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抗挫能力,有效培養孩子逆商?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需要在生活中不斷豐富自己的經驗,才能夠成為一個合格的適應社會的人。
在這個過程中來自學校的教育必不可少,但同時也離不開父母和家庭的教育,孩子不僅需要有智商,還要有情商,而情商中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逆商」。
人不可能一輩子都一帆風順,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小時候遇到的困難更是很多,如果在遇到挫折和困難的時候能夠很好地迎接挑戰,不畏困難,不退縮不妥協,那麼他們將來在面對人生困難的時候也能夠更好的從地面對。
孩子都是家裡的寶貝,很多時候父母和長輩會為他們豎起密不透風的保護傘,讓他們沒有機會經歷挫折和苦難。
逆商一般都以抗挫能力為表現形式,抗挫力的本質就是自我心理疏導,這種能力應該從小就培養,不僅是孩子需要,作為大人如果有很好的抗挫能力,在社會上也能更好地適應。
家長有時在面對孩子的時候難免會有挫敗感,無法將自己的要求很好地傳遞給孩子,這就會讓人感覺焦慮,失落,甚至覺得自己作為家長不合格,這也是抗挫能力比較低的表現之一。
所以提升孩子抗挫能力的同時,家長也可以提升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長進步,讓彼此之間的關係更好,讓自己與環境的關係更好。
有的時候家長自以為在訓練孩子的抗挫能力,但其實卻是在想方設法地想要代替他們儘可能地少面對挫折。
或者是當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害怕他們傷心,難過,於是就主動自己替他們解決問題,而不是讓孩子直面問題。
家長首先要樹立起正確的觀念:孩子遇到挫折並不可怕,也不需要躲避或者替他們解決,這是一個提升抗挫能力的好機會。
真正打到一個人的不是挫折本身,而是面對挫折時候的心態和行為。家長不可能保護孩子一輩子,遲早有天孩子要自己面對生活,面對社會和苦難。
不要因為孩子年紀小就不忍心看他們哭,看他們受苦,如果等他們長大了之後不得不去面對困難和挫折的時候,不僅會遇到更大的問題,而且成長的速度也不如小的時候快。
下面就來介紹5個技巧,來幫助家長訓練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認識情緒
從小家長就要引領孩子去認識各種情緒,有的家長會刻意迴避孩子的負面情緒,這樣孩子就不會知道自己的感覺是什麼,只是覺得不舒服。
比如說孩子在搭積木的時候,總是失敗,憤怒讓他們產生一些暴力或者哭鬧的行為,這個時候家長不能一味地制止他們的行為,而是要讓孩子知道自己現在處於憤怒的狀態,並且讓他們學著說出來。
這樣當孩子下一次遇到同樣問題的時候,就會和父母說自己很生氣。有利於接下來用正確的方式自我緩解和應對。
共情
不管孩子遇到好的情緒還是負面的情緒,家長都要與他們共情,不能孩子一有情緒,家長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壓抑,讓他們儘快恢復「正常」。有負面情緒並不代表孩子就做錯了什麼,共情能讓孩子知道父母是了解自己的,這樣他才會根據自己的情況更好地和父母傾訴溝通。
了解原因
所有的情緒都是有原因的,家長要學著了解表現背後的原因,只有找到根結之後,家長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消化情緒。
教會孩子如何面對挫折
問題和挫折並不可怕,也並不需要逃避,家長要根據實際情況教會孩子如何去面對挫折和困難,能不出手幫助就不要出手,儘可能地讓孩子自己去學著面對。
遇到困難並不可怕,家長要做的就是儘可能讓孩子學會面對和經歷挫折,提升自我能力去解決問題和困難。
家長要給孩子演示如何正確地面對困難和挫折,而不是做出錯誤的示範。
要引導孩子在面對挫折和困難的時候用正確的心態,很多父母自己一遇到什麼困難就唉聲嘆氣,整天都不在狀態,這樣是沒有辦法教會孩子如何正確面對困難和挫折的。
很多孩子之所以不會面對困難,抗挫能力差,就是因為從小就看父母遇到問題就暴怒或者是不會以積極正面的態度去看待困難導致的。
家長是孩子的榜樣,很多父母的舉動對於孩子來說都是從小的範本,講再多的道理,給他們看再多的高情商的故事,都不如父母自己親身經歷之後給孩子示範來得有教育意義。
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引導方式很重要,同樣父母自己面對挫折的時候在孩子面前的表現更重要。
因此提升孩子的抗挫能力之前,家長也要自己做好功課,以實際行動來向孩子說明在面對問題的時候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和行為去面對。
一旦從小就培養孩子正確面對困難的態度,讓他們知道人生失敗是正常的,只要吸取經驗教訓重新站起來,那麼將來孩子成功的概率就會比一般人大很多。
孩子3-6歲,這段時間都非常喜歡聽故事,因為寶寶的大腦對聲音特別敏感,接收的也特別快,你可以每天抽出20分鐘給孩子講一個甚至幾個睡前故事,既能讓孩子安安靜靜入睡,又能間接性的提升寶寶的想像力,開發孩子的右腦,讓孩子更聰明。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想要孩子長成什麼樣,取決於父母如何教導!尤其在3-6歲的時候,是培養孩子優秀人格、優秀品德及良好行為習慣的最重要時期,多數父母忙於工作,缺失了很多對孩子的陪伴和教導。
父母再忙我們也要抽點時間陪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有套繪本故事我最近一直在讀給孩子聽,分享給大家,尤其對3-6歲的孩子很有幫助。
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就很不錯,一套共有10冊。中英雙語繪本,對於家長啟蒙孩子的英語思維也有很大幫助。在3歲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作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作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這套繪本共有10本,分別是《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我們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禮貌》、《分享是我快樂》,《媽媽我能行》、《養成好習慣》都是從不同的角度教會孩子學會表達。
如果我們總是找不到陪伴孩子的理由,為何不陪他們看看故事書,談談心得體會呢?這也能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和羈絆。
繪本裡印刷的字體很清晰,紙張也很不錯,方便孩子健康閱讀。
59元全套10冊兒童繪本,平均下來一冊都不到7塊錢,不過就幾根棒棒糖或者一頓早餐的價格,甚至更便宜,美食可能吃過就忘,可孩子從繪本裡學到的道理,卻可以記得一輩子,爸爸媽媽們何樂不為呢?
有需要購買的家長朋友們,點擊以下商品卡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