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屬胸科醫院施行國內首例導航支氣管鏡聯合錐形束CT引導下微波...

2020-11-22 上海交通大學新聞網

早期肺癌以外科手術為首選方案,但對於那些無法進行手術的患者,隨著醫學的日益進步,也有機會獲得精準治療。近日,這一領域又增「新武器」,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呼吸內鏡室主任孫加源攜其團隊,在呼吸內科主任韓寶惠教授的指導下,聯合導管室、麻醉科、放射科等科室,在國內首次成功使用了導航支氣管鏡聯合錐形束CT(CBCT)技術,對一位多原發病灶的早期肺癌患者進行了微波消融術治療。

患者許阿婆今年75歲了,4月的時候體檢發現了兩肺有結節,同時右肺上下葉及左肺多發。在經支氣管鏡病理診斷和PET-CT影像評估診斷患者為多原發肺癌後,考慮到患者高齡,又合併糖尿病等慢性病,外科手術風險太大,胸科醫院專家決定為許阿婆進行微波消融治療。病情分析中,醫生們發現許阿婆的左下肺結節比較大,需要支氣管鏡分別進入病灶上方和下方,共同進行消融,才能確保治療效果,但這對操作的精準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綜合考慮後,醫生團隊決定運用最新的導航支氣管鏡聯合錐形束CT技術為其治療。

常規的經支氣管鏡消融經常使用的是X線透視技術輔助,獲得是二維的、且重疊影像,在治療操作精準度高的患者時,往往會「力所不及」,無法為醫生帶來精準的影像信息反饋。而錐形束CT則解決了這一問題。它以較低的射線劑量,在4-5秒內,能圍繞病人的治療目標區域進行180度旋轉拍攝,合成三維實時的影像。通過它提供的圖像,醫生可對內鏡路徑和病灶位置進行實時準確的確認,更能夠對消融的過程進行有效預判,還可在消融後,立即確認治療效果,患者是否有氣胸、出血等併發症的發生,從而使整個治療過程更加安全有效,使治療更加精準。根據最新的研究數據顯示,錐形束CT結合導航支氣管鏡對肺外周結節的診斷率可以達到93.5%。

許阿婆的手術中,在導航支氣管鏡的引導下,孫主任迅速「抵達」第一個治療點,將微波消融針置入病灶位置,隨後進行錐形束CT,確認針頭位置,進行微調整,完成由腫瘤中心向外周的微波消融。其後,醫生按同樣方式「抵達」第二個治療點,同樣在錐形束CT的輔助下,再次精準微波消融治療。介入治療很成功,術後複查微波消融範圍充分覆蓋病灶部位。

胸科醫院是中國醫師協會呼吸內鏡醫師培訓基地,可開展呼吸內鏡的各類四級技術,連續三年呼吸內鏡年診治數突破1萬例。作為國內首批引進導航支氣管鏡的單位,醫院於2015年4月在世界上首次開展了電磁導航支氣管鏡引導下經支氣管射頻消融治療早期周圍型肺癌,2016年5月在國內最早開展了導航支氣管鏡引導下經支氣管微波消融治療早期周圍型肺癌。此次通過導航支氣管鏡聯合錐形束CT(CBCT)使用,使消融治療更加精準和安全,將進一步加快周圍型肺癌經支氣管消融技術的臨床應用和研究發展,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相關焦點

