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雅二醫院完成全球首例鏡面人心臟「迷宮手術」

2020-12-05 金臺資訊

人民網長沙8月5日電 近日,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心血管外科教授劉立明團隊成功為吳先生做了「鏡面右位心瓣膜病合併房顫行雙極射頻消融迷宮IV手術」。經中南大學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檢索,這是世界首例鏡面右位心瓣膜病合併房顫行雙極射頻消融迷宮IV手術,也是3D列印技術首次應用於輔助鏡面右位心行雙極射頻消融迷宮IV手術。

吳先生今年39歲,在福建泉州工作。一場意外,讓他被確診為心臟瓣膜病合併房顫,而且發現自己的心臟長在胸腔右側,和正常人不一樣,也就是 「鏡面人」,這種發病率是百萬分之一。

「他病情必須馬上手術,只有通過外科手術進行二尖瓣和三尖瓣修復,並利用雙極射頻消融行迷宮IV手術消除房顫,才能治癒多年的心臟病。」 吳先生在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心血管外科檢查後,劉立明說道。由於吳先生的心臟結構完全反位,醫生手術猶如「開倒車」,要以鏡像反位置進入,這使手術的實施難度大大增加。

「現在3D列印技術日趨成熟,是不是可以將患者心臟的實際情況,先通過3D模型列印出來,進行體外模擬實驗?」心血管外科醫師宋瓏提議。隨即,劉立明團隊與醫院影像科、麻醉科、手術部等經過多學科會診和術前討論,完善了心電門控多層螺旋CT增強掃描 三維重建,並將醫學數字成像和通信數據進行轉化和建模,用柔性樹脂材料對吳先生的心臟進行全真3D列印。

「這種感覺,就像習慣了右手寫字,突然變成用左手寫字,難度不亞於每次操作都要進行一次『腦筋急轉彎』。」心血管外科醫師羅成回憶道,手術的前一天晚上11點多,團隊成員還在反覆模擬、演練,這樣的反覆練習也提高了團隊對罕見鏡面右位心結構的認識和迷宮IV手術的精準把握。

手術當天,在麻醉醫生、手術護士等的配合下,主刀劉立明站在常規體外循環心臟手術的反位,即患者的左側,用「鏡面」原則進行手術思維和反向操作。經過4個小時緊張細緻操作,劉立明團隊聯合應用雙極鉗加雙極筆為該吳先生成功完成手術。術後,吳先生心功能恢復良好並轉復為竇性心律。「迷宮IV手術講究規範化消融線路的完全性、連續性和透壁性,我們在這位『鏡面人』患者術中也做到了完全標準化外科消融。」劉立明介紹。

據悉,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心血管外科是國內最早引入迷宮Ⅳ型手術理念的單位之一。劉立明團隊率先在國內開展微創、房顫、瓣膜手術新術式10餘項,榮獲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外科 「金刀獎」等,個人主刀房顫迷宮手術年均200例,併發症極低,手術量及療效居國內領先水平。(沙麗娜 宋瓏)

