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閱讀習慣?做好這3點讓孩子更愛讀書,更聰明

2020-12-05 樂睿媽媽

現在教育改革後,大家都說得語文者得天下,得閱讀者得語文,而閱讀習慣必須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真的有這麼誇張嗎?

想起幾天前跟好朋友陳潔電話聊天,她是一所重點高中的語文老師。當時她提起,老公的一個同事想拜託她幫忙給孩子補習語文,說孩子下學期就要高三了,現在語文成績總是拖後腿,家長著急的不得了,希望她能幫忙惡補一下。

「老實說,語文成績的提高需要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需要從小多讀書多練習,增加知識儲量、培養語感。而孩子馬上就要升高三了,課業緊、任務重,這個時候來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補習語文,很有可能顧此失彼,並且還不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唉!難啊!只能盡力而為了。」陳潔如此感嘆道。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的確很重要,並且最好趁孩子還小,儘早培養。不僅能為孩子將來學好語文打下基礎,並且還能提高孩子的智商。

能不能得天下這個難說,但一個學識淵博、視野開拓、思維敏捷、又懂得自律的孩子,將來步入社會肯定會更具有競爭力。

既然閱讀有這麼多的好處,那到底該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呢?

孩子太好動?讓他先坐下來!

有的家長說,我的孩子太好動了,根本就坐不住,更別提看書了。其實小孩子天性好動,性格外向的孩子則更是如此。要想培養孩子的良好閱讀習慣,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想辦法讓孩子先坐下來。

為孩子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想像一下,如果家裡的電視機開著,長輩們在一起愉快的聊著天,爸爸媽媽拿著手機在旁邊看著視頻、玩著遊戲,這種情況下,孩子有可能坐下來認真看書嗎?所以,想讓孩子坐下來,最先要做的就是,為孩子創造一個安靜的、利於讀書的環境。

從興趣入手進行引導現在網上流行多種各年齡段的書單,還有不少教育專家號召孩子從小讀名著。其實,在孩子的閱讀習慣還沒有養成之前,我是不建議這樣做的。因為一本書哪怕再好,如果孩子不喜歡、對其不感興趣、或超越了孩子的理解能力,則都有可能造成適得其反的效果,擊退孩子的閱讀興趣。

所以剛開始時,家長們不用過多的去考慮什麼必讀書單,應該根據孩子的自身性格特點,從孩子最喜歡最感興趣的方面入手。比如孩子喜歡恐龍,就給孩子一本介紹恐龍的書;孩子對兵器感興趣,就讓孩子看兵器類的書;孩子喜歡連環畫、喜歡笑話、喜歡腦筋急轉彎,就讓孩子看這類的書。

不要覺得這些書沒營養、對孩子來說毫無價值,其實不是的。你得先讓孩子願意坐下來不是嗎?那從他感興趣的、不牴觸的東西開始,他才最有可能坐得下來。等他慢慢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後,家長再幫他挑選更好的、更有營養的讀物,這才是正確的步驟。

陪孩子一起看書閱讀孩子小的時候,模仿能力是非常強的,要想儘快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最好的方法就是家長以身作則,陪孩子一起看書閱讀。若家長實在沒時間,至少平時在家裡多準備一些各類型的兒童讀物,尤其是孩子感興趣的讀物,讓孩子一坐下來,隨時就能找到想看的書。並且家長在孩子面前要控制看電視、玩手機的時間,儘量為孩子營造一個積極的閱讀氛圍。

輔以堅定而溫柔的規定小孩子天性愛玩,往往缺乏自控能力,所以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初期,在進行適當引導的同時,如果孩子實在太調皮、太好動,家長還要輔以一定的規矩規範。

比如開始的一兩天,先給孩子一本感興趣的書,規定孩子必須坐夠10分鐘。等他可以做到之後,慢慢把時間增加到20分鐘。習慣之後再把看書時間增加到半個小時。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要注意掌握好「度」,態度必須是堅定的,但語氣要是溫柔的。一般只要能堅持20天以上,已基本能奠定閱讀習慣的基礎了。

孩子沒耐性?讓他專注起來!

