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HD患者的智商很高嗎?為什麼一直有人說ADHD患者是很有天賦的人群?

2020-12-02 adhd互助聯盟

文章比較長,大家可以直接跳到自己感興趣的地方!

關於ADHD的智商和天賦一直是ADHD領域裡面比較熱門和有爭議的話題。

本人在不知道ADHD之前,一方面因為自己某些方面能力實在差勁,以為自己是個「智障」;另一個方面自己某些方面表現貌似還挺不錯的,認為自己很聰明。

自從讀研,從事ADHD相關的工作以後,對ADHD智商和天賦的了解也越來越深刻。

接下來我就從個人經驗的部分結合心理學的一些知識給出的我的觀點吧!

01 為啥ADHD給人「智商高」的印象?

首先,關於「為什麼ADHD群體給人一種智商高的原因」「黑色幽靈」(一位知乎網友)已經解釋的很好了。

我們之所以有ADHD群體智商高的這樣的錯覺,是因為「倖存者偏差」。

「死人是不會說話的。」

「混」的不好的大多數ADHD很少在網上露面的(加上,由於整個中國對ADHD的認識普遍缺乏,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有ADHD這個東西存在。)

網絡上露面的,大多數,都是混的好的。

你不信?

那你在知乎搜索一下「高智商的ADHD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ADHD的你們,現在是什麼收入水平?(收入高的嚇人,我現在拿著國家補貼的每月600塊錢的手微微顫抖。)」

所以,智商平平、混的不好的大多數ADHD群體都被我們選擇性的忽視了,那些少數的「優秀」者們的分量被我們無限放大。

02 未成年ADHD的智商水平?

其次,我們就「智商」論「智商」一下,ADHD群體智商的真實情況是怎麼樣的呢?

我們分別看看中國本土的關於未成年、成人群體ADHD智商的研究,

先來看看未成年群體6~18歲adhd群體智商和一般人群智商差異。

對於未成年ADHD群體的智商,「吉寧」(一位知乎網友)同學的課題組做過6~18歲ADHD群體智商(國際通用的韋氏智力)研究,結論是:

ADHD兒童的智商平均水平是低於普通兒童的。

深圳市兒童醫院和北京大學第六醫院2019年發表的文章也有類似的結論:ADHD兒童的總智商及智商各因子指數均低於正常兒童[1]。

(注:ADHD,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WISC-IV, 韋氏兒童智力量表第四版)

那麼,成人ADHD的智商和一般人相比,是怎麼樣的呢?

03 成人ADHD智商水平?

答案可能讓大家失望了,和未成年兒童ADHD結果一樣,要低於正常群體。

2006年的一篇元分析研究表明,在成人韋氏智力測試中,ADHD患者的智商總得分低於非ADHD患者。

然而,這種差異很小,沒有臨床意義。

這表明只有一部分患有ADHD的成年人(例如,那些共病的人)相對於非ADHD的成年人來說,可能有較低的智商[2]。

(成人ADHD智商和一般人群智商的平均值(M)和標準差(SD),王玉鳳,2017)

剛剛說的都是ADHD群體和一般人群的智商比較,那麼大家想不想知道,高智商的成人ADHD和一般智商成人ADHD在認知方面有什麼差異呢?

2017年,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王玉鳳課題組他們就做了這個研究:

一般智商ADHD患者注意力及工作記憶能力明顯受損;

ADHD患者普遍存在執行功能損害(不了解執行功能的小夥伴趕緊看著篇文章心理學讓你更懂ADHD——執行功能篇(1))

在工作記憶、情感控制以及行為管理方面,高智商ADHD患者受損程度較輕;

智商可能是ADHD患者認知功能,尤其是工作記憶能力的保護因素[3]。

從這研究可以看出來,高智商的成人ADHD和一般智商成人ADHD主要差異在工作記憶上這個認知成分上面。

那麼大家想不想繼續了解高智商的成人ADHD和一般智商成人ADHD的工作記憶水平差異呢?

王奶奶她們也做過相關研究了,成人ADHD患者普遍存在工作記憶能力損害,但高智商ADHD患者工作記憶方面受損程度較一般智商ADHD患者輕;

高智商可能對ADHD患者的工作記憶能力有代償或保護作用[4]。

(一般智商成人ADHD和高智商成人ADHD工作記憶差異,王玉鳳,2014.)

看到這裡,我很心痛,言語工作記憶、空間工作記憶嚴重受損的我留下了傷心的淚水,我沒有測過智商,但是根據這個結論可以推出來,我智商處於低或中水平。

好了,說了這麼多ADHD智商的相關研究,我做個總結吧!

