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多動症是什麼病

2021-01-12 復禾健康

兒童多動症是一種常見的兒童行為異常疾病,又稱注意力缺陷多動症 (ADHD), 或腦功能輕微失調症候群,這類患兒的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 , 但學習、行為及情緒方面有缺陷,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短暫,活動過多,情緒易衝動,學習成績普遍較差,在家庭及學校均難與人相處,日常生活中常常使家長和教師感到沒有辦法。

一、兒童多動症的概述

兒童多動症、多動症候群(hyperkinetic syndrome of childhood)是一種常見的兒童行為異常問題,又稱腦功能輕微失調或輕微腦功能障礙症候群(minimal brain dysfunction,MBD)或注意缺陷障礙(attention deficiency disorder,A.D.D.)。這類患兒的智能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學習、行為及情緒方面有缺陷,表現為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短暫,活動過多,情緒易衝動以致影響學習成績。在家庭及學校均難與人相處,日常生活中使家長和老師感到困難。有人把這種失調比喻為一個交響樂失去協調性及和諧性。因外資料報告患病率約為5~10%。國內也認為學齡兒童發病者相當多,約佔全體小學生1~10%。男孩遠較女孩多。早產兒童患此病較多。

二、臨床表現

多動症是兒童期常見的行為問題。本症有兩大主要症狀,即注意障礙和活動過度,可伴有行為衝動和學習困難。通常起病於6歲以前,學齡期症狀明顯,隨年齡增大逐漸好轉。部分病例可延續到成年。表現為: (1)注意障礙(又稱注意缺陷障礙):注意障礙為本症最主要的表現之一。患兒主動注意減退,被動注意增強,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能專心聽講,易受環境的幹擾而分心。注意對象頻繁地從一種活動轉移到另一種活動。做作業時不能全神貫注,做做玩玩,粗心草率。做事有始無終,常半途而廢或頻繁地轉換。做作業拖拉,不斷地以喝水、吃東西、小便等理由中斷,做作業時間明顯延長。有些患兒表現為凝視一處,走神,發呆,眼望著老師,但腦子裡不知想些什麼。老師提問時常不知道提問的內容。注意障礙是本症必須具備的症狀。

1、活動過度:活動過度為另一常見的主要症狀。表現為明顯的活動增多,過分地不安靜,來回奔跑或小動作不斷,在教室裡不能靜坐,常在座位上扭動,或站起,嚴重時離開座位走動,或擅自離開教室。話多,喧鬧,插嘴,惹事生非,影響課堂紀律,以引起別人注意。喜觀玩危險的遊戲,常常丟失東西。多動有兩種類型:一是持續性多動。患兒的多動性行為見於學校、家中等任何場合,常較嚴重。二是境遇性多動。多動行為僅在某種場合(多數在學校),而在另外場合(家中)不出現,各種功能受損較輕。

2、衝動性:情緒不穩,易激惹衝動,任性,自我控制能力差。易受外界刺激而過度興奮,易受挫折。行為不考慮後果,出現危險或破壞性行為,事後不會吸取教訓。

3、學習困難:主要表現為學習成績低下。多動症患兒智力是正常或基本正常的,學習困難的原因與注意力不集中、多動有關。出現學習困難的時間,決定於智力水平及多動症的輕重程度。智力水平中下的嚴重多動症患兒在學齡早期就可出現學習困難。智力水平較高、多動症狀較輕的,可在初中階段才出現學習困難。

4、神經系統發育障礙:有半數左右患兒可見有神經系統軟體徵,表現為快速輪替動作笨拙,共濟活動不協調,不能直線行走,閉目難立,指鼻試驗陽性,精細運動不靈活,部分患兒可有視覺-運動障礙、空間位置覺障礙等。

三、多動症兒童的特徵

注意渙散

至少具備下列之中的3項:

1.做事情往往有始無終。

2.上課常常不聽講。

3.注意力容易隨境轉移。

4.很難集中思想做功課和從事其他需要長時間集中注意的事情。

5.很難堅持做某一種遊戲或玩耍。

衝動任性

1.往往想到什麼就做什麼。

2.過於頻繁地從一種活動轉移到另一種活動。

3.不能有條不紊地做事情。

4.需要他人予以督促照料。

5.常在教室裡突然大聲叫喊。

6.在遊戲或集體活動中不能耐心地等待輪換。

四、病因

兒童多動症可能有不同的原因。一般認為產前,產時或產後的輕度腦損害是重要因素,主要與腦外傷、中毒等有關。有人認為城市環境汙染、臨床上不顯症狀的輕度鉛中毒亦可為病因之一。近年的調查研究,在患兒血統父母,寄養父母以及兒科其他病兒的比較,發現血統父母以及兒科其他病兒的比較,發現血統父母中的某些精神疾病如酒精中毒,病態性格等的發生率比對照組高,多動症兒童的父母童年期朋多動歷史者較多,多動症兒童的同胞兄弟姐妹患病率高於對照組3倍,情感性精神病也多見。此外,多動症兒童父親反社會的人格特徵或酒依賴,母親有癔病者均較多。合併品行障礙的多動兒童的成人親屬的人格障礙,酒癮及癔病比例更高。有關養子的研究也發現,多動症兒童的親生父母的反社會人格,酒依賴及癔病明顯高於養生父母或對照組兒童的父母,父母的童年期有多動和品行障礙的歷史及有精神病障礙者也比較多。單卵雙生子的多動症兒童發病率高於雙卵雙生子,同胞兄弟兒童發病率也約為半同胞兄弟的5倍多,提示某些患兒的輕微腦功能失調可能與遺傳因素有一定作用,影響兒童的心理髮育。不少患兒未能找到病因。

近年積累的資料提示該病有神經生理基礎異常,認為多動和注意力不集中可能與腦內兒茶酚胺系統(去甲腎上腺素等,其前身為多巴胺)功能不足有關。動物實驗中用藥物使大鼠腦內多巴胺的存儲減少或耗竭時,動物出現活動過度症。給動物服用苯丙胺以提高腦內多巴農墾在突觸部位的含量,提高多巴胺神經元的活性,可使動物安靜。臨床上苯丙胺及丙米嗪(均有加強腦內突觸部位多巴胺含量的作用)對治療患兒活動過度有效。在丙磺舒試驗中,測定患兒腦脊液中多巴胺代謝產物的含量,亦發現較對照組低。

五、家庭護理方法

第一,讓患兒少看電視,少上網。多動兒一般在學習時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總是不停地做小動作或思想開小差,但在看電視,尤其是電視廣告時可以。2004年美國西雅圖兒童醫院和地區醫療中心的研究人員曾研究多動症與看電視之間的聯繫,研究表明,兒童在學齡前電視看得越多,他們在7歲的時候就越明顯地出現注意力缺失。美國的多家媒體報導了這一結論。國內也有很多研究表明,長時間看電視不僅會損害兒童的眼睛,而且會影響到其以後的心理健康發展。因此,父母每天應限制多動兒看電視上網的時間,一般每天控制在半個小時左右,最長時間不要超過一節課。

第二,合理安排孩子日常生活,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遵從規律性的作息時間。

第三,訓練兒童的感覺統合能力。研究表明,有半數左右患兒可見有神經系統軟體徵,表現為快速輪替動作笨拙,共濟活動不協調,不能直線行走,閉目難立,指鼻試驗陽性,精細運動不靈活,部分患兒可有視覺--運動障礙、空間位置知覺障礙等。因此,父母在家也應注意訓練兒童的感統能力。最簡單的方式包括跳繩、打球、遊泳等。這些運動簡便易於操作,而且訓練效果也很不錯。如果家庭經濟條件允許,也可以讓兒童參加專業的感覺統合能力訓練。

第四,注意護理多動兒用藥期間儘量不感冒。一般兒童在感冒、發燒、精神緊張等情況下其多動症狀會加重,兒童在感冒期間用藥會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因此可以暫時停藥,然後等孩子感冒病好了再繼續用藥。

第五,多動兒的健康恢復還要從飲食抓起。現在治療多動證的藥有很多種,但是為了兒童更長久更全面的健康,我們建議採用中醫中藥的方式來治療。因此,飲食方面也需要注意,切忌含蔥、姜、蒜、辣椒等辛辣食品和含有咖啡因、色素、食品添加劑的食品。此外,兒童常吃的膨化食品、可樂飲料或一些含有激素的快餐等,最好不要吃;讓兒童少吃豬牛羊狗等紅肉,可以多吃雞鴨魚蝦等白肉;多吃水果蔬菜,多喝水。另外,鑑於有些多動兒存有睡眠方面的問題,可以讓患兒在睡前喝一杯牛奶,以有助於其正常盜汗和正常睡眠。

六、兒童多動症預後

隨著多種治療方法的應用,兒童多動的預後是較樂觀的。但如不治療,多動症兒童到成人時,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人符合DSM-Ⅲ-R軸Ⅰ上的診斷。主要有四大類。①多動症的殘留症狀,②反社會的人格障礙,③酒精依賴,④癔病、焦慮症和一些類精神分裂症。很多有人格障礙的成人有兒童多動症史,有難以控制的衝動行為障礙,忍受應激的閾值低,情緒不穩和長期的不滿的情緒。追蹤未經治療或很少治療的多動症兒童,給我們提供了多動症兒童的一個自然病程。有人報告未經治療的多動症兒童,隨年齡增大無目的的性的過度活動水平降低。但有20%的人在青春期有犯罪行為、物質濫用、學業低下、衝動和注意力不集中仍然存在。

