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智燈塔-孩子抗挫能力差怎麼辦,如何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

2021-01-10 睿智燈塔

孩子抗挫能力差怎麼辦?在如今家庭中,家長總是幫助孩子安排好一切,導致孩子很少面臨一些困難和挫折,缺少獨自處理問題的能力。一旦遭遇生活中的不如意,往往就會受到打擊,不知如何應對。那麼,家長如何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呢?

近幾年來,青少年突發事件頻發,並呈現低齡化趨勢。

同樣是考試失敗,每個孩子的應對方式都有不同,有的則是吸取教訓,奮起直追,爭取下一次的進步;有的就此消沉,一蹶不振,失去學習的動力;有的甚至產生輕生的念頭,跳樓自殺!

我們在感嘆生命教育缺失的同時,也要看到不可忽視的因素——我們的孩子亟待補上挫折教育課。

據數據顯示,我國至少有3000萬青少年屬於亞健康狀態——抵抗挫折和焦慮的能力都很差。

每個人的成長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遇到一些挫折也很正常。

那麼,何為抗挫力?

抗挫力(Resilience)是指一個人在面對挫折和困難時,其心理彈性的大小是決定成敗的關鍵所在。簡單來說,就是指一個人應對挫折的能力。

抗挫能力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小時候玩遊戲一遇到困難就放棄;上學時成績不好就認為是自己的能力問題,否定自己;工作之後遇到不順心的事就覺得這份工作不適合自己;結婚後與伴侶吵架不能解決,就認為性格不合。

抗挫力低最明顯的表現就是不去尋找解決辦法,而是選擇退縮、自暴自棄。

而一個抗挫力高的孩子遇到挫折就能迅速調整好心態、分析原因、尋找解決辦法,再次重新開始。

這種孩子,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也能保持良好的心態,面對挫折和困難,迎面而上,勇敢去解決問題。

那麼,孩子抗挫能力差怎麼辦,如何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呢?以下是睿智燈塔育兒導師的建議和方法,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1、如何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教會孩子接受現實

家長不要強化挫折的負面影響,這樣只會讓孩子產生恐懼,家長要讓孩子知道,生活中的不如意是時有發生的,平常心應對才能夠有所成績。

沒有人是完美的,每個人都有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遇到挫折是很正常的事情,這並不意味著孩子不如別人,家長要鼓勵孩子去接受事實,讓孩子明白需要改進的地方,這樣才能讓孩子更有努力的方向,對挫折有更全面的認識。

2、如何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教會孩子自我調整的方法

很多孩子之所以抗挫能力差,是因為在面對壓力時不懂得如何表達內心的感受,心情可能會很低落,家長要告訴孩子面對困難時有情緒是正常情況。

家長可以教孩子用正確的方式發洩出來,有負面情緒並不可怕也不需要逃避或者隱藏,大大方方說出來,心裡才不會因為壓抑而痛苦。

3、如何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給孩子犯錯誤的權利

當孩子犯錯時,家長不要立馬指責和體罰孩子,這樣會強化孩子對失敗和犯錯的不良體驗,導致孩子畏首畏尾,在面對困難時過於擔心失敗不敢去嘗試 。

孩子犯錯誤是不可避免的,一個孩子如果不犯錯,他就永遠不會長大。家長應該拋開指責,和孩子探討犯錯的原因,總結經驗,是直面錯誤的最好選擇。學會面對錯誤,也是抗挫折的能力之一。

4、如何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把解決問題的權力交給孩子

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會遇到,家長不可能永遠陪在他們身邊,因此,家長不要什麼事都為孩子代勞,要把解決問題的權利還給他們。

凡是孩子能夠解決的事情,家長就要放手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實在不行的時候家長再出手幫忙也不遲。只有讓孩子在失敗中吸取經驗,他們才能避免犯錯。

孩子抗挫能力差怎麼辦?總之,挫折教育的關鍵不僅是被教育者,也是教育者本身。挫折教育的好壞取決於家長對孩子實施挫折教育的能力。所以家長一定要認清孩子的能力,進行挫折教育,正確的引導才能幫助孩子突破這些障礙。

