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懶散不專注,家長要巧用「閾限法」,讓孩子集中注意力

2020-12-05 涵媽寶貝心經

最近很多家長來反映自家孩子專注力很差,無論在家做作業還是在學校學習,總是喜歡亂動,視線也是十分容易被外界吸引,老師已經批評投訴了好幾次,自己也教訓了孩子好幾次,但孩子就是無動於衷。

相信很多家長都有被孩子專注力差的問題困擾的經歷,畢竟做事專注力的高低對孩子的影響十分大,沒有高度的專注力做任何事都很難成功,家長們想孩子的專注力得到提升,第一步就是了解孩子專注力差的原因。

什麼原因導致孩子做事專注力不夠

1、 被所在的生活環境幹擾

孩子日常會受到各種手機電腦和遊戲的幹擾,這些都會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力從而無法認真學習的,特別是部分家長還經常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和電腦,這些都是不可取的,家長要給予孩子好的學習環境。

2、 家長忽視孩子的興趣

孩子對某件事沒有興趣,自然不會用心做,家長日常不注重對孩子的興趣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怎麼會高,所以家長一定要多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然後鼓勵孩子多主動探索研究,這個過程無疑能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3、 活動過於密集

孩子都是家長的寶貝,都希望將來得出人頭地,不停地給孩子報各種培訓班學習班等等,其實讓孩子接觸過多東西反而效果會變差,導致了專注力變弱,家長要學會給孩子減壓,不給孩子過多負擔,孩子的專注力才有機會提升。

專注力的高低間接決定了孩子做事能否成功,她就像是一扇門,專注力越高這扇門就開得越大,孩子才能健康成長,而孩子的專注力不足是會產生很多不良的影響。

專注力不夠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1、影響孩子的學習

相信這一點家長都很容易理解,因為孩子的專注力不足,導致孩子在課堂上容易神遊和開小差,無法記住和吸收老師所教的內容,在家做作業變得困難,完成速度慢,自然而然學習就跟不上進度,變得厭倦上學。

2、 孩子失去自信

孩子專注力不好,上課學習的效果變差,容易跟不上老師的教學進度,久而久之成績自然不好,就會容易受到批評,而反觀別的同學因為成績好而被表揚,這種心理上的落差,嚴重的打擊了孩子的自尊心,慢慢會變得不自信,做事情沒有底氣越來越自卑自閉。

3、 做事拖拉,三心二意

專注力差的孩子會較難完成一些有結構性或目標性的活動,他們總是不能夠將心思放在所要完成的事情上面,做事吊兒郎當,左顧右盼。同一件事,別人只要十分鐘就能解決了,他可能要花三十分鐘或者更多,在他人看來就是拖拉的習慣。

因此,家長一定要對孩子的專注力培養足夠重視,缺少專注力的孩子,不僅學習大受影響,還會大大地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但這種事也不能急於求成,家長們可以試試"閾限法"引導孩子。

如何利用"閾限法"提升孩子的專注度

"閾限法"簡單地了解就是通過一些刺激呈現的特別程序,使本要出現的消極反應不再出現,並通過逐漸增加刺激的強度,限制消極反應的出現,直至到消極反應不再出現,以前的條件反射即可被破除。換句話說就是逐步提高孩子的堅持性,過程不讓孩子察覺到,最終延長孩子完成有意任務的時間。那麼家長們具體要怎麼做?

1、 放鬆孩子的心情

大腦在一個放鬆的狀態下,才能更加集中,專注力才會更強,比如孩子準備要參加考試,這時候家長應該告訴孩子不用緊張,專心去考試即可。這樣說雖然沒有在意成績如何,但是在放鬆的狀態下,大腦更加能集中注意力,這樣能讓孩子發揮出自己的水平,從而一次次地提高。

其實這個原理其實很簡單,畢竟小孩不能長時間保持專注,為了提升小孩的堅持性,下意識地延長孩子的專注持久度,而且確保了每次的延長都不會被小孩發生,最終達到想要的效果。

2、營造舒適的環境

舒適的環境能夠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的心性,假如孩子的心都不安定,何來的專注力,所以孩子處於的環境越是舒適有安全感,專注力就會越強,比如燈光設置可以更加柔和,椅子可以加個軟墊等等,這些細節都可以幫助孩子提高專注力的。通過一些小細節緩慢地對孩子的學習環境進行幹預,逐漸達到提高專注力的目的。

3、對孩子進行"延遲幫助"

假如孩子在學習或者做事情時,遇到了困難自己沒辦法解決時,家長不應該立馬告訴孩子答案,而是先讓孩子好好思考,多次嘗試不要怕失敗,不要一遇到困難就依賴父母,當孩子實在沒辦法後,家長再去給予適當的幫助,這樣就是所謂的延遲幫助了。