1.ADHD群體智商平均分(兒童、青少年、成人)是要低於一般群體的,但是差異不大,沒有達到顯著性的程度。

2.智商可能是ADHD患者認知功能,尤其是工作記憶能力的保護因素,一般智商ADHD和高智商成人ADHD智商在工作記憶普遍受損,但是一般智商的adhd受損嚴重些。

04我對ADHD「智商」看法?

這個結論,我沒有異議,畢竟都是科學實驗得出來的。

但是除此之外,對於ADHD智商,我還有兩個自己的觀點需要表達:

第一點就是:「為什麼ADHD群體的智商平均水平低於普通群體」。

作為一個資深老ADHDer,我說一下我的看法:

我在我前面的文章裡面提到了,執行功能缺陷是ADHD群體的核心認知缺陷,而執行功能成分裡面有兩個非常重要的成分:工作記憶和認知靈活性(我就不對「執行功能」這個概念做解釋了,有興趣的同學,看看我專欄關於執行功能的文章。)

而工作記憶恰恰是韋氏智力測試裡面非常重要的一項,具體的分值多少我記不清了,之前我們課題組做過韋氏智力測試的培訓。

認知靈活性簡而言之是信息加工的流暢性與否,ADHD群體這個認知成分普遍較差,導致該群體進行有目標的信息加工速度普遍比一般人群慢,而韋氏智力測試裡面很多測試項目有嚴格時間限制,所以ADHD群體測智商會吃非常「吃虧」。

所以才會出現這個結論:ADHD群體的智商水平低於平均值。

第二點:如何看待」ADHD群體的智商平均水平低於普通群體「這個結論呢?

平均值是什麼概念,我記得當時我讀高中的時候,我們班英語是全校四個文科班裡面成績最差的,這個最差的「值」就是平均值。

整體看是最差的,平均值低於所有班級,那麼落實到我們班英語成績的前十名呢?

他們的成績依然非常高,甚至班級第一可能是全校第一。

所以啊!ADHD群體智商和一般群體一樣,個體差異性也是很大的,裡面有智商高的、智商一般的、也有智商比較低的,但是大多數智商處於「中間」水平,呈現正態分布。

(這圖我自己畫的,大家懂意思就行!)

好的,關於這ADHD智商我想說的就這麼多。

大家是不是以為,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呢?

05ADHDer的天賦:心理理論

當然不是,上帝讓你做了ADHD,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也打開了一扇窗,作為一個研究ADHD的ADHDer,我知道ADHD群體肯定是有天賦的。

接下裡,我就從我個人理解的角度來談談ADHD的天賦。像創造力、發散思維這種老生常談的天賦我就不說了。

今天我想說的ADHD的天賦只談一個。

這個天賦,可能我一說出來,很多ADHD就會說:臥槽,我TM也是這樣啊!我還以為就我一個人這樣呢?

說之前,先賣個關子,大家在生活中有沒有碰到這一類的聰明人呢?

這類人非常有靈性,就是你跟TA交流的時候,話可能還沒有說完,TA馬上就領悟了你說這句話的動機、意圖、願望是什麼?以及接下來你要說的內容是什麼?

所以,整個溝通過程會特別流暢,你會感覺到他不僅很懂你,能get到你說話所有的點,貌似你的內心的活動還被他「窺」視到了。

這是一個很重要社會性的能力,心理學上叫「心理理論」。

我們先來看一下,心理學是怎麼定義心理理論((theory of mind,ToM)的。

心理理論指一個人對自己或他人的信念、願望和意圖的理解能力,並由此解釋和預測他人行為[6]。

這個概念最早是由 Premack 和 Woodruff 於 1978 年提出的 他們認為如果個體能把心理狀態加於自己和他人,那麼這個個體就具有心理理論 ,這種推理系統被叫做一個理論是因為這種狀態無法直接觀察到,而且這個系統可以被用來預測他人的行為 。

近些年來,研究的比較多的是二階心理理論。二階心理理論是指個體對當事人A關於當事人B的心理狀態的推論,包含知識、信念、意圖3個成分[6]。

一階大致就是A知不知道B在想什麼(知道他的動機、願望、信念等等);二階就是A知不知道B知不知道C在想什麼?

如果還不知道心理理論是什麼?大家看一個我們課題組之前做實驗用到心理理論的材料,大家就明白了。

(兒童心理理論測驗材料)

那麼,心理理論的能力在當今社會重要嗎?

