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解的多動症?大部分人不知道ADHD兒童還存在這7種挑戰!

2021-01-12 北大腦健康

作者|李芳 編輯|嗨腦仁

什麼是ADHD?要回答這個問題並不容易。

先分享一個自己的經驗:當我跟別人說我的工作與多動症兒童相關的時候,很多人(大部分是男人)的回應不是「什麼是多動症呀?」而是「我小時候就是多動症。多動症是病嗎?多動症還用幹預?」每次聽到這樣的回應,我都會意識到大家對的ADHD的誤解有多深。

也正因為如此,我很討厭「多動症」這個名字,大家看到「多動」二字,自然想到的就是:調皮搗蛋、小動作太多,頂多加上個上課坐不住、不愛學習。

我非常贊成Barkley教授在《如何養育多動症兒童》一書中所說的,多動症其實更適合更名為「執行功能障礙」或者「自我管理障礙「等。

在我看來,大家看到這樣的名字至少會問一下「什麼是執行動能?」這樣,反而增加了一種試圖了解的可能。

雖說如此,回答這個問題對我來說是個挑戰。在我實際工作中,我就經歷了多次這樣挑戰的時刻,有的家長會說:

「我小時候就是ADHD,我現在不也過得很好嘛?至於這麼興師動眾,大驚小怪嗎?」

「我覺得孩子根本沒問題,有問題的是我們家長。」

「我們家孩子能力沒問題,主要就是他不願意幹,我也沒辦法」

……

每次面對這樣的時刻,我也在問自己,當我向別人解釋什麼是ADHD的時候,我到底想讓他們知道什麼?現在我想試圖回答一下。

我不是給孩子們貼標籤,好讓大家遠離這個「病孩子」,理所當然的投射出自己的憤怒和無力感;我更不是製造一個問題,或者說把一個病名強安在一個孩子身上,好販賣焦慮,讓家長們掏腰包,以牟取利益;我也不是要消解現在教育中和家庭中存在的問題,讓大家只用「哦,孩子是多動症」這樣的回答來把其他所有問題置之不理。

我只是想試圖表達:ADHD是一個真實存在的發展障礙,它的存在確實讓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遇到了挑戰和困難,孩子們的困難是真實存在的,而且他們需要幫助。

相信我,承認自己的困難,面對自己的困難,並因此而開始尋求幫助,這對一個身處困難中的人而言,極為重要。

好了,直接進入正題,我今天的任務就是嘗試描述在大家所理解的「多動」之外,ADHD兒童還會存在哪些挑戰?

01 ADHD與聰不聰明沒有關係

在我接觸過的ADHD兒童中,智商分布範圍從80分到130分。雖說在一些研究中,ADHD兒童的平均智商要略低於普通兒童(Barkley),但是已經有研究表明注意力狀態會影響兒童在智力測評中的表現,影響的分數在2—5分( Fagerlund , Mortensen ,2009)。

由此可見,ADHD兒童群體的智商分布跟普通孩子的並沒有明顯差異。而且,ADHD患者中,確實存在大學教授、律師、藝術家等社會經濟地位較高的人群。

但這同時也帶來另外一個問題:智商高的ADHD兒童,可以運用自己的優勢解決學習中的一些問題,所以可能會在很晚才暴露出ADHD相關的問題,容易讓大家忽略這樣的孩子長期以來面臨的挑戰和壓力。

而且,對於這樣的孩子,家長很容易抱有很高的期待,甚至連孩子自己也一樣,所以當取得的成績跟期待落差太大時,家長的不理解和孩子自己的自責會造成更大的壓力。

02 集中注意力困難

集中注意力困難是大家公認的ADHD兒童存在的困難。但很多家長同樣提出過疑問「我們家孩子在看書的時候注意力很好呀」。

沒錯,ADHD兒童雖然存在注意力集中困難,但他們也確實可以在一些任務中表現良好,例如拼樂高、畫畫、玩電子遊戲。

但大家要注意一點,這些任務都是兒童感興趣的活動,不需要他們的主動的注意力,也就是有意注意。但在完成一些重要的、不得不做的,甚至有些枯燥的任務時,他們就會面臨很大的困難。