相關焦點

  • 全球首例!39歲男子心臟長在右邊,湘雅二醫院為鏡面人進行「迷宮...
    近日,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心血管外科劉立明教授團隊為吳先生進行了「鏡面右位心瓣膜病合併房顫行雙極射頻消融迷宮IV手術」。經中南大學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檢索,該手術既是世界首例,也是3D列印技術首次應用其中。
  • 視頻|心臟長在了右邊?湘雅二醫院為「鏡面人」實施高難度心臟手術
    原來,高僧心臟長在右邊。現實中也有這樣的人,被稱「鏡面人」。「鏡面人」是一種罕見的先天性畸形,他們的心臟、肝、脾、胃等器官位置左右對調,猶如鏡中影像,發病率百萬分之一。在福建泉州工作的39歲吳先生,就是一位「鏡面人」。近日,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劉立明教授團隊為吳先生進行了「鏡面右位心瓣膜病合併房顫行雙極射頻消融迷宮IV手術」,術中、術後非常順利。
  • 名院周報 | 天壇醫院完成全國首例介入機器人輔助DSA手術
    技術⊙ 天壇醫院:介入機器人「魯班」完成全國首例機器人輔助全腦血管造影手術⊙ 華西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微創瓣膜團隊再創全國TAVR手術記錄日前,華西醫院心外雜交手術室內產生了一項新的全國紀錄——單中心經心尖TAVR手術總例數突破150,並且成為全國唯一過百的中心。2014年3月,華西心外微創瓣膜團隊開展了全國首例經心尖TAVR手術。
  • 全國首例正式上市人工心臟植入手術在四川省人民醫院順利實施
    四川新聞網成都11月12日訊(記者 李丹)12日,四川新聞網記者從四川省人民醫院獲悉,2020年11月10日,四川省人民醫院順利為一名終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實施全國首例正式上市人工心臟(左心室輔助系統)植入手術,患者術後生命體徵平穩。
  • 西班牙完成世界首例間質細胞移植心臟手術
    西班牙完成世界首例間質細胞移植心臟手術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06日 14:25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馬德裡2月5日電(記者 方長平)西班牙醫生近日成功地為一名67歲男性患者實施了世界首例將間質細胞移植給心臟的手術。
  • 「鏡面人」患上心臟病,怎麼手術?3D列印技術復刻心臟結構,助力精準...
    39歲的吳先生近來出現了疲乏、胸悶、心悸等症狀就醫檢查被診斷為心臟瓣膜病合併房顫更特殊的是>吳先生還是一位「鏡面人」所謂「鏡面人」是一種罕見的先天性畸形,發病率僅百萬分之一,這類患者體內的各器官位置左右對調,心臟位置、心內結構均徑向反轉,手術的難度和風險頗高。
  • 猴子植入豬肝仍活著 湘雅二醫院成功完成異種原位全肝移植手術
    華聲在線8月12日訊 記者今天從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了解到,該院日前成功在國內首次開展異種原位全肝移植手術(轉基因版納小型豬-恆河猴)。受體猴在無免疫幹預的條件下,存活超過16小時,成為轉基因豬-猴異種原位全肝移植手術國內存活記錄。
  • 全球首例!遠程操縱機器人,20英裡外完成心臟手術
    大數據文摘出品來源:ZDNET編譯:蔡婕、李雷一位醫生成功地為遠在20英裡外的病人進行了心臟手術,這可以說是網絡、工程學和醫學相結合的一大壯舉。遠程醫療是一個新興領域,它依託網絡、機器人技術、混合現實和通信技術的進步,讓醫學專家可以「穿越」遠距離空間,進行從諮詢到外科手術的各種工作。遠程醫療可以使醫療保健體系去中心化,通過將醫生在網絡上虛擬地分配到社區醫院,緩解了地方醫護人員的短缺,還可能降低醫療成本。在伊波拉病毒爆發期間,維吉尼亞大學通過遠程醫療向非洲部分地區提供了相應的服務。
  • 中國完成首例AI+5G心臟手術!谷歌大腦新型優化器LAMB加速大批量
    【今日資訊頭條 | 中國完成首例AI+5G心臟手術!2分鐘AI建模,400公裡遠程協作「補心」】來源:新智元AI+5G心臟手術今天,廣東省人民醫院與廣東高州市人民醫院完成全國首例AI+5G手術,成功為心臟病患者「補心」。手術期間的AI技術是由曾靠「貪心算法」成功追回被搶車的聖母大學計算機系終身副教授史弋宇團隊提供。
  • 婁底市第一人民醫院實施首例心臟射頻消融術
    紅網時刻婁底11月24日訊(記者 李響炮 通訊員 鄢婷)11月22日下午,婁底市第一人民醫院心內科在湘雅附二聯盟醫院專家的指導下,為一名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患者實施了心臟電生理檢查+射頻消融術。手術歷時40分鐘,過程順利。據了解,這是該院心血管內科首例正式實施的心臟射頻消融手術。