事實上,心理理論的能力對我們的基本社會交往以及職業生涯的發展產生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來舉個例子:

假設兩個人基本能力素質差不多,但是心理理論能力一個強一個弱,會發生什麼呢?。

如果兩人同時追一個女生中,心理理論能力差的可能始終「get」不到女生的點,被競爭對手無情搶走;

如果工作中兩人同時競爭一個職位,工作中心理理論差的聽不出來老闆的話外音,不知道他想要你幹什麼,那麼和你競爭對手相比,職位的升遷基本和你無緣了。

心理理論的能力在現實生活中產生的作用可能比我描述的要大得多,我們與人交往的時候都需要用到這個能力,如果能力弱一點,稍微複雜的人際關係可能都處理不了,如此下去便會產生惡性循環,對生活的產生巨大影響。

一般來說,技術型的人才崗位對這種能力要求不高,可是那種稍微涉及複雜一點與人交往的職業對心理理論能力要求就很高了,譬如說:古往今來,優秀的商業領袖。

一般而言,心理理論處於普通水平,你可能感受不到它對你的生活產生了什麼影響。

這方面能力很強或者很弱的,必然就會感受到它對你生活產生巨大的積極或者消極影響。

你是不是仍然覺得這種能力很普通,很常見,或者說覺得這根本就算不上一種能力,算不上天賦?

06從ADHD和ASD群體深入理解心理理論

大家先別急著下結論,我們再來從自閉症和多動症兩個群體群體上面好好了解下心理理論。

有研究者認為,患有自閉症的兒童,他們的心理理論能力受損嚴重,這導致了不能形成正常的社會關係。

「自閉症的心理理論假設 」認為 :自閉症兒童不能形成正常的社會關係 ,在言語和非言語交流上均存在明顯的困難 ,且缺乏想像力 ,所有這些症狀均源自他們的心理理論受到了損害[7,8]。

關於ASD和ADHD我還要補充一點就是:這兩個孿生兄弟非常有意思,一「靜」一「動」,在大腦結構、認知等方面都呈現出二元對立的特點。

自閉症前額葉容量比一般人要大,而多動症前額葉容量比一般人要小(這個是學術界比較統一的結論了,我就不引用文獻了,可能存在個體差異性,但是大部分ADHD,ASD都遵循這個規律)。

ASD群體結構化思維往往比較好,發散性思維很差;ADHD則相反。

之所以補充這一點」,是因為我想說:在心理理論的發展上面,ASD和ADHD群體的心理理論能力也是呈現對立統一的特點(沒有多少文獻支撐,ADHD和ASD心理理論比較研究的文獻比較少,更不用說我們成人ADHD群體了)。

為什麼我會這樣說呢?

讀研以來,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我都接觸過大量的ADHD群體,在和他們溝通的過程中,除了感受到他們的熱情和真誠以外,還給我留下一個非常突出的印象:

在聊天的時候,對方似乎能夠知道我內心在「盤算」什麼,並且能夠根據我內心所想,做出相應的回應。我體驗到了被窺視的感覺。

在遇到ADHD群體以前,我基本沒有遇到一個能夠給我帶來「被窺視」的感覺。

關於這點,我需要再補充一些信息。

由於ADHD的原因,我在生活、學習、工作中受過很多挫折,所以對自身很多方面的能力都很不自信,例如:注意力、自控力、工作記憶、邏輯推理能力等。

不僅不自信,我甚至覺的這幾個方面的能力評測都比不過智力障礙群體。

關於這句話,一般人可能覺得我在自我貶低,可是ADHD群體就知道此言非虛。

但是唯獨有兩個能力,我從小到現在都很自信,一個是元認知(metacognition)(JH Flavell ,1987)的能力,另一個就是心理理論能力。

元認知,有機會我會系統給大家介紹。今天只說心理理論。

首先要承認,現實生活中,心理理論的能力比較好的人並不少見,無論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抑或是現在讀研期間,我身邊都不乏心理理論能力很好的人。