我是「睿智燈塔」小燈,一個有溫度的家庭教育分享者,給大家帶來更多育兒方法,讓各位正在迷茫的父母放下焦慮,輕鬆育兒。

相關焦點

  • 豆瓣9.3分BBC紀錄片:父母不學會放手,孩子永遠學不會「抗挫」
    其實帝企鵝父母在離開寶寶,放手的同時,就是讓孩子迅速提高"抗挫力"的過程。 那麼什麼是"抗挫力"呢?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曾經花費三十年研究發現:在人生的困難和挫折面前,決定一個人成功還是失敗的關鍵,是看這個人是否有強大的心理彈性能力,俗稱——抗挫力。
  • 睿智燈塔-孩子出現厭學情緒怎麼辦,如何避免孩子產生厭學情緒
    對於每個家庭來說,孩子的教育是頭等大事。可是,對於孩子而言,學習卻是一件無趣並且非常痛苦的事,甚至還很有可能出現厭學情緒,這讓許多家長十分頭疼。那麼,孩子出現厭學情緒怎麼辦,如何避免孩子產生厭學情緒呢?前段時間,一位家長給我們睿智燈塔的後臺留言,說他的孩子今年上三年級,一、二年級的時候,學習成績還不錯,平均每科都能達到95分以上,家長也是很欣慰。
  • 提升孩子抗挫力,家長同樣可以從中學習,讓自己和孩子變得更好
    如何提升抗挫能力,有效培養孩子逆商?對於孩子來說他們需要在生活中不斷豐富自己的經驗,才能夠成為一個合格的適應社會的人。在這個過程中來自學校的教育必不可少,但同時也離不開父母和家庭的教育,孩子不僅需要有智商,還要有情商,而情商中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逆商」。
  • 孩子抗挫能力什麼時候訓練,掌握「彈簧效應」,才不會適得其反
    如果用「彈簧效應」來看,強強就屬於心理韌性差的那類,「弱壓彈簧」都受不了,而濤濤則屬於「強壓彈簧」的類型,越是擠壓的力度大,越能發現自己的問題,迸發出更大的潛力!彈簧效應:困難像彈簧,你弱它就強彈簧效應:某一事物受到的環境壓力越大,其自身的爆發潛力和空間也就越大,受到的環境壓力越小,其自身的爆發潛力也越小。
  • 挫折教育要趁早,做好這3點,讓孩子在逆境中也能展翅飛翔
    二、人為製造挫折家長覺得既然孩子缺乏抗挫能力,那我就多讓孩子受一些挫折,讓他在人工營造的挫折下成長,孩子便能夠習慣挫折,最終看淡挫折。一位爸爸為了提高孩子的抗挫力,專門挑下大雨的天氣,帶孩子外出爬山,任憑過程中孩子體能跟不上苦苦哀求。
  • 睿智燈塔-比愛孩子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毫無保留的愛
    同學們會不會嘲笑他,別人總是盯著自己看怎麼辦,能不能適應學校的生活……他要面對一連串的未知。意料之中,初入學校的他,感受到了同學的嘲笑和排擠,女同學會竊竊私語「碰到他會傳染上病菌」,男同學會說「如果我長成他那樣,我覺得我會自殺」,他很懊惱。媽媽卻堅定地告訴他:「你並不醜,奧吉。」「你是我的媽媽,才這麼說。」
  • 怎樣鍛鍊孩子的反應能力 如何提高孩子反應能力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他們需要學會更多的技能,才可以在這個社會上生存下去。有的孩子反應比較慢,父母比較著急,就想要鍛鍊孩子的反應能力,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如何提高孩子的反應能力吧!
  • 李玫瑾:小時候有這4種表現的孩子,長大後情商高不了,容易吃虧
    文/荔枝育兒日記情商高的孩子,處理事情比較睿智。其實每個青少年背後隱藏著很多的問題,比如說他們為何會做一些,家長沒有辦法理解的行為。經常我們提及「青少年犯罪」,正是因為孩子的童年時期受到了某些事情影響,從而具備了一些不太好的品德。
  • 「媽媽,我輸不起了」當孩子這樣說,你一定要記住的3個救命法則!
    2 挫折教育的缺失,足以毀滅孩子的一生 實際上,造成這些悲劇的原因往往是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被我們忽略的「小事」:孩子幾乎喪失了抗挫能力。 她的父母表示:孩子從小學習就名列前茅,學習上的事情很少讓家裡操心。所以父親覺得「剪頭髮這件事很小,她可以自己處理好的。」 可悲的是,父母天真地以為只要孩子的學習好,就一切都好,完全不在意孩子自我的心理素質和抗挫能力。
  • 如何訓練孩子的假想能力?
    假想能力是指孩子通過模仿、想像、思考進而通過玩具或者其他的物品進行一系列的動作或遊戲的能力。這種能力在自閉症小朋友的社交能力的培養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那我們應該怎樣培養自閉症兒童的假想能力呢?跟著小月月一起來看看吧。(圖片來源於網絡)假想能力並不是與生俱來的,假想能力比命名、指物,都要複雜得多,困難得多。
  • 家長如何提高孩子的英語應用能力?
