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科醫院施行全球首例「肺動脈自膨脹式瓣中瓣」植入術

2020-12-06 瀟湘晨報

「我18歲在這裡治好了先天性心臟病,如今我54歲了,胸科醫院的專家又救了我一回。」病床上的劉阿姨臉上掛著笑容,看起來氣色很好,很難想像她曾經經歷了無數次心臟疾病的折磨。近日,上海市胸科醫院心臟中心主任、心內科主任何奔,以及結構性心臟病亞專業主任潘欣帶領多學科團隊,運用國際先進的介入技術,成功施行了全球首例「肺動脈自膨脹式瓣中瓣」植入術。

劉阿姨出生時就患有法洛四聯症(TOF),這是一種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畸形,75%的重症者活不過10歲。在她18歲時,胸科醫院首席專家、心外科教授邱兆昆為她做了外科修復手術,取得良好效果。

2015年,步入中老年的劉阿姨心臟出現肺動脈瓣反流,她在胸科醫院接受了內科瓣膜植入。然而,2016年、2019年劉阿姨因蛀牙導致心內膜炎,引起高燒不退、敗血症等全身性感染,所幸及時救治轉危為安。

今年9月以來,劉阿姨的心臟又開始感到不適,走路吃飯都喘得不行。通過檢查,醫生們發現心內膜炎給她留下了嚴重的後遺症——患者先前植入的瓣膜被細菌侵襲,毀損了。「心門」徹底壞了,所以造成肺動脈瓣的嚴重反流,患者的心臟擴大至正常人的兩倍。

潘欣立即發起多學科會診,專家們分析,只能再裝一扇新的「門」,代替原來損壞的。但依據劉阿姨的身體情況,再次開胸換瓣已經不可行了,這「門」還能怎麼裝呢?綜合考慮患者的情況,心內科團隊提出「瓣中瓣」手術方案。如同俄羅斯套娃一般,通過介入方式,在損壞的瓣膜裡面裝一個新的自膨瓣。

自膨瓣,其特點是不用球囊擴張,到達位置後可以自己打開,就像一把自動雨傘,更加便於醫生在術中的操作。這種瓣膜更寬更大,也更加適合劉阿姨的心臟尺寸。「門」選好了,怎麼把「門」放進心臟呢?「瓣中瓣」植入對技術要求本身就很高,因為從解剖來看,在肺動脈做「瓣中瓣」植入,導管需要經過三尖瓣,其路徑會形成「Z型」彎曲,給醫生操作帶來更大難度。

怎麼辦呢?憑藉多年的介入診療經驗,團隊反覆論證分析,決定運用先進的「buddywire&sheath」技術來完成自膨瓣的植入。這一特殊的導絲組合能夠讓曲折的血管路徑變得平直、光滑,使原本不易通過的「彎道」可以順利突破。道路順暢後,潘欣一點點地將瓣膜送入,到達目標位置,釋放、脫鞘,「砰」得一聲,自膨瓣自動打開了,完美地嵌在之前破損的肺動脈瓣膜內。