  • 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完成首例「人工心臟」植入術
    5月24日,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成功開展一例達到國際水平的「人工心臟」植入術。中國工程院院士、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總院長、阜外醫院院長胡盛壽教授主刀,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副院長、河南省人民醫院心臟中心知名專家程兆雲教授擔任助手,為一名39歲的重症急診心力衰竭患者植入「人工心臟」。
  • 「新技術」湘雅二醫院李崢博士指導我院開展首例超聲引導下球囊...
    日前,在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腎內科李崢博士的指導下,我院腎內科成功開展首例「超聲引導下球囊擴張(PTA)手術」,讓尿毒症患者足不出縣,便能安全、有效地延長生命線,節省了醫療費用和時間。李崢博士為尿毒症患者進行血管超聲檢查患者胡某,今年80歲高齡,是一名尿毒症患者。
  • 猴子體內植入豬肝存活16小時 湘雅二醫院異種器官移植手術成功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8月13日訊(全媒體記者 徐媛 通訊員 李傑群 章忠強)將豬的全部肝臟植入切去原肝的恆河猴體內,受體猴在無免疫幹預的條件下,存活超過16小時,這意味著轉基因豬—猴異種原位全肝移植手術國內存活記錄有了第一個數據。
  • 貴州首例!出生8天的嬰兒顯微鏡下完成心臟動脈換位手術
    戴著 3.5 倍的顯微鏡,醫生給一名出生僅 8 天的新生兒完成了一次心臟主動脈和肺動脈換位手術。這名心臟大動脈異位的寶寶,來到這個世界上僅 10 個小時就面臨死亡威脅。給這麼小的寶寶完成心臟動脈換位手術,在全省還是首例。
  • 史上今日 1967年12月2日 進行世界上首例心臟移植手術
    1967年12月2日,南非開普敦赫魯特斯庫爾醫院的心臟外科醫生克裡斯蒂安·巴納德為一名53歲的病人進行了全球首例心臟移植手術。
  • 省醫院開展國內首例正式上市人工心臟植入手術
    2005-2010 四川新聞網 版權所有 ICP 川B2-20030058   近日,四川省人民醫院(簡稱「省醫院」)順利為一名終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實施全國首例正式上市人工心臟
  • 中國自主研發-亞洲首例脈衝房顫消融(PFA)手術成功完成
    昆明2020年12月25日 /美通社/ -- 2020年12月23日,德諾醫療旗下杭州諾茂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諾茂醫療)自主研發的CardioPulse™脈衝消融產品在雲南省阜外心血管病醫院成功完成了首例臨床應用,這也是亞洲首例脈衝房顫消融(PFA)手術。此次手術的成功開展,標誌著我國在房顫介入治療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 ...人民醫院完成全球首例「經頸動脈TAVR+TEVAR+PBACA」一站三式手術
    一切源於7月4日在梅州市人民醫院導管室進行的一場「驚心動魄」的高難度手術:經頸動脈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R)+胸主動脈腔內修復術(TEVAR)+經皮球囊主動脈縮窄血管成形術(PBACA)——這是全球首例一站三式手術!老伯年過七旬,患有重度主動脈瓣狹窄合併重度主動脈縮窄合併胸主動脈瘤這一嚴重疾病,病情複雜且罕見。
  •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眼科團隊免費提供全飛秒雷射近視矯正手術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眼科團隊將通過全飛秒雷射近視矯正手術幫我們推開世界的門,不再隔著鏡片看世界。7月18日,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眼科屈光手術室將進行全飛秒雷射近視矯正手術直播,旨在致敬對疫情防控付出努力、作出貢獻的醫務人員、警察、基層黨員、媒體記者、社工等最美逆行者。
  • 全省首例!血型不相合父子腎移植手術成功
    近日,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腎臟移植科在外科樓B座手術室成功完成1例ABO血型不相合親屬活體供腎腎移植手術(供者為父親、血型AB型,受者為其兒子、血型B型),這是該院首次開展ABO血型不相合的親屬活體供腎腎移植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