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遠程操縱機器人,20英裡外完成心臟手術

2021-01-10 大數據文摘

大數據文摘出品

來源:ZDNET

編譯:蔡婕、李雷

一位醫生成功地為遠在20英裡外的病人進行了心臟手術,這可以說是網絡、工程學和醫學相結合的一大壯舉。

這名來自印度的醫生使用Corindus公司開發的一個精密血管機器人,為20英裡外的患者進行了共計五次的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手術。手術很成功,其結果已發表到醫學雜誌《柳葉刀》(The Lancet)的子刊《電子醫學》(EClinicalMedicine)上。

業界評論:這是遠程醫療的一個飛躍。

遠程醫療是一個新興領域,它依託網絡、機器人技術、混合現實和通信技術的進步,讓醫學專家可以「穿越」遠距離空間,進行從諮詢到外科手術的各種工作。

遠程醫療可以使醫療保健體系去中心化,通過將醫生在網絡上虛擬地分配到社區醫院,緩解了地方醫護人員的短缺,還可能降低醫療成本。

在伊波拉病毒爆發期間,維吉尼亞大學通過遠程醫療向非洲部分地區提供了相應的服務。而在法國,人們已經開始訪問遠程醫療艙,以獲得快速、便捷的醫療服務。

遠程外科手術困難重重

外科手術是一直是遠程醫療領域難以克服的部分。Patel博士在論文中表示,自2011年以來,美國已經成功地採用了機器人輔助的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但是卻沒有聽說過有遠程進行PCI手術的例子,但如果遠程的R-PCI手術可行的話,可以將治療擴展到許多沒有條件接受治療的冠狀動脈疾病患者。

目前,雖然機器人被廣泛應用於世界各地的外科手術中,但都是在外科醫生近距離地嚴密把控下進行的。從理論上講,目前使用機器人完成的一些外科手術,是可以在略微改變手術流程的情況下遠程進行的。

原因就是距離帶來的挑戰,包括網絡連接和延遲問題,手術過程中發生的網絡崩潰更可能是災難性的。

所有這些都讓印度的Tejas Patel博士在去年取得的成就更加令人印象深刻,他是艾帕克心臟研究所(Apex Heart Institute)的主席兼首席介入心臟病學家。

「我很榮幸能參與建設這一醫學裡程碑,」 Patel博士說,「遠程遙控治療的應用,可以提供原本無法獲得的某些特殊治療,從而挽救許多患者的生命。」

「我很高興能在備受尊敬的《柳葉刀》子刊上與業界分享我的經驗。」 他補充道。

首例遠程心臟手術

實驗徵集了5名確診冠心病患者,研究方案和知情同意書得到了頂尖心臟研究所倫理委員會的批准,研究符合良好臨床實踐標準。所有患者在接受 PCI 程序後7天內,在接受篩查訪問之前提供知情的、書面的自願同意,以確定是否符合資格。

在遠程手術過程中,Patel博士使用了Corindus公司的CorPath GRX機器人系統通過有線連接網際網路,並用一組操縱杆和一臺視頻監視器操縱機器人。

Corpath GRX機器人系統(Corindus Vascular Robotics)由CorPath GRX床邊控制單元和機器人控制工作站組成。

機器人控制站包括控制計算系統、監視器、網絡設備(區域網/城域網/廣域網連接)和帶有三個操縱杆的機器人控制臺,其子系統包含本地和遠程攝像機、監視器和會議集線器,使遠程介入心臟病專家和Cath實驗室團隊之間能夠進行實時人對人的雙向音頻和視頻通信。

機器人控制站

在此之前,儘管Corindus的機器人已經在美國進行了幾次遠程測試,但Patel博士的手術實操才真正算得上醫學的一個重大裡程碑。

Corindus Vascular Robotics公司總裁兼執行長Mark Toland表示:「在治療心臟病和中風等對時間要求高的疾病時,遠程手術有可能改變我們提供醫療服務的方式。這項研究的成功為全球範圍內大規模的遠程遙控治療平臺鋪平了道路,在《柳葉刀》(Lancet)子刊《電子醫學》(EClinicalMedicine)上的論文展示了這一技術的革命性。雖然遠程機器人手術仍處於研發的早期階段,但很明顯,我們正在努力拓展患者獲得治療的渠道,同時減少他們的治療時間。」