【來源:上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我縣成功開展首例下腔靜脈濾器植入術
    近日,縣人民醫院在外聘心血管內科專家朱來武教授的指導下,成功開展首例下腔靜脈濾器植入術。患者繆某因外傷致左脛腓骨遠端骨折,今年10月18日進行左脛腓骨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術後,出現左下肢腫脹,隨即到縣人民醫院進行住院治療,經彩超檢查顯示,繆某左股總靜脈血栓,經縣人民醫院骨科、內一科、手麻科專家聯合會診後認為,血栓一旦脫落,將導致死亡率極高的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需要儘快放置下腔靜脈濾器,阻擋血液栓子進入肺動脈。
  • 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完成首例「人工心臟」植入術
    5月24日,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成功開展一例達到國際水平的「人工心臟」植入術。中國工程院院士、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總院長、阜外醫院院長胡盛壽教授主刀,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副院長、河南省人民醫院心臟中心知名專家程兆雲教授擔任助手,為一名39歲的重症急診心力衰竭患者植入「人工心臟」。
  • 通遼市醫院成功完成我市首例三腔起搏器CRT植入術
    近日,通遼市醫院心血管內三科成功開展一例三腔起搏器CRT(心臟再同步治療)植入術。該手術在通遼市尚屬首例,為擴張型心肌病、嚴重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提供了新的有效治療方法。患者是一位72歲高齡的女性,既往有心動過緩、心肌病、心力衰竭等心臟病史,並於12年前做過雙腔起搏器植入術。
  • 另闢新徑,救治天生「異」心:胸科醫院團隊完成世界首例特殊結構...
    日前,上海市胸科醫院心內科副主任、房顫亞專科主任劉旭團隊成功救治了這樣一位特殊患者,完成了首例「鏡面右位心合併下腔靜脈離斷、經頸內靜脈途徑房顫導管消融」手術。團隊另闢新徑、迎難而上,將不可能變為可能,為此類特殊生理結構的房顫患者帶來治療希望。據悉,此例手術世界範圍內尚未見報導。 57歲的唐先生有先天性器官異位,本該在左邊的心臟長到了右邊。
  • 重慶三峽中心醫院成功開展渝東北首例陰莖假體植入術
    5月11日,在北大醫院男科中心主任辛鍾成教授的指導下,重慶三峽中心醫院男性科成功開展了渝東北片區首例陰莖假體植入術。據了解,陰莖假體植入術是治療重度陽痿的終極手段,手術療效較好,只需擠壓位於陰囊內的開關,陰莖便會勃起變硬,性交結束後再擠壓開關,陰莖恢復疲軟狀態,自己能夠完全掌控勃起時間,真正達到伸縮自如、隨心所欲。並且該手術不會影響排尿和射精功能,不影響陰莖原有感覺和性快感。
  • 遠大首例CRT-P植入術獲得成功
    2011年6月22日,上海遠大心胸醫院心內科中心傳出喜訊,首例CRT-P(簡稱三腔起搏除顫器)植入手術獲得成功。CRT-P植入術又稱植入型心臟再同步化治療,目前該男子恢復良好。
  • 市一醫院成功完成首例CRT—D植入術
    本報訊  近日,市一醫院心血管內科介入團隊獨立完成了首例CRT—D(心臟再同步起搏及自動除顫器)植入術。近三年來,77歲的邵大爺只要稍稍活動,就會出現胸悶、喘不上氣的情況,休息後症狀會有所緩解。
  • 深圳完成首例超聲內鏡引導下粒子植入術
    近日,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成功為一例晚期胰腺癌患者實施了「超聲內鏡引導下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術」的介入治療,為晚期實體腫瘤姑息治療開闢治療新天地。&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深圳完成首例超聲內鏡引導下粒子植入術&nbsp&nbsp&nbsp&nbsp深圳新聞網訊 深圳的胰腺癌患者又多了一種治療手段。
  • 華山醫院完成滬首例四極左室電極CRTD植入術
    近日,華山醫院心內科主任施海明教授領銜的團隊在北院成功為1例擴張性心肌病的老年女患者完成了上海地區首例UnifyQuadra三腔再同步起搏及心臟復律器(CRTD)植入術。術後患者胸悶氣促症狀明顯緩解,順利出院。
  • 附屬胸科醫院施行國內首例導航支氣管鏡聯合錐形束CT引導下微波...
    近日,這一領域又增「新武器」,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呼吸內鏡室主任孫加源攜其團隊,在呼吸內科主任韓寶惠教授的指導下,聯合導管室、麻醉科、放射科等科室,在國內首次成功使用了導航支氣管鏡聯合錐形束CT(CBCT)技術,對一位多原發病灶的早期肺癌患者進行了微波消融術治療。