等孩子基本能坐下來看書後,可能又會面臨新的問題。比如:他雖然能坐得住了,但看書的時候明顯並不是太專注;經常這本書翻兩下,那本書翻兩下,一本沒看完就又換了一本等。這個時候家長就要幫孩子提高專注度了。

在孩子閱讀的時候不要打擾他。比如孩子正在認真的看一本書,媽媽一會兒問他要不要喝水,一會兒問他餓了沒,要是經常這樣做,孩子將很難養成專注的習慣。不要在孩子面前放太多書。在孩子決定看哪本書之前,可以多準備幾本讓他自已挑選,但挑好後最好把其他的先收起來。最好告訴他,選中的那本書必須先看完,才能再看下一本。這樣做能幫助孩子進行自我控制,能讓他更專心的去看某一本書。在看完某本書後,可以讓孩子給家長講一講書裡的故事。這樣做一方面能能增加互動、激發孩子的興趣、鍛鍊孩子的表達能力,另一方面也能迫使孩子在看書的時候更加專心。

閱讀沒規律?讓他穩定下來!

做好了前面兩點後,最後一點要做的就是,讓閱讀變得有規律,逐漸變成孩子的一種穩定狀態,最終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最好幫孩子設定閱讀的具體時段。比如晚上七點到八點,這個時段不幹別的就是看書。形成規律後,一到這個時間點,孩子自己就能意識到,哦,又到了該專心看書的時間了。

另外,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需要堅持。家長可以通過陪伴、互動、監督、激勵等各種方式幫助孩子進行閱讀堅持。還可以經常帶孩子逛逛書店,去圖書館坐坐,參加讀書會等,讓孩子可以經常感受濃厚的讀書氛圍,可以有自由選擇書籍的機會,可以保持孩子的讀書興趣。爭取讓閱讀這件事變成孩子生活中的重要環節,變成他覺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吉姆崔利斯曾經說:你讀得書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聰明。

閱讀不僅能夠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讓孩子變得更聰明;還能讓孩子積累更多的詞彙量,增強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鍛鍊孩子的記憶力和專注力,促進神經元的連結和發展。

小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非常重要,不僅能為孩子將來的語文學習打好基礎,還能提高孩子的智商水平。趁孩子還小,儘早開始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吧!

一個學識淵博、視野開拓、思維敏捷、又懂得自律的孩子,將來步入社會一定會更具有競爭力,就算將來並沒有「得語文者得天下」,也至少是「腹有詩書氣自華」!希望大家都能擁有一個健康聰明的孩子!

我是樂睿媽媽,如果喜歡我的內容,記得關注我喲。如果覺得內容對你有用,請幫忙評論留言,或動動手指幫忙點讚、轉發、收藏一下吧,感謝您的支持和鼓勵!

