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閱讀VS經常閱讀的孩子,他們的大腦有什麼不同?

2021-01-21 柏柏育兒漫畫

孩子進入小學後,學習課本知識較為單一,很有必要讓孩子閱讀一些課外書籍來擴充知識面,培養格局。在閱讀的過程中,孩子大腦的作業系統也會不斷升級,越讀越聰明。

雖然越來越多的家長都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可讓小小的孩子愛上閱讀並不那麼容易。閱讀一本好書,就像和一位智者對話,它會教給你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甚至在你焦慮疲憊的時候治癒你的心靈。無論對孩子還是大人,書都是最好的營養品。

你知道嗎?很少閱讀的孩子VS愛閱讀的孩子,他們的大腦可能截然不同:

1、胼胝體厚度不同

胼胝體是大腦中連接左右腦的關鍵區域,它負責左右腦的信息傳遞,經常閱讀的孩子,其大腦胼胝體的厚度要厚於不經常閱讀的孩子,胼胝體增厚會使得左右腦信息傳遞更迅速高效。需要注意的是,一般來說女性的胼胝體厚度要高於男性,這也是為什么女孩子從小就表現出閱讀能力較強的原因。認知心理學家通過試驗得知,同性別的孩子,接受不同頻度的閱讀刺激,胼胝體的厚度存在明顯差異,經常閱讀的孩子胼胝體會增厚。

2、左側枕-顳區更活躍度不同

經常閱讀的孩子,會在大腦左側枕-顳區打造一個活躍的閱讀區域,當書本上的信息傳遞到這個專屬區域,由於經常得到鍛鍊,它處理信息的速度和效率會更快,而那些不經常閱讀的孩子,這個區域活躍度不高,工作能力也較弱。

3、打造「優秀閱讀腦」的時長不同

培養一個愛閱讀、會閱讀的孩子並不是一蹴而就的,據科學家研究表示,為孩子培養一個「優秀的閱讀腦」,在認真對待的前提下,都需要近十年的時間,這是一個漫長而又系統的工程,但一旦打造好了,對孩子初中和高中的學習影響長遠。由此可見,小學階段閱讀習慣不好,或者不愛閱讀的孩子,為自己打造「優秀閱讀腦」,將耗費更長的時間。

大腦的改變一旦形成,便是不可逆的,父母該如何幫孩子養成好的閱讀習慣呢?

1、家長以身作則,作愛閱讀的表率

尹建莉老師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裡面提到,對孩子來說,閱讀需要誘惑。不要指望孩子會主動坐下來閱讀一些她不感興趣的書籍,這其中家長的引導很關鍵,父母放下手機,拿著一本書津津有味閱讀著的時候,孩子也會被吸引,親子共讀一本書,遇到有趣的情節一起討論,孩子的閱讀興趣也會大大提升,長此以往,孩子自然也會愛上閱讀。

2、讓孩子養成寫閱讀筆記的習慣

讀完一本書不難,難的是每天都堅持閱讀。家長可以幫孩子養成記錄讀書筆記的習慣,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儘量尊重孩子的意願,每天記錄幾個詞語或幾個好句子,配合一些小貼畫和小插畫,每天花十分鐘,既能積累好詞好句,自建寫作素材,又能幫孩子打造閱讀的自信心,培養長期閱讀的好習慣。

3、根據孩子的年齡,選擇合適的書籍

關於閱讀,興趣培養是關鍵,而在孩子不同年齡階段,閱讀能力不同,適合閱讀的書籍自然也不同。對年齡較小的孩子,可以多選一些圖畫較多、文字較少的繪本,然後漸漸向文字較多的書過度,孩子上小學前,家長最好每晚堅持給孩子閱讀,這對於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當孩子進入小學後,再慢慢從親子閱讀過渡到孩子自主閱讀,讓孩子自己選擇感興趣的書籍,父母提供一些指導性意見。

