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綿媽媽最近這幾年在「暗中觀察」美國的教育,發現了美國教育的「三大絕技」——閱讀、運動和終身學習。
教育的任何階段,美國都非常重視這三個方面。那麼,他們從小訓練孩子這「三大絕技」的深層原因是什麼?
國內的爸媽能不能從中借鑑一些理念和具體操作方法呢?
在接下來,海綿媽媽就和大家聊一聊美國教育的優勢,特別是從小重視孩子的閱讀習慣,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首先,美國孩子的閱讀,真是從兜著尿布的時候就開始了。我家最小的孩子在美國出生,6個月大的時候,我帶他去做例行體檢,兒科醫生囑咐我說:
「從現在開始,你要多對他唱歌,多給他讀書講故事。」
我有點犯暈,多對嬰兒唱歌說話我還能理解,多給他讀書是什麼意思?半歲的孩子,你讀書他聽得懂嗎?
醫生耐心地向我解釋:「語言能力和閱讀能力應該從小培養,開始得越早,孩子越能夠終身受益。」
美國人對於閱讀的重視,從他們星羅棋布的圖書館上也能體現。基本情況就是車程20分鐘的範圍內,就有大大小小五家圖書館。
和美國的學校相似,美國許多圖書館的建築和設施遠遠談不上豪華,只稱得上「夠用」。
但最讓人佩服的是,無論多貧窮和偏遠的社區,都一定會有圖書館,並且這些圖書館的硬體,也並不會比高檔社區差到哪裡。
對美國家長,特別是經濟條件不夠富裕的家長來說,圖書館是最好的免費教育資源。
確實,讀書都多的孩子,氣質就是不一樣的。
而且,重視閱讀的事情不止是美國家長這樣做,還有很多中國優秀的家長也是這樣做的。
高考總分680分的楊清源,父母堅持20年不裝電視,從小帶孩子讀《史記》,七八歲就給孩子培養好了一套完整的學習模式
15歲就被清華錄取的學霸鹿澤宇,父母很早開始教孩子識字,幼兒園時已經認識了3000漢字,這使得他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都明顯優於其他孩子。
有遠見的父母,都選擇讓孩子贏在「 閱讀 」這一件事上。
這些真實的案例不僅引起我的深思,也讓很多家長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因為現實生活很多家長確實忽視了孩子閱讀的事情,以至於讓孩子不小心產生了差距。
因為如今的社會,不再只看分數,畢竟以後都會工作,孩子的格局與眼界 ,還有孩子的修養與內涵,而從小讀書的人確實是氣質不同的。
那麼,家長已經意識到孩子應該從小培養閱讀習慣時,卻發現不知道如何給孩子選擇書,培養孩子喜歡上閱讀,那麼海綿媽媽給你推薦下《地圖上的全景世界史》。
說實話,一翻開我就被震撼了!數百張恢弘大氣的全景圖畫,每翻開一頁,就像看到了一整個時代的縮影。
6張全景圖,77張手繪圖,一眼就能看懂中國與世界的歷史。
比起乾巴巴的文字,圖片更有助於理解和記憶,這本書採用了大量的手繪圖還原當時的場景,一眼就能看懂。
這套書延續了魏新老師輕鬆講歷史的風格,同時又跟課本知識結合得非常緊密。
兩冊書共100餘幅跨頁全景圖,「全景畫卷+圖解」的講述方式,將世界歷史風貌進行了直觀的展示。視覺上的震撼會留給孩子強烈的記憶,對他們理解相關歷史知識大有裨益。
語言淺顯,歷史知識深入淺出,小學生也能讀懂。
比如:尼羅河流域的人民有人在洗衣,有人在收割莎草,有人在販賣貨物……一派秩序井然、繁忙的景象。這樣孩子閱讀時就很容易理解,也容易記憶,想忘記都難。
這套書就相當於把五千年的來龍去脈搬到了孩子面前,讓孩子在數百幅精彩絕倫的歷史手繪中,感受歷史興衰,世界百態。
打開這本書,會被深深地吸引,由此進入世界史的學習,讓他們覺得極有趣,小腦瓜裡那數不盡的「為什麼」終於有了答案,同時又激發他們產生新的「為什麼」,進而繼續著對世界的思考與探索。
除了全景圖外,全書還有500餘幅故事細節圖、人物圖及建築圖,以幫助孩子們理解文字內容,這樣孩子理解起來就會毫不費力,也容易記憶。
同時這套書也得到了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孟慶龍、張煒兩位專家的權威審定;確保內容準確,真實客觀。
同時還附贈60節音頻歷史故事,不僅能夠讀,還能當睡前當故事聽。
如果你的孩子很喜歡聽故事,你又抽不出空,就可以播放給他聽。
想要從小培養孩子的歷史興趣、眼光和格局,就從這套超震撼的「歷史大片」繪本開始吧。這套書僅需168!幫助孩子愛上閱讀!
大家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