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39歲男子心臟長在右邊,湘雅二醫院為鏡面人進行「迷宮...

2020-12-05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8月5日訊(全媒體記者 徐媛 實習生 劉元元 通訊員 沙麗娜 宋瓏)在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有這樣一個片段:少年慕容復炫耀武功,不惜擊中高僧左胸要害部位。高僧應聲倒下,人卻沒死。原來,高僧心臟長在右邊。

現實中也有這樣的人,被稱「鏡面人」,這是一種罕見的先天性畸形,他們的心臟、肝、脾、胃等器官位置左右對調,猶如鏡中影像,發病率百萬分之一。

在福建泉州工作的39歲吳先生,就是一位「鏡面人」。近日,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心血管外科劉立明教授團隊為吳先生進行了「鏡面右位心瓣膜病合併房顫行雙極射頻消融迷宮IV手術」。經中南大學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檢索,該手術既是世界首例,也是3D列印技術首次應用其中。

一場意外 才知自己是「鏡面人」

吳先生介紹,自己從小到大都沒有意識到自己身體與別人有什麼不一樣。直到去年,在朋友的婚宴上,一高興喝多了酒,突然暈倒不省人事。經醫院檢查,他被診斷為心臟瓣膜病合併房顫。此外,正常人心臟位於胸腔內的左側,而他的心臟卻長在右側,屬於「鏡面人」。

起初,吳先生不以為然,希望通過藥物保守治療,隨著時間的推移,病情越來越嚴重,稍一活動便出現疲乏、胸悶、心悸、呼吸困難。當地醫生說心臟在右邊,手術風險大、難度更大,建議找權威專家手術。

7月9日,吳先生慕名來到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心血管外科。經胸片及心臟彩超等一系列的檢查,被診斷為:鏡面右位心並內臟反位,二尖瓣關閉不全,三尖瓣關閉不全,陣發性心房纖顫,心臟擴大,心功能III級。

「患者如果不及時進行手術,其壽命、生活質量等方面都會有所影響,同時也會增加腦血栓、中風的風險。只有通過外科手術進行二尖瓣和三尖瓣修復,並利用雙極射頻消融行迷宮IV手術消除房顫,才能治癒其多年的心臟病。」劉立明教授介紹,迷宮手術屬於難度最高的心臟IV類手術,而他的心臟長在右邊,系鏡像右位心,這使手術難度和風險增加了數倍。

3D列印模擬複雜「鏡面人」心臟

由於吳先生的心臟結構完全反位,醫生手術猶如「開倒車」,以鏡像反位置進入,大大增加了心內精細手術的實施難度。而此前從未有過類似手術及經驗文獻報導,手術團隊必須重新周密設計手術方案及迷宮消融線路。

「現在3D列印技術日趨成熟,是不是可以將患者心臟的實際情況,先通過3D模型列印出來,進行體外模擬實驗?」心血管外科宋瓏醫師提議。

隨即,劉立明教授團隊與醫院影像科、麻醉科、手術部等經過多學科會診和術前討論,完善了心電門控多層螺旋CT增強掃描+三維重建,並將醫學數字成像和通信數據進行轉化和建模,用柔性樹脂材料對吳先生的心臟進行全真3D列印。一連好幾天,團隊成員一有時間就在個體化3D列印模型上進行消融線路及手術方案設計、模擬操作。

「這種感覺,就像習慣了右手寫字,突然變成用左手寫字,難度不亞於每次操作都要進行一次『腦筋急轉彎』。」心血管外科羅成醫師回憶。「手術的前一天晚上11點多,團隊成員還在反覆模擬、演練,這樣的反覆練習也提高了我們對罕見鏡面右位心結構的認識和迷宮IV手術的精準把握。」

手術歷時4小時 用「鏡面」原則進行手術思維和反向操作

7月24日,手術當天,在麻醉醫生、手術護士等的配合下,主刀劉立明教授站在常規體外循環心臟手術的反位,即患者的左側,用「鏡面」原則進行手術思維和反向操作。

經過4個小時緊張細緻操作,劉立明教授團隊聯合應用雙極鉗加雙極筆為該患者成功實施了房顫雙極射頻消融迷宮IV手術、二尖瓣可調節人工腱索植入複合成形術、三尖瓣人工瓣環成形術。術後,吳先生心功能恢復良好並轉復為竇性心律,生活質量顯著提高。

