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對學習提不起興趣,家長做好這三點,孩子從此就愛上讀書

2020-12-05 育雅萌媽

最近有一個現象,疫情期間,學校實行網上上課模式,如此一來,孩子在家的時間變得更長,可是父母卻必須想要孩子一直在家裡,希望孩子能趕快回歸學校。因為很多孩子在家裡自覺性很差,不願意主動上網課。做作業基本都要家長盯梢,稍微一不注意,孩子就可能在電腦桌前趴著,或者拿起手機一邊玩了,許多家長為此苦惱不已。很多家長都不能理解,為什麼孩子寧願花上幾個小時在玩手機玩遊戲方面,也不願意花幾分鐘去解一道數學題。

隨著時代的進步,網際網路越來越普及,很多孩子在家裡經常玩手機,對於手機的功能甚至比大人更熟悉。手機上的遊戲對孩子的吸引力也很大,所以有的孩子就常常沉迷於遊戲不願學習。家長們嘴裡常常念叨著一句話:"要是他肯把打遊戲的時間放到學習上,那他學習肯定很好"。因為遊戲和學習的問題,很多家長為此操碎了心,甚至對孩子打罵,但是方法用盡,孩子依舊沉迷遊戲,誰勸都不聽,對學習更加不管不顧了。

那麼孩子為什麼會這麼喜歡遊戲討厭學習呢?

可以將遊戲和學習進行對比,就拿一款比較火爆的手遊《王者榮耀》來說,孩子玩一局王者榮耀,贏了比賽官方會給出金幣和銘文等禮物,輸了還可以立刻重開,再來一局,不用過多的等待;然而學習上,努力過後,成果很難立刻兌現,一般都要期中或者期末才能知道努力的成果,時間線過長,如果結果不如意,孩子還要面對家長,身邊同學、還有老師等多方面的壓力。

通過這個對比,可以看到兩者之間的差別,遊戲中的孩子得到的更多是表揚,鼓勵和獎勵,能輕鬆帶給孩子成功的愉悅感,反觀學習帶來的卻是批評壓力和父母的說教,這給孩子帶來的是乏味感,和枯燥感,所以孩子才會更喜歡遊戲,而厭棄學習。

上面這些是我們從客觀環境分析的,然而有一個教授卻對此做了一項研究,發現最主要的原因其實是大腦。

1. 大腦不善於思考

思考不但消耗時間,精力,最後的結果可能還不一定可靠,所以大腦也不會喜歡思考。在思考時會受到很多原因影響,最終的結果可能不盡人意,而比起深入思考如何解決一個問題,大腦往往更加傾向於記憶。當遇到一個問題的時候,大腦的第一反應是在記憶中搜索,看看有沒有做過這個問題。很多問題都可以靠記憶來解決,比如數學上簡單的計算手法和回家時常走的路,這些不需要經過繁雜的計算和思考,就可以通過記憶輕鬆解決。

2.大腦缺乏思考動力

雖然大腦不想思考,但是還是有很多人願意去研究遊戲,去做一些很有挑戰性的工作,原因就在於儘管大腦不喜歡思考,但是卻喜歡解決問題,因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當然會產生多巴胺,多半就是能讓人快樂的東西,當一個問題不會太難解決起來,也不會太容易的時候,大腦就會有思考的動力。

3. 大腦思考的三個方面

大腦主要是從背景信息、工作記憶和長期記憶中思考的,三者缺一不可。比如初二的孩子,遇到這樣一道題:給出三條木棍,問能否構成一個直角三角形,孩子遇到這種問題就可以知道背景信息就是構成直角三角形三邊的關係,然後從工作記憶裡找出勾股定理的知識,那這道題不用過多的思考就能解決。但是如果學生一開始並不知道考的背景是什麼,那麼就會直接進入工作記憶部分,然後到長期記憶裡去尋找勾股定理的知識點,尋找未果就會進入工作記憶狀態開始大腦的思考,但是因為大腦中沒有這類知識,最後這個孩子只能通過猜的形式解決這個問題,這就會形成一個記憶點,讓這個孩子以後對這類的題產生畏懼情緒。

綜上可知,孩子面臨學習時表現出來的乏味其實更多的原因在大腦,那麼怎麼讓孩子愛上學習呢,可以從孩子喜歡的東西入手,比如遊戲,用遊戲機制來學習,讓孩子學習像玩遊戲一樣。

