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培養習慣。」——教育家葉聖陶
閱讀對一個孩子的成長有多重要,現如今大多數的父母都明白,但隨著孩子進入小學、中學,學業負擔不斷加重,閱讀和學業開始爭搶時間,二者間的矛盾也變得似乎難以調和。
閱讀能力轉折點
小學三年級是孩子從「學習閱讀(Learn to Read)」逐漸過渡到「通過閱讀學習(Read To Learn)」的階段,是閱讀能力轉折點,在這之前系統培養孩子的英文閱讀能力極為重要!
所以錯過了小學三年級前的學習階段,孩子會陷入「英文閱讀的馬太效應」,大約只有13%非常努力的學生才能掙扎著從中逃離! 而且家長與孩子會為此付出金錢與時間上高昂的代價。
那什麼是英文閱讀的馬太效應呢?
1983年,多倫多大學應用心理學和人類發展學教授基思·斯坦諾維奇借用了「馬太效應」解釋他發現的:早期英文閱讀能力的差距導致孩子間成績差距進一步拉大的現象。
斯坦諾維奇說:「閱讀能力增長緩慢,會導致孩子在認知、行為和動機方面負向累積,會阻礙孩子學術能力和認知能力的發展,並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這種狀態持續時間越長,孩子在更多的認知和行為領域表現會越差。」

社會學家丹尼爾·裡尼撰寫了一本名為《馬太效應:優勢如何進一步增進優勢》的書補充說,「教育心理學家發現,喜歡閱讀的孩子傾向於閱讀更多。 閱讀有助於幫助他們成為更好的讀者,進一步增進了他們享受閱讀的過程。以這種方式,孩子自己創造出了一個閱讀的良性循環。」

閱讀基礎差的孩子往往討厭閱讀,憎惡閱讀往往會讓他們閱讀次數較少,而閱讀次數少阻礙了他們閱讀能力和學業成績的提升,在沒有教師或家長幹預的情況下,陷入惡性循環。

黃金閱讀期
經歷了幼兒期識字、由圖向文字的轉變、初步建立閱讀興趣的過程之後,在小學中年級(三~四年級),孩子進入到他一生中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黃金閱讀期。
根據個人的成長規律和中國教育升學考試制度,奠定孩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大量閱讀,就在10~14歲(即小學四年級至初中二年級)這不到五年的時間。
那,父母應該如何做?
有一些家長非常重視孩子的英文閱讀,早早參與孩子的閱讀啟蒙,為孩子提供豐富的書籍和閱讀輔導,要求孩子在家每天閱讀二十分鐘。這些孩子的英文能力越來越好,到三年級時部分孩子的英文閱讀能力有可能達到GE5.0(美國小學五年級平均閱讀水平),有的甚至達到GE9.0。啟蒙越早,孩子與美國同齡學生的差距越小。

重視英文閱讀的家長只是鳳毛麟角,大部分家長並沒有認識到早期英文閱讀啟蒙和後期閱讀能力培養的重要性,沒有付出時間與精力。
所以請家長們認真思考一下:當你的孩子與那些具有良好英文閱讀能力的孩子在同一個班時,他將面臨什麼樣的學業壓力與挑戰?
2018「SinoWJ21天閱讀活動」由北京新諾教育集團外教中國主辦,面向3歲至12歲少年兒童舉辦的少兒英語閱讀活動,此活動以激發在校學員學習和使用英語的興趣為目標,以提高在校學員英語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養成每日閱讀的習慣,愛上英語閱讀,愛上英語學習為目的而助力。
21天閱讀打卡——養成你的閱讀習慣
一、報名時間:4月9日開始
二、報名方式:將視頻轉發朋友圈並附上文字 「我是**校區的***,我正在參加外教中國21天打卡活動,今天是第**天,養成閱讀好習慣,我堅持,我自豪!」
三、活動時間:4月10-5月30日
四、諮詢電話具體內容:各校區前臺
五、具體內容:
1、繪本閱讀的內容為:孩子所學的教材或是校區繪本館裡的繪本。
2、學員報名參與比賽,並將每天閱讀的內容在微信朋友圈。
六、獎項設置:
1、堅持21天閱讀並發送到朋友圈的學員,每人獎勵 100 積分;
2. 堅持21天閱讀並發送到朋友圈的學員另獲精美獎品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