他們很難集中注意力,並隨時會處在「神遊」狀態:環境中的一點聲音、牆上的一幅畫、腦子裡接連不斷出現的各種想法和畫面,都會把他們的注意力拉走。

對於我們來說,我們有足夠的抑制能力來抑制掉大腦裡冒出來的想法和環境中存在的幹擾,但是對於ADHD兒童來說,這種抑制能力正是他們所缺乏的。

03 組織計劃性差

簡單來說,用「混亂」二字來形容他們的狀態非常準確。

這種混亂不僅體現在他們的書桌上、書包裡,還體現在他們一天的生活中。估計時間、確定任務的輕重緩急、組織材料和任務對他們來說非常困難。

對於再重要的事情,不等到最後一刻,他們很難讓自己開始。所以,如果到拖延症的人群中尋找ADHD,應該一找一個準。

 04 調節和維持覺醒度困難

ADHD很難適時的「關閉」和「打開」他們的大腦,所以很多ADHD兒童在晚上入睡會很困難,但是一旦睡著以後,又很難醒來,所以對於家長來說,每天的睡覺和起床是一個曠日持久的攻堅戰。

同樣,你也會發現ADHD兒童很難從玩耍狀態快速轉換到學習狀態,他們需要更久的調整時間。

 05 工作記憶能力不足

工作記憶能力很像是電腦的內存,電腦在工作時需要把當前需要的信息暫時保存在內存裡,內存越大,電腦的處理速度會越快。

ADHD兒童的「內存」就出現了問題,他們的"內存"過小,所以很難從學習記憶中檢索信息,像閱讀、寫作和計算能力都受工作記憶的影響,這也是ADHD兒童常伴有學習問題的原因之一。

 06 自我監控能力不足

我更喜歡稱其為自我反思能力。

ADHD兒童的衝動性較高,經常說話做事不經過大腦,所以經常無法跟環境進行有效的互動。

但是,他們又很難從自己的行為中反思,經常對別人的反應感到困惑。正因如此,他們也被稱為「沒有過去的人」(Barkley)。

07 情緒調節困難

ADHD兒童在應對和調節消極情緒時存在困難,並且一旦有情緒,他們會更長時間被情緒佔據,很難專注於其他事情。

除此之外,情緒還影響人的認知活動,所以ADHD兒童的認知表現也會深受情緒調節困難的影響。(具體可閱讀《被困住的智慧——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情緒問題》)

 總 結

說了這麼多,我想大家也會發現,我們對這些問題並不陌生,這些問題在我們身上在某些時候都發生過。

所以ADHD的問題也不是一個有或者無的兩極問題,它也是一個譜系問題,我們也都在這個譜系上的某個位置,只是我們的位置可能更偏向健康的一端。

而ADHD兒童位於的那一端,已經對他們的成長造成了影響。這種影響是以更加微妙和無時無刻的方式而深入到孩子每天的生活中的,而這種壓力也在無時不刻的影響著孩子和家長。

