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到了,老母親們都已經在摩(瘋)拳(狂)擦(買)掌(書),打算讓孩子大量閱讀了。
不過問題是,每年給孩子買了那麼多書、收集了那麼多書單,孩子真的喜歡讀嗎?能讀完嗎?
一份來自美國的最新報告說:很遺憾,家長給選的書,孩子其實並不喜歡。所調查的3000+孩子中,89%表示「他們最喜歡的書,都是自己挑選的」。
這份由美國閱讀機構Scholastic與YouGov發布的《2020年兒童與家庭閱讀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還發現了更多令家長出乎意料的結果:
報告
收入越高的家庭,孩子越愛讀書,年收入在10萬美元及以上的家庭擁有的書籍數量,幾乎是年收入在3.5萬美元以下家庭的兩倍。
孩子越長大,越不愛讀書,尤其在3年級出現「閱讀滑坡」。好消息是,他們依然認為「閱讀很重要」,只要能選到他們喜歡讀的書,這事兒還有救。
42%的孩子覺得,他們很難找到喜歡的書,然而只有28%的家長意識到這一點。
孩子對搞笑書籍、雜誌的需求,比我們想像得高,而且不管是否經常讀書的孩子,雜誌都是他們相當喜歡的類型。他們還更喜歡故事、文化、背景、角色都很多樣化的書籍。
孩子們的閱讀自驅力,比我們想像得強,他們希望從書中探索未知世界、理解他人生活、進行思考和感受,從閱讀中獲得精神支撐。
閱讀習慣竟和擇校有關係,學校有健全圖書館,孩子更愛閱讀。
網絡不是傷害閱讀的「洪水猛獸」,70%左右孩子認為,網絡幫他們找到想要的書,也讓他們更愛讀書。
「爸爸真棒」旗下,做了許多教育深度測評的「真棒之選」通過解讀這篇報告,發現最值得一看的地方在於,它不是站在大人視角,而是真正採訪了3-18歲孩子,替家長打探到了他們真正喜歡讀什麼。
如果你也苦於如何讓孩子真正感受閱讀的美好,這份13年來都在研究「兒童閱讀」的報告,會告訴我們答案。
收入高、愛讀書的家庭
- Z h e n B a n g -
孩子閱讀興趣越高
每個家長都知道,自己愛讀書,孩子也會喜歡閱讀。但遺憾的是,《報告》發現,孩子身邊的「閱讀榜樣」,正在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減少(如下圖):
而「閱讀榜樣」的力量,也有可能被我們低估了。《報告》發現:
高頻閱讀的父母比低頻閱讀的父母,更看重讀書帶來的樂趣;父母如果是高頻閱讀者,孩子也更有可能成為高頻閱讀者;經常閱讀的人,身邊也會有更多熱愛閱讀的朋友,82%的人說了很多或者幾乎所有他們認識的人都喜歡閱讀,而這樣認為的低齡閱讀者,只有34%。還有收入,也是一個影響因素——年收入在10萬美元及以上的家庭擁有的書籍數量,幾乎是年收入在3.5萬美元以下家庭的兩倍。
17歲男孩的媽媽說,「我一直是一個熱心的讀者,當我兒子還小的時候,我讀了很多章節書給他聽。我還是希望他能對閱讀產生更多的興趣。經常給我年幼的女兒們讀書,我7歲的女兒也開始自己讀書了。看著他們都長大,從書本中獲得不同程度的樂趣,這是非常令人興奮的」。
閱讀也有「三年級滑坡」
- Z h e n B a n g -
《報告》發現,隨著孩子長大,他們閱讀的頻率、樂趣,和對閱讀重要性的認知,都下降了。
尤其到了學業生涯中至關重要、且閱讀預示學業成功的三年級(8-9歲),孩子為了娛樂而閱讀書籍的頻率開始下降——
只有35%的9歲兒童每周閱讀5至7天,而8歲兒童每周閱讀5至7天的比例就比較高,57%;在8到9歲的孩子中,認為「讀書非常重要」的比例,從65%下降到57%,說自己「喜歡閱讀」的孩子的數量,也從8歲的40%大幅下降到9歲的28%(如下圖)。
不過,《報告》還有一個發現,可以令家長們放心——無論年齡大小,大多數孩子都同意「自己應該讀更多的書來獲得樂趣」,並相信「閱讀很重要」。
所以,如果閱讀體驗能滿足孩子的需求和期望,讓孩子持續喜歡閱讀,依然是有可能的。
孩子們喜歡什麼樣的書?