相關焦點

  • 中國完成首例AI+5G心臟手術!谷歌大腦新型優化器LAMB加速大批量
    【今日資訊頭條 | 中國完成首例AI+5G心臟手術!2分鐘AI建模,400公裡遠程協作「補心」】來源:新智元AI+5G心臟手術今天,廣東省人民醫院與廣東高州市人民醫院完成全國首例AI+5G手術,成功為心臟病患者「補心」。手術期間的AI技術是由曾靠「貪心算法」成功追回被搶車的聖母大學計算機系終身副教授史弋宇團隊提供。
  • 湘雅二醫院完成全球首例鏡面人心臟「迷宮手術」
    經中南大學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檢索,這是世界首例鏡面右位心瓣膜病合併房顫行雙極射頻消融迷宮IV手術,也是3D列印技術首次應用於輔助鏡面右位心行雙極射頻消融迷宮IV手術。吳先生今年39歲,在福建泉州工作。一場意外,讓他被確診為心臟瓣膜病合併房顫,而且發現自己的心臟長在胸腔右側,和正常人不一樣,也就是 「鏡面人」,這種發病率是百萬分之一。
  • 南華附一醫院泌尿外科完成區域內首例達文西機器人腎上腺手術
    南華附一醫院泌尿外科完成區域內首例達文西機器人腎上腺手術。紅網時刻衡陽11月17日訊(通訊員 黃忠欣 記者 譚倩)11月16日,一名38歲的男性患者在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接受了由第四代「達文西」機器人操作下的右側腎上腺腫瘤切除術,完整切除了直徑達6cm的腎上腺腫瘤。據了解,此次手術為區域內泌尿外科首例「達文西」機器人手術,標誌著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泌尿外科順利邁入了「機器人」時代。
  • 名院周報 | 天壇醫院完成全國首例介入機器人輔助DSA手術
    技術⊙ 天壇醫院:介入機器人「魯班」完成全國首例機器人輔助全腦血管造影手術本次手術使用的「魯班」微創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是由北京天壇醫院李祐祥教授臨床研究團隊聯合北京理工大學肖楠教授的機器人技術團隊,在科技部 「血管內介入手術機器人的臨床應用研究」 國家重點研發項目支持下,研製出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微創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系統。項目實施過程中實現了對同構式多器械協同管絲遞送、無菌隔離非固聯傳動等多項微創介入手術機器人的關鍵技術的突破。
  • 西班牙完成世界首例間質細胞移植心臟手術
    西班牙完成世界首例間質細胞移植心臟手術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06日 14:25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馬德裡2月5日電(記者 方長平)西班牙醫生近日成功地為一名67歲男性患者實施了世界首例將間質細胞移植給心臟的手術。
  • 全國首例正式上市人工心臟植入手術在四川省人民醫院順利實施
    四川新聞網成都11月12日訊(記者 李丹)12日,四川新聞網記者從四川省人民醫院獲悉,2020年11月10日,四川省人民醫院順利為一名終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實施全國首例正式上市人工心臟(左心室輔助系統)植入手術,患者術後生命體徵平穩。
  • 浙江傳來大消息,中國第一例人體大腦「智能腦機手術」成功完成!
    就在剛剛,浙江大學突然宣布:成功完成中國第一例人體大腦「智能腦機手術」!72歲四肢癱瘓多年的患者張老爺子,通過手術後已經可以通過意念來進行一些簡單的動作!比如喝可樂,吃油條!是不是不敢相信?原本只存在科幻電影裡的場景,竟然在現實中上演!
  • 貴州首例!出生8天的嬰兒顯微鏡下完成心臟動脈換位手術
    戴著 3.5 倍的顯微鏡,醫生給一名出生僅 8 天的新生兒完成了一次心臟主動脈和肺動脈換位手術。這名心臟大動脈異位的寶寶,來到這個世界上僅 10 個小時就面臨死亡威脅。給這麼小的寶寶完成心臟動脈換位手術,在全省還是首例。
  • 史上今日 1967年12月2日 進行世界上首例心臟移植手術
    1967年12月2日,南非開普敦赫魯特斯庫爾醫院的心臟外科醫生克裡斯蒂安·巴納德為一名53歲的病人進行了全球首例心臟移植手術。
  • 陳根:打破醫院的圍牆,遠程機器人助力醫療
    文/陳根摘要:衝破物理空間的制約,遠程機器人助力醫療,隔空手術落地實現,醫院圍牆被打破的時代即將到來。在遠程機器人手術設置中,這項遠程機器人操控系統可以使外科醫生在視頻屏幕上查看切口。通過移動手指,從而在遠程手術室中相應地移動機器人操縱器 "手指 "或
  • 英國完成世界首例磁共振成像心臟手術
