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術高超,世界一流,為你們點讚!」今日(16日)上午,鄒伯手拿錦旗,精神抖擻地向梅州市人民醫院表達感謝。今天是鄒伯出院的日子,他步伐穩健有力,臉上洋溢著笑容。但誰能想到的是,2周前老伯還反覆心衰發作、行走困難,處於精神和胃口都很差,體重已減輕20餘斤的病危狀態。
為什麼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一切源於7月4日在梅州市人民醫院導管室進行的一場「驚心動魄」的高難度手術:經頸動脈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R)+胸主動脈腔內修復術(TEVAR)+經皮球囊主動脈縮窄血管成形術(PBACA)——這是全球首例一站三式手術!
老伯年過七旬,患有重度主動脈瓣狹窄合併重度主動脈縮窄合併胸主動脈瘤這一嚴重疾病,病情複雜且罕見。危急關頭,梅州市人民醫院心血管病中心手術團隊在鍾志雄院長帶領下為老人施行了經頸動脈TAVR+TEVAR+PBACA術。歷經8個多小時的奮戰,手術圓滿成功。
梅州市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院長兼心血管病中心主任鍾志雄教授術後欣慰地說,這臺手術真可以用三個字:「奇」、「難」、「首」來總結。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梅州市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院長鍾志雄介紹手術情況。
奇:病例罕見
老人患有主動脈瓣重度狹窄,重度主動脈縮窄伴胸主動脈瘤,據查閱的相關文獻所記錄,未經治療的先天性主動脈縮窄患者大多在30歲前死亡,如此高齡且重度主動脈縮窄的患者尚能生存,異常罕見。
難:手術風險極高
患者CT結果顯示主動脈瓣屬於Type0型二葉瓣,重度狹窄並鈣化,整個主動脈段非常扭曲,且在胸主動脈段有嚴重縮窄合併巨大主動脈瘤,雙側下肢動脈嚴重狹窄。同時,患者術前心臟超聲提示心功能值僅17%(正常人60%以上),手術風險極高,國內外都無可供參考的手術方案、經驗以及先例。
首:「一站三式」手術方案
針對這位患者的特殊病情,梅州市人民醫院結構性心臟病學組的鐘煒教授在術前的多學科會診中首次提出「一站三式」的手術方案,即經頸動脈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聯合胸主動脈腔內修復術(TEVAR)聯合經皮球囊主動脈縮窄血管成形術(PBACA)同步開展。
瓣膜釋放完成,置換效果良好。
胸主動脈支架釋放後造影。
使用球囊28mm*40mm擴張。
「一站式」手術完成。
三個術式同時開展 一次解決老人頑疾
術前,梅州市人民醫院心血管病中心團隊在鍾志雄教授的帶領下,對術中各項風險進行了全面評估,對TAVR、TEVAR以及PBACA的先後順序和各個步驟全部進行了充分地探討,以確保手術安全。
為什麼不分成多次手術治療?「老人的身體狀況,經受不住多次手術的風險。」鍾煒介紹,基於這種情況,「一站三式」治療對老人來說,是最優的治療方案。
但是,在老人年齡如此之高、身體狀況如此不好的情況下,「一站三式」中的任何一項手術,風險都是比較高的,何況是三個術式同時進行,這意味著,醫生要勇敢地為患者擔當起該例手術極高的風險。
手術過程中,鍾煒教授團隊與外周血管病學組的李存仁教授團隊默契配合,憑藉精湛的技術和臨危不亂的勇氣,歷經8小時克服了種種困難後,手術圓滿成功,老人在12天的康復期滿後順利出院。
高水平醫院建設顯成效 山區醫院打造區域醫療中心
本次一站式微創治療技術,率先驗證了經頸動脈TAVR+TEVAR+PBACA治療「主動脈瓣狹窄合併多種主動脈疾病」的可行性,也展現了梅州市人民醫院心血管病中心團隊精湛的技術水平和勇於擔當的醫者仁心,證明了醫院技術邁入業內先進水平。
作為一所並不佔據區位優勢的地級市醫院,自2013 年起,梅州市人民醫院就制定了「醫院管理精細化,辦醫理念標準化,學科建設專業化,建成臨床科研型醫院、高水平區域性醫療中心」的發展戰略目標,多年來銳意進取,久久為功,綜合實力大幅提升。在2018 年全省120家三級綜合醫院DRGs 能力指數排名中,醫院取得了總權重數第3名、DRG能力指數第6名、學科建設第7名、DRG組數第8名、CMI第12名的優秀成績。
作為廣東省高水平醫院重點建設醫院之一,梅州市人民醫院大力推進現代化醫院管理、學科建設和技術創新,在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方面不斷取得豐碩成果。2020年,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通報了2018年度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國家監測分析與排名,梅州市人民醫院取得了優秀的成績,在全國1153 家公立三級綜合醫院中排名位列第112名,國家監測指標等級評定為A+。
【來源:南方plus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