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抗挫能力差怎麼辦?在如今家庭中,家長總是幫助孩子安排好一切,導致孩子很少面臨一些困難和挫折,缺少獨自處理問題的能力。一旦遭遇生活中的不如意,往往就會受到打擊,不知如何應對。那麼,家長如何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呢?
近幾年來,青少年突發事件頻發,並呈現低齡化趨勢。
同樣是考試失敗,每個孩子的應對方式都有不同,有的則是吸取教訓,奮起直追,爭取下一次的進步;有的就此消沉,一蹶不振,失去學習的動力;有的甚至產生輕生的念頭,跳樓自殺!
我們在感嘆生命教育缺失的同時,也要看到不可忽視的因素——我們的孩子亟待補上挫折教育課。
據數據顯示,我國至少有3000萬青少年屬於亞健康狀態——抵抗挫折和焦慮的能力都很差。
每個人的成長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遇到一些挫折也很正常。
那麼,何為抗挫力?
抗挫力(Resilience)是指一個人在面對挫折和困難時,其心理彈性的大小是決定成敗的關鍵所在。簡單來說,就是指一個人應對挫折的能力。
抗挫能力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小時候玩遊戲一遇到困難就放棄;上學時成績不好就認為是自己的能力問題,否定自己;工作之後遇到不順心的事就覺得這份工作不適合自己;結婚後與伴侶吵架不能解決,就認為性格不合。
抗挫力低最明顯的表現就是不去尋找解決辦法,而是選擇退縮、自暴自棄。
而一個抗挫力高的孩子遇到挫折就能迅速調整好心態、分析原因、尋找解決辦法,再次重新開始。
這種孩子,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也能保持良好的心態,面對挫折和困難,迎面而上,勇敢去解決問題。
那麼,孩子抗挫能力差怎麼辦,如何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呢?以下是睿智燈塔育兒導師的建議和方法,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1、如何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教會孩子接受現實
家長不要強化挫折的負面影響,這樣只會讓孩子產生恐懼,家長要讓孩子知道,生活中的不如意是時有發生的,平常心應對才能夠有所成績。
沒有人是完美的,每個人都有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遇到挫折是很正常的事情,這並不意味著孩子不如別人,家長要鼓勵孩子去接受事實,讓孩子明白需要改進的地方,這樣才能讓孩子更有努力的方向,對挫折有更全面的認識。
2、如何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教會孩子自我調整的方法
很多孩子之所以抗挫能力差,是因為在面對壓力時不懂得如何表達內心的感受,心情可能會很低落,家長要告訴孩子面對困難時有情緒是正常情況。
家長可以教孩子用正確的方式發洩出來,有負面情緒並不可怕也不需要逃避或者隱藏,大大方方說出來,心裡才不會因為壓抑而痛苦。
3、如何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給孩子犯錯誤的權利
當孩子犯錯時,家長不要立馬指責和體罰孩子,這樣會強化孩子對失敗和犯錯的不良體驗,導致孩子畏首畏尾,在面對困難時過於擔心失敗不敢去嘗試 。
孩子犯錯誤是不可避免的,一個孩子如果不犯錯,他就永遠不會長大。家長應該拋開指責,和孩子探討犯錯的原因,總結經驗,是直面錯誤的最好選擇。學會面對錯誤,也是抗挫折的能力之一。
4、如何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把解決問題的權力交給孩子
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會遇到,家長不可能永遠陪在他們身邊,因此,家長不要什麼事都為孩子代勞,要把解決問題的權利還給他們。
凡是孩子能夠解決的事情,家長就要放手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實在不行的時候家長再出手幫忙也不遲。只有讓孩子在失敗中吸取經驗,他們才能避免犯錯。
孩子抗挫能力差怎麼辦?總之,挫折教育的關鍵不僅是被教育者,也是教育者本身。挫折教育的好壞取決於家長對孩子實施挫折教育的能力。所以家長一定要認清孩子的能力,進行挫折教育,正確的引導才能幫助孩子突破這些障礙。
我是「睿智燈塔」小燈,一個有溫度的家庭教育分享者,給大家帶來更多育兒方法,讓各位正在迷茫的父母放下焦慮,輕鬆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