4、不要限制孩子讀小說

有的孩子閱讀興趣廣泛,同齡孩子還在看漫畫書的時候,他們已經開始閱讀各類小說了。小說在很多家長眼裡,都不是正經書籍,他們往往不會允許孩子閱讀此類書籍,其實,腦神經學家通過研究發現,閱讀小說可以增強大腦神經元聯結。神經元連接是認知的重要生理基礎,連接越多越穩固,大腦就越聰明,所以如果你家有個喜歡讀小說的孩子,你就偷著樂吧。

讓孩子愛上閱讀不是終極目標,將孩子的大腦培養稱優秀的「閱讀腦」才是關鍵所在,而實現這一目標的途徑除了上面說的這四點以外,最重要的四個字就是:每天閱讀!通過日積月累的訓練,大腦左側枕-顳區負責閱讀的區域就會變成給力的小馬達,為孩子的人生源源不斷地輸送成長的動力。

相關焦點

  • 閱讀時,大腦的不同區域在幹啥?
    有人說這本書告訴了他朋友的重要性,還有人說這本書告訴人們輕易做出的決定很少是正確的。而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科學家們卻選取了這本書中的一個章節進行了一項研究:確定在人們閱讀的時候,不同的腦部區域都在做些什麼。模型分辯大腦認知過程卡內基梅隆大學機器學習系的研究者讓8名受試者閱讀《哈利波特》中的一章,並在他們閱讀的時候對它們進行了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掃描(fMRI)。
  • 閱讀能讓孩子變聰明嗎?腦科學:科學閱讀重塑孩子大腦,提升智力
    英國有句諺語,叫做「閱讀對於智慧,就像體操對於身體一樣」,短短一句話說明了閱讀對於開發鍛鍊頭腦的重要性,狄德羅也曾說過,「不讀書的人,思想就會停止。」從古至今,閱讀一直被看之為重要獲取知識增長和智慧的來源。在教育孩子中,讓孩子愛好閱讀、學會閱讀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項,因為閱讀會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提升智力的有效方法。
  • 腦科學實驗揭不愛閱讀的真相:「讀書人」的大腦與普通人截然不同
    然而,如果所選的文盲是沒有機會接受良好教育的底層民眾,或是因為某些疾病使他們失去了學習的能力,那麼,這樣的被試與正常受過教育的被試做對比,就算結果有差異,我們也很難判定這個差異到底是因為識不識字造成的,還是兩組人生活環境和人生閱歷不同而造成的,還是因為疾病造成的。
  • 激活孩子大腦最好的三個方法:運動、閱讀和遊戲!
    她告訴大家,大人需要知道孩子的大腦是怎麼回事:以下這張圖上不同顏色代表的區域其實都有不同的功能,比如黃色的部分是額葉,具有大腦發展中最高級的整合功能;紫色和灰色交接的地方,是聽覺值……
  • 從腦科學看孩子閱讀:改變大腦結構和思維,「對話式閱讀」是關鍵
    因此閱讀對於孩子們來說是一個需要從小培養的好的愛好,甚至在以後很長的一段時間中閱讀足以貫穿他們的整個人生。很多家長都知道閱讀對於孩子的重要性,但是卻不知道應該怎樣讓孩子有一個更好的閱讀方法。之前我家孩子小的時候,我也想從小培養他閱讀的好習慣,但也許是性格使然,讓他很難靜得下心來去讀一本書。
  • 專家告訴你,閱讀和不閱讀的孩子腦功能區別有多大!
