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厭學怎麼回事?兒科專家:可能是多動症惹的禍!

2021-01-15 騰訊網

「醫生,老師說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多,說話、玩筆、撕紙,學習成績差。還出現厭學的現象,在家做作業時也不安穩,吼也吼了,打也打了,就是不管用。孩子是智力發育有問題,還是什麼問題?」

濟南六一兒童醫院兒科專家代傑指出,如果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多甚至隨意下座位、做作業拖拉、不聽指令難管理,甚至出現厭學的情況需警惕兒童多動症,家長不要打罵,應及時至正規兒童醫院找專科醫生就診。

學齡兒童最易出現多動症:

代傑醫生表示,多動症的學名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是兒童期常見的一類心理障礙。男孩的發病率高於女孩,以學齡期男孩患病率最高,進入青春期後,患病率逐步下降。很多家長以為,男孩子調皮是正常的,對他的「過於調皮」不以為意,這往往會貽誤孩子的最佳治療時機。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有多動症?

一、注意力障礙:

一般多動症患兒注意力集中困難或者注意力持續時間短暫,例如與同齡的孩子相比,多動症患兒上課,寫作業,參加活動,做事情都不能專心一致,並且容易出錯,經常會因為外界的事情而注意力分散。常常是一件事情沒做完,就轉移到另外的事情上去了,因而多動症患兒的成績很差。

二、過度活動:

多動症患兒往往好動,好玩,調皮搗蛋,安靜不下來。在安靜的地方,常常也是動來動去的。例如,多動症患兒經常在課堂上做小動作,擾亂課堂秩序。與同學相處,往往一言不合,就發生矛盾糾紛。並且經常不顧危險,踩高爬低,導致事故的發生。

三、學習困難:

由於好玩,好動,注意力集中難,因而經常導致多動症患兒無法在課堂上安靜的呆到45分鐘,下課之後更是無法自覺的完成學習任務,導致孩子學習成績差。部分孩子在讀寫。理解,計算等出現思維性的偏差。學習成績一落千丈。

四、行為衝動任性:

多動症患兒往往情緒起伏較大,易衝動,任性,做事情經常不計較後果,行事莽撞。因而多動症患兒經常被視為不愛學習的孩子,常常受到疏遠,許多同齡的孩子不願與之親近,嚴重影響了孩子的自尊心以及往後成長人格和心理上的變化。常常出現自卑,內向,膽怯的心理。

五、情緒不穩定:

對於普通孩子,在他們提出要求之後如果得不到滿足,他們雖然偶爾也會哭鬧,但是在父母的嚴肅教育下,一般都能夠止住,對得不到的東西也不會有太大執念。

對於多動症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尚不清楚,目前醫學界普遍認為,多動症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所致:

1.遺傳因素。通常多動症具有遺傳屬性。

2.神經遞質紊亂、輕度的腦功能失調及患兒的早產、宮內缺氧、鉛中毒等非遺傳因素。患兒就診時,可進行微量元素及血鉛檢查,以排除環境因素所引發的多動症。

3.家庭與心理社會因素。父母關係不佳、教養方式不當、生活習慣不好、童年經歷不良等,都有可能成為症狀出現或持續存在的原因。

4.飲食與營養因素。與飲食相關的致敏反應、過度飲用含多種添加劑的飲料、缺鐵、營養不良等均有可能誘發多動症,但目前證據尚不充分。

多動症危害大,及時治療拯救孩子一生!

如果孩子長期具有多動症,除了學習成績差外,還會影響其自信心和人際交往能力,出現各種情緒問題,影響孩子的一生。及時給予有效的行為治療和藥物治療,能夠改善孩子的核心症狀,解決學習困難、情緒障礙、自信心缺乏等問題。

多動不是孩子的天性,衝動也不是孩子的故意行為,而是孩子不能自控的病態表現。如果您的孩子有多動症的表現,一定不要打罵,而是要多些鼓勵,給予他們更多的愛與關注,幫助他們走出多動症的陰影,從而迎接美好的未來!

