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芳 編輯|嗨腦仁
什麼是ADHD?要回答這個問題並不容易。
先分享一個自己的經驗:當我跟別人說我的工作與多動症兒童相關的時候,很多人(大部分是男人)的回應不是「什麼是多動症呀?」而是「我小時候就是多動症。多動症是病嗎?多動症還用幹預?」每次聽到這樣的回應,我都會意識到大家對的ADHD的誤解有多深。
也正因為如此,我很討厭「多動症」這個名字,大家看到「多動」二字,自然想到的就是:調皮搗蛋、小動作太多,頂多加上個上課坐不住、不愛學習。
我非常贊成Barkley教授在《如何養育多動症兒童》一書中所說的,多動症其實更適合更名為「執行功能障礙」或者「自我管理障礙「等。
在我看來,大家看到這樣的名字至少會問一下「什麼是執行動能?」這樣,反而增加了一種試圖了解的可能。
雖說如此,回答這個問題對我來說是個挑戰。在我實際工作中,我就經歷了多次這樣挑戰的時刻,有的家長會說:
「我小時候就是ADHD,我現在不也過得很好嘛?至於這麼興師動眾,大驚小怪嗎?」
「我覺得孩子根本沒問題,有問題的是我們家長。」
「我們家孩子能力沒問題,主要就是他不願意幹,我也沒辦法」
……
每次面對這樣的時刻,我也在問自己,當我向別人解釋什麼是ADHD的時候,我到底想讓他們知道什麼?現在我想試圖回答一下。
我不是給孩子們貼標籤,好讓大家遠離這個「病孩子」,理所當然的投射出自己的憤怒和無力感;我更不是製造一個問題,或者說把一個病名強安在一個孩子身上,好販賣焦慮,讓家長們掏腰包,以牟取利益;我也不是要消解現在教育中和家庭中存在的問題,讓大家只用「哦,孩子是多動症」這樣的回答來把其他所有問題置之不理。
我只是想試圖表達:ADHD是一個真實存在的發展障礙,它的存在確實讓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遇到了挑戰和困難,孩子們的困難是真實存在的,而且他們需要幫助。
相信我,承認自己的困難,面對自己的困難,並因此而開始尋求幫助,這對一個身處困難中的人而言,極為重要。
好了,直接進入正題,我今天的任務就是嘗試描述在大家所理解的「多動」之外,ADHD兒童還會存在哪些挑戰?
01 ADHD與聰不聰明沒有關係
在我接觸過的ADHD兒童中,智商分布範圍從80分到130分。雖說在一些研究中,ADHD兒童的平均智商要略低於普通兒童(Barkley),但是已經有研究表明注意力狀態會影響兒童在智力測評中的表現,影響的分數在2—5分( Fagerlund , Mortensen ,2009)。
由此可見,ADHD兒童群體的智商分布跟普通孩子的並沒有明顯差異。而且,ADHD患者中,確實存在大學教授、律師、藝術家等社會經濟地位較高的人群。
但這同時也帶來另外一個問題:智商高的ADHD兒童,可以運用自己的優勢解決學習中的一些問題,所以可能會在很晚才暴露出ADHD相關的問題,容易讓大家忽略這樣的孩子長期以來面臨的挑戰和壓力。
而且,對於這樣的孩子,家長很容易抱有很高的期待,甚至連孩子自己也一樣,所以當取得的成績跟期待落差太大時,家長的不理解和孩子自己的自責會造成更大的壓力。
02 集中注意力困難
集中注意力困難是大家公認的ADHD兒童存在的困難。但很多家長同樣提出過疑問「我們家孩子在看書的時候注意力很好呀」。
沒錯,ADHD兒童雖然存在注意力集中困難,但他們也確實可以在一些任務中表現良好,例如拼樂高、畫畫、玩電子遊戲。
但大家要注意一點,這些任務都是兒童感興趣的活動,不需要他們的主動的注意力,也就是有意注意。但在完成一些重要的、不得不做的,甚至有些枯燥的任務時,他們就會面臨很大的困難。
他們很難集中注意力,並隨時會處在「神遊」狀態:環境中的一點聲音、牆上的一幅畫、腦子裡接連不斷出現的各種想法和畫面,都會把他們的注意力拉走。
對於我們來說,我們有足夠的抑制能力來抑制掉大腦裡冒出來的想法和環境中存在的幹擾,但是對於ADHD兒童來說,這種抑制能力正是他們所缺乏的。
03 組織計劃性差
簡單來說,用「混亂」二字來形容他們的狀態非常準確。
這種混亂不僅體現在他們的書桌上、書包裡,還體現在他們一天的生活中。估計時間、確定任務的輕重緩急、組織材料和任務對他們來說非常困難。
對於再重要的事情,不等到最後一刻,他們很難讓自己開始。所以,如果到拖延症的人群中尋找ADHD,應該一找一個準。
04 調節和維持覺醒度困難
ADHD很難適時的「關閉」和「打開」他們的大腦,所以很多ADHD兒童在晚上入睡會很困難,但是一旦睡著以後,又很難醒來,所以對於家長來說,每天的睡覺和起床是一個曠日持久的攻堅戰。
同樣,你也會發現ADHD兒童很難從玩耍狀態快速轉換到學習狀態,他們需要更久的調整時間。
05 工作記憶能力不足
工作記憶能力很像是電腦的內存,電腦在工作時需要把當前需要的信息暫時保存在內存裡,內存越大,電腦的處理速度會越快。
ADHD兒童的「內存」就出現了問題,他們的"內存"過小,所以很難從學習記憶中檢索信息,像閱讀、寫作和計算能力都受工作記憶的影響,這也是ADHD兒童常伴有學習問題的原因之一。
06 自我監控能力不足
我更喜歡稱其為自我反思能力。
ADHD兒童的衝動性較高,經常說話做事不經過大腦,所以經常無法跟環境進行有效的互動。
但是,他們又很難從自己的行為中反思,經常對別人的反應感到困惑。正因如此,他們也被稱為「沒有過去的人」(Barkley)。
07 情緒調節困難
ADHD兒童在應對和調節消極情緒時存在困難,並且一旦有情緒,他們會更長時間被情緒佔據,很難專注於其他事情。
除此之外,情緒還影響人的認知活動,所以ADHD兒童的認知表現也會深受情緒調節困難的影響。(具體可閱讀《被困住的智慧——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情緒問題》)
總 結
說了這麼多,我想大家也會發現,我們對這些問題並不陌生,這些問題在我們身上在某些時候都發生過。
所以ADHD的問題也不是一個有或者無的兩極問題,它也是一個譜系問題,我們也都在這個譜系上的某個位置,只是我們的位置可能更偏向健康的一端。
而ADHD兒童位於的那一端,已經對他們的成長造成了影響。這種影響是以更加微妙和無時無刻的方式而深入到孩子每天的生活中的,而這種壓力也在無時不刻的影響著孩子和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