相關焦點

  • 不愛讀書不是孩子的錯,家長做好這三點,能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讀書一直是教育孩子的關鍵,很多家長很想自己的孩子多讀點書,讓他的學習成績更理想。而且多讀點書也能擴大自己的知識面,讓自己眼界更寬廣一些。可是卻一直苦惱於孩子不愛讀書。每次叫孩子看點書的時候孩子總是會找出一大堆藉口來反駁,家長也因此煩心不已。
  • 孩子的閱讀習慣怎麼培養?家長們注意了,三個小習慣從小養起
    孩子的閱讀習慣怎麼培養?家長們注意了,三個小習慣從小養起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自古以來,古人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飽讀詩書,這樣才能尋得黃金屋。古今中外,提到孩子的學習能力,首當其衝的就是以閱讀能力來進行判定的。
  • 孩子不是讀書的料?李玫瑾:培養好這3點,成績根本不用家長操心
    孩子不是讀書的料?李玫瑾:培養好這3點,成績根本不用家長操心孩子成績好不好,早已經成為家長們的一塊心病。如果孩子不愛學習,無論是在朋友面前還是親戚們眼裡,家長也會跟著面上無光。家長們應該著重培養孩子的這3項能力,只有具備了這些能力,學習才能事半功倍:1. 專注能力孩子的專注能力,很大程度取決於父母的引導。有研究結果證明:缺乏專注力的孩子們,小時候很少得到這方面的鍛鍊。家長儘早採用合理手段鍛鍊孩子的專注力,取得的效果就越明顯。
  • 培養孩子英語閱讀習慣的4個錦囊
    孩子為什麼不愛讀書?每天作業太多,根本沒有時間看書。有家長如是說。在上了小學高年級,尤其是上了初中和高中之後,孩子們的的作業明顯要比以前多了許多,這是實情,但這絕對不是孩子不愛讀書的理由。閱讀是消滅無知、貧窮與絕望的終極武器。
  • 從小讀書的孩子,長大更有出息!附兒童閱讀年齡表
    所以,識字的關鍵不是孩子幾歲開始,而是他學會的方式是不是適合他的年齡段的。如果你為孩子創建了一個合適的文字環境,讓他經常自然地接觸到文字,在一個好玩、互動的過程中,學會了文字,那孩子以後就會越讀越愛讀,越讀越會讀,他的閱讀能力和認知能力就會相互促進,一起飛速增長。
  • 0-3歲是寶寶右腦開發的黃金期,睡前做好這3件事,孩子會更聰明
    每個父母都抱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望,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聰明、情商高,這樣未來才會更有出息,但孩子聰不聰明,除了父母遺傳的因素之外,更多的是後天的培養。根據研究表明,大部分智商高的孩子右腦都很活躍,而且擅於思考和總結,所以,家長想讓孩子變得更聰明,我們就要從開發孩子的右腦開始。不過,有很多家長不知道如何開發,從而錯過了0-3歲開發大腦的機會,家長只要睡前做好這3件事,孩子會更聰明。
  • 中國幾千年的讀書傳統,是誰破壞了現在孩子的閱讀習慣?
    原標題:中國幾千年的讀書傳統,是誰破壞了現在孩子的閱讀習慣? 看點對比其他國家,同齡中國孩子的閱讀量相差甚遠。但我們的孩子就不愛讀書嗎? 這份報告的調查範圍為北京、上海、廣東、四川、湖北和山西6個重點省市,調查對象為3歲至14歲兒童的家長,有效樣本只有2257份,如果加上更多的農村孩子,中國兒童的平均閱讀時間和閱讀量會更低。
  • 愛因斯坦、韓寒……那些愛閱讀的孩子,人生到底有多賺?
    說起猶太名人來,個個如雷貫耳:馬克思、畢卡索、普利茲、比爾·蓋茨、洛克菲勒、J.P摩根、馬克·扎克伯格……猶太人懂經商,會賺錢,同樣也重教育,父母從小就培養孩子愛閱讀的習慣。猶太孩子從書中找尋智慧猶太父母重視教育及智慧的傳承,從小就給孩子灌輸這樣一種觀念:「智慧比財富和地位更重要,學者遠比富翁和國王偉大」,也願意花很多時間與孩子一起閱讀和思考。
  • 孩子習慣養成記: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如何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每位家長都非常關心的問題,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不僅對他的學習,生活還是未來的成就都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所以,家長要從一開始就幫助孩子一起培養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將會受益終生。
  • 2020美國兒童閱讀報告出爐:孩子越大越不愛讀書,是真的