「迷宮IV手術講究規範化消融線路的完全性、連續性和透壁性,我們在這位『鏡面人』患者術中也做到了完全標準化外科消融。」劉立明教授介紹,本次手術主要有四大難點,一是鏡面右位心心內結構與常人完全反位,而該類複雜迷宮IV手術經科技查新無相關文獻及經驗可借鑑,手術團隊於術前在個體化3D列印模型上進行消融線路及手術方案設計、模擬操作,顯著提高了對罕見鏡面右位心結構的認識和迷宮IV手術的精準把握;二是術者站在常規體外循環心臟手術的反位,即患者的左側,需用『鏡面』原則進行手術思維和反向操作,手術難度及複雜性較之常規手術明顯增加;三是基於對迷宮IV手術的鏡面設計,術者應用雙極鉗對左房峽部,雙極筆對二尖瓣環進行連續性射頻消融,用雙極筆在冠狀靜脈竇心內膜和心外膜聯合消融,保證了標準化迷宮IV手術的完整性及療效;四是二尖瓣、三尖瓣解剖結構完全反位,對於瓣環毗鄰重要結構需重新認識,對於二尖瓣可調節人工腱索的定位和長度也需更加精準,人工瓣環必須以鏡像反位置入,才能滿足鏡面解剖的需要,達到理想的成形效果。

醫生提醒,心臟瓣膜病屬於多發病症,如果患者在發現自身沒有感冒發燒,卻出現了心慌、呼吸困難、爬樓梯費力且呼吸困難等情況,應該考慮瓣膜病的風險,並提早去醫院進行檢查治療。

據悉,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心血管外科是國內最早引入迷宮Ⅳ型手術理念的單位之一,作為副主委單位近期編寫了《中國房顫外科專家共識》。劉立明教授團隊率先在國內開展微創、房顫、瓣膜手術新術式10餘項,榮獲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外科 「金刀獎」等,個人主刀房顫迷宮手術年均200例,併發症極低,手術量及療效居國內領先水平。