  • 胸科醫院施行全球首例「肺動脈自膨脹式瓣中瓣」植入術
    「我18歲在這裡治好了先天性心臟病,如今我54歲了,胸科醫院的專家又救了我一回。」病床上的劉阿姨臉上掛著笑容,看起來氣色很好,很難想像她曾經經歷了無數次心臟疾病的折磨。近日,上海市胸科醫院心臟中心主任、心內科主任何奔,以及結構性心臟病亞專業主任潘欣帶領多學科團隊,運用國際先進的介入技術,成功施行了全球首例「肺動脈自膨脹式瓣中瓣」植入術。劉阿姨出生時就患有法洛四聯症(TOF),這是一種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畸形,75%的重症者活不過10歲。在她18歲時,胸科醫院首席專家、心外科教授邱兆昆為她做了外科修復手術,取得良好效果。
  • 廈門呼吸病醫院以高精尖診療技術精準抗擊肺癌
    作為廈門醫療界的一張名片、廈門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的一個拳頭品牌,廈門醫學院附屬二院呼吸病醫院針對肺癌開展的放射性粒子置入內放射治療、射頻及微波熱消融、氬氦刀冷凍消融、雷射消融等一系列微創介入治療技術,讓不能手術的肺癌患者病情有望得到有效控制甚至根治。
  • 西安市胸科醫院開展首例動態四維立體輸卵管超聲造影技術,助您好...
    近日,西安市胸科醫院超聲科黃毅主任團隊聯合婦兒結核科漆沄主任團隊開展了醫院首例無輻射動態四維立體超聲輸卵管造影檢查及術中疏通手術,為結核性輸卵管粘連不孕症患者診治帶來了新希望。33歲的患者吳女士,平素體健,不孕不育2年,在其他醫院行ct顯示肺部陰性,不排除結核的可能,慕名前來我院進一步檢查,經過婦兒結核科主任漆沄詳細問診和體格檢查後,建議吳女士進行一次超聲輸卵管造影檢查。
  • 協和醫院電磁導航為肺結節病患「除瘤」
    近日,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胸外科王思樺副教授與呼吸內科蘇遠副教授、向菲副教授、麻醉科胡曉敏副教授、陶娟醫生共同完成了一例電磁導航下肺部結節美蘭(亞甲藍,常用作標記的藥物)定位術。麻城人劉女士在單位體檢中發現肺部長了結節,且有惡化可能,醫生建議她去大醫院做進一步確診。
  • 區四院開展首例經超聲內鏡引導下透壁縱隔及肺門淋巴結針吸活檢術
    近日,寧夏第四人民醫院呼吸一科成功實施一例經超聲內鏡引導下透壁縱隔及肺門淋巴結針吸活檢術(EBUS-TBNA),填補了該院在此領域的空白,標誌著呼吸一科診治能力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能為區內及周邊地區患者提供更為精準的診療。
  • 開啟「第三隻眼」—西南醫大附院開展首例超聲引導輔助神經介入手術
    據悉,這是醫院首例、也是瀘州首例運用超聲引導輔助神經介入手術。50多歲的王大叔多年來都有高血糖、高血壓的症狀,但這沒有引起他和家人們的重視,也未及時到醫院進行相關治療。6月初,王大叔因發病到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內科住院治療,王大叔手不靈活、講話吐字也不清晰,經過腦血管造影檢查發現王大叔的腦血管堵塞(腦梗死)了。
  • 另闢新徑,救治天生「異」心:胸科醫院團隊完成世界首例特殊結構...
    日前,上海市胸科醫院心內科副主任、房顫亞專科主任劉旭團隊成功救治了這樣一位特殊患者,完成了首例「鏡面右位心合併下腔靜脈離斷、經頸內靜脈途徑房顫導管消融」手術。團隊另闢新徑、迎難而上,將不可能變為可能,為此類特殊生理結構的房顫患者帶來治療希望。據悉,此例手術世界範圍內尚未見報導。 57歲的唐先生有先天性器官異位,本該在左邊的心臟長到了右邊。
  • 常德二醫成功開展首例支氣管鏡下高頻電消融氣管成形術
    近日,58歲的患者王某因出現喘息、氣促5天,且伴有明顯呼吸困難1天餘,加重3小時,入住常德市第二人民醫院ICU,經檢查發現患者聲門下氣管狹窄。呼吸內科主任、副主任醫師唐志強帶領團隊在湖南省人民醫院呼吸內科劉志光教授的指導下,於11月19日為患者行經支氣管鏡下氣道成形術(高頻電消融),成功緩解了患者氣促症狀。
  • 江西省胸科醫院開展呼吸介入診治技術基層巡講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為進一步推動江西省呼吸介入學科的學術發展,普及呼吸介入的專業知識,推廣呼吸介入治療技術在江西省基層醫院的臨床應用,提高基層醫務人員對呼吸類疾病的診療水平,2019年江西省胸科醫院的呼吸疾病專家分別在撫州、九江、景德鎮、德安等城市舉辦了呼吸介入診治技術基層巡講。
  • 【醫療動態】蓋州市中心醫院成功開展首例CT引導下肺腫瘤射頻消融術