    這份由美國閱讀機構Scholastic與YouGov發布的《2020年兒童與家庭閱讀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還發現了更多令家長出乎意料的結果:報告 收入越高的家庭,孩子越愛讀書,年收入在10萬美元及以上的家庭擁有的書籍數量,幾乎是年收入在3.5萬美元以下家庭的兩倍。 孩子越長大,越不愛讀書,尤其在3年級出現「閱讀滑坡」。
  • 40年前諾獎證明:左撇子的孩子更聰明,家長應該注重3方面培養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一類孩子與其他孩子有一點小小的不同——左撇子,而對於這樣的孩子,有的家長選擇糾正他們的用手習慣,有的家長則會以此為理由誇獎他們聰明鼓勵孩子努力,那麼左撇子孩子真的聰明嗎?其實早在40年前,諾貝爾生理獎就已經證明了左撇子孩子真的要比大部分人更聰明。
  • 孩子閱讀理解能力差?用這20種方法,讓孩子從此徹底愛上閱讀!
    經常有家長和同學問老師,閱讀理解能力差怎麼提高,老師的回答無非是多讀課外書,但是仔細想來,還是有些泛大而全看似敷衍,今天就用這篇文章來告訴各位家長們,如何通過一些實用的方法幫助孩子提升閱讀理解能力,進而提高做閱讀題的能力及分數。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個民族的讀書水平。
  • 6歲前「逼」孩子養成這3個習慣,記憶力會越來越強,大腦更聰明
    科學研究表明:每一個人生來就有記憶天賦,就好像孩子學走路和說話一樣,需要不斷的練習,和使用科學的方法,這樣孩子才能夠保持良好的狀態。記憶力也是如此,我們需要堅持去訓練,養成好的記憶力習慣,這樣孩子的記憶力才會越來越強,甚至都能達到「過目不忘」的本事,那麼,6歲前「逼」孩子養成這3個習慣,記憶力會越來越強,大腦更聰明!孩子記憶力的黃金期!
  • 伊萊英語原版閱讀培養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
    英語教育主要包括應試路線和原版路線兩大方向,這兩條路線在道路上隨著孩子的成長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學習成果。應試學習,會讓孩子在短時間內記住大量的單詞和語法,效果在短時間內看起來很好,長時間則容易遺忘,而伊萊英語原版閱讀遵循語言的學習規律,以培養英語應用能力,語言邏輯思維為目的,從聽和讀這兩個輸入環節開始保持大量的優質輸入,並最終能將「肚子」中的知識轉換成口語和寫作。
  • 從小給孩子讀繪本,到底有用嗎?讀童書的3大好處,父母應該了解
    給孩子讀繪本的好處非常多,接下來我以孩子們最近特別喜歡讀的《神探狗狗》、《四季時光》和《五味太郎思維遊戲書》這三套書為例,分享一下讀繪本對孩子在至少3個方面的好處。幫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提高孩子的多種學習能力。
  • 如何讓孩子一翻書不犯困?關鍵在於「前閱讀」,趕走孩子瞌睡蟲
    文\小雅編輯\小雅好像很多孩子都不愛讀書,一讀書就犯困。姐姐最近很憂愁,她和我說小麗學習不好,一讓孩子看書不是找各種藉口推脫,就是直接打瞌睡。姐姐為了讓小麗認真看書特意坐在孩子旁邊盯著,然後發現小麗不是在搞小動作就是發呆,有時就是在打瞌睡。
  • 美國教育的「三大絕技」,閱讀排第一,有格局的父母教孩子愛讀書
    在接下來,海綿媽媽就和大家聊一聊美國教育的優勢,特別是從小重視孩子的閱讀習慣,這是怎麼一回事呢?首先,美國孩子的閱讀,真是從兜著尿布的時候就開始了。醫生耐心地向我解釋:「語言能力和閱讀能力應該從小培養,開始得越早,孩子越能夠終身受益。」
  • 賓夕法尼亞大學博士揭秘,如何讓閱讀成為孩子的加分利器?
    當我們搞清楚這點就明白,雖然市面上有各種各樣的分級閱讀、各種推薦,但是我們一定要做好匹配,一定真的適合孩子。 如果大眾建議不一定適合孩子,那怎麼幫孩子去理順,什麼樣的書會適合孩子?
  • 教育方式不同,這3點,值得學習借鑑
    二、猶太人的成功秘籍,這3點,可以學習1、培養愛看書的習慣孩子在小時候生活是比較空閒的,即使是上學時間,在放學後,也會有很多時間來玩耍或者做其他的。相信大家在休息時都是很享受地,在閱讀時也要培養這種感情。讓我們的身體在讀書時處於放鬆狀態,這樣讀書我們就不會感到有壓力,相反就覺得讀書是一種享受,更愛讀書。
  • 如何通過閱讀改變人生?這3個讀書階段,你一定要知道
    之後,他按照讀書高手的指導,從一位完全不讀書的普通員工,靠讀書實現人生翻盤,晉升為銷售總監,並和書友喜結良緣,收穫甜蜜愛情。書裡的洪鎮洙靠讀書逆襲人生,經歷了以下3個讀書階段:「100天培養讀書習慣--100本專業書籍,培養專業能力--365本自我啟迪式書籍,收穫成功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