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心育兒說(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本文約2310字,閱讀全文約需4分鐘)
在孩子的學習上有很多家長都過分的關心孩子,可是很多家長也同時發現了一個現象,就是不管自己如何管教孩子,孩子的學習仍舊無法提升。
沈小姐就發現了這一情況,在孩子成績下降的時候,他一直運用著辦法,想要讓孩子成績提升。譬如像是不讓孩子出去玩,一直讓孩子在家中學習,而且也給孩子找了很多的補習班。
可是這些方法都運用過,孩子的成績始終沒有辦法提升,反而變得越來越差。
可是鄰居家的孩子成績就非常的好,於是他想向鄰居取取經,可是鄰居卻說:「在成績上我從來沒有管過孩子。」這讓沈小姐更聽不懂了。
相信很多家長都非常的詫異,為什麼越管孩子,孩子學習越不好,可是有些家長明明不管孩子為什麼,孩子反而很優秀呢?
一、為什麼有些家長不關心孩子的成績,孩子卻更優秀?
1、管教使孩子缺少主動性
現在在學習方面孩子的競爭壓力是很大的,所以有一些家長難免會為孩子操心,將所有的心思和精力都放在了孩子的身上。生怕因為自己的疏忽給孩子帶來了不好的影響,害怕耽誤了孩子。
可是正是因為家長的管教,過多的管束,太多的操心,使孩子喪失了學習的自主能力,讓他們缺乏主動性。
2、管教使孩子自尊心受挫
家長在管教孩子時,總是會發現孩子出現的錯誤,而孩子不懂得如何去改正,家長反而會更加著急。也正是因為在急迫之下會做出斥責孩子,責怪孩子的行為。
這就會使孩子一直陷入到情緒之中,在學習上很難發現其中的樂趣,而且也使孩子出現了逆反心理。家長的管教使孩子的自尊心受挫,當然沒有辦法運用好的狀態去對待學習。
3、管教使孩子無法專注
很多家長都會發現,孩子在寫作業時總是磨蹭,認為是孩子沒有時間觀念,但其實和父母的管教有著一大部分的關聯。
因為你越是在孩子身邊管教著孩子,過多的約束著孩子,那麼孩子就會越緊張,在這種狀態之下沒有辦法專注地去對待作業,所以才會出現這麼多的小動作。
由此可見,我們過度的管教孩子,已經給孩子帶來很多的影響。雖然是這樣,但是卻仍舊有很多家長在教育上面,常常走進這些誤區。
二、我們在教育上,常常會走進哪些誤區?
1、嘮叨
其實通過一次調查統計所得知,很多孩子最討厭的就是嘮叨型的父母。可是現在存在最多的就是用嘮叨去教育孩子的父母。總是覺得運用嘮叨的方式可以讓孩子更明白其中的道理,認為自己的嘮叨是為了孩子好。但其實越是嘮叨孩子就越是厭煩家長的嘮叨只會讓孩子想要和父母對著幹。
2、包辦
在孩子學習的時候,家長操的心永遠都比孩子要多,擔心孩子沒有辦法更好的學習,沒有辦法更好地理解其中的知識點,所以沒完沒了地對孩子進行輔導,一直陪著孩子學習。為孩子包辦了一切,這也正是因為家長的做法,家長錯誤的教育方式,使孩子在學習上面沒有了自主能力,而且讓孩子認為學習並不是自己的事情。
3、斥責、打罵
現在仍舊有不少的家長,選擇運用斥責和打罵的方式來教育孩子。認為孩子成績不好,就是因為沒有好好聽課,為了讓孩子更好的聽課,就會對孩子運用大媽的方式,認為這樣可以讓孩子長記性,認為這樣孩子的成績就會有所提升。但是你的打罵和斥責只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不僅孩子的成績沒有辦法提升,甚至還會出現厭學,做出更錯誤的行為。
相信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時都運用過以上的這三種辦法,但這些辦法的家長應該要懂得什麼悖論幹預,一定要正確的理解悖論幹預。
三、怎麼理解悖論幹預?
大多數家長在面對孩子成績下降的時候,都會非常的擔心和焦慮,根本沒有辦法做到,坐視不管,反而會拼命地監督孩子去學習。有許多家長將孩子成績下滑,這件事情當做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認為只有自己去監督孩子才能挽救孩子的學習。但其實有的時候家長將孩子的學習當做是一個問題去處理的話,只會起到相反的結果。
而這一情況在心理學上也存在專業的名詞叫做「悖論幹預」。
其實簡單點來說,不將問題當做問題,就是「悖論幹預」
其實就是因為你在家庭中管得太多,才會使孩子的成績得不到提升。這就需要家長懂得放手,這樣才可以幫助孩子提升成績。
四、家長如何放開手,幫助孩子提高成績呢?
1、給予孩子足夠的信任
家長應該給予孩子足夠的信任,應該相信孩子在成績下滑時,他們可以將自己的成績重新提升上去。
家長的過多幹預和管教,這只能證明你對孩子很不放心,這並不是你對孩子的幫助。
2、給予孩子足夠的空間
有不少家長認為孩子在學習上,沒有辦法做到主動,所以總是去幹女孩子,總是為孩子包辦所有。甚至是給孩子報名了很多的補習班和興趣班,完全不爭取孩子的意見。
但其實家長的這種行為只會讓孩子自主意識沒有辦法形成,甚至是孩子沒有辦法獨立。而這個社會上最需要的就是獨立的人,只有家長大膽地對孩子進行放手,給予孩子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學習,才對孩子有幫助。
3、喚醒孩子自我學習意識
之所以有很多家長將學習當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只是覺得孩子只有在督促下才可以去學習。
其實與其讓我們勞累的去監督孩子,不如喚醒孩子的自我學習意識,讓孩子將學習當作是一種樂趣。畢竟如果我們一直推動著孩子去學習,逼迫著孩子去學習的話,這只會讓孩子過於依賴我們。所以在學習上家長應該培養孩子的主動性,自律性和責任感,只有這樣孩子才可以更好地去學習,更懂得如何支配自己的學習時間。
其實家長在孩子的生活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但是家長也一定要知道,之所以選擇不管孩子並不是一味地放任著孩子不管,而我們說管孩子也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管。科學的教育孩子才是正確的教育方式。
那麼你在家中是否會選擇不管孩子的?是如何幫助孩子提升成績的呢?
我是一名3歲寶寶的媽媽,也是一名高級育嬰師。如果您對「育兒知識」感興趣,請關注我@小心育兒說 會持續為大家提供這些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