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教育就是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一個的記憶力好與壞跟日常生活中的習慣是分不開的,比如你吃的好、睡眠充足、平時多運動,這都能提高記憶力,特別是對於小孩子來說,平時家長多帶孩子做益智遊戲,對開發智力是有很大好處的。
科學研究表明:每一個人生來就有記憶天賦,就好像孩子學走路和說話一樣,需要不斷的練習,和使用科學的方法,這樣孩子才能夠保持良好的狀態。
記憶力也是如此,我們需要堅持去訓練,養成好的記憶力習慣,這樣孩子的記憶力才會越來越強,甚至都能達到「過目不忘」的本事,那麼,6歲前「逼」孩子養成這3個習慣,記憶力會越來越強,大腦更聰明!
孩子記憶力的黃金期!
哈佛大學博士、腦科學家丹尼爾 · 西格爾經過長期研究證明,孩子的大腦發育是有黃金期的。
而6歲之前就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高峰期,這個階段的孩子學習能力特別強,尤其的記憶力發育的速度非常快。一直到6歲之後,大腦發育速度就會隨著年紀的增長而變得十分緩慢。如果家長了抓住了這次機會,提高孩子的記憶力會事半功倍。
6歲前「逼」孩子養成這3個習慣,記憶力會越來越強
1、養成背誦的好習慣
記憶力是可以練習的能力,而且堅持練下去大腦更聰明,不練的話大腦則會變得很緩慢,所以,我們想要提升孩子記憶力,家長不妨逼孩子養成堅持背誦的好習慣,家長可以先看看孩子多什麼感興趣,比如古詩詞、兒歌、小故事等等。
不過,家長在執行的過程中,我們要多注意,由於背誦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家長們要用有趣的方法激發孩子的興趣,我們可以舉辦背誦的遊戲,成語接龍等等,家長最好也參與進來,如果孩子表現好的話,我們還可以給予獎勵,這樣孩子會更喜歡背誦。
2、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
讓孩子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是能夠促進大腦發育的,人的大腦需要充足的睡眠,到了第二天才會變得更有活力,如果孩子每天熬夜的話,不僅會消耗腦細胞,還會影響記憶力的養成。
所以,家長千萬不要任由他們想睡就睡,而是要明確的規定時間,根據研究表明:孩子每天晚上8-9點睡覺是最合適的,第二天早上則是在7點左右醒過來。孩子只有養成這樣的好習慣,大腦才能夠得到充足的時間修復,記憶力也會變得更好。
3、養成勤於觀察的好習慣
家長們最重要的是讓孩子養成勤於觀察的習慣,這是訓練記憶力最好的辦法,只有孩子多去觀察,去記憶具體形象的事物,才能夠更好地刺激大腦。
孩子進行觀察訓練時,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圖像記憶法,家長可以給孩子購買一些益智類的玩具,比如拼圖、迷宮等等,不僅可以訓練記憶力,孩子也喜歡玩,每天讓孩子堅持玩20分鐘,他們的記憶力會越來越強。
專注力是記憶力的基礎,我們都知道孩子在進行認真觀察、想像、邏輯、記憶的時候,可以達到忘我的境界,在市場上有很多關於專注力的書籍,主要是為了鍛鍊孩子的視覺和聽覺。
接下來,我為大家推薦一套書籍《好奇狗專注力系列》,告別了傳統的專注力訓練書籍,給孩子全新的體驗,每天都在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
《好奇狗專注力系列》全書共有7冊,擁有7大類益智思維遊戲,200張精美獎勵貼紙,400道思維遊戲訓練,是德國孩子人手一冊的訓練書籍,暢銷歐洲30年。
孩子在觀看的時候可以全面的提升記憶力、判斷力、觀察力、手眼協調力、學習力,讓孩子在遊戲中大腦得到全面的開發。
這套書籍的顏值非常高,從封面設計、閱讀手冊設計、內文構圖、繪製、配色、細節等方面來看,都是無可挑剔的。全書大16開精裝,封面使用了燙金和UV工藝,品相是上乘。
在每個或焦灼或欣喜地找小圖遊戲中,孩子每次興奮的進階挑戰裡,在每回耐心聆聽情景小故事中,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濃度都在增加。
圖中許多錯誤都藏得很深,別說是孩子,就是我們成年人不集中注意力就難以發現,比如下面這個小迷宮的遊戲,不仔細看你也發現不了!
孩子想要將其中的路線都找出來,就要集中精神,反覆的觀察才能發現,在過程中孩子的專注力會得到訓練,養成專心做事的習慣,還能夠鍛鍊邏輯思維能力,讓孩子更加敏銳
《好奇狗專注力系列》,適合3-8歲的孩子,幼兒園到小學都能玩,這個階段正是孩子思維能力的養成時期。讓孩子講解給你聽,既能增進親子感情,還能鍛鍊孩子的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