用遊戲機制提升孩子的學習

1. 制定適合孩子的學習任務,建立自信心,提升成就感

很多孩子學習成績比較差,家長會以為是孩子不愛學習導致的,其實只是因為他不會學習而已,與同班同學的進度對比,上課時對老師講的知識模稜兩可,這些因素都會讓孩子缺乏自信心,認為自己不是學習的料。當在這種狀況下,父母更應該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可以給自己的孩子設置一些符合孩子學習的實際情況的任務,比如在考試時上升了多少分或者名次提升些許等。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給孩子更多及時的獎勵,例如孩子做完作業可以帶孩子看一部電影,在約定時間內背完古詩可以實現孩子的一個小願望等。

有些時候可能孩子沒有完成任務,這個時候應該多一些耐心,給孩子時間和空間,讓孩子建立自信心。

2.增強背景信息

大腦記憶容量有限,要讓大腦善於思考,就要降低他思考的難度,減少一些多餘的工作記憶,增加一些背景信息,大多數時候學生難以理解老師講的內容,其原因缺乏對該知識的背景了解,就像在看一場籃球比賽時,如果對一些規則不了解的話,就不知道前鋒跟後衛是做什麼的,就沒有辦法看懂比賽,只知道球場上一幫人在搶一隻球,然而,如果提早將這些規則做一定的了解,就可以更好的理解了。

3.反覆練習

日常生活中反覆練習的好處隨處可見,當一個動作被我們反覆練習之後,我們對他的熟練度也會大大增加,這就意味著當我們再次做這個動作的時候難度會降低。比如寫作文的時候,剛開始三百字都困難,熟練了之後八百字都不在話下。

4.引起孩子興趣

很多孩子不喜歡學習是因為書本上的知識枯燥乏味,不如遊戲有趣。如果家長能夠提出一些讓孩子特別感興趣的問題,用生活中的某些常識來解釋課本上的知識,就可以引發學生的好奇心,讓孩子找到學習的樂趣。

