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抗挫折能力差?作為爸媽一定要重視起來

2020-12-04 親子研習社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個人都要經歷許多挫折,沒有人可以一帆風順地走完人生全程。用積極的心態去想,挫折又何嘗不是一個訓練自己的好工具呢?

即便是現在家長教育孩子也是一樣,南希在別人都說自己兒子愛迪生是低能兒的時候,她沒有選擇放棄,最終成就兒子偉大的發明。

孟母因為知道了環境對孩子的重要性,依然選擇多次搬家,最終成就了一代思想家孟子。

武漢有個媽媽叫鄒翃燕將自己腦癱兒子丁丁培養到哈佛大學。培養所謂的低能兒、腦癱兒,這樣的挫折難道還會少嗎,可是他們的媽媽並沒有退縮,沒有放棄,面對挫折,選擇了勇往直前,最終用自己的毅力和智慧成就了孩子的不凡人生。也書寫了偉大智慧的母親。

抗挫折能力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性格品質之一,抗挫折也稱抗壓能力,是指人在經歷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挑戰後,在困難面前不畏縮,不逃避,依然能勇往直前。

有抗挫折能力的孩子,將來獲得人生的成功概率,就會遠遠高於其他人。

但是,在現實中,有些家長的抗挫折教育是失敗的,失敗的結果不僅讓家長痛苦,更讓孩子痛苦。

全國中小學生自殺原因調查《2014教育藍皮書》中小學生自殺已經成為一個越來越嚴重的社會現象。

研究中小學生自殺案例時發現大部分的學生自殺並不是因為輕率,或者是負氣之死並不是多數。最多的自殺是「

壓力主導型自殺」,這類自殺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意志力被耗盡而失控。

特別是在考試季節,學生的壓力大,意志力消耗,情緒控制能力減弱,脾氣也變壞了,更容易動怒或沮喪。

所以,抗挫折能力的培養成為了爸爸媽媽必須要重視的教育內容,而且是刻不容緩!

那麼抗挫折能力該如何培養呢?

在生活中培養解決困境的能力

孩子每天的生活中就會碰到很多的困境,例如:碰到孩子下期輸了,哭著不願玩的情況。

爸爸媽媽就可以在之前先演練一番,故意輸給孩子,輸了之後的表現就很重要了,這時,你是裝著委屈,還是勇敢面對就會成為孩子學習的榜樣。

如果你輸了之後,神色坦然的說一句,勝敗是人之常情,我想一想是哪裡錯了錯,好了,我們接著再來,這時,孩子就知道,失敗是常事,想像是哪裡走錯了,接著再來。

還有孩子摔倒了,家長可以馬上判斷的出來孩子有沒有受傷,如果沒有,就趕緊跑到孩子身旁,不是著急把孩子抱起來,而是對孩子說:我相信你可以爬起來的,因為你很勇敢,這時的神情淡定,鼓勵孩子自己爬起來。

這樣孩子就知道,摔倒了,就要勇敢的爬起來。再有,孩子跟別的小朋友玩遊戲,輸了就自暴自棄,這時,你不能幫孩子迴避問題,而是要告訴孩子,輸贏也是常有的事,只要找到問題出在哪裡,克服困難,堅持玩下去我相信你會贏的。

除此之外,孩子還會面對,吃飯灑的到處都是,衣服穿不好,積木搭不好的種種情況,家長都不能直接幫助孩子解決這些問題,而要對孩子說:媽媽相信你會做好的,可以在下一次的時候對孩子的一點點進步表示鼓勵。

鼓勵孩子在生活中,做他力所能及的事,就能力讓孩子建立對自理能力的自信,讓他不會畏懼生活的困難。

未來更美好

孩子在平時會碰到各種困難,爸爸媽媽不僅要告訴孩子克服困難之後的成就感,還有適當的鼓勵獎勵,讓孩子對未來產生美好的願望。

記得有這樣一位媽媽,她帶孩子去購物,孩子看重了兩樣喜歡的東西,剛開始孩子堅持兩樣都要媽媽買,結果媽媽說了只買一樣,孩子雖有不情願,但還是同意買一樣。

結果到家的時候,孩子看到媽媽兩樣都買了,孩子有點疑惑的問媽媽,為什麼兩樣都買了?

媽媽回答到:因為你是一個說話算話的孩子,所以,這個是為了獎勵你的言而有信。

通過這個故事,是告訴孩子,做人要言而有信,還讓孩子知道了,當時恨難過,困難是暫時的,未來卻很美好。

我是有價值的

爸爸媽媽在平時的言語和表現上,要讓孩子感覺到在父母心中自己是重要的,美好的,有價值的,就會形成一種「我是好的,爸爸媽媽是好的,這個世界也是好的」這樣的信念。

例如,鼓勵孩子或是孩子自覺幫助爸爸媽媽做點事的時候,就要多說,爸爸媽媽非常感謝你的幫助,有了你的幫助真好,沒有你的幫助我就會多耽誤很多時間。這就會讓孩子感到助人為樂的美德,並讓孩子覺得我是很重要的。

