理改變。本項臨床試驗匯聚了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四川省人民醫院、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等多家國內知名中心共同參與,目標使國產人工血管早日應用於臨床,打破進口人工血管的壟斷地位,造福廣大患者,同時為提升國內核心智慧財產權技術、國家的自主創新政策做貢獻。

龍華醫院血管外科作為該項目的牽頭單位,體現了業界對龍華醫院血透通路中心的認可。作為國內一流血透通路中心之一(同時也是中國醫院學會血液淨化管理分會血管通路培訓基地),龍華醫院血管外科在血透通路的建立及維護上有豐富的經驗,全方位地涉及各類血透通路的開放手術及介入治療,為全國各地的疑難通路患者保駕護航,診治病例數在上海居首。施婭雪主任執筆撰寫了《中國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專家共識》中心靜脈篇,在人工血管動靜脈瘻的構建及維護上已形成規範,曾有兩款即穿型人工血管華東地區的首次構建均選擇在龍華醫院進行。此次,龍華醫院血管外科作為該項目的牽頭單位將繼續在血透通路領域發揮引領和示範作用。

相關焦點

  • 首款國產透析用人工血管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新民晚報訊(記者 郜陽 通訊員 陳豪)近日,由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血管外科主任施婭雪牽頭主持的透析人工血管前瞻性、多中心、隨機對照臨床試驗方案通過倫理審查,這標誌著第一款國產透析用人工血管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 國產透析用人工血管進入臨床試驗 將打破進口依賴
    1日披露,該院血管外科主任施婭雪牽頭主持的透析人工血管前瞻性、多中心、隨機對照臨床試驗方案通過倫理審查。這標誌著國產透析用人工血管進入臨床試驗階段。據悉,國產人工血管此前未有報導。   龍華醫院血管外科主任施婭雪當日對記者介紹,中國國內血透患者對人工血管的需求量很大。但目前小口徑人工血管產品主要依賴於進口。
  • 龍華醫院實施我國首例國產透析用人工血管植入手術
    龍華醫院實施我國首例國產透析用人工血管植入手術 2020-11-25 17: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大醫院舉辦「人工血管透析通路建立與維護培訓班」展示多項創新...
    2017年5月19日至21日,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成功舉辦「人工血管透析通路建立與維護」培訓班。作為北京市繼續教育項目,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介入血管外科主任醫師張憲生主持本次培訓班,腎臟內科、血液透析室、手術室、麻醉科聯合承辦。
  • 德州市立醫院血管外科向省級重點專科進發
    8月1日下午,首屆山東省血管(介入)外科醫師超聲論壇在德州市立醫院舉辦,省內50餘名血管外科知名專家齊聚,共同探討技術、分享經驗。作為市級重點學科,市立醫院血管外科走在快速發展的道路上,去年被確定為「攀登計劃」省級醫學重點專科創建團隊,是全市唯一入選的血管外科團隊。
  • 「人工血管血液透析通路建立與維護」培訓班開班
    5月18日至5月20日,為期三天的「人工血管血液透析通路建立與維」培訓班在京舉辦。培訓班由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北大醫院)介入血管外科主辦、北京大學醫院協辦,本屆培訓班由北大醫院介入血管外科副主任張憲生主持並授課。
  • 國產原創三層結構設計人工血管正式進入臨床驗證階段
    長江商報訊(記者 陳妮希)近日,武漢楊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申辦的「人工血管用於胸/腹主動脈重建手術的安全性、有效性評價:一項前瞻性、單中心、可行性臨床研究」,在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召開臨床試驗啟動會,標誌著一種國產原創三層結構設計人工血管(商標:PuVaso)正式進入臨床驗證階段,有望改變我國人工血管完全依賴進口的現狀。
  • 打通"生命通道"——"人工血管血液透析通路建立與維護"培訓班舉行
    5月18日是全國血管健康日,目前國內唯一一個人工血管血液透析通路的國家級繼續教育專科培訓班——第三屆「人工血管血液透析通路建立與維護」培訓班5月17日-19日在京舉辦。培訓班由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北大醫院)介入血管外科主辦、北京大學醫院協辦,本屆培訓班由北大醫院介入血管外科副主任張憲生主持並授課。
  • ISABELLA臨床試驗患者招募完成
    瑞士尼翁2020年11月25日 /美通社/ -- MedAlliance宣布,SELUTION SLR™ 018藥物洗脫球囊(DEB)治療接受血液透析終末期腎衰竭患者動靜脈瘻失功的ISABELLA臨床試驗已完成患者招募。
  • 「武漢造」人工血管3月開始臨床試驗
    1月13日,武漢楊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發布的年度報告披露,由該公司研發的大口徑人工血管已完成動物實驗和臨床前研究,並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覆,預計今年3月在全國5家頂級心血管醫院開始臨床試驗。  此項成果由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血管外科歐陽晨曦教授和武漢紡織大學紡織材料專家徐衛林教授共同研發,現已獲得國內外發明專利11項。
  • 百優達:跨入高值醫械耗材進口替代深水區,要做「大動脈人造血管...