但是我都感覺TA們的這個能力和我水平相當,或者在我之下。

07我接觸的心理理論強的ADHD群體

直到我結識了很多ADHDer,他們這種能力直接「驚豔」到我了,以前我引以為為傲的地方,TA們身上普遍都有,甚至比我厲害的多。

舉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

之前接觸過一個adhd女生,她的心理理論能力個人感覺至少高我一個「階」,和她交流,瞬間就體驗到了段位被碾壓的感覺

有一次,我和她討論A這個事情,對方知道我在說事情A,其實是因為擔心B,而我擔心B的原因是因為C。

在瞬間的交談中,本來我們在說A,她卻直接跳到了C,而C其實當時連我本人都沒有意識到。

由於當時被對方的清晰路以及表達能力震撼,遂匆匆結束對話。

事後總結我和她的對話,才忽然意識到了TA心理理論(推理)能力的強大。

這個大家是不是覺的這個推理過程也不複雜啊!只是推了兩步。

其實不然,心理理論能力強的人,強就強在自動化加工(automatic processing),TA並不需要主動思考,幾乎在毫秒內直接就跳到了C,似乎提前窺探了我的思想活動。

而很多心理理論差或者一般的人,需要付出意志努力,一步步進行邏輯推理,由A到B再到C,這不僅需要時間,還需要消耗認知資源,這是一種控制加工(controlled processing)。

大家如果對「自動化加工」和「控制加工」還是不能理解的話,我再拿ADHD群體注意力缺陷的問題舉個例子。

ADHDer是不是不能集中注意力呢?

有人說對喜歡、感興趣的事情就能集中注意力。

當然,我要說的不是這個,而是ADHD群體由於生理結構的原因,跟平常人相比,會頻繁的發生注意瞬脫,走神等問題。

一個ADHD在日常生活中,TA需要對當前從事的活動不斷的進行控制加工,有意識的、不間斷的對自己此時此刻發生的事情進行監控,這需要佔用大量的認知資源,大腦會感覺非常的累。

(這有點類似正念,不斷的進行認知監控,用內部言語問自己「我現在的目標是什麼?我走神沒有?一旦監控到自己走神,馬上把注意力拉回來。」)

而正常人,並不需要這樣做,就能集中注意力很長時間,因為他們是自動化加工的。

我曾經也做過民間調查,問過很多ADHDer TA們心理理論方面的問題,答案都是一致的:認為自己特長就是這個。

當然,我不否認,這個結論可能會受到智商、受教育水平、家庭教育、家庭經濟情況等變量的調節。

ADHD群體心理理論能力普遍比較好,這個倒不是說普通群體裡面就沒有心理理論能力比較強的,我只是強調ADHD群體裡面出現心理理論強的概率遠高於普通群體。

這就像普通群體裡面也有很多創造力比較強的,但是他們不一定是ADHD。

關於ADHD群體的「天賦」,肯定不只這一個。

08為什麼我要強調「心理理論

我之所以花那麼多篇幅寫心理理論,是因為覺得這個天賦是我從小到大都感到比較「實用」,能夠轉換成生產力,讓我受益匪淺的。

這不像ADHD群體一直引以為傲的創造力,它是一個「奢侈品」,一般的ADHD群體根本用不到。而且創造力要想轉換成生產力,我覺得至少需要滿足兩個點:

1.一定的智力基礎。

2.擅長一個領域,並且深耕。

99%的ADHDer「死」在了第二點上。

09我對ADHD群體天賦的看法

最後呢?我想引用馬克思的一句名言來發表我對ADHD的「天賦」的看法:

「一切存在的事物都由既互相對立、又相互統一的一對矛盾組成,矛盾中的雙方既對立又統一,從而推動著事物的發展。」

ADHD群體有意注意的能力弱,無意注意能力就比較好;有意識加工比較慢,潛意識加工就比較快;

愛幻想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就是有想像力;邏輯性差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就是發散(創造性)思維好;行為的多動從另一個角度看是有活力;

大腦的多動從另外一個角度看是愛思考;衝動從另一個角度看是決策果斷、有執行力、敢於承擔風險。

我們這個群體的缺陷或者說天賦,往往是「量」的問題,而不是「質」的問題。「質」和「量」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上帝為我們關上了一扇門的同時,也打開了一扇窗,這個群體「天賦」是必然存在的。

希望我們都能夠看清智商或者說天賦和缺陷之間的辯證關係,不被這個門」擋在外面,看到門裡面的那扇窗,看到窗外的世界,利用自己的「天賦」,在對立統一的轉換中實現人生的價值。

全文完!

參考文獻(點擊滑動查看)

[1]餘珍珠,張姍紅,鍾蘊瑜,楊斌讓,鍾苑心,王玉鳳.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兒童的智力特點[J].中國心理衛生雜誌,2019,33(06):416-419.