    什麼是閱讀腦?為什麼很多人知道閱讀的重要性,卻偏偏不愛閱讀?我們聽聽小學生閱讀能力提升專家蘭紫怎麼說。文盲腦和閱讀腦發展差異,兒童不愛閱讀的原因找到了!他們的大腦,利用事件相關功能磁共振成像腦功能區激活圖像如下:從圖中可看出:具有讀寫能力的兒童大腦,可改變語言加工的神經網絡聯結模式 ,從而進化為閱讀腦。
  • 哈佛大學研究表明,增強孩子大腦腦力的最好方法,並不是閱讀
    正確的答案是:不管我們年齡有多大,都可以做一些事情來使自己變得更加聰明,尤其是孩子。 確實如此,曾經被認為在某個生命階段之後我們的大腦是恆定的,現在主流科學已經表明,我們所有人都可以通過許多不同的方式來升級我們的大腦。 那麼,升級大腦的第一方法是什麼?
  • 孩子閱讀理解能力差?用這20種方法,讓孩子從此徹底愛上閱讀!
    經常有家長和同學問老師,閱讀理解能力差怎麼提高,老師的回答無非是多讀課外書,但是仔細想來,還是有些泛大而全看似敷衍,今天就用這篇文章來告訴各位家長們,如何通過一些實用的方法幫助孩子提升閱讀理解能力,進而提高做閱讀題的能力及分數。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個民族的讀書水平。
  • 美國兒科協會:促進孩子大腦發育的不是閱讀,是被父母禁止的行為
    可不知道作為家長的你有沒有發現,明明都是在看繪本,為啥自家的寶寶看起來並沒有「更聰明」?美國兒科協會指出,現在的父母大多都陷入了閱讀的「價值陷阱」,促進孩子早期智力發育的「最佳方法」,並非是閱讀,恰恰是被大多數父母禁止的行為——遊戲。
  • 閱讀成效「多重打折」 「淺閱讀」侵佔孩子閱讀空間
    可在記者隨機採訪的學生當中,聽過此書的多,真正讀過的卻很少。現在孩子們的閱讀出了什麼問題?詩人雪野認為,現在青少年的閱讀成效面臨「多重打折」,閱讀時間難以保證,被各種補習班和作業充斥著,難以培養閱讀習慣和興趣。在記者採訪的小學高年級學生當中,他們的閱讀渠道可歸為課堂與手機,但課文比較枯燥,而網絡小說比較有趣。雖說很多學生沒有讀過《賈伯斯傳》,但有不少人讀過《甄嬛傳》。
  • 孩子一翻書就犯困?經常被忽略的「前閱讀」,幫你輕鬆趕走瞌睡蟲
    雖然這位媽媽的初心是好的,在孩子小的時候讓孩子盡情地玩是讓孩子釋放天性,培養孩子想像力和創造力很好的方式,但是這位媽媽對培養孩子"閱讀"存在一個誤區,我相信這也是很多家長經常忽略的。我們會經常頭疼,孩子不愛閱讀,一翻書就犯困,那是因為我們天真地以為孩子的閱讀能力、閱讀興趣不用培養,孩子長大了,認字了,自然就會去閱讀了。
  • 量子閱讀被立案調查,也許你缺乏一個科學的大腦訓練指南
    看起來不可思議吧,但它卻在北京、杭州、廣州、濟南等城市大行其道,好在這樣的靠開發大腦的名義,行斂財知道的「江湖騙術」很快便被立案調查了。但我想很快,這些又會改天換面的形式重出江湖,比如什麼胼胝體閱讀,大腦前額葉記憶法,杏仁核閱讀法。騙子能夠屢屢得逞的背後,與其說是高超的營銷藝術,不如說是家長的教育焦慮與攀比心理,為孩子贏在起跑線,父母無所不用其極。
  • 利用大腦記憶區,提高孩子英語閱讀能力的3個方法
    讀書有三種,一種是讀而不懂,另一種是既讀也懂,還有一種是讀懂書上所沒有的東西。—— 俄國劇作家克尼雅日寧01孩子閱讀能力高低和大腦工作原理有什麼關聯先來看兩個孩子的閱讀能力對比:A孩讀完一篇英語短文,隨機就能輕鬆做出對應的閱讀練習題;B孩讀完大腦一片漿糊,完全沒有記憶點,對閱讀理解題目更是無從下手。