相關焦點

  • ADHD是如何產生的?應該怎麼診斷和治療?(包括成人ADHD)
    關於ADHD的分型,目前還存在爭議,DSM5認為ADHD有三種主要表現 第一種是以注意力缺陷為主要表現,一般將這種類型的稱為ADD(這是比較早的一種說法);第二種以多動衝動為主要表現;第三種是混合表現——既有注意力缺陷又有多動衝動症狀,一般把這三種統稱為ADHD。事實上,多動症這個疾病的中文命名很不科學。(叫我們狩獵者吧!
  • 多動就是多動症嗎? 多動症的兒童常有4種表現
    那麼如果小孩子多動就是得了多動症嗎?多動症的常見表現又是怎樣?接下來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多動就是多動症嗎?多動並不是小兒多動症的唯一特徵,事實上,在多動症患兒中,有些並沒有活動過多的表現。這種類型多見於女孩。她們平時並不多動,甚至呆滯,看上去很文靜;上課時沒有過多的小動作,能夠安靜地坐在座位上,但是不知道老師講課的內容。
  • 兒童多動症是什麼病
    兒童多動症是一種常見的兒童行為異常疾病,又稱注意力缺陷多動症 (ADHD), 或腦功能輕微失調症候群,這類患兒的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 , 但學習、行為及情緒方面有缺陷,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短暫,活動過多,情緒易衝動,學習成績普遍較差,在家庭及學校均難與人相處,日常生活中常常使家長和教師感到沒有辦法。
  • FDA批准第一款電子遊戲處方,治療兒童多動症
    這種以處方為基礎的遊戲設備,名為 ENDEAVORRX(即 AKL-T01),適用於 8 至 12 歲的以注意力不集中或混合型多動症為主要表現,有明顯注意力問題的兒童患者。不同於其他兒童玩的電子遊戲,遊戲中的治療程序是科學設計的,目的是在治療過程中挑戰孩子的大腦,同時需要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多個任務上。 該遊戲經過了七年的時間,在5項臨床試驗中對600多名ADHD兒童進行了評估。
  • 兒童多動症原因是哪些?
    兒童多動症原因是哪些?兒童多動症原因是哪些?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所以現在多動症的孩子也比較多,他們最常見的症狀就是會上躥下跳,注意力不集中,經常成為老師訓斥的對象,別的小朋友也會嘲笑他們,這樣對多動症的孩子的傷害是不小的,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讓老師和家長們都頭疼的多動症,特別是多動症的原因,希望家長們可以鑑別。
  • 多動症是進化優勢嗎? 多動症如何能對人有好處?
    多動症是進化優勢嗎? 多動症如何能對人有好處?時間:2017-04-03 21:51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多動症是進化優勢嗎? 多動症如何能對人有好處?
  • 兒童多動症(ADHD)病因原來是這個
    這類患兒的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 , 但學習、行為及情緒方面有缺陷,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短暫,活動過多,情緒易衝動,學習成績普遍較差,在家庭及學校均難與人相處,日常生活中常常使家長和教師感到沒有辦法。
  • 太原兒童多動症是如何引起的?該如何科學的治療
    太原兒童多動症是如何引起的?該如何科學的治療 時間:2021-01-09 17:07:14 太原天使兒童醫院 隨著時代的進步,孩子的壓力越來越大,這也使得多動症孩子的病例越來越多。雖然很多家長都聽說過小兒多動症,可是對這種疾病卻並不了解。
  • 針對ADHD的神經反饋治療
    當停止藥物使用時,男孩的注意力不集中和衝動行為出現「反彈」,這給布萊恩和家人帶來很多的困擾。他的父母考慮採用一種非藥物的、非侵入性的幹預措施——神經反饋。
  • ADHD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自測指南
    我不知道你是否和我一樣,在做事情的時候總是粗心大意、顛三倒四、虎頭蛇尾。又或者說你根本就沒辦法集中注意力去做完一件事情。就像視頻開始時麥克一樣,總是在不應該分心得時候分分心。如今有一個詞叫做「拖延症」,很多人都已拖延症患者自居,但是,如果你平時各種表現和我一樣的話,那麼我強烈懷疑你並不是所謂的拖延症,而是患有ADHD也就是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