    新華社倫敦1月11日電 (記者黃堃)英國醫生最近為一名六歲男孩進行了心臟手術,與其他手術不同的是,這次手術並沒有使用X光來透視人體,而是在世界上首次採用磁共振成像技術進行這種心臟肺動脈瓣擴張手術。  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11日發布公報說,該校研究人員利用與德國同行合作研發的技術進行了這次手術。這名男孩患有先天性肺動脈瓣狹窄,即心臟右心室通向肺動脈的出口狹窄,導致血液流量不足。其治療方式是將一根導管順著血管送到肺動脈瓣的位置,用導管前端類似氣球的裝置將肺動脈瓣撐開,過去都是使用X光來「透視」跟蹤導管在人體血管內的運動位置。
  • 中國自主研發-亞洲首例脈衝房顫消融(PFA)手術成功完成
    昆明2020年12月25日 /美通社/ -- 2020年12月23日,德諾醫療旗下杭州諾茂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諾茂醫療)自主研發的CardioPulse™脈衝消融產品在雲南省阜外心血管病醫院成功完成了首例臨床應用,這也是亞洲首例脈衝房顫消融(PFA)手術。此次手術的成功開展,標誌著我國在房顫介入治療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 ...首例機器人輔助全腦血管造影手術順利實施;白鱘滅絕了為什麼...
    每經10點丨北京CBD功能區總部企業達550家;全國首例機器人輔助全腦血管造影手術順利實施;白鱘滅絕了為什麼菜場有售?-01-05 09:55:08 每經編輯 杜宇     1丨全國首例機器人輔助全腦血管造影手術順利實施
  • 機器人「醫生」做手術 順利切除肺部腫瘤
    機器人「醫生」做手術 順利切除肺部腫瘤在醫療手術中,外科醫生主刀是常見的場景,但在廈門一家醫院開展的手術中,執行手術的卻是機器人。6月12日,閩西南首例機器人手術在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完成,外科醫生在操作臺上觀察畫面進行操控,機器人來執行手術,順利切除了患者的肺癌腫塊,患者出血量不到5毫升。據介紹,除了眼部、顱腦和體表手術以外,機器人可廣泛應用於胸外科、心外科、泌尿外科、胃腸外科、婦產科、肝膽胰血管外科等科室。
  • 全國首例!蚌埠利用5G遠程技術,治療帕金森綜合症的手術!
    6月14日上午,一名帕金森綜合症患者在蚌埠市第三人民醫院功能神經外科手術室,接受了來自千裡之外的解放軍總醫院功能神經外科專家實施的5G遠程操控手術,這是全國首例利用5G技術,遠程操控術中腦電圖和微電極記錄系統,治療帕金森綜合症的手術。
  • 北京醫院普通外科成功實施首例機器人低位直腸癌根治性保肛手術
    2020年11月19日,在普通外科肖剛主任、手術室劉鵬護士長和麻醉科楊寧副主任醫師的支持配合下,普通外科趙剛主任醫師團隊經過精心準備,成功為一名直腸癌患者實施第四代達文西手術機器人輔助低位直腸根治性保肛手術
  • 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完成首例「人工心臟」植入術
    5月24日,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成功開展一例達到國際水平的「人工心臟」植入術。中國工程院院士、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總院長、阜外醫院院長胡盛壽教授主刀,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副院長、河南省人民醫院心臟中心知名專家程兆雲教授擔任助手,為一名39歲的重症急診心力衰竭患者植入「人工心臟」。
  • 華科在線 | 武漢同濟醫院舒凱 胡峰團隊完成疫情後系列機器人輔助功能神外手術
    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神經外科舒凱、胡峰團隊,順利完成了今年疫情後,湖北系列機器人輔助功能神經外科手術。胡峰:目前是開展這幾項,但是我們現在和華科精準機器人合作,準備把能夠開展的所有手術現都想開展起來,比如在球囊壓迫手術中,球囊穿刺,如果有機器人導航定位,也是很好的輔助等等。2.SEEG技術可以更精準定位致癇灶神外前沿:請您介紹下,今年完成首例機器人輔助SEEG手術的病例情況,尤其是如何確定致癇灶的?
  • 貴州省首例!市二醫利用手術機器人輔助完成立體三維腦電圖電極植入術
    5月15日,在華科精準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的輔助下,貴陽市第二人民醫院(金陽醫院)完成一名25歲男性患者立體三維腦電圖(SEEG)電極植入術,這也是國產手術機器人在貴州省內首次完成該手術,目前患者各項生命體徵平穩。
  • 南非陰莖移植手術算全球首例嗎?其實首例在中國
    13日宣布,斯泰倫博斯大學教授安德烈範-德莫維(Andre van der Merwe)與拉菲克-穆薩(Rafique Moosa)曾於去年12月11日共同完成一臺手術這是世界上首例獲得成功且取得長期效果的陰莖移植手術。他們自豪的宣布,他們完成世界首例「成功」的陰莖移植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