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呂增霞 片/記者 段學虎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心臟在右邊,肝臟在左邊,五臟六腑的位置與正常人相反,呈現180度反位,這就是所謂的「鏡面人」。「鏡面人」又稱「鏡子人」或「鏡像人」,其發生機率大約為百萬分之一。
近日,東營市人民醫院肝膽外科為一例罕見五臟六腑長反了的「鏡面人」,實施了高難度的根治性胰十二指腸切除手術,手術過程順利,術後恢復良好,12月29日,患者出院了。
五臟六腑反著長,手術難度大
患者宋某某,今年74歲,因發現皮膚鞏膜黃染,尿黃5天,到醫院院就診。經檢查,診斷為膽管腫瘤而入院。
東營市人民醫院肝膽外科主任李建功介紹,患者入院之初,即引起全科醫護人員的高度重視,一是患者年齡偏大,黃疸較重,二是發現患者五臟六腑全反了,就是俗話說的「鏡面人」!心臟偏在右側,肝臟長在左側,就是常規的心電圖檢查,電極片也要反著貼,甚至CT和磁共振片子也要反著看。
經過詳細的術前檢查、病例討論及手術規劃,於2020年12月13日,以李建功為組長的醫療團隊,為患者實施了根治性胰十二指腸切除手術。該手術是普通外科常規手術中手術最大,風險最高、手術難度最大的一種手術方式。與普通的該類手術相比,對「鏡面人」實施手術有著很大的不同,解剖結構和空間構象特殊,結構的反向使手術手法、器械使用方向和平時完全不一樣,手術思維及操作均反向,每做一步就要思考一下,不要將吻合的腸管扭轉了。這些操作也讓該手術的難度倍增。「就想看著鏡子寫字畫畫一行,手術的動作非常容易出錯,所以要十分小心再小心」李建功說,還好經過四五個小時的緊張操作,手術過程順利,患者術後康復順利。
一次感冒,患者才知道自己是「鏡面人」
29日下午,記者在東營市人民醫院肝膽外科病房看見了準備出院的宋大爺,他笑著說,現在身體很好了。
什麼時候知道自己是「鏡面人」?大爺說是在十幾歲感冒就診時發現的,醫生將聽診器放在了他左胸前,結果沒有聽見心跳,驚訝之餘才發現,心臟長在了右邊,「當時醫生就說,像我這樣的人很少,就算在濟南那樣的大城市,也就兩三個人。」大爺說,祖輩和自己的後代都不是所謂的「鏡面人」,但除了這次住院做手術,之前身體一直不錯,非常健康,「我飯量一直很大,年輕時,一天能吃三斤乾糧,幹活也很有勁。」老人說,體內器官的反位並沒有給自己的日常生活帶來太大影響,平時工作、生活與和普通人一樣。每年村裡會組織體檢,做心電圖時,他都會提前告知醫生,他的心臟在右邊。
李建功介紹,目前,醫學上對「鏡面人」現象的成因還沒有科學定論,但有醫學專家認為,「鏡面人」是人體胚胎發育過程中,與父母體內基因的一個位點同時出現突變有關,雖然內臟全部錯位,但只是位置發生變化,相互間的關係並未改變,因此生理功能與正常人一樣,對健康與生活都沒有太大影響。但值得注意的是,「鏡面人」一旦患病,醫生如果照常規判斷極有可能發生誤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