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老師說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多,說話、玩筆、撕紙,學習成績差。還出現厭學的現象,在家做作業時也不安穩,吼也吼了,打也打了,就是不管用。孩子是智力發育有問題,還是什麼問題?」
濟南六一兒童醫院兒科專家代傑指出,如果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多甚至隨意下座位、做作業拖拉、不聽指令難管理,甚至出現厭學的情況需警惕兒童多動症,家長不要打罵,應及時至正規兒童醫院找專科醫生就診。
學齡兒童最易出現多動症:
代傑醫生表示,多動症的學名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是兒童期常見的一類心理障礙。男孩的發病率高於女孩,以學齡期男孩患病率最高,進入青春期後,患病率逐步下降。很多家長以為,男孩子調皮是正常的,對他的「過於調皮」不以為意,這往往會貽誤孩子的最佳治療時機。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有多動症?
一、注意力障礙:
一般多動症患兒注意力集中困難或者注意力持續時間短暫,例如與同齡的孩子相比,多動症患兒上課,寫作業,參加活動,做事情都不能專心一致,並且容易出錯,經常會因為外界的事情而注意力分散。常常是一件事情沒做完,就轉移到另外的事情上去了,因而多動症患兒的成績很差。
二、過度活動:
多動症患兒往往好動,好玩,調皮搗蛋,安靜不下來。在安靜的地方,常常也是動來動去的。例如,多動症患兒經常在課堂上做小動作,擾亂課堂秩序。與同學相處,往往一言不合,就發生矛盾糾紛。並且經常不顧危險,踩高爬低,導致事故的發生。
三、學習困難:
由於好玩,好動,注意力集中難,因而經常導致多動症患兒無法在課堂上安靜的呆到45分鐘,下課之後更是無法自覺的完成學習任務,導致孩子學習成績差。部分孩子在讀寫。理解,計算等出現思維性的偏差。學習成績一落千丈。
四、行為衝動任性:
多動症患兒往往情緒起伏較大,易衝動,任性,做事情經常不計較後果,行事莽撞。因而多動症患兒經常被視為不愛學習的孩子,常常受到疏遠,許多同齡的孩子不願與之親近,嚴重影響了孩子的自尊心以及往後成長人格和心理上的變化。常常出現自卑,內向,膽怯的心理。
五、情緒不穩定:
對於普通孩子,在他們提出要求之後如果得不到滿足,他們雖然偶爾也會哭鬧,但是在父母的嚴肅教育下,一般都能夠止住,對得不到的東西也不會有太大執念。
對於多動症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尚不清楚,目前醫學界普遍認為,多動症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所致:
1.遺傳因素。通常多動症具有遺傳屬性。
2.神經遞質紊亂、輕度的腦功能失調及患兒的早產、宮內缺氧、鉛中毒等非遺傳因素。患兒就診時,可進行微量元素及血鉛檢查,以排除環境因素所引發的多動症。
3.家庭與心理社會因素。父母關係不佳、教養方式不當、生活習慣不好、童年經歷不良等,都有可能成為症狀出現或持續存在的原因。
4.飲食與營養因素。與飲食相關的致敏反應、過度飲用含多種添加劑的飲料、缺鐵、營養不良等均有可能誘發多動症,但目前證據尚不充分。
多動症危害大,及時治療拯救孩子一生!
如果孩子長期具有多動症,除了學習成績差外,還會影響其自信心和人際交往能力,出現各種情緒問題,影響孩子的一生。及時給予有效的行為治療和藥物治療,能夠改善孩子的核心症狀,解決學習困難、情緒障礙、自信心缺乏等問題。
多動不是孩子的天性,衝動也不是孩子的故意行為,而是孩子不能自控的病態表現。如果您的孩子有多動症的表現,一定不要打罵,而是要多些鼓勵,給予他們更多的愛與關注,幫助他們走出多動症的陰影,從而迎接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