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有什麼用?查理·芒格:我見過的聰明人,沒有一個不閱讀的

2020-12-05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網上常有人問:讀書有什麼用?

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年代,孩子想要了解什麼只要搜索就好了,根本不需要翻書查找。

每當看到這種問題時,我都能想起著名的律師、投資人查理·芒格先生說過的一句話:「我這輩子遇到的聰明人沒有不每天閱讀的,一個都沒有」。

查理·芒格是股神巴菲特的「黃金搭檔」,他所說的「聰明人」也大多是像巴菲特一樣的行業頂級人才

同時他本人也手不釋卷,很喜歡閱讀,他說過:「我想自己不是受到良好教育的典範,我是自己學會通過閱讀而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的。」

那麼,為什麼他們這些「聰明人」都那麼喜歡閱讀呢?閱讀能給孩子帶來什麼?

查理·芒格與巴菲特

閱讀能給孩子帶來什麼?

1. 喜歡閱讀的孩子更容易專注做事

兒童閱讀研究專家Lesley Mandel Morrow發現:

嬰幼兒時期開始培養孩子閱讀習慣,對孩子影響很大。一個孩子閱讀能力越強,專注力就會越好;一個孩子閱讀能力差,不僅是做事容易分神,對孩子學業也會有影響。

2. 喜歡閱讀的孩子能更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家長都不希望孩子做」五穀不分「的人,我們都希望和孩子看到一片茂密的森林,孩子能夠脫口而出的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而不是我的天,好漂亮這樣籠統的詞語。

3. 喜歡閱讀的孩子腹有詩書氣自華

《詩詞大會》冠軍武亦姝就是個很好的例子,斯文、淡雅、滿滿的書生氣,還很有見解,時不時就可以朗誦一段詩詞,並且能品出其中蘊意。

武亦姝說過:從小爸爸就喜歡帶著自己閱讀、背詩,所以才成就了如今的她。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呢?(文末附書單)

1. 閱讀興趣的激發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意思就是說,興趣才是我們最好的老師,我們可以利用下面這兩個方法,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1)讓孩子做扮演者

孩子們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心,對未知的事情更是十分想探索。我們家長如果想讓孩子對閱讀感興趣,可以挑選一些孩子喜歡的故事,和孩子一起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讓孩子親身感受,這樣也會促使孩子更加喜愛閱讀。

(2)吊孩子胃口

讀書其實也是需要誘惑的,聽完故事的開頭,就想知道接下來發生了什麼,甚至還會想要馬上知道故事的結局。

家長可以選一些帶有懸疑的故事給孩子聽,比如說:剛講完故事的開頭,發生了一個偷東西的事件,這個時候孩子自然就想知道這個是誰偷的,這就吊了孩子的胃口。

接下來,我們就可以讓孩子自己翻閱書籍,查找故事的內容和結局。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也會養成閱讀的好習慣。

2. 父母做好榜樣

「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珠寶與一櫃櫃的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因為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這是美國著名閱讀研究專家吉姆·崔利斯在百萬暢銷書《朗讀手冊》中的觀點。

如果父母有閱讀的好習慣,孩子看到父母總是看書他也會感到好奇,也想要接觸更多的書籍;如果父母總是看手機、打麻將,孩子必然也是不愛讀書的。

家長可以將閱讀做成家庭活動,每天晚上睡前讀半個小時的書,讀完以後還可以進行總結和歸納,講講今天在書中讀到了什麼,收穫到了什麼感悟等等,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孩子閱讀能力,還可以鍛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可謂是一舉兩得!

最後:培養、保護孩子的閱讀興趣,是每個父母都應該竭盡全力去做的!