父母學會用恰當的方式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未來孩子將不會畏懼一切困難和挫折,也就有了面對挫折的勇氣和決心,將來也會是一個出色的大人。

相關焦點

  • 「爸媽,忘了我這個孩子,再見!」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如何培養?
    一個孩子的絕筆 每次看到有孩子用命去寫這樣的話時,我們唏噓後就會感嘆,現在的孩子怎麼如此玻璃心?怎麼這麼經不起打擊?抗挫折能力怎麼這麼差?怎麼這麼傻!
  • 睿智燈塔-孩子抗挫能力差怎麼辦,如何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
    孩子抗挫能力差怎麼辦?在如今家庭中,家長總是幫助孩子安排好一切,導致孩子很少面臨一些困難和挫折,缺少獨自處理問題的能力。一旦遭遇生活中的不如意,往往就會受到打擊,不知如何應對。那麼,家長如何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呢?近幾年來,青少年突發事件頻發,並呈現低齡化趨勢。
  • 孩子說話支支吾吾,是邏輯能力差的表現,三步鍛鍊孩子大腦發育
    關於培養孩子的種種能力中,邏輯能力是最不被家長重視的,但是邏輯能力對於孩子的發展卻是至關重要的。孩子在上小學之前,邏輯能力的差距並不是很明顯,當他們上了小學之後,我們會能發現學習好的孩子恰好是那些邏輯能力高的孩子。
  • 李玫瑾:現在的孩子為什麼動不動就想輕生?馬未都:缺乏挫折教育
    針對個問題,李玫瑾教授和文化學者馬未都,在參加綜藝節目《圓桌派》時,給出了正確答案,馬未都說:我覺得,在整個教育系統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挫折教育,就是人一定要知道自己有不成的地方,現在的家長總喜歡向孩子灌輸成功學,鼓勵、教育孩子如何取得成功,但卻意識不到人一生中取得成功的概率很小,但遭遇挫折的概率卻很大。
  • 挫折教育要趁早,做好這3點,讓孩子在逆境中也能展翅飛翔
    很多家長疑惑,如今的孩子怎麼了?心理承受能力越來越差了,只愛聽表揚的話,一點批評都受不了,犯了錯家長批評兩句,要跳樓;作業沒寫完,老師批評兩句,離家出走;只要家長不滿足要求,就亂發脾氣。孩子開心的說:「媽媽,我考了個班級第二。」媽媽:「第二,有什麼好得意的,有本事考個第一。」這樣的話,是不是你也說過?二、人為製造挫折家長覺得既然孩子缺乏抗挫能力,那我就多讓孩子受一些挫折,讓他在人工營造的挫折下成長,孩子便能夠習慣挫折,最終看淡挫折。
  • 感統失調的這些表現,一定要重視起來!
    據北京兒童醫院兒童保健科專家透露,每年開學後的一段時間,都會有不少孩子因多動、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問題而到醫院檢查。這些孩子經過專業全面的測量評估後,大多被診斷為感覺統合失調。去年CCTV央視新聞頻道,就兒童感覺統合失調的話題做了詳細的報導。統計數據顯示,現在感統失調的孩子越來越多了。那麼什麼是感統失調?
  • 孩子經不起挫折?3步提高「自我張力」,別讓他成為「草莓寶寶」
    「草莓族」多用來形容當代年輕人具有草莓的特質,表面看起來光鮮亮麗,陽光向上富有朝氣,但是卻不能承受一點壓力,一碰就爛,抗挫折能力極差,不善於合作,主觀能動性較差,在工作上沒有定性,不能腳踏實地,容易好高騖遠,頻繁跳槽。
  • 三年級現象太可怕,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它是道坎!
    讓學生明確學習的意義,把學習和自己的理想、社會事業聯繫起來,這個理想不一定是孩子以後從事的事業,但是孩子有了一個奮鬥的目標,會產生持久而主動的學習動力。 二是近期目標,最好是一兩周內通過孩子努力就可達到的。
  • 在遇到挫折後不要消極逃避,在挫折中你會不斷成長
    時間長了,他們形成「只能好不能差」的思維定式,對失敗缺乏必要的心理準備,一旦某次考試出現失誤,便會感到心理壓力增大產生強烈的挫折感;同時,也有一些孩子,因為長期學習成績佳,也被周圍的同學歧視、老師天重視、家長打擊,那挫折感就如影隨形。因學習上遇到挫折而產生苦悶是正常的,關鍵在於自己能振奮精神,正視自己的失敗,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從而獲得戰勝挫折的力量。俗話講「失敗是成功之母」,就是這個道理。
  • 孩子學習壓力大,產生心理問題怎麼辦?父母應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
    當孩子在生活、學習上遇到某些挫折時,更容易產生放棄的念頭,這樣的想法一旦養成,孩子往後堅持的事情會越來越少,對自己的能力也會越來越否定,會產生一定程度的負面情緒。如果孩子本身不能進行自我調節,家長也不能及時地去發現,時間長了孩子會產生某些心理問題。家長應當如何對待孩子的心理問題?
