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本質是父母在自己的人生當中,尋找教育孩子的真實目的,這個過程艱辛而多變。
隨著閱歷、知識的不斷增加,價值觀的不斷重塑,教育孩子的方法不斷改變,意義也更多維屬於正常現象。
在別人的故事裡總結自己的經驗也是一種捷徑。
下面我就分享6部關於教育題材,適合家長與孩子一起觀看的電影,供大家思考。
第一部《馭風男孩》,教給孩子知識的力量。
這是一部2019年才上映的電影,由非裔英國人,切瓦特、埃加福自編自導的一部關於教育、勵志題材電影。
故事發生在非洲南部馬拉威,窮苦人家的男孩,通過把一輛自行車改造成風車,以風力發電引水灌溉乾旱的土地,當水管出水的那一刻,相信你的心情一樣會激動。
除了知識就是力量外,還有很多父子情深的很多情節,有家庭衝突,為了夢想兒子與老子幹仗,父子之間無言的溝通與理解等鏡頭。
點評:知識就是力量貫穿全片。
第二部《天才少女》,關於天才的正確教育方式。
也是一部新片,2017年上映,由美國隊長男主角,克裡斯、埃文斯主演,搭配一個6歲的小蘿莉,故事就是圍繞這個天才小蘿莉展開。
主角的數學能力,在上學第一天就驚掉了老師的下巴。除了天才之外,更讓我感動和受教的是男主與外甥女的交流方式。
在醫院裡一家人開心圍著剛出生的寶寶,男主說了一句:「你出生的時候也這樣「這句話讓我陷入了對孩子交流方式的深深反思。
點評:就算是天才,教育方式也很重要。
第三部《當幸福來敲門》,有夢想就要堅決去捍衛它。
算是一部傳記片吧,美國著名黑人投資專家,克裡斯、加德納的傳記改變,由威爾、史密斯父子傾情聯袂主演。
全片都在重申一個思想,就是夢想,詮釋了作為父親的責任,作為父親為實現夢想去奮鬥,並教孩子也永不放棄夢想,永遠奮力前行。
看完以後是滿滿的正能量。
點評:作為一個父親,我們應該擔負起應盡的責任。
第四部《千與千尋》,勇敢就能戰勝一切。
一部老片,2001年上映,去年還在中國重映了一次,是日本知名導演,宮崎駿的名作,相信有不少人就是通過這部電影才認識了宮崎駿,並把他的所有作品刷個遍。
特別是那句再吃就變成豬了,最後真的就變成豬了。現在仍有很多中國父母對動畫片不屑一顧,但是動畫片認真起來,更值得我們反思。
當孩子單獨面對一個新世界的時候,就是成長的開始。
點評:勇敢+堅強,就能衝破一切困難和阻礙。
第五部《放牛班的春天》,問題少年心靈的正確打開方式。
也是一部老片,2004年上映的一部法國電影。一個孩子在教育啟蒙時期,能夠遇到一位好老師,真的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如果不能,那父母就準備做那個好老師吧。
看電影名字,可能會以為是一群放牛的孩子,其實放牛班指的就是一群問題少年。直到一個音樂老師的到來,才給他們帶來了希望,用音樂的方式,解放孩子們的思想,重塑孩子們的認知。
點評:鼓勵、尊重、認同、引導,只要有愛,問題少年也有春天。
越階幼教寄語: 你可以了解世界萬物,但追根溯源的唯一途徑是親身嘗試。
以上五部影片作者均看過,希望父母們通過這五部影片希望各位父母也能找到自己的路,找到自己教育孩子的步伐,方向,不管是什麼,只要找到就行。
父母和老師的不單是教育他們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他們使用這些知識的方法。
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用,有不同見解歡迎留言,分享,再不濟點個讚也是支持。
在教育孩子成長的路上我們共勉。
本文由越階幼教原創,歡迎關注、分享,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