多動症專題:

相關焦點

  • 兒童多動症原因是哪些?
    兒童多動症原因是哪些?兒童多動症原因是哪些?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所以現在多動症的孩子也比較多,他們最常見的症狀就是會上躥下跳,注意力不集中,經常成為老師訓斥的對象,別的小朋友也會嘲笑他們,這樣對多動症的孩子的傷害是不小的,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讓老師和家長們都頭疼的多動症,特別是多動症的原因,希望家長們可以鑑別。
  • 被誤解的多動症?大部分人不知道ADHD兒童還存在這7種挑戰!
    作者|李芳 編輯|嗨腦仁什麼是ADHD?要回答這個問題並不容易。先分享一個自己的經驗:當我跟別人說我的工作與多動症兒童相關的時候,很多人(大部分是男人)的回應不是「什麼是多動症呀?」而是「我小時候就是多動症。多動症是病嗎?多動症還用幹預?」每次聽到這樣的回應,我都會意識到大家對的ADHD的誤解有多深。
  • 太原兒童多動症是如何引起的?該如何科學的治療
    太原兒童多動症是如何引起的?該如何科學的治療 時間:2021-01-09 17:07:14 太原天使兒童醫院 隨著時代的進步,孩子的壓力越來越大,這也使得多動症孩子的病例越來越多。雖然很多家長都聽說過小兒多動症,可是對這種疾病卻並不了解。
  • 多動就是多動症嗎? 多動症的兒童常有4種表現
    兒童多動症又稱注意力缺陷多動症,是一種常見的兒童行為異常疾病
  • 如何辨別孩子是貪玩還是多動症?
    今天,我們就好好說道說道: 啥是多動症,僅是孩子貪玩好動嗎?實際上,多動症是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是最常見的兒童心理行為障礙性疾病,也是兒童心理門診就診最多的疾病。與抑鬱症類似,它也與大腦有關,有研究稱,多動症的患病原因是與大腦多巴胺水平相對較低有關(正如抑鬱症是多巴胺分泌不足,對事物提不起興趣)。
  • 智商130的女兒竟然是多動症?也許是個天才兒童!
    這樣一個明顯很有天賦的兒童,竟然在被診斷為「多動症」。而且,在目前所能見到的所有有關報導中,關於診斷的過程僅僅只有一句話描述「方醫生又為小娟做了注意力、視聽整合等一系列專業的檢查,然後又向老師和家長詳細了解小姑娘的日常表現,最後得出的結論竟是孩子患有多動症。」然而這樣的「診斷」卻並沒有給出任何相關的專業性判斷和根據。
  • 成人如何自己判斷是否患了多動症?
    原創 曹亞寧 兒少心理成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簡稱多動症。人們往往將多動症看作是兒童、青少年的行為問題,認為在青春期後就會自然消失,然而追蹤研究發現至少有50%的多動症患者症狀可一直持續至成年或伴隨終身,簡稱成人多動症。通過對兒童、青少年以及成人的縱向研究比較,得出ADHD的症狀存在極大的差異。
  • 成人多動症,是否需要治療?
    約有一半的多動症兒童症狀會持續到成人階段,被稱為成人多動症,部分個體的症狀甚至伴隨終身。成人多動症的患病率大約在4%左右,它是兒童多動症的延續,以前把這些問題視為兒童期多動症的結局。進入成年後,他們在人群面前會克制自己,但別人看不見的時候,還是會思想開小差,工作不專注,易分心。
  • 正確認識兒童多動症
    其實呢,好動情況和「多動症」並不是一回事,那具體什麼是多動症,有什麼典型症狀,該如何應對?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多動是兒童多動症的一個重要表現,常常有以下幾個特點:多動是隨時間逐漸出現的;活動量並不比正常兒童多;動作常無目的性;並非所有的多動症患兒都「多動」;「多動」大多至青春期後逐漸消失。
  • 多動症是進化優勢嗎? 多動症如何能對人有好處?
    多動症是進化優勢嗎? 多動症如何能對人有好處?時間:2017-04-03 21:51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多動症是進化優勢嗎? 多動症如何能對人有好處?
  • 兒童心理健康:腸道細菌在自閉症和多動症中的作用