  • 經導管肺動脈瓣置換術之創新與進展
    目前全球已有超過10,000名患者進行了TPVR的治療,我國自2013年完成首例TPVR[2]以來,多個中心已陸續開展,共完成了近百例手術,在技術規範、器械創新等層面取得了創新和進展。1、TPVR的適應證伴有右室流出道狹窄的先天性心臟病在行外科矯正術時需要對右室流出道進行重建,國外術者多採用植入帶瓣血管通道的方式,隨著患者年齡增長,帶瓣血管通道可能出現再狹窄和瓣膜返流。
  • 西安市胸科醫院開展首例動態四維立體輸卵管超聲造影技術,助您好...
    近日,西安市胸科醫院超聲科黃毅主任團隊聯合婦兒結核科漆沄主任團隊開展了醫院首例無輻射動態四維立體超聲輸卵管造影檢查及術中疏通手術,為結核性輸卵管粘連不孕症患者診治帶來了新希望。33歲的患者吳女士,平素體健,不孕不育2年,在其他醫院行ct顯示肺部陰性,不排除結核的可能,慕名前來我院進一步檢查,經過婦兒結核科主任漆沄詳細問診和體格檢查後,建議吳女士進行一次超聲輸卵管造影檢查。
  • 國內首例骨錨式助聽器成功植入
    國內首例骨錨式助聽器成功植入 本報訊 12月18日上午,北京同仁醫院耳科夏寅主任在澳大利亞專家Goedon Soo教授指導下,成功為36歲的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患者苗先生實施了國內首例骨錨式助聽器(BAHA)植入手術
  • 全國首例兒童聽覺腦幹植入術告捷
    全國首例兒童聽覺腦幹植入術告捷 澎湃新聞記者 陳斯斯 通訊員 徐英 2019-02-26 21:25 來源:澎湃新聞
  • 全國縣級醫院首例!高密市人民醫院完成無導線起搏器植入術
    8月11日上午,高密市人民醫院心內一科介入團隊順利將一粒膠囊大小、重量僅約2g的無線起搏器成功植入一名竇性停搏的患者體內。整個手術僅耗時30分鐘,患者目前術後反應良好,已轉入病房進行術後觀察。這是全國縣級醫院首例無導線起搏器植入手術,該技術目前代表起搏植入領域的最高水平。
  • ...人民醫院完成全球首例「經頸動脈TAVR+TEVAR+PBACA」一站三式手術
    一切源於7月4日在梅州市人民醫院導管室進行的一場「驚心動魄」的高難度手術:經頸動脈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R)+胸主動脈腔內修復術(TEVAR)+經皮球囊主動脈縮窄血管成形術(PBACA)——這是全球首例一站三式手術!老伯年過七旬,患有重度主動脈瓣狹窄合併重度主動脈縮窄合併胸主動脈瘤這一嚴重疾病,病情複雜且罕見。
  • 上海:心肺惡疾一刀盡除 胸科醫院藝高膽大
    市胸科醫院近日為一位71歲的男性患者同期施行了「不停跳心臟搭橋術」和「右中葉肺癌切除術」。這種一次成功完成兩個高難度手術的做法在國內尚為首次。專家稱,這也為患有冠心病的肺癌患者提供了手術治療的可能性。  來自浙江溫州的金某10餘年來每遇勞累或情緒激動便感心前區疼痛不適,近來發作的頻率和強度不斷增加,但因老人怕風險,遲遲未下手術治療的決心。
  • 魯北地區首例PanOptix新一代三焦點人工晶體植入術在濱州成功實施
    PanOptix新一代三焦點人工晶體植入術在濱州滬濱愛爾眼科醫院順利實施。手術在飛秒雷射白內障手術系統的輔助下,由濱州滬濱愛爾眼科醫院院長綦躍勤親自手術,耗時僅10分鐘,成功為白內障患者李先生恢復了清晰視力。  據了解,全國首例PanOptix三焦點人工晶體植入術在今年6月30日完成,濱州滬濱愛爾眼科醫院對於此項新技術地開展和全國首例僅差20天,讓濱州白內障患者第一時間享受到了我國先進醫療技術帶來的便利。
  • 全球首例「MR+5G」全息投影遠程靜脈濾器植入術完成:實現北京宜賓...
    2020年12月9日,解放軍總醫院心血管病學部陳韻岱主任團隊通過混合現實(Mixed Reality,MR)和5G全息投影技術,遠程完成一例在宜賓市第二人民醫院進行的下腔靜脈濾器植入術。這是國際上首次將5G全息技術與MR技術相結合,遠程完成下腔靜脈濾器植入術。
  • 市一院成功實施胰腺癌患者放射性粒子植入術
    近日,市一院腫瘤科與CT(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室共同合作為一位胰腺癌患者施行了放射性粒子植入術,獲得成功。患者今年71歲,入院後經各項相關檢查明確診斷為胰腺惡性腫瘤。經積極術前準備,患者於7月12日接受肝內膽管穿刺引流術,術後患者病情緩解,術後第六天因胰頭腫瘤壓迫膽管導致引流不暢,減黃效果不佳,遂於20日施行放射性粒子植入術,術後給予止血、補液、靜脈營養、抗胰酶等對症支持治療,患者恢復良好,各種不適症狀得到很大程度緩解,並於27日出院。此例手術是該院腫瘤科首例CT(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引導下胰腺癌粒子植入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