相關焦點

  • 7歲孩子多動、不聽指令被學校勸退,兒科專家:這是病,得治!
    會診直擊 近期,廣東六一兒童醫院持續開展三甲名院兒科名醫公益會診活動,有很多家長帶著孩子來院就診,小張媽媽就是其中一位家長。 今年7歲的小張(化名)多動、注意力不集中已經3年多了。
  • 注意力老不集中 原來是體內缺少這物
    家有小兒,你希望孩子,在學校好好學習,學業上更進一步。和老師聊天時,老師會說:你家孩子,聰明是聰明,但注意力不集中,要是能聚精會神,成績好不是問題。你還以為孩子,是課堂貪玩,想要教訓孩子,但是,諮詢兒科醫生後,才知道,注意力不集中,可不是外界原因,有些時候,可能是缺少營養。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很頭痛?學會這5招,輕鬆培養孩子的注意力
    白求恩因為全心專注於醫療事業,工作性質要求和對工作的專注態度,使他有非常敏銳的警覺性,能及時發現問題避免了可能因為錯誤用藥而產生的不可預知的後果。他們的成就皆得益於他們良好的注意力。但中庸之道又有說:「水滿則溢,月盈則虧,過猶不及」,凡事都有一個度,過度集中注意力會讓我們一葉障目,而注意力不集中也對我們危害巨大,具體有哪些危害呢?
  • 仁濟科普 | 寶寶晚上打呼嚕,白天頭痛,注意力不集中是怎麼回事?
    仁濟科普 | 寶寶晚上打呼嚕,白天頭痛,注意力不集中是怎麼回事? 夜晚,寶寶甜甜地睡著了,寶媽卻發現孩子張著小嘴在打呼嚕
  • 兒童多動症是什麼病
    兒童多動症是一種常見的兒童行為異常疾病,又稱注意力缺陷多動症 (ADHD), 或腦功能輕微失調症候群,這類患兒的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 , 但學習、行為及情緒方面有缺陷,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短暫,活動過多,情緒易衝動,學習成績普遍較差,在家庭及學校均難與人相處,日常生活中常常使家長和教師感到沒有辦法。
  • 孩子上課小動作多,注意力不集中,多半是感統失調「惹的禍」
    寶媽們是不是經常會覺得自家的娃平時在家挺聰明,一到學習上面就「掉鏈子」,什麼上課不認真聽講,小動作多,放學回家寫個作業也是拖拖拉拉,老師家長怎麼說都不管用。
  • 多動症害慘了中國孩子!如何辨別孩子是貪玩還是多動症?
    戳右邊關注我們,每天都有最靠譜、實用的健康知識為你呈現,_ 說起多動症,估計很多人會說: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貪玩好動,多半和教育方式有關,嚴加管教或者揍一頓就會好的。但其實,這是一個大大的認知誤區,也正是因為這個誤區,不知道耽誤了多好孩子!
  • 孩子厭學了怎麼辦?別著急,先聽聽教育專家怎麼說
    她對學習沒有一點興趣,上課時無精打採,經常開小差,注意力很不集中,課後卻十分活躍,好似總是「玩不夠」。據家長反映,這個孩子不愛上學,不願見老師,甚至每到上學前,孩子就喊「肚子疼」、「頭痛」等以此來推脫;孩子不願做作業,一看書就犯困;雖然偶然也看書,但卻一點也「看不進去」;不願大人過問學習上的事情,對大人的詢問常用沉默代替回答,或者表現得很煩躁,亦或者轉移話題。
  • 一個小測試看看你的注意力集中嗎?15分以下建議去醫院檢查!
    做作業愛東張西望考試總是粗心出錯上課發呆開小差……這些可能是每個爸爸媽媽小時候都經歷過的事因此,當這件事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時有些父母會覺得不就是走個神兒,沒什麼大不了這你可錯了!點擊播放 GIF 0.0M注意力不集中某些情況下可能是病
  • 大腦生物反饋儀:多動症的主要四大危害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多動、衝動等症狀是家長常遇到的麻煩事,大多數家長認為孩子長大了自然會好,甚至有的孩子7、8歲還存在以上症狀,家長心存僥倖地認為,「孩子小不懂事,長大就好了」、「孩子多動只是頑皮而已」。
  • 睿智燈塔-孩子出現厭學情緒怎麼辦,如何避免孩子產生厭學情緒