- Z h e n B a n g -
1、搞笑類、漫畫類、雜誌類,孩子們一直都喜歡
當大人問孩子,如果為了樂趣而閱讀,你選擇什麼書?許多孩子選擇章節書、搞笑故事。
自2016年以來,想要看搞笑書的孩子數量,增加了10個百分點;漫畫書和漫畫小說,也從8歲起就開始吸引孩子們的注意,並且在高頻讀者、中頻讀者和低頻讀者中,幾乎是一樣受歡迎的。
▲比如孩子們都愛的《小屁孩日記》,搞笑程度滿分
此外,還有雜誌。
孩子越大,雜誌的吸引力越大(6歲至8歲年齡段的9%上升到12歲至17歲年齡段的19%),並且雜誌是在低頻讀者比例高於高頻讀者(21%對13%)中唯一受歡迎的形式。
2、隨著年齡增長,孩子們更喜歡能與世界建立連接的書
不過,隨著孩子們獨立閱讀能力增強,故事書的受歡迎程度開始下降,這時候,他們選擇將他們與整個世界聯繫起來的書:
-40%:想要能讓他們探索從未去過的地方的書籍
-26%:想要關於他們想要熟悉的主題的書
-25%:想要能幫助他們想像和理解他人的生活的書籍,
-25%:想要能讓他們的思考和感受的書籍,
-23%:想要能幫助他們忘記現實生活一段時間的書籍,
-22%:想要能激勵他們做了好事的書籍,
-19%:想要關於他們正在經歷的事情的書。
3、孩子喜歡豐富、有多樣性的書
大多數9歲至17歲的孩子表示,讀物的多樣性很重要。為什麼呢?因為孩子希望從豐富領域的書籍中,了解:
更多和我自己不同的人、生活經歷;不同的文化、宗教、習俗、生活狀況和環境;擁有不同能力、膚色、取向的人。
▲比如《Who was》系列叢書,從歷史名人到當今人物,各行各業,應有盡有。文字不難,能讓孩子以最快的速度了解很多名人的一生,了解很多職業的痛點,了解很多流行人物的八卦
其中,對於高頻閱讀的9 - 17歲孩子,書籍多樣性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50% vs. 23%)。而比較有意思的是,對於「多樣性」閱讀,家長和孩子看重的點不同——
家長最看重「多樣的文化、習俗、宗教」(68%);而孩子最看重「和我自己不同的人和生活經歷」。
當孩子讀到與自己不同的經歷時,他們會產生同理心和開放的思維。相反,當孩子們沒有看到反映不同經歷的書籍時,他們就沒有勇氣去擴展他們的思維。
就像一個17歲的女孩分享的,「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不同的,所以我想了解差異」。
還有孩子表示,真正打動他們的,是當自己與某個角色、經歷或地點相聯繫時所爆發的情感,正是這種聯繫,讓孩子成為自己故事的主角。
孩子會在書中
- Z h e n B a n g -
尋找理想中的自己
很多父母可能沒想到,書中的人物,是對孩子們很重要的因素。
6歲到17歲的孩子最希望在書中看到的三種角色(如下圖)——
聰明、勇敢或強壯的;積極面對困難和挑戰的;和我相似的。
家長總是擔心,讀太多故事會無法讓孩子學到更多東西。但調查真的證明,孩子通過閱讀虛構或真實人物的故事,會學到很多人生道理(42%孩子表示同意)。他們可以在書中,找到理想中的自己。
一個13歲的女孩說:「我喜歡讀關於我這個年齡的女孩的書,她們能取得超越自我的成就,克服困難,最終變得偉大。」
▲比如《The running dreams》,講述了一個小女孩如何在失去一條腿的情況下,頑強地與命運抗爭的故事。非常典型的美式思維,災難時刻如何樂觀又堅韌的堅持下去,是每個孩子和成年人都需要思考的問題
一個11歲的小女孩分享,R.J.帕拉西奧(R.J. Palacio)的《奇蹟》(Wonder)裡的奧吉激勵了她,「因為即使人們取笑他的長相,他仍然找到方法度過每一天……這只是表明,你不必成為別人認為你應該成為的人,也不必按照別人認為你應該做的去做。你只需要做你自己」。
還有許多孩子引用了歷史人物的例子。
一個10歲的女孩提到了馬丁·路德·金博士(Dr. Martin Luther King, Jr. ):「他教導我,你可以為自己的膚色感到自豪,無論你是誰,你都可以成就任何事」。
而在很多家長眼中,大量的角色選擇,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了解周圍的世界。同時,閱讀給了他們信心、好奇心、知識,拓展了他們的想像力。
孩子怎樣看待閱讀?