相關焦點

  • 視頻|心臟長在了右邊?湘雅二醫院為「鏡面人」實施高難度心臟手術
    高僧應聲倒下,人卻沒死。原來,高僧心臟長在右邊。現實中也有這樣的人,被稱「鏡面人」。「鏡面人」是一種罕見的先天性畸形,他們的心臟、肝、脾、胃等器官位置左右對調,猶如鏡中影像,發病率百萬分之一。在福建泉州工作的39歲吳先生,就是一位「鏡面人」。
  • 湘雅二醫院完成全球首例鏡面人心臟「迷宮手術」
    人民網長沙8月5日電 近日,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心血管外科教授劉立明團隊成功為吳先生做了「鏡面右位心瓣膜病合併房顫行雙極射頻消融迷宮IV手術」。經中南大學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檢索,這是世界首例鏡面右位心瓣膜病合併房顫行雙極射頻消融迷宮IV手術,也是3D列印技術首次應用於輔助鏡面右位心行雙極射頻消融迷宮IV手術。吳先生今年39歲,在福建泉州工作。一場意外,讓他被確診為心臟瓣膜病合併房顫,而且發現自己的心臟長在胸腔右側,和正常人不一樣,也就是 「鏡面人」,這種發病率是百萬分之一。
  • 「鏡面人」患上心臟病,怎麼手術?3D列印技術復刻心臟結構,助力精準...
    39歲的吳先生近來出現了疲乏、胸悶、心悸等症狀就醫檢查被診斷為心臟瓣膜病合併房顫更特殊的是>吳先生還是一位「鏡面人」所謂「鏡面人」是一種罕見的先天性畸形,發病率僅百萬分之一,這類患者體內的各器官位置左右對調,心臟位置、心內結構均徑向反轉,手術的難度和風險頗高。
  • 心臟在右邊,肝臟在左邊……東營罕見「鏡面人」!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心臟在右邊,肝臟在左邊,五臟六腑的位置與正常人相反,呈現180度反位,這就是所謂的「鏡面人」。「鏡面人」又稱「鏡子人」或「鏡像人」,其發生機率大約為百萬分之一。近日,東營市人民醫院肝膽外科為一例罕見五臟六腑長反了的「鏡面人」,實施了高難度的根治性胰十二指腸切除手術,手術過程順利,術後恢復良好,12月29日,患者出院了。五臟六腑反著長,手術難度大患者宋某某,今年74歲,因發現皮膚鞏膜黃染,尿黃5天,到醫院院就診。經檢查,診斷為膽管腫瘤而入院。
  • 東莞現鏡面人:五臟六腑反著長心臟在右邊 不影響正常生活
    東莞現鏡面人,鏡面人比較罕見,五臟六腑皆反著長,發生率大約為百萬分之一莞石龍的袁先生總是感覺左下腹異常疼痛,去醫院就診一直沒有好轉。面對如此症狀醫生突然腦洞大開,發現這位患者竟是罕見的「鏡面人」,五臟六腑全長反了。也真是醉了!鏡面人是心臟、肝臟、脾臟、膽等器官的位置與正常人相反,「比如正常人的心臟、脾臟在左邊,鏡面人則在右邊,而正常人的肝、膽、闌尾長在右邊,鏡面人則在左邊。就好像正常臟器的鏡中像。」
  • 重慶一「鏡面人」獲救 30歲才知心臟長在右胸
    高僧應聲倒下,人卻沒死。原來,高僧心臟長在右邊。現實中也有這樣的人,被叫做鏡面人,是一種罕見的先天性畸形,即全內臟反位。家住萬州的51歲周女士,就是一個鏡面人。近日,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肝膽科專家為她切除了62%肝臟。
  • 孟津一小夥兒心臟長在右邊 竟是「鏡面人」
    13日,在洛陽東方醫院病房,對於自己是「鏡面人」一事,孟津小夥兒張強(化名)很驚詫。張強的主治醫生介紹,張強骶尾部潰爛、流膿或與其是「鏡面人」有關。  1 遭遇:骶尾部潰爛半年多,小夥兒久治不愈  今年20歲的張強是孟津縣會盟鎮人,今年5月底,他發現自己骶尾部(腰部下面、尾骨上面的部分)長了一個黃豆大的腫塊,而且還伴有針扎一樣的痛感。  「我以為是上火出的痘就沒在意,沒想到幾天後越來越疼,我就貼了幾次膏藥。」
  • 「鏡面人」患三種病 貴州發現一例罕見心臟病人
    我省發現一例罕見心臟病人,貴醫附院今天手術  金黔在線訊畢節地區15歲男孩楊鵬(化名)的內臟位置與正常人全部相反:心臟長在胸腔右邊,肝臟、闌尾等臟器則在左側。不僅如此,醫生還在其左心房內發現腫瘤、心臟主動脈瓣膜上存在贅生物、心室間隔缺損。
  • 上海完成全球首例供體「鏡面人」活體肝移植術—新聞—科學網
    3月16日,記者從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獲悉,該院肝臟外科科主任夏強率領的肝移植團隊近日成功為一名「鏡面人」完成肝左外葉切取術
  • 正式上市後全國首例,人工心臟拯救42歲心力衰竭男子
    , 11月10日,四川省人民醫院順利為一名42歲的終末期心力衰竭男性患者實施全國首例正式上市人工心臟(左心室輔助系統)植入手術,術後患者生命體徵平穩。首例接受植入患者,為男性,42歲,臨床確診為擴張型心肌病,因規範藥物治療多年無效,心功能持續惡化,生命瀕危,就診於四川省人民醫院心力衰竭中心。