培養孩子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花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反覆強化的,當然為了孩子以後學習的時候能夠專心致志,家長一定要堅持,慢慢地孩子的專注力就可以得到提高,那家長一直以來的努力就不會白費,總之鍛鍊孩子的專注力,家長不能做甩手掌柜,要主動參與到孩子的成長過程中。

(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孩子專注度那麼差?家長用好「閾限法」,輕鬆培養專注娃
    1、做事情拖拉,成績不好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作業就不可能高效率的完成,考試起來成績總是不及格;做事不專注,老是完不成,拖拖拉拉。其實這些都是連鎖反應,一系列的結果都是孩子專注度不夠導致的。接下來的方法希望能夠為各位媽媽所用?「閾限法」媽媽了解一下。三、如何通過「閾限法」提高孩子專注力一個人專注能力再強,一天之內能夠專注去做的事情也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高效率做一些重要的事情呢?家長們不妨試試「閾限法」。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很頭痛?學會這5招,輕鬆培養孩子的注意力
    有一次,白求恩在病房裡看到一個小護士給傷員換藥,發現藥瓶裡裝的藥與藥瓶上標籤名稱不一致,也就是說,藥瓶裡的藥不是應該用的藥,這怎麼行呢?如果要用錯了,會出大問題。白求恩嚴肅地批評了那個小護士,告訴她,做事這樣馬虎,會出人命的。事後,白求恩向政委提出,要加強教育,提高工作人員的責任心,才能把工作做好。他不僅用高超的醫術救治傷員,還主動提出,要辦一所模範醫院。
  • 為何孩子玩遊戲很專注,寫作業就各種不集中?要從注意力類型入手
    但當她帶著孩子做思維訓練題的時候,不是玩玩畫筆,就是挖挖鼻子,要不就趴在桌子上。很顯然,學習時他的注意力非常不集中。朋友很著急,嚴肅地和孩子說:「你就玩有能耐,學習就不專注,以後你能成績好嗎?」孩子好像聽懂了,扔下畫筆,更不願意學習了。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老走神?多半是父母問題,用這個方法趕緊糾正
    但當面對他不感興趣、不明白或者認為太容易的事情時,往往特別容易走神,很容易被周圍其他事物所吸引。尤其是上課的時候,經常開小差,自己在家做作業也是一會玩會玩具,一會去趟廁所,就是不能踏實坐一會。小F的家長很是苦惱。有一天放學,小F的媽媽特意帶著孩子找到我,一見面就是一通抱怨,孩子不專心,愛玩等等,而孩子站在一邊,面無表情,好像說的不是自己。
  • 做事「3分鐘熱度」,孩子專注能力差,這些原因家長要了解
    1、父母經常讓孩子「一心二用」 這種情況在生活中是很常見的,可能很多的家長還不清楚,你的行為正在破壞孩子的專注力,比如孩子正在玩玩具的時候,你總希望孩子學習到更多,於是就給孩子放一些早教動畫片,讓孩子一邊玩一邊看,但結果並不是家長想像中那麼好,動畫片沒看明白玩具也沒玩好,從而影響了孩子的專注力
  • 孩子總是東張西望注意力不集中?家長巧用「路徑依賴理論」來引導
    後來月月家長再給她安排別的興趣課時,也要保證每天練琴的時間。可以看到「路徑依賴理論」可以有效的幫助孩子儘快適應學習的節奏,進而提高孩子的專注力。試想一下,如果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那麼在家庭生活中、學校學習中一定受困於學習成績不理想,找不到適合的學習方法。
  • 兒童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如何提高孩子專注力?
    一說起孩子的專注力,很多父母就說,真是太愁人了,注意力超級不集中! 據社會調查統計,我國有幾千萬學生存在一定程度的注意力不集中,那麼父母又是如何面對呢?
  • 孩子聽不進家長的話?想要跟孩子有效溝通,父母應該注意這3點
    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很多小朋友都和小明一樣仿佛輕易的就能進入自己的個人世界,無論家長在旁邊怎樣催促都有辦法假裝聽不到。很多家長為此非常苦惱,不知道到底哪裡出了問題,跟孩子也沒有辦法達成有效的溝通。什麼原因導致孩子聽不進家長的話1,孩子處於專注狀態孩子聽不見家長的話,通常原因都是由於孩子正處於一個非常專注的狀態。
  • 孩子經常丟三落四?跟注意力有關,幾個小遊戲可集中注意力
    由於注意力不能很好的集中在一件事或一個活動中,常常被周圍的事情吸引,也就忘了,自己本來要做的事情,到底是什麼?注意力是一種意向活動,它雖然並不能像人類的認知那樣能客觀反映事物的特點和規律,但也和認知活動分不開。
  • 電視「抓住」了孩子,孩子的注意力如何轉移,家長要知道