    但是到了三年級後,孩子學習成績直線下降,甚至還出現了嚴重的偏科現象,數學竟然剛剛及格,這可把媽媽著急壞了,於是開始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買學習材料,可是孩子學習成績就是不見起色。就這樣過了一段時間,孩子的數學成績不但沒有提高,反而其他的成績也都開始下降,甚至家長發現孩子越來越不愛學習,一提到學習就很苦惱。事實上,在我們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也並不少見。
  • 別讓多動ADHD影響了孩子的一生
    很多家長把正常孩子的好動誤認為是多動症。把孩子好動視為不老實、調皮、不遵守紀律,對好動的孩子加以種種限制。這種做法是違背兒童心理特性的。孩子好動,是精力旺盛、身心健康的表現。只有患有營養不良、重症貧血或有其他先天性疾病的孩子才不好動。
  • 孩子成績老上不去?可能是小兒多動症惹的禍
    孩子在課堂上注意力老是不集中,上課開小差,喜歡做小動作,不是玩橡皮,就是在課本上亂花,注意力總不在學習上,成績更是比同班同學落後一大截。
  • 月球軸心發生了移動,這是怎麼回事呢?科學家發現原是火山惹的禍
    文/隨風飄散月球軸心發生了移動,這是怎麼回事呢?科學家發現原是火山惹的禍隨著科技的發展,相信很多人都開始對外太空展開了無限的好奇,不過最讓人們好奇的就是外太空到底有沒有外星文明,或者是宇宙中哪顆星球在未來適合人類居住等等,對於這些問題,科學家也是十分疑惑,儘管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了很多和地球相似的星球,但是大部分都是距離地區十分遙遠,想要移居上去是不現實的,除非在未來,人類的科技變得十分發達。
  • 兒童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如何提高孩子專注力?
    一說起孩子的專注力,很多父母就說,真是太愁人了,注意力超級不集中! 據社會調查統計,我國有幾千萬學生存在一定程度的注意力不集中,那麼父母又是如何面對呢?
  • 孩子腹痛、便秘、反酸噯氣、不愛吃飯,可能是幽門螺桿菌惹的禍
    所以當孩子出現腹痛、食慾下降、噁心嘔吐、噯氣、反酸、嘔血、便血、營養不良、便秘、早飽等症狀時,家長就要考慮到孩子有無幽門螺桿菌感染。寶寶如果感染幽門螺桿菌,會導致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欠佳,從而生長發育落後,甚至患上胃部慢性疾病。幽門螺桿菌怎麼感染的?
  • 孩子調皮搗蛋、擠眉弄眼、搖頭甩手是病了?當心這個病找上門!
    很多家長把多動症誤以為孩子是頑皮、淘氣,把抽動症誤以為是喉疾、眼病等對待治療。還有些家長已經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多動症或抽動症,以為隨年齡增長,症狀會自然消失而放棄治療,由於認識上的偏差導致很多多動症、抽動症患兒沒有得到及時治療或延誤治療。其實這些可能都是兒童行為發育疾病的一些症狀表現,孩子一旦得了這種病,家長該怎麼辦呢?
  • 【天文創課堂】都是月亮惹的禍
    關於日食,相信大家都有許多許多的疑問:日食是怎麼回事呢?該如何觀測呢?日食發生的具體時間是什麼時候呢?青島能看到嗎?......不要著急,現在跟隨恆星老師的腳步,一起來到神秘有趣的天文創課堂《都是月亮惹的禍——探秘日食》,了解日食的原理和奧秘。活動現場,除了有恆星老師給大家答疑解惑,更有創意DIY在等著大家,精彩不容錯過!還等什麼,一起來加入吧!
  • 孩子視疲勞、注意力不集中 可能患上了間歇性外斜視
    「媽媽,我眼睛好累,又看不清黑板了……」洋洋媽媽表示孩子今年11歲,發現最近孩子注意力難以集中,看東西總喜歡閉著一隻眼睛。洋洋自己也覺得眼睛容易疲勞,上課沒法集中注意力看黑板。  「間歇性外斜視患者大部分都會有注意力不集中,存在視疲勞、閱讀障礙等一些表現,而且,隨著年齡增大,斜視出現的頻率也會逐步增加,所以一定要早發現早治療。」陳春梅提醒。  什麼是間歇性外斜視?
  • 孩子有多動症?咋治?
    問 什麼是多動症? 多動症又稱注意力缺陷與多動障礙(ADHD),屬於一種神經發育障礙,近些年發病率明顯上升。我國大規模調查發現4.31%-5.38%的學齡兒童罹患不同程度的AD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