  • 男子五臟六腑顛倒 鏡面人的生活和普通人並無差別
    男子五臟六腑顛倒 鏡面人的生活和普通人並無差別時間:2017-07-11 17:26   來源:金投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男子五臟六腑顛倒 鏡面人的生活和普通人並無差別 他脫口而出我是鏡面人 張先生今年41歲,家住溫州市區,已經反覆便血約十年,近兩三個月出血突然增多。
  • 南通罕見「鏡面人」多個器官反著長
    如東一名10歲的小女孩姚姚(化名),在學校體檢時,醫生竟發現孩子左邊聽不到心跳,卻在右邊能聽到,而且有明顯雜音。經過南通大學附屬醫院醫生一查,這名孩子不僅心臟長反了,且有一個明顯的洞,其肺、胃、肝臟、脾臟也全是反的,即「鏡面人」。日前,這名10歲女孩接受了「補心手術」,很快就可以出院。
  • 男子去醫院看病,竟發現自己是「鏡面人」,整個人都「長反了...
    有一部年代久遠的電影《007之諾博士》其中有這麼個橋段:仇家拿槍,打中諾博士心臟的位置頓時鮮血直流所有的人都以為諾博士要Game Over瞭然而死神竟遲遲沒有降臨……諾博士告訴邦德自己天賦異稟,心臟長在了右邊反長的心臟,幫他逃過了一劫其實這個現象並不是電影裡杜撰的
  • 兩歲鏡面人患先心病 心臟肝脾等器官均長反
    心臟、脾臟長在了右邊,肝膽卻在左邊,14日,青島市阜外心血管醫院發現一個罕見的「鏡面人」。這名兩歲的「鏡面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醫生稱手術難度大。兩歲的娜娜是青島萊西人,體重只有20斤,與正常半歲多的孩子體重差不多,發育嚴重遲緩。在不久前當地婦幼保健院的體檢中,醫生懷疑娜娜患有心臟病,並未確診。
  • 六旬阿姨變身「鏡面人」,內臟全都長反了
    心臟長在了右邊 她來到當地醫院就診 結果一查,被確診為「冠心病」 之後就住院治療了
  • 15歲「鏡面人」內臟反著長 出現機率百萬分之一
    小康的CT照片  一少年運動時受重傷送醫院搶救  15歲「鏡面人」 內臟反著長  醫生:「鏡面人」出現機率為百萬分之一  本報訊 平日喜好運動的男孩小康(化名)在一次意外受傷中,被檢查出是「鏡面人」所有內臟都「反著長」,醫生說,這種情況出現的機率約百萬分之一。
  • 活了30歲女子才知道自己是鏡面人 醫生巧手為她切了半個肝
    (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肖瑤)金庸的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有這樣一出:慕容復少年時老愛炫耀自己的武功,某日遇到一位高僧,他用一陽指戳入高僧左胸,高僧應聲倒下人卻沒死。原來,他天生異於常人,心臟長在右邊。而現實中,也存在這樣的人,他們被叫做「鏡面人」。
  • ...竟發現自己是「鏡面人」,整個人都「長反了」!「鏡面人」會遺傳...
    然而死神竟遲遲沒有降臨……諾博士告訴邦德自己天賦異稟,心臟長在了右邊反長的心臟,幫他逃過了一劫其實這個現象並不是電影裡杜撰的現實生活中的確也存在鏡面人最近,台州天台縣人民醫院來了一個「鏡面人」。王先生身體一直健壯,最近感覺頸腰不適,伴有腹痛,遂到天台人員醫院住院接受治療。接診的張銀醫生,為他開了CT檢查。真是不檢查不知道,這一檢嚇一跳:王先生居然是個鏡面人!「鏡面人」又稱「鏡子人」或「鏡像人」、「反位人」,即心臟、肝臟、脾臟、膽等器官的位置與正常人相反,就像鏡中像。
  • 鏡面人 內臟與正常人反著長不影響生活
    鏡面人 內臟與正常人反著長不影響生活時間:2015-08-06 19:15   來源:華商網   責任編輯:曉蕊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東莞現鏡面人 器官位置與常人完全相反十分罕見來源:華商網 鏡面人比較罕見,發生率大約為百萬分之一。
  • 原以為心臟長右邊,只會出現在小說,沒想到現實中真有
    原來,是他天生異於常人,心臟長在右邊。而現實中,也存在這樣的人,他們被叫做「鏡面人」。「鏡面人」在醫學領域,特指全內臟反位的人。舉例來說,普通人的心臟在左側,而「鏡面人」的心臟則在右側。7月7日,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象湖院區就接診了這樣的一位患者。7月7日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象湖院區,進行了一臺罕見的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