    每次叫孩子好幾遍要吃飯,這是個大問題。看來家長們使用的各種方法都不管用。孩子們在看動畫片的時候可能會很用心,但說到吃飯時間,孩子們應該專心吃飯,不能再看了。但是電視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以及孩子們不能離開實際上是電視。父母必須關心他們的孩子。不要低估這種能力,注意力和娛樂能力差的孩子上學後可能很難適應學校的節奏。
  • 別再讓孩子看電視!看電視容易使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家長知道嗎?
    但是現在,幾乎每個家庭都有電視和手機,就連孩子也不例外。甚至非常多家長用電視哄孩子,真的是放鬆自己。但是父母有沒有想過這樣教育孩子的危害?前不久在網際網路上看到一個視頻,一個孩子生氣地哭了,父母哄了兩句看孩子還在哭,然後打開了電視。孩子在電視上看到漫畫,馬上就不哭了,甚至「專注地」看,偶爾還會笑出聲來。
  • 奇點大學|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家長可以試試這樣做
    孩子上課時不認真聽講,注意力也時而不集中,該如何處理?首先請家長先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具體情況,孩子不認真聽講表現為什麼行為?是在課上發呆、與同學聊天或者自己在玩等等。1.【意義】讓孩子上課注意力集中,強迫孩子是沒用的,畢竟家長不能在課堂上提醒孩子「集中注意力」。A.要與孩子講明注意力集中的意義,認真聽講對他的好處。
  • 孩子上課走神、作業拖拉、小動作多、注意力不集中,家長試試這6個...
    如果孩子上課容易走神,作業磨蹭拖拉,小動作特別多,粗心馬虎,急躁衝動,不愛學習等等,很有可能是,孩子的注意力不夠集中。我們知道注意力不集中,可能給孩子造成嚴重的消極影響,影響到孩子的生活、工作,以至於影響孩子的整個一生。
  • 孩子做事總是分心?家長試試「斯特魯普效應」,提高孩子注意力
    但是對於孩子來說,隨著年齡的增長,注意力會逐漸分散,並且在學習上經常開小差,其實注意力也是可以提高的。但現實的情況卻是,隨著孩子的年齡的增加,一些父母會發現,孩子常常會出現上課走神,好動,開小差的現象。這種現象往往帶來的「副產品」就是成績的一落千丈。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原來是眼睛出了問題
    紅網時刻8月18日訊(通訊員 熊力穎 張慧娜)弱視、斜視是很容易就被家長忽略的兒童眼科疾病,然而忽視的後果卻很嚴重。「媽媽,我眼睛好累,又看不清黑板了……」一年前,淳淳媽媽就有了這樣的煩惱,淳淳媽媽表示孩子今年11歲,她發現最近孩子注意力難以集中,有時淳淳的一隻眼睛還老往外跑,看東西總喜歡閉著一隻眼睛。
  • 腦科學:大腦將專注於注意力來獲得特定的刺激
    腦科學:注意力與學習效果關聯密切相關當注意力集中於學習時,知識點的特定刺激的詳細信息將被大腦記憶和保留,根據大腦的記憶規律,短期記憶可以轉化為長期記憶,輸入可以更好地轉化為輸出,從而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然而孩子們專注於學習的時間似乎並不好,但花在學習上的時間卻更令人愉快。為了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家長首先要了解注意力的特點,以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 巧用「馬蠅效應」,讓孩子越來越自律,家長少操心
    孩子自律性差的原因:第一:前額葉皮層發育未成熟前額葉皮層掌管的是人的注意力和控制行為等高級功能,而小孩的前額葉皮層發育都是屬於不成熟的。一般來說,前額葉皮層發育成熟是在20歲左右,當孩子的前額葉皮層發育不成熟的時候,他們的注意力就會比較分散,自律性較差,難以控制自己的行為。
  • 孩子上課小動作多,注意力不集中,多半是感統失調「惹的禍」
    寶媽們是不是經常會覺得自家的娃平時在家挺聰明,一到學習上面就「掉鏈子」,什麼上課不認真聽講,小動作多,放學回家寫個作業也是拖拖拉拉,老師家長怎麼說都不管用。
  • 健康|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根源竟在眼睛!
    淳淳今年 11 歲,最近孩子注意力難以集中,看東西總喜歡閉著一隻眼睛。淳淳自己也覺得眼睛容易疲勞,上課沒法集中注意力看黑板,導致學習成績一落千丈。媽媽對此十分擔心,趕緊帶著淳淳來到愛爾眼科長沙醫院就診。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厭學怎麼回事?兒科專家:可能是多動症惹的禍!
    「醫生,老師說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多,說話、玩筆、撕紙,學習成績差。還出現厭學的現象,在家做作業時也不安穩,吼也吼了,打也打了,就是不管用。孩子是智力發育有問題,還是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