「媽媽,講個故事吧!」

「好啊!」

我整理了一下兒子這幾年的書單,分享一下:

1、《寫給兒童的文明史》

主題:小學生課外閱讀、少兒人文百科類知識科普(共10冊)

上榜理由:

這套書是臺灣資深作家陳衛平先生主編的「人文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全書圍繞著文明的記錄者——「書」為主題,通過奇遇故事的方式,講述了關於語言的產生、文字的起源、書籍的演變以及東西方文明的發展脈絡等文明史。

2、《爆笑科學》

主題:小學生課外閱讀、科普、漫畫(共8冊)

上榜理由:

《爆笑科學》這種題材幾乎沒有孩子能拒絕,它以漫畫為載體,以孩子的同齡人(幾個10歲的小朋友),配合驚險刺激的情節,再加上科普內容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我兒子看得津津有味不說,他身邊的朋友也都或買或借幾乎,就沒有不喜歡的!

3、《魔法拼音·名家經典系列》

主題:小學生課外閱讀、名家經典兒童文學作品(共8冊)

上榜理由:

這套讀本集合了沈石溪、張秋生、湯素蘭、管家琪、王一梅等8位知名兒童文學家的作品,比如沈石溪的《第七條獵狗》、管家琪的《從現在開始》、湯素蘭《笨狼的故事》。

讀本的內容按照統編教材的編校規則,為了貼合兒童的閱讀習慣,每一篇故事都有大字注音,對孩子識字、學習拼音都有很大的幫助,隨書還附贈了拼音表和輔助學習工具。

想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家長,別錯過這套《魔法拼音名家經典》。

4、《孫小聖成長記》小學篇

主題:入學準備、學習和閱讀方法、社交方法、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共5冊,另外還有6冊版加了一冊《我上幼兒園了》)

上榜理由:

由北京師範大學大腦與認知研究所邊玉芳教授及其團隊傾力打造。

這套繪本的特點在於每一冊都贈送了手帳和貼紙

繪本中通過故事、對話、方法和圖片,圖文並茂的講解預習、複習等學習的方法、介紹了學校和學習、同學和老師,培養孩子的各種習慣和能力。

手帳中則是一些小遊戲、問答題、手工和培養習慣的打卡內容配合貼紙可以幫助孩子將繪本中的好習慣、學習方法通過實踐掌握好。

這裡是水兒媽媽育兒分享,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家庭教育相關內容和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世界上第一聰明人」:查理·芒格
    在巴菲特長子的眼中,芒格是「世界上第一聰明」的人。比爾·蓋茨對他的評價極高:「沒有芒格的輔助,巴菲特恐怕很難做得這麼好。」就連巴菲特自己也不吝讚譽:「我的老師格雷厄姆只教會了我如何撿煙屁股,芒格則快速地讓我從猴子進化到人類,否則我會比現在貧窮得多。」
  • 《窮查理寶典》讀書筆記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子茂,ID:BookwormCat】來自專輯子茂的讀書筆記《窮查理寶典》是一本比較厚的書,將近36萬字,我花了大概9個小時讀完,閱讀速度大概是660字/分鐘。讀這本書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在不同平臺上看到許多人推薦過這本書;二是這本書在微信讀書上有20多萬人讀過,且評分高達9.0。以自己在微信讀書上的經驗來看,閱讀量上萬且評分在8.5以上的書大部分值得一讀。
  • 關於查理.芒格,他的這101件小事,你知道哪些?
    07:查理的雙親埃爾.芒格和弗羅倫斯.芒格夫婦鼓勵閱讀,聖誕節會給每個孩子送幾本書當禮物。那些書通常在當天晚上,就被狼吞虎咽地看完。他說:「我這輩子遇到的聰明人沒有不每天閱讀的—沒有,一個也沒有。一次, 查理鄰座一位漂亮的女士堅持讓查理用一個詞來總結他的成功,查理說是「理性」。47.查理對人生有深刻洞見,並用幽默、有趣的方式表達出來。比如,有人問查理如何才能找到一個優秀的配偶。
  • 2分鐘學會查理芒格閱讀法,建立多元思維模型,超越90%的人
    有目的性的去閱讀,才能在閱讀當中不迷失方向,找到自己想要找到的答案,否則的話只會隨著書本自嗨到底,最後什麼問題答案也沒有找到。帶著問題閱讀的過程中,會融入自己的思考,找到答案之後問自己,「這是我自己要找的答案嗎?這個答案滿意嗎?」不滿意的話,繼續不斷的去閱讀和思考。提出好的問題,對閱讀書本收穫是不一樣的,好的問題延伸思考力,不斷找到問題的根源和本質。
  • 查理芒格:智慧模型三部曲,受益終生!
    2020年,從閱讀《查理芒格智慧箴言錄》開始,我便漸漸愛上了閱讀提高思維的書籍。在過去一年裡,我花了542個小時,閱讀課66本書籍。在這數十本書籍中,讓自己感覺進步最大的,就是這些思考力方面的書籍對自己認知能力的提高。《查理芒格智慧箴言錄》是這些書籍中閱讀次數最多的一本書。
  • 36氪領讀 | 查理·芒格:投資原則之一,讓問題簡單化
    ——查理·芒格 讓我們從最基本的問題開始探討:什麼是價值投資體系,以及誰可以因它而受益?查理·芒格說,(班傑明·格雷厄姆)嘗試發明一個任何人都能用的體系。 格雷厄姆的體系關鍵在於它很簡單。太多的人會設定一種情景,並把事情複雜化,其實根本沒有必要。比如,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有個老笑話,可以說明這種複雜性的多此一舉。
  • 了解查理·芒格的智慧,看著幾本書就夠了
    兩個人終其一生,實現了如此華麗的成就——簡單地說,他們將公司的資本投資於繁榮成長的企業,而且沒有進行大量的借貸。這是一個關於時間的故事。對那些認識他的人來說,查理是一個非常獨立的知識分子,用他的搭檔巴菲特的話來說,「他有他自己的節拍,雖然沒人聽他的音樂。」除了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和其他商業、慈善事業之外,查理還以他敏銳、博學的頭腦而聞名。
  • 查理·芒格的十大投資心學
    來源:格上理財大概五年前,第一次看《窮查理寶典》,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與其說芒格是一位投資家,不如說他更像一個思想家、一個智者。這本書講具體投資的東西並不多,它更多的是講一些思維方法,甚至一些心理學。投資是一項綜合的工作,光懂經濟學不行,所以芒格提倡跨學科多元化的知識架構。
  • 巴菲特背後的男人查理.芒格:97歲,一周讀20本書,自稱錢多成災
    左為查理.芒格,右為巴菲特說到金融界的天才,人人都知道巴菲特很厲害。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查理.芒格有多牛。實際上,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是在查理芒格加入之後,才令人震驚地增長了13500倍,從1000萬美元猛增到1350億美元。雖然從個人資產來看,查理.芒格沒有巴菲特有錢,也沒有巴菲特那麼出名,但他卻被稱為當今最偉大的投資思想家。查理.芒格對於巴菲特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巴菲特曾經這樣評價查理.芒格:這個人用思想的力量,拓展了我的事業,讓我以異乎尋常的速度,從猩猩變成了人類。