    9月5日,蓋州市中心醫院胸外科成功為一名70歲男患者開展首例CT引導下肺腫瘤射頻消融術,該手術的成功開展標誌著我院腫瘤射頻診療技術達到省內先進水平
  • 【科普】口腔錐形束CT知多少
    新朋友點上方藍字「開封市中心醫院」快速關注
  • CT,PET-CT,MRI怎麼區分 胸科醫院開放日市民沉浸式體驗影像「檢查」
    胸科醫院開放日市民沉浸式體驗影像「檢查」(央廣網發 胸科醫院提供)央廣網上海9月4日消息(記者楊靜)「我第一次近距離看到了PET-CT機器,也終於弄明白CT、PET-CT這些檢查到底有什麼不同了。」今天上午,在上海市胸科醫院的核醫學檢查室內,市民代表陳先生興致勃勃地說道。在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的統一部署下,9月1日至7日,胸科醫院為期一周的第二屆「市民健康科普宣傳周」和「醫院開放日」活動正在火熱進行中。CT、冠脈CT、PET-CT、MRI、B超、心超……這些檢查究竟有什麼不一樣?又有哪些注意事項?
  • 上海:心肺惡疾一刀盡除 胸科醫院藝高膽大
    市胸科醫院近日為一位71歲的男性患者同期施行了「不停跳心臟搭橋術」和「右中葉肺癌切除術」。這種一次成功完成兩個高難度手術的做法在國內尚為首次。專家稱,這也為患有冠心病的肺癌患者提供了手術治療的可能性。  來自浙江溫州的金某10餘年來每遇勞累或情緒激動便感心前區疼痛不適,近來發作的頻率和強度不斷增加,但因老人怕風險,遲遲未下手術治療的決心。
  • 附屬胸科醫院專家團隊在EGFR基因突變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2月26日,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腫瘤科主任陸舜教授領銜團隊在美國《胸部腫瘤學雜誌》(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上在線發表了臨床研究「超萬例大樣本NGS分析,揭示EGFR/ERBB2種系突變發生率及其與肺癌發生的相關性(EGFR and ERBB2 Germline Mutations
  • 二十年氣若遊絲,氣管扁如薄紙,胸科醫院專家妙手攻堅,為患者重建...
    圖說:市胸科醫院醫生為王阿姨手術 採訪對象提供「醫生說我的氣管扁得像一張薄紙。20多年了,無數次我想要放棄治療,真的沒想到現在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上海市胸科醫院胸外科副主任、氣管亞專科主任姚烽的門診,來了一位特殊的病人。53歲的王阿姨帶著家人,特意在複診時送來了錦旗。
  • CT、PET-CT、MRI……這些檢查有啥用?胸科醫院開放日帶你搞清楚...
    圖說:市民代表沉浸式體驗醫務人員的日常工作實境 醫院供圖(下同)「我第一次近距離看到了PET-CT機器,也終於弄明白CT、PET-CT這些檢查到底有什麼不同了。」今天上午,在上海市胸科醫院的核醫學檢查室內,市民代表陳先生興致勃勃地說道。
  • 開陽縣中西醫結合醫院開展首例超聲引導下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PTA)
    近日,開陽縣中西醫結合醫院腎病風溼科成功實施首例B超引導下自體動靜脈內瘻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通過血管介入的方法處理維持性血透患者血管通路併發症的問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患者陳某,因患尿毒症在開陽縣中西醫結合醫院腎病風溼科行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
  • 深圳完成首例超聲內鏡引導下粒子植入術
    近日,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成功為一例晚期胰腺癌患者實施了「超聲內鏡引導下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術」的介入治療,為晚期實體腫瘤姑息治療開闢治療新天地。&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深圳完成首例超聲內鏡引導下粒子植入術&nbsp&nbsp&nbsp&nbsp深圳新聞網訊 深圳的胰腺癌患者又多了一種治療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