  • 孩子腦發育不良?一定要引起重視,早發現早治療
    腦發育不良是很多孩子易患上的疾病,是一種對小孩身心造成極大危害的腦部疾病,嚴重的影響患兒身體健康,會給患兒家庭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希望廣大父母能認清腦發育不良危害,重視這種疾病,所以,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多對於腦發育不良的常見症狀進行了解。那麼,腦發育不良的危害都有哪些?
  • 孩子抗挫能力什麼時候訓練,掌握「彈簧效應」,才不會適得其反
    彈簧效應對於孩子的抗挫折教育是很有指導意義的。它向我們揭示了一個真相: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是可以訓練出來的,具有很大的伸縮性,也就是可控空間和範圍。在彈簧的壓力範圍內,父母訓練得宜,孩子就能爆發出很大的潛力,戰勝一個又一個的困難。相反,如果遇到點壓力就退縮,不敢觸碰「彈簧」,那也很難期待孩子的潛力能有爆發效應。
  • 孩子理解能力差,可能是這三個原因,父母早重視孩子更聰明
    一、孩子理解能力差,可能是這三個原因此前看過這樣一篇新聞,一位寶爸在輔導孩子功課的時候,發現孩子怎麼啟發都雲裡霧裡的。題目要講解很多遍才能夠讓孩子明白。輔導了半個小時,進度非常緩慢,寶爸實在是氣不過,便用手用力的拍打了一下桌子,沒想到造成了手指骨骨折。
  • 「隨意給差評的父母,是孩子最大的挫折」
    其實,在孩子們成長的過程中,因為還不完全具備足夠的經驗和認知能力來對自己形成客觀的認識和評判,所以他們需要依賴於父母的評價形成自我認知。那麼假如父母負面評價較多,孩子就會在一種扭曲的自我認知中逐漸形成低自尊。4.
  • 那些愛給孩子「潑冷水」的爸媽,是真的蠢!
    在船上,她聽說船長有一隻天堂鳥,長得非常漂亮,她被別人嘴裡的描述迷住了,一定要看看天堂鳥的樣子。一位不知她不能走路的服務生,在她的強烈請求下,說要帶她去看。在那瞬間,她也忘記了自己的腿病,竟然忘我地慢慢走了起來,一步又一步地……她的腿病竟然奇蹟痊癒了。最近,我在超市剛好看到了一對母女,引起了我相似的思考。
  • 孩子理解能力差,這是邏輯思維能力欠缺的表現,家長別忽視
    孩子學習成績不好,腦子轉換的慢,總被家長誤以為是孩子腦子笨,孩子生下來都是一樣的,都是平等的,之所以後來出現的各種各樣是因為後天的環境和教育不同,而孩子出現的這種現象不是孩子笨,是孩子邏輯思維能力欠缺的表現,家長應該重視起來,增強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在通訊非常發達,為家校聯繫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現在的學校會要求家長陪伴孩子讀書、做作業,但這也成為家長最頭疼的事情了。
  • 長沙小學生在遊戲中學習抗挫折
    寫下自己最想實現的三個願望,保留一個作為「終極夢想」,再拼盡全力衝破「阻撓」向它前進……這是一個遊戲,卻讓許多同學和家長流下感動的淚水。7月15日,長沙麓山國際實驗小學1801班在暑假社會實踐中,開展了以一次以「五彩麓山楓·爭做新時代好少年——挫折伴我成長」為主題的抗挫折教育活動,通過遊戲和互動更直觀地感受到挫折,學會了正確面對挫折,增強了抵抗挫折的能力。
  • 孩子常打人有攻擊行為?挫折攻擊理論:與常受「挫敗感」有關
    還有一回,孩子考差了,老師布置了家長籤名的任務。孩子並沒有將他的試卷交給我。我一問,孩子竟然說,他太生氣了,所以就把試卷給撕了。孩子經常打人有攻擊行為,遇到這種情況,父母一定要格外留心。根據挫折攻擊理論,這通常是與孩子經常遭受"挫敗感"有關。孩子的"攻擊行為"與"挫敗感"有關挫折攻擊理論主要是由拉爾德、梅爾、米勒等人提出的。
  • 孩子大聲朗讀的好處,作為家長一定要知道!
    一般來說,孩子們的閱讀理解能力落後於他們的語言理解能力,所以孩子大聲朗讀有利於孩子記憶閱讀材料。除此之外孩子大聲朗讀的好處還有很多,比如說有利於改變自卑、有利於提高寫作能力等。孩子大聲朗讀的十個好處,作為家長一定要知道!一、有利於開發右腦。
  • 孩子閱讀理解能力差,主要有3點原因
    最近發現,很多父母都在問,為什麼自己的孩子閱讀和理解能力這麼差呢?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很重要,不僅僅是語文知識需要很強的閱讀理解能力,數學、英語、地理化都離不開理解的,孩子的理解能力差,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很不友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