  • 成人多動症,是否需要治療?
    關注成人多動症切莫要諱疾忌醫你知道嗎?約有一半的多動症兒童症狀會持續到成人階段,被稱為成人多動症,部分個體的症狀甚至伴隨終身。成人多動症的患病率大約在4%左右,它是兒童多動症的延續,以前把這些問題視為兒童期多動症的結局。
  • ADHD患者的智商很高嗎?為什麼一直有人說ADHD患者是很有天賦的人群?
    「混」的不好的大多數ADHD很少在網上露面的(加上,由於整個中國對ADHD的認識普遍缺乏,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有ADHD這個東西存在。)網絡上露面的,大多數,都是混的好的。你不信?我還以為就我一個人這樣呢?說之前,先賣個關子,大家在生活中有沒有碰到這一類的聰明人呢?這類人非常有靈性,就是你跟TA交流的時候,話可能還沒有說完,TA馬上就領悟了你說這句話的動機、意圖、願望是什麼?以及接下來你要說的內容是什麼?
  • 智商130的女兒竟然是多動症?也許是個天才兒童!
    而且平時會看感興趣的歷史書,在很多同齡孩子還搞不清楚中國的朝代更替的時候,她已經在那琢磨「二戰」、「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等歷史話題了。這樣一個明顯很有天賦的兒童,竟然在被診斷為「多動症」。更加奇怪的是,跟著這則新聞一同出現的卻是多家醫院的多動症相關廣告。要知道,很多高智商兒童都很敏感,而且具有跳躍性思維,但是卻未必能夠在學校裡取得優異的成績。歷史上曾經有一位著名的「天才兒童」帕斯卡爾。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厭學怎麼回事?兒科專家:可能是多動症惹的禍!
    「醫生,老師說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多,說話、玩筆、撕紙,學習成績差。還出現厭學的現象,在家做作業時也不安穩,吼也吼了,打也打了,就是不管用。孩子是智力發育有問題,還是什麼問題?」
  • 如何辨別孩子是貪玩還是多動症?
    戳右邊關注我們,每天都有最靠譜、實用的健康知識為你呈現,_ 說起多動症,估計很多人會說: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貪玩好動,多半和教育方式有關,嚴加管教或者揍一頓就會好的。但其實,這是一個大大的認知誤區,也正是因為這個誤區,不知道耽誤了多好孩子!
  • 成人如何自己判斷是否患了多動症?
    人們往往將多動症看作是兒童、青少年的行為問題,認為在青春期後就會自然消失,然而追蹤研究發現至少有50%的多動症患者症狀可一直持續至成年或伴隨終身,簡稱成人多動症。通過對兒童、青少年以及成人的縱向研究比較,得出ADHD的症狀存在極大的差異。
  • 三歲多動症的七個表現是哪些?
    3歲多動症七個表現是哪些?多動症危害性是很大的,而且對孩子健康和未來影響是非常大的,所以希望家長朋友們能夠重視孩子的平時的一些變化和一些異常的症狀,出現症狀後要及時與醫生溝通治療,讓孩子健康快樂的長大。那麼,3歲多動症七個表現是哪些?1、任性衝動:患兒做事常不考慮後果,而顯得任性衝動。
  • 別讓多動ADHD影響了孩子的一生
    很多家長把正常孩子的好動誤認為是多動症。把孩子好動視為不老實、調皮、不遵守紀律,對好動的孩子加以種種限制。這種做法是違背兒童心理特性的。孩子好動,是精力旺盛、身心健康的表現。只有患有營養不良、重症貧血或有其他先天性疾病的孩子才不好動。
  • 7歲孩子多動、不聽指令被學校勸退,兒科專家:這是病,得治!
    會診直擊 近期,廣東六一兒童醫院持續開展三甲名院兒科名醫公益會診活動,有很多家長帶著孩子來院就診,小張媽媽就是其中一位家長。 今年7歲的小張(化名)多動、注意力不集中已經3年多了。
  • 如何充分利用ADHD獵人特質在農夫式世界取得成功——書籍《ADHD...
    這個基因攜帶者來到對注意力和自控力要求很高的21世紀,便充滿了重重挑戰。」這不,2018年哈特曼就出了一本書《多動症商業獵人》,哈特曼將ADHD和企業家人格特質相結合,提出了「ADHD獵人假說」,意思是ADHDer身上攜帶了遠古時代獵人的基因。(豆瓣書籍截圖:《ADHD商業獵人》)濤哥看過這本書,感覺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