  • 查理·芒格的四味藥
    不過呢,我活了 60 年,倒是沒有見過有誰的生活,因為害怕和避開這條誘惑性的毀滅之路而變得更加糟糕。  妒忌,和令人上癮的化學物質一樣,自然也能獲得導致痛苦生活的大獎。  早在遭到摩西戒律的譴責之前,它就已造成了許多大災難。
  • 查理·芒格2020年Daily Journal股東會:我對中國保持樂觀
    讓我感到有趣的是,我不同意你的觀點,最強大的公司不在美國。很多中國公司比美國公司更強大,而且增速更快。我投資了一些,而你沒有。我對了而你錯了。你可以一笑置之,但我只是講出了一個簡單的真理。 李錄是這全屋子裡面最成功的投資者。他在哪裡投資?中國!他實在是個機智的小夥。
  • 查理.芒格說,真正的高手都會運用這三個法思考問題
    驚呼之後卻沒有下文了,很少有人去挖掘那些牛人的背後到底經歷了什麼,所以這世界上只有一個「馬爸爸」也就不足為奇了。那些高手們是善於所思考的,而思考的背後是有自己的思維模型的。查理芒格說:「學習並不是追求更多的知識,而是尋找決策依據。那麼什麼是決策依據呢?通俗點來講,決策依據就是思維模型。那麼你也許會追問什麼是思維模型呢?
  • 查理·芒格:我欽佩中國發生的一切——參加2020年DailyJournal股東...
    這個股東會更像是價值投資的公開課,查理·芒格先生認真回答與會者關於投資的以及投資以外的話題,希望與會者能不虛此行。據筆者觀察,與會的人以投資者為主,也有學生和與家長一起來的孩子。這些人有來自美國的,也有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這樣的人群構成像極了伯克希爾股東會。
  • 原創|股神查理.芒格的致良知:我的劍只留給可以揮動它的人(《靜思...
    股神查理.芒格最推崇孔子,被他的一位中國學生尊為最符合孔子思想的西方人,但他也可能沒有讀過《傳習錄》,甚至沒聽王陽明這個人。不過,這絲毫不影響他踐行致良知的功夫。這是因為道是公道,良知是大家的良知,不是某家私藏,任何人的人生本質上都是致良知的一個過程,查理.芒格更不例外。那麼,這個公案是什麼?致良知的功夫關鍵又是什麼?怎樣才能把這個功夫運用到投資中?
  • 96歲,巴菲特合伙人芒格:我成功的方法是,凡事都要反著想
    但是巴菲特卻說過這麼一句:「我在投資上經常犯錯,芒格總能指出我的錯誤」「班傑明·格拉漢姆曾經教我只買便宜的股票,查理讓我改變了這種想法。這是查理對我真正的影響。」巴菲特和查理芒格在年輕時相遇,彼此欣賞,然後一起創造了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投資奇蹟!芒格的身價並不高,只有18億,但是這並不妨礙所有人承認芒格對於巴菲特的巨大幫助。
  • 豆瓣評分9.1的《窮查理寶典》,已成為頂級人士思維方式的教科書
    當今世上,如果可以選擇和任意一位智者共度午餐,我一定會選擇查理芒格。查理芒格是「股神」巴菲特的黃金搭檔,他倆合作幾十年,創造了有史以來最優秀的投資回報,創造了投資界的神化。很多人願意花幾百萬美元拍買和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機會。
  • 《窮查理寶典》:關於賺錢的方法,我只有9個字!
    《窮查理寶典》:關於賺錢的方法,我只有9個字!多少人不知道,而白白忙碌了一生!小時候,大多數人的理想就是當一名偉大的科學家,長大了後卻發現,要想當一門科學家太難了,因為當科學家是所有理想中最需要天分的,沒有天分你就是再努力都沒用!
  • 96歲的芒格:我一生的財富主要來自於三個字,但很多人都不在意
    巴菲特曾說到:「查理打開了我的眼界,讓我以極快的速度從猩猩進化到人類,沒有查理,我會比現在窮很多。」 我不禁對這位神奇、低調的大佬產生了極強的好奇心,後來發現他的智慧精華主要收錄在《窮查理寶典》裡,我在閱讀之後,發現芒格曾提到,我一生的財富主要來源於三個字。 這三個字表達的意思很常見,但很多人都不在意,所以阿胖一定要分享給你,讓你學習芒格的智慧,財富獲得增長。
  • 查理·芒格的5大思考原則,能否為你的人生擴容
    正如網絡作家陳政華所說的:「我們走過的路,見過的人,聽過的道理,做過的事情,決定了我們以後可能會走向什麼樣的人生未來。」賈伯斯曾說過,「很多事情從前往後看,是看不出什麼聯繫的,但如果從後往前看,關係就大了。」從現實的角度來看,我們的過去決定了我們的未來。但另一方面,我們的過去並不僅僅是包括我們自身經歷。
  • 查理芒格Daily Journal2020年會精彩問答
    本文首發自公眾號:價值守望者(ID:Value-chaser)翻譯:Lee,CFA、CPA、上海英語高級口譯查理芒格Daily Journal2020年會精彩問答 我不喜歡那幫子投行家們誇誇其談什麼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這算什麼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