比如電影《嗝嗝教師》裡,老師把教室搬到操場,實驗室等地,利用打籃球來講解摩擦力,用炒菜來講解化學反應。這就極大地引起了學生的求知慾,最終帶領學渣逆襲。

其實孩子沉迷於遊戲這個問題·在很多家庭中都存在,但是很多家長都不知該如何制止,有的家長還可能用暴力解決,這樣做更可能引起孩子的反叛與厭學,家長不妨試試用上面的三幾點遊戲機制來解決孩子的這個問題,引發孩子對學習的興趣。雖然書山有路勤為徑,除了勤奮之外,學習方法也很講究。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不愛讀書不是孩子的錯,家長做好這三點,能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讀書一直是教育孩子的關鍵,很多家長很想自己的孩子多讀點書,讓他的學習成績更理想。而且多讀點書也能擴大自己的知識面,讓自己眼界更寬廣一些。可是卻一直苦惱於孩子不愛讀書。每次叫孩子看點書的時候孩子總是會找出一大堆藉口來反駁,家長也因此煩心不已。
  • 如何讓孩子愛上物理?著名物理學家都在推薦,家長值得一看
    《小學科學課標》可見,物理已搖身一變成「第四門主課」閨蜜家女兒是一名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她說每天為孩子的學習愁斷腸。一二年級課程不深,很多在學前就接觸過,三年級才是孩子們學習成績拉開距離的風水嶺。更讓她頭疼的是,女兒對科學課明顯不感興趣,像物質科學、地球與宇宙科學等,女兒說那是男孩子的愛好,與她無關,這讓寶媽很是心急。
  • 孩子的閱讀習慣怎麼培養?家長們注意了,三個小習慣從小養起
    孩子的閱讀習慣怎麼培養?家長們注意了,三個小習慣從小養起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自古以來,古人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飽讀詩書,這樣才能尋得黃金屋。古今中外,提到孩子的學習能力,首當其衝的就是以閱讀能力來進行判定的。
  • 孩子閱讀理解能力差?用這20種方法,讓孩子從此徹底愛上閱讀!
    經常有家長和同學問老師,閱讀理解能力差怎麼提高,老師的回答無非是多讀課外書,但是仔細想來,還是有些泛大而全看似敷衍,今天就用這篇文章來告訴各位家長們,如何通過一些實用的方法幫助孩子提升閱讀理解能力,進而提高做閱讀題的能力及分數。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個民族的讀書水平。
  • 學習習慣怎麼養成?小學六年,陪孩子熬過三個階段,家長要重視
    第一階段、小學一年級正如上文所提,剛升上小學,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他們都會發生較大的變化,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意味著孩子們需要吸收的知識就更多了,所以家長擔任的角色,直接影響到孩子今後的學習習慣。提起興趣,從而用自己的行動去影響孩子,讓孩子愛上學習。
  • 做好這3點讓孩子更愛讀書,更聰明
    從興趣入手進行引導現在網上流行多種各年齡段的書單,還有不少教育專家號召孩子從小讀名著。其實,在孩子的閱讀習慣還沒有養成之前,我是不建議這樣做的。因為一本書哪怕再好,如果孩子不喜歡、對其不感興趣、或超越了孩子的理解能力,則都有可能造成適得其反的效果,擊退孩子的閱讀興趣。所以剛開始時,家長們不用過多的去考慮什麼必讀書單,應該根據孩子的自身性格特點,從孩子最喜歡最感興趣的方面入手。
  • 孩子不是讀書的料?李玫瑾:培養好這3點,成績根本不用家長操心
    孩子不是讀書的料?李玫瑾:培養好這3點,成績根本不用家長操心孩子成績好不好,早已經成為家長們的一塊心病。如果孩子不愛學習,無論是在朋友面前還是親戚們眼裡,家長也會跟著面上無光。你說氣不氣人?哦對了,你那個小傢伙考得怎麼樣啊?」「別提了,他就不是那塊學習的料。」跟同事一番寒暄下來,老李的臉都紅了半邊兒,沒別的——替自家孩子丟臉!同事朋友們的孩子,好像從來都不讓家長操心,哪像自家小祖宗,孩子媽天天拿拖鞋抽著寫作業,也得折騰到凌晨。至於成績?
  • 看完這篇文章,孩子「滾」去學習了!
    「學習好累,我不想上學了!」這句話似乎已經成為了很多孩子的口頭禪。玩著很帶勁兒,一提起作業就頭疼,一說到上學就渾身乏力,哪哪兒都不對勁。完成作業就像應付家長和老師的差事,提起上課苦大仇深,一節課過去渾渾噩噩,記住的知識點沒幾個,一下課卻宛如脫韁的野馬。你家孩子是否學習不主動?是否作業要監督?是否排斥去上學?是否成績老是上不去?孩子厭學該怎麼辦?
  • 怎樣提高孩子學英語的興趣?只需要做好這6點,效果超乎你的想像
    學英語的興趣是可以培養的,而在這個過程中,家長恰好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怎樣提高孩子學英語的興趣?我總結了以下幾點,希望能夠對各位家長朋友們有所幫助。怎樣提高孩子學英語的興趣?所以,家長可以積極地參與到孩子的學習當中,起到帶頭的作用,而不是事不關己地坐在一邊監督就可以,要真正地讓孩子愛上英語這門課程,家長的鼓勵和支持對孩子的學習信心和熱情是非常重要的。
  • 李玫瑾:孩子學習好不好,幼兒園就能看出,家長注意觀察3個特點
