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家長來反映自家孩子專注力很差,無論在家做作業還是在學校學習,總是喜歡亂動,視線也是十分容易被外界吸引,老師已經批評投訴了好幾次,自己也教訓了孩子好幾次,但孩子就是無動於衷。
相信很多家長都有被孩子專注力差的問題困擾的經歷,畢竟做事專注力的高低對孩子的影響十分大,沒有高度的專注力做任何事都很難成功,家長們想孩子的專注力得到提升,第一步就是了解孩子專注力差的原因。
什麼原因導致孩子做事專注力不夠
1、 被所在的生活環境幹擾
孩子日常會受到各種手機電腦和遊戲的幹擾,這些都會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力從而無法認真學習的,特別是部分家長還經常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和電腦,這些都是不可取的,家長要給予孩子好的學習環境。
2、 家長忽視孩子的興趣
孩子對某件事沒有興趣,自然不會用心做,家長日常不注重對孩子的興趣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怎麼會高,所以家長一定要多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然後鼓勵孩子多主動探索研究,這個過程無疑能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3、 活動過於密集
孩子都是家長的寶貝,都希望將來得出人頭地,不停地給孩子報各種培訓班學習班等等,其實讓孩子接觸過多東西反而效果會變差,導致了專注力變弱,家長要學會給孩子減壓,不給孩子過多負擔,孩子的專注力才有機會提升。
專注力的高低間接決定了孩子做事能否成功,她就像是一扇門,專注力越高這扇門就開得越大,孩子才能健康成長,而孩子的專注力不足是會產生很多不良的影響。
專注力不夠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1、影響孩子的學習
相信這一點家長都很容易理解,因為孩子的專注力不足,導致孩子在課堂上容易神遊和開小差,無法記住和吸收老師所教的內容,在家做作業變得困難,完成速度慢,自然而然學習就跟不上進度,變得厭倦上學。
2、 孩子失去自信
孩子專注力不好,上課學習的效果變差,容易跟不上老師的教學進度,久而久之成績自然不好,就會容易受到批評,而反觀別的同學因為成績好而被表揚,這種心理上的落差,嚴重的打擊了孩子的自尊心,慢慢會變得不自信,做事情沒有底氣越來越自卑自閉。
3、 做事拖拉,三心二意
專注力差的孩子會較難完成一些有結構性或目標性的活動,他們總是不能夠將心思放在所要完成的事情上面,做事吊兒郎當,左顧右盼。同一件事,別人只要十分鐘就能解決了,他可能要花三十分鐘或者更多,在他人看來就是拖拉的習慣。
因此,家長一定要對孩子的專注力培養足夠重視,缺少專注力的孩子,不僅學習大受影響,還會大大地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但這種事也不能急於求成,家長們可以試試"閾限法"引導孩子。
如何利用"閾限法"提升孩子的專注度
"閾限法"簡單地了解就是通過一些刺激呈現的特別程序,使本要出現的消極反應不再出現,並通過逐漸增加刺激的強度,限制消極反應的出現,直至到消極反應不再出現,以前的條件反射即可被破除。換句話說就是逐步提高孩子的堅持性,過程不讓孩子察覺到,最終延長孩子完成有意任務的時間。那麼家長們具體要怎麼做?
1、 放鬆孩子的心情
大腦在一個放鬆的狀態下,才能更加集中,專注力才會更強,比如孩子準備要參加考試,這時候家長應該告訴孩子不用緊張,專心去考試即可。這樣說雖然沒有在意成績如何,但是在放鬆的狀態下,大腦更加能集中注意力,這樣能讓孩子發揮出自己的水平,從而一次次地提高。
其實這個原理其實很簡單,畢竟小孩不能長時間保持專注,為了提升小孩的堅持性,下意識地延長孩子的專注持久度,而且確保了每次的延長都不會被小孩發生,最終達到想要的效果。
2、營造舒適的環境
舒適的環境能夠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的心性,假如孩子的心都不安定,何來的專注力,所以孩子處於的環境越是舒適有安全感,專注力就會越強,比如燈光設置可以更加柔和,椅子可以加個軟墊等等,這些細節都可以幫助孩子提高專注力的。通過一些小細節緩慢地對孩子的學習環境進行幹預,逐漸達到提高專注力的目的。
3、對孩子進行"延遲幫助"
假如孩子在學習或者做事情時,遇到了困難自己沒辦法解決時,家長不應該立馬告訴孩子答案,而是先讓孩子好好思考,多次嘗試不要怕失敗,不要一遇到困難就依賴父母,當孩子實在沒辦法後,家長再去給予適當的幫助,這樣就是所謂的延遲幫助了。
培養孩子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花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反覆強化的,當然為了孩子以後學習的時候能夠專心致志,家長一定要堅持,慢慢地孩子的專注力就可以得到提高,那家長一直以來的努力就不會白費,總之鍛鍊孩子的專注力,家長不能做甩手掌柜,要主動參與到孩子的成長過程中。
(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