    國內只有少數企業和醫院在做這方面的研究,但由於產品技術相對落後,無法趕超,因此只限小範圍使用,未能實現產業化。   「隨著人造血管的需求量在逐年上升,如果不能實現國產供需,必然會受制於人,一旦國外削減對中國的供貨,對國內影響很大。」杜廣武表示,在他看來,人造血管「國產化」勢在必行。
  • 砥礪奮進 耕耘美好|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血管外科
    他們就是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血管外科醫護團隊!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始建於1928年9月,其前身為國立河南大學附屬醫院。1958年從開封遷址鄭州,更名為河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1985年更名為河南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2000年正式命名為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作為省部共建醫院,該院臨床醫學已成為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是具有較強救治能力、較高科研水平和國際交流能力的三級甲等醫院。
  • 「武漢造」人工血管投入實用
    「武漢造」人工血管投入實用發布時間:2020年12月25日 13:20 來源:湖北日報   湖北日報訊 (記者餘瑾毅、通訊員李哲)12月15日,一位64歲男性因巨大的腹主動脈瘤合併雙側髂內動脈瘤在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手術。術中,該院血管中心主任舒暢教授團隊用聚氨酯人工血管置換了他的腹主動脈。
  • 北京朝陽醫院血管外科成功舉辦第七屆微循環朝陽血管醫學論壇
    11月27日-28日,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以下簡稱朝陽醫院)血管外科承辦的中國微循環學會周圍血管疾病專業委員會2020學術年會暨微循環血管醫學(朝陽)論壇(2020MEC)暨亞太血管學術聯盟(APAAA)北京學術會議及市級繼續教育學習班於北京國際會議中心隆重召開。
  • 老人血液透析4年,左側血管耗竭!人工血管內瘻術重建「生命線」
    今年以來,患者在當地醫院高位內瘻穿刺困難,左側自身血管耗竭,嚴重影響透析質量及生活質量。 近日,路先生來到長沙市第一醫院腎病風溼科就診,科室主任黃映紅為他進行了詳細的檢查,反覆開展風險評估。
  • 血液透析建立血管通路後,你需要了解這些!
    近期,CJASN期刊發布了一篇文章,結合實際病例就血液透析患者建立血管通路後的相關問題進行討論,一起學習下吧!一55歲腎小球腎炎女性,因終末期腎病(ESKD)行血液透析4年。初次透析時為經右頸內靜脈置管緊急透析。因患者具有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禁忌腹膜透析。
  • 不「吃」射線的血管介入治療 挽救透析患者的生命線
    來自嘉興市區的陳先生已經在嘉興市第一醫院行血液透析治療一年多了,各方面狀況一直很好。可最近在透析治療時,護士發現他的血流量一直開不上去,導致透析效果大大下降,這讓陳先生非常著急。在上級醫院專家指導下,腎內科張敏副主任醫師聯合超聲科周利傑主治醫師為他成功實施了手術。在超聲實時引導下,經過球囊對狹窄處的幾次擴張,看著「鄉間小道」變回了「高速公路」。陳先生緊鎖的眉頭也變成了展顏一笑,後顧之憂在毫無痛楚的過程中被妥善解決。透析通路一直被稱為是尿毒症透析患者的生命線,一旦出現問題,會大大影響患者的透析效果,進而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及生存時限。
  • 桂林市人民醫院: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備案接受自治區專家首次督查
    近日,自治區藥品監督管理局檢查組一行5人由組長黃雪梅帶隊,對桂林市人民醫院藥物臨床試驗機構進行為期三天的現場督查,這是該院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備案成功後迎來的首次「區檢」。在聽取藥物臨床試驗機構、藥物臨床試驗倫理委員會及肝膽外科、婦科、腫瘤科、腎病學、心血管內科、內分泌、神經外科、免疫學、甲狀腺乳腺血管外科等九個備案專業的工作匯報後,檢查專家分組按照《藥物臨床試驗機構管理規定》、《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範》及《新增備案藥物臨床試驗機構監督檢查工作方案》要求,對該院的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倫理委員會、超聲、影像、檢驗、心腦電圖、病理等臨床輔助科室和九個備案專業進行了現場檢查
  • 血液透析新通道 航空總醫院完成首例人工血管移植物內瘻術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近日,航空總醫院腎內科血管通路團隊成功完成了醫院首例人工血管移植物內瘻手術。 2月前因移植物內瘻血管感染,於外院行血管閉塞術,後於航空總醫院行頸內靜脈半永久置管透析治療。由於患者自身血管條件差,達不到自體動靜脈內瘻的手術標準,且長期使用中心靜脈半永久導管,中心靜脈狹窄甚至閉塞的風險很高。
  • 齊魯醫院血液透析團隊成功完成即穿型人工血管安裝
    6月2日,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血液透析團隊成功完成該院首例即穿型人工血管動靜脈內瘻成形術,這項技術的開展,標誌著該院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技術邁上新的臺階。患者2年前罹患腎臟病,後病情逐漸加重達透析標準,目前已以股靜脈置管作為臨時通路開始透析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