    會讀書孩子通常有這三個特徵1、喜歡閱讀的孩子往往會讀書閱讀是學習的基礎,一個愛學習的孩子,往往從幼兒園起就會對閱讀發生濃厚興趣。現在很多父母都很重視培養孩子閱讀習慣,所以他們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引導孩子來閱讀童書了。但是有些家長發現孩子很喜歡看兒童繪本,但有些孩子卻對讀閱讀提不起一點興趣。所以誤認為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不會讀書。事實上,會看繪本,也預示著孩子有讀書的天賦。
  • 興趣是最好的學習方式,呱呱閱讀千本趣味讀物讓孩子愛上英語閱讀
    興趣是最好的學習方式,呱呱閱讀千本趣味讀物讓孩子愛上英語閱讀 聽過一個很有意思的說法,如果把給孩子做英語啟蒙比喻成一顆大樹,啟蒙是主幹,用來激發孩子的興趣,畢竟學習一門語言,
  • 上幼兒園就能看出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李玫瑾:只需看這三點
    她曾經在一次育兒講座中就提到過:孩子到底是不是讀書的那塊料,不用太早,從上幼兒園的時候就可以看得出來,家長朋友們要上點心!第一點:看看孩子學習的專注力怎麼樣眾所周知,學習這個東西,老師講得怎樣還是第二位的,最重要最關鍵的還是孩子們自己,學習時是否認真,是否走神。課上發呆,課後寫功課時漫不經心,隨意應付,到後面連聽也不聽。
  • 少兒英語小遊戲激發孩子恆久學習興趣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趣味學習樂園>學前班英語>少兒英語>正文少兒英語小遊戲激發孩子恆久學習興趣 2013-04-28 10:34 來源:網際網路
  • 多讀書不能拔高成績,反而會給孩子造成學習負擔,家長們都想錯了
    收到一位家長的留言,她說,孩子上四年級了,語文基礎很差,拼音也經常錯,字也寫錯,閱讀理解更是錯上加錯。老師建議多讓孩子看書,可是孩子也不喜歡看,連漫畫都不愛看。只愛打遊戲,家長很頭疼,這可怎麼辦?雖然作為老師,我能理解家長的焦慮,但是已經到了四年級,語文基礎的差,竟然是拼音還不會,字也寫不好。
  • 需要家長引導孩子的關鍵4點,每一點都使孩子的人生升華
    現在出現的大大小小的早教班、興趣班,都是為了讓孩子儘快找到興趣點,從而對孩子進行重點培養。可是孩子興趣培養問題僅僅是興趣班就能解決的嗎?想要培養孩子各方面興趣愛好,家長應該這樣做!一、閱讀興趣讀書向來是令人得到升華的主要途徑,那麼孩子的閱讀興趣究竟該怎麼培養呢?小孩子培養閱讀興趣,也是在培養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有些孩子不會做數學題,部分原因也是由於無法正確明白題目要求造成的。
  • 擔心孩子不夠聰明?家長了解大腦的奧秘,幫助孩子做好記憶力開發
    這是在告訴家長們,幼兒學習的能力和記憶的路線是呈現一個上升規律的,就算孩子沒有利用特別的方式去學習,他同樣可以獲得進步,幼兒記憶曲線的規律家長們掌握了,就不怕孩子學習效率低,左耳進右耳出了。孩子上完課都要寫作業,這是為了鞏固一天學習的成果,那麼,許多家長就會發現了,孩子對於剛開學學的東西記憶是比較深刻的,因為剛剛開始,他們比較用心,最後學的內容因為經歷的時間不長,所以也比較容易記憶深刻。恰好就是中間學習的這部分內容,孩子既容易忘記又容易忽視。
  • 家長這樣做 孩子成績好(來源於《中國教育報》)
    家長這樣做 孩子成績好胡敏 最近,很多學校都放假了,家長們也得直面孩子的成績單了。當孩子的成績不太理想時,很多家長會因此而苦惱,怎樣做才能讓孩子愛上學習、學會學習呢?學習的道理都是相通的。 如今小姑娘已經上小學三年級,英語水平遠遠超過同齡人,可以嫻熟地和外國人聊莎士比亞戲劇、讀原版英文書、寫英文詩歌。參與者:激發孩子學習動力 如何讓孩子繼續保持對英語的興趣,激發學習的內在驅動力?家長的適度參與尤為重要。
  • 家長心事:孩子不願意學英語怎麼辦?
    臨近期末,學生都在忙於期末複習,但很多學生家長反映,孩子對英語學習提不起興趣,都不願意複習英語。近日,筆者走訪了江門一些英語培訓機構,希望一些老師能給學生出招。  現象  學生不願意學英語  「現在才初一,我家孩子竟然就厭學了!
  • 能動英語:點燃學習引擎,讓孩子徹底愛上英語
    當今社會,培養孩子的英語能力,已經成為許多家長的重要任務之一,為了讓孩子不落後於人,家長們拼盡全力,早早就給孩子報了各種英語輔導班。可隨著時間的推移, 我們慢慢發現,孩子一般到了三、四年級就開始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有些孩子英語越學越輕鬆,而有些孩子則越學越吃力。
  • 家長做到三點,家裡再也不用雞飛狗跳,孩子學習也如同快馬揚鞭!
    大量的課外輔導班這時候應運而生,有好些的家長把大量的金錢投入到了課外輔導班,避免了家庭矛盾的激化,也做到了眼不見心不煩,可孩子的學習有變化了嗎?其實是不一定的。孩子的學習習慣、學習動力不是簡單換個環境就可以改變的。家庭、學校才是孩子主要的活動場所,孩子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動力主要在這兩個主陣地形成,這兩個主陣地的教育是任何地方都不可取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