    家長如何提高孩子的英語應用能力?如何習得?改變過於注重語法學習,大量背單詞、背句子的做法,取而代之的互動學習、遊戲學習,在玩與樂中練習聽說,從小就用英語進行簡單的溝通,慢慢積累,漸漸學會表達,隨著詞彙的豐富,聽說能力自然形成。   案例   家長劉女士:看到北京中高考改革方案中,對於英語教學更加注重實踐性和應用性,而且特別強調聽力的重要性,作為家長,我們現在該如何幫助孩子增強這一能力呢?
  • 從育兒角度解析《想見你》:探究青春期孩子,要如何做到自我認同
    家長要讓孩子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對自己有客觀的認識,才能夠對自己的能力有清晰的了解,才能夠增強自己的自我認同感。 自我認同對青春期的孩子來說非常重要,增強孩子的自我認同感,可以讓孩子在實踐中去鍛鍊自己的能力,從而對自己有更多的了解。
  • 小升初的孩子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差,如何才能提高?
    剛升入初中的孩子之間的閱讀理解能力已經有差距了,很多孩子在小學時期已經閱讀了大量書籍,具備一定的文學素養。你的孩子現階段閱讀能力不強,我認為想提高首先要讓孩子平時學習堅持多讀多背多寫,課本中的課文與文言文要熟讀熟背,多讀一些優質的書籍,多練習寫一些小短文,時間長了,孩子的語文功底就會慢慢積累起來。
  • 孩子理解能力差,這是邏輯思維能力欠缺的表現,家長別忽視
    讓孩子背個書,一直背不會,家長認為讓孩子認個字,背個書怎麼這麼難!還有一種比較常見的情況就是陪孩子做作業,家長會被逼的發火,覺得這孩子怎麼這麼笨!大多數父母都不理解一提起學習,孩子就不行,一說起玩耍,孩子就像瘋了一樣高興。我們可以反過來思考一下,難道孩子真的喜歡自己被貼上笨、傻的標籤嗎?他們也沒有辦法,就是學不會怎麼辦呢?孩子也很苦惱。
  • 同樣的試卷,為什麼別家孩子考得好,自家的孩子分卻那麼低
    該結論指出,隨著孩子小學年級的升高,閱讀對數學的影響力越來越大。閱讀力的提高不能一蹴而就,書面表達能力要靠長期寫作積累,越早抓越利於孩子的成績和學習。1.環境裡要有書,在孩子還沒有接觸到電子用品前,先把家布置得到處都能遇到書,觸手可及就能拿到書,這樣可以讓孩子有衝動去摸書、玩書、讀書。
  • 孩子動手能力差?怎麼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以下請參考
    孩子的動手能力一直是家長關心的問題,特別煩的是,小孩到了三歲了,還不會自己吃飯,到了幼兒園老師都不知道如何引導孩子。所以,提前培養孩子提高動手能力是有必要的。 很多家長在孩子進了幼兒園以後才發現,自家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在動手能力方面。
  • 孩子容易迷路,方向感太差?不是孩子笨,而是「空間知覺」能力差
    這位母親非常的著急,她也說孩子就是一個路痴,平時去哪裡都總是不認得路,日常中也總是分不清方向,搞不清東南西北。日常中像這樣的現象也有很多,總是有一些孩子搞不清方向,給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帶來阻礙。那究竟為什麼孩子的方向感如此差呢?是因為孩子笨嗎,錯,是孩子的空間知覺能力差。
  • 孩子理解能力差,可能是這三個原因,父母早重視孩子更聰明
    雖然孩子目前只是在上小學,但是每天寫作業都會寫到很晚,和其他的同學家長聊天的時候發現別人家的孩子很少有超過晚上8:00才寫完作業的。這讓同事覺得有一些擔憂。同事覺得自家孩子挺聰明的,不明白為什麼孩子在寫作業上如此的笨拙。經過仔細觀察後同事發現,孩子寫作業的原因是因為理解能力差。
  • 超睿智學提高你的「學習力」,成績提升更輕鬆
    成績差,根源是學習能力差      學習數學,從數學課程特點來講,需要孩子具備較強的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計算能力及理解能力等,如果孩子其中某一能力欠缺,數學成績肯定從小學到高中難以穩定,比如孩子經常計算錯誤或者計算速度慢,本身就說明孩子思維能力不佳;應用題目理解不了,反映出孩子理解能力需要提高;應用題目做不準確,那是邏輯推理能力出了問題
  • 如何提高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
    現在再看文言文的時候,就算不看譯文,孩子也能夠憑著印象,自己說出該篇文言文的主要內容。講得更簡單一點,孩子通過不斷的學習,有了一定的詞語積累,那麼在閱讀文章的時候也可以憑藉語感,知道文章講了什麼。那為什麼還要講:沒有閱讀基礎的孩子,別想在語文上拿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