  • 孩子閱讀速度慢?先提升視覺辨別能力!
    :辨別拼音「b」和「d」、「p」和「q」等困難;辨別漢字的形近字如「天」和「夫」,「田」「由」和「甲」等有困難;經常會將數字6和9、2和5、3和8等認反。視覺辨別數字、字母與字詞的能力又是閱讀學習的基礎,視覺辨別能力弱的孩子到小學中年級後一般表現為閱讀速度明顯比同齡孩子慢,閱讀理解水平也會逐漸與同齡孩子拉開差距。什麼是視覺辨別能力?
  • 腦科學揭示「屏讀」和「紙讀」差異,影響孩子深度閱讀的是思考
    有一點我們必須深信:我們必須改造我們的大腦,適應數字閱讀,鼓勵批判性閱讀和思維的技能,瞄準特別適合數字文本的新技能,並制定教學和評估策略,以幫助孩子培養他們所需的批判性思維技能,無論他們所讀的是何種類型的文本閱讀。
  • 讓孩子閱讀經典有什麼用?能為孩子打好精神的底子
    讓孩子閱讀經典有什麼用?現在讓孩子閱讀經典的家長多嗎?有很多家長覺得讀經典對孩子學習沒什麼幫助,覺得是可有可無的,其實多讀經典習慣以後產生對文字的喜悅心,對文言文產生親切感,會讓孩子強烈愛上閱讀。下面看看閱讀經典能為孩子帶來什麼?1.你的孩子是在進行淺閱讀還是深閱讀?這幾年國家大力倡導全民閱讀,鼓勵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 孩子一讀書就犯瞌睡?試試「分級閱讀」,幫孩子趕跑「瞌睡蟲」
    這種情況在15歲以下的孩子會比較少見,因為他們睡眠時間充足,一般都在9-12個小時,所以如果你的孩子經常在上課或看書的時候打瞌睡,可能就是他對學習缺少興趣,或是學習的方式不對。我們都知道,英文一般較枯燥和複雜,字母的不同組合就會成為另一個意思,如果在做閱讀的時候,一整篇下來,密密麻麻,容易讓人產生睏倦感。所以,西方人在面對孩子學習中的這個問題,他們提出了一種學習方法,就是分級閱讀。
  • 孩子閱讀困難記憶力差?專家揭露:跟孩子的大腦記憶工作原理有關
    認知學家表示:孩子的閱讀困難,極可能是大腦記憶區域的問題。通俗點說,就是孩子的記憶力差,他們讀了後面忘了前面,完全沒有連貫性,自然也就讀不懂文章的真正含義。閱讀理解的本質其實就是一種思考,而思考最重要的是依靠我們大腦的記憶區域,所以孩子大腦記憶區域的開發程度,將直接決定他們閱讀能力的高低。工作記憶是有一定容量的,如果孩子的閱讀能力較弱,那麼很可能是因為他們的工作記憶容量較小。
  • 孩子一翻書就犯困?時常被忽略的「前閱讀」,是趕走瞌睡蟲的關鍵
    然後其他同事就問這位媽媽:"孩子小的時候,有沒有接觸過閱讀?"然後同事說:"完全沒有,因為孩子還小,不想給他太大的壓力,想讓他有個快樂的童年,所以就沒讓他看過一本書"。雖然說這位媽媽的初心是好的,想讓孩子在童年盡情玩耍,釋放孩子的天性。
  • 2020美國兒童閱讀報告出爐:孩子越大越不愛讀書,是真的
    《報告》發現:高頻閱讀的父母比低頻閱讀的父母,更看重讀書帶來的樂趣;父母如果是高頻閱讀者,孩子也更有可能成為高頻閱讀者;經常閱讀的人,身邊也會有更多熱愛閱讀的朋友,82%的人說了很多或者幾乎所有他們認識的人都喜歡閱讀,而這樣認為的低齡閱讀者,只有34%。還有收入,也是一個影響因素——年收入在10萬美元及以上的家庭擁有的書籍數量,幾乎是年收入在3.5萬美元以下家庭的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