    我們許多人在人生的某個階段都可能受到某種神經精神疾病的影響,前面我們討論了腸道細菌在青少年和成人中高發的應激相關障礙以及老年人群高發的阿爾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中的作用,最後,我們來看看腸道細菌在兒童時期常見的自閉症和多動症中的作用。自閉症和多動症都屬於神經精神疾病,大腦和神經系統處理信息的方式與大多數人不同。
  • 兒科專家:可能是多動症惹的禍!
    孩子是智力發育有問題,還是什麼問題?」 濟南六一兒童醫院兒科專家代傑指出,如果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多甚至隨意下座位、做作業拖拉、不聽指令難管理,甚至出現厭學的情況需警惕兒童多動症,家長不要打罵,應及時至正規兒童醫院找專科醫生就診。
  • 7歲孩子多動、不聽指令被學校勸退,兒科專家:這是病,得治!
    >孩子多動、注意力不集中是病,得治! 為小張進行公益會診的專家是:廣東六一兒童醫院院長、主任醫師王磊和副主任醫師李春榮,他們都是臨床經驗非常豐富的兒科名醫,在持續開展的會診中,家長反饋非常好。 會診專家經過細緻的詢問,結合醫學測評,將小張確診為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
  • 三歲多動症的七個表現是哪些?
    3歲多動症七個表現是哪些?多動症危害性是很大的,而且對孩子健康和未來影響是非常大的,所以希望家長朋友們能夠重視孩子的平時的一些變化和一些異常的症狀,出現症狀後要及時與醫生溝通治療,讓孩子健康快樂的長大。那麼,3歲多動症七個表現是哪些?1、任性衝動:患兒做事常不考慮後果,而顯得任性衝動。
  • 熊孩子淘氣難管是不是多動症,從五個方面來判斷
    有位媽媽說,家裡六歲的寶寶上學前班試聽課,直接讓老師崩潰,只坐三四分鐘就跑了,嘴裡從來不閒著,總是自言自語,這是多動症嗎?啥是多動症?兒童多動症又稱注意力缺陷多動症(ADHD),或腦功能輕微失調症候群,是一種常見的兒童為異常疾病.
  • 兒童多動症咋治?
    兒童多動症咋治?●什麼是兒童多動症?★提⾼父母對多動症的認知和對多動小孩的行為管理技巧鼓勵父母全面了解多動症;父母需懂得並區分小孩不想做和因為多動症做得不好的不同,從而採⽤不同的行為幹預方案。三種常見的認知誤區:⼀、多動症不是病,孩子身體健康就行。⼆、調皮好動成績差的孩子有多動症。三、忽略「不多動」的多動症。多動症兒童臨床表現迥異,「不多動多動症」患童注意力難以集中,常表現為課堂上老實但心不在焉,常「走神」,做作業、考試也丟三落四,出錯率較⾼,這類表現極易被家⻓忽略。
  • 孩子有多動症?咋治?
    問 什麼是多動症? 多動症又稱注意力缺陷與多動障礙(ADHD),屬於一種神經發育障礙,近些年發病率明顯上升。我國大規模調查發現4.31%-5.38%的學齡兒童罹患不同程度的ADHD。
  • 電子遊戲當處方藥治療兒童多動症
    像許多其他疾病一樣,多種因素也可導致多動症,例如:基因;懷孕期間抽菸、酗酒或吸毒;懷孕期間接觸環境毒素;幼年接觸環境毒素,例如高鉛;出生體重低;腦部受傷。男性多動症比女性多見,患有多動症的女性更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其他疾病,例如學習障礙,焦慮症,行為障礙,抑鬱和藥物濫用,在多動症患者中很常見。
  • 大腦生物反饋儀:多動症的主要四大危害
    大腦生物反饋儀:多動症的主要四大危害 殊不知,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多動、衝動等症狀發生,且多動症不及時治療 2.對學校的危害:多動症兒童經常擾亂學校秩序、打架鬥毆、偷竊破壞、成績低下,讓老師、校長頭痛,也影響整體教學質量。 3.對家庭的危害:多動症孩子因成績不好、厭學、逃學、擾亂課堂秩序,家長常常被老師請去批評,家長亦是又羞愧又惱火,回家後便對孩子施行責罵、棍棒教育,更會使孩子對家長產生對抗、仇恨情緒、影響家庭和睦。
  • 孩子調皮搗蛋、擠眉弄眼、搖頭甩手是病了?當心這個病找上門!
    還有些家長已經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多動症或抽動症,以為隨年齡增長,症狀會自然消失而放棄治療,由於認識上的偏差導致很多多動症、抽動症患兒沒有得到及時治療或延誤治療。其實這些可能都是兒童行為發育疾病的一些症狀表現,孩子一旦得了這種病,家長該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