- Z h e n B a n g -
「給我精神支撐,帶我了解世界」
大人總是把「讀書」和「學習」劃等號,但令很多人意外的是,在孩子眼中,閱讀的意義遠比學習、成績更重要。
在《報告》中,74%的孩子認為,閱讀書籍是幫助他們了解世界的一種方式,同樣有73%的孩子認為,閱讀時事新聞使談論或理解時事更容易。
還有53%孩子認為,閱讀幫助他們度過了一個艱難的時期,成為他們的精神支撐。
調查中,有經常閱讀的孩子說,「我喜歡讀這樣的書,既可以自我教育,也可以更多地了解別人的文化、傳統和種族,或者與我有重大共同點的人物有關的書。即使他們是虛構的人物,它也能讓你與之產生聯繫」。
▲比如《The long walk to water》,是New York Times bestseller。這本書穿插著講了兩個非洲孩子的故事,為了生存,一天要走兩個小時去打一桶水,對孩子會有很大觸動
而且,經常閱讀還會產生一種「良性循環」——讓孩子們主動想從書和人物中獲得更多。
孩子閱讀得越多:
社會情感方面越豐富,他們對書籍和人物的看法也越多元;談論和理解世界上正在發生的事情,會變得更容易;他們會更傾向於尋找那些他們想要成為的人物,也更有可能欣賞或從某個角色中學到很多東西(如下圖)。
孩子在哪找喜歡的書?
- Z h e n B a n g -
不是爸媽,而是網絡
作為家長,我們總是理所應當地以為,自己給孩子買的書,都是他們喜歡的。
但《報告》顯示,並不是。
有42%的孩子認為,他們很難找到自己喜歡的書。尤其不經常讀書的孩子,這一比例要高得多(59%)。
有意思的是,只有28%的家長承認他們的孩子找不到書。顯然,父母低估了「找書」這件事對孩子的挑戰:認為孩子找書有困難的父母,比孩子少三分之一(如下圖)。
那麼,孩子在哪兒才能找到喜歡的書?
一部分,是在學校圖書館。對於不同年齡段的孩子來說,擁有強大的教室和圖書館的孩子,更有可能成為高頻閱讀者(如下圖)。
調查顯示,在6至8歲的兒童中,擁有健全的教室圖書館的孩子中,有60%是經常閱讀的,而沒有健全的教室圖書館的孩子中,只有51%是經常閱讀的。
在9 - 11歲的兒童中,這一差距為40%對31%;
在12 - 14歲的兒童中,這一差距縮小到26%對23%;
在15 - 17歲的孩子中,差距再次拉大,擁有健全的課堂圖書館的孩子中有17%成為經常閱讀的人,而沒有健全的課堂圖書館的孩子中只有10%成為經常閱讀的人(如下圖)。
孩子找到喜歡的書,還有一個重要的途徑:網絡。
71%的孩子認為,網絡讓他們更容易找到自己想讀的書,而聽有聲讀物的孩子中有70%認為,網絡鼓勵他們讀更多的書。
這也是一個令家長意外的發現:在我們眼中成為「洪水猛獸」的網絡,其實在鼓勵孩子閱讀方面,也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所以在可控的情況下,也許我們也可以適度鼓勵,讓孩子通過網絡,搜索他們喜歡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