[2]潘美蓉,黃芳,趙夢婕,王延菲,錢秋謹,王玉鳳.高智商成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患者臨床及認知功能特點分析[J].中華精神科雜誌,2017,50(06):425-431.

[3]趙希希,孫黎,王恩聰,吳佔良,曹慶久,王玉鳳.高智商成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患者的工作記憶[J].中國心理衛生雜誌,2014,28(06):417-422.

[4] Bridgett D J , Walker M E . Intellectual functioning in adults with ADHD: A meta-analytic examination of full scale IQ differences between adults with and without ADHD.[J].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2006, 18(1):1-14.

[ 5 ]Premack. D. , &Woodruff, G. (1978). Does chimpanzee have a theory of mind [J ]. B ehaviora l and Brain S ciences, 1, 515 - 526

[ 6] Sullivav .K,Winner E,Hopfield .N et al. How Children Tell a Lie from a Joke:the Rol e of Second-order Mental State Attributions. 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Psy-chology,1995,13(2):191- 204.

[ 7] A stington, P. L. Harris, & D. R. O lson ( Eds. ) , D eveloping Theories of M ind (pp. 19246).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8 ] Leslie, A. , & Frith, U. ( 1990 ). Prospects for a cognitive neurop sychology of autism. Hobson′s choice [ J ]. Psychological Review, 97, 122 - 131.

相關焦點

  • ADHD是如何產生的?應該怎麼診斷和治療?(包括成人ADHD)
    隨著大腦(前額葉)發育,外顯的多動行為會逐漸減少,症狀更多的是內心不安、精神多動(大腦極其活躍,像被發動機驅動一直想事情)。我個人認為這是外在多動的一種內化,患者依然多動只不過轉為精神多動。03 關於ADHD的症狀這一塊我分為兩個部分回答,第一個部分是兒童ADHD,第二個部分是青少年&成人ADHD。
  • 你可能真的有病!ADHD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自測指南
    又或者說你根本就沒辦法集中注意力去做完一件事情。就像視頻開始時麥克一樣,總是在不應該分心得時候分分心。如今有一個詞叫做「拖延症」,很多人都已拖延症患者自居,但是,如果你平時各種表現和我一樣的話,那麼我強烈懷疑你並不是所謂的拖延症,而是患有ADHD也就是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那麼,什麼是ADHD呢?
  • 針對ADHD的神經反饋治療
    而ADHD患者在睡眠潛伏期(sleep onset latency,SOL)上存在延遲,使用SMR方案訓練的多動症患者與中途治療的TBR患者相比,降低SOL,睡眠質量得到改善。SMR訓練後多動症症狀的改善,可能是由調節藍斑去甲腎上腺素系統對警覺穩定性的調節,有研究顯示該系統的激活對睡眠紡錘體迴路有影響。
  • 愛因斯坦智商很高,自己的後代卻一個患失心瘋,一個是精神患者!
    愛因斯坦智商很高,自己的後代卻一個患失心瘋,一個是精神患者!對於愛因斯坦這一個人,相信有很多的人是比較了解的,畢竟我們在上初中的時候就已經了解到了關於愛因斯坦的一些事跡,他所做出的貢獻是非常巨大的,所以直到現在為止有很多的人都還在認為,愛因斯坦就是一個萬年難遇的天才。
  • ADHD患兒的藥物治療和管理
    同時,ADHD共患其他精神障礙的危險度很高,常見的有ADHD伴隨品行障礙、抑鬱、情緒障礙和學習困難等等。ADHD的流行病學特點:我國患病群體龐大、診療現狀不佳,給家庭和社會造成嚴重負擔。據統計,在學齡兒童人群患病率是4%~12%,其中有66~85%的患兒可以持續到青少年和成年期。
  • 如何充分利用ADHD獵人特質在農夫式世界取得成功——書籍《ADHD...
    在ADHD(多動症)圈,一直盛傳著一個說法:「ADHD群體攜帶了遠古獵人基因。這個基因在漁獵狩集的時代,有著非常大的優勢。正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個基因攜帶者來到對注意力和自控力要求很高的21世紀,便充滿了重重挑戰。」
  • 心理學:天賦能決定一個人的能力嗎——如何發展自己的偽天賦能力
    這時有人可能會說,那也許我們可以這樣鼓勵一個人,說他「有天賦」,幫助他形成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提高他的自信呀。 首先,從人道的角度考慮,這是不應該被提倡的,因為這會讓老師對學生,人對人區別對待,會讓人的自信心受到打擊,會讓家長給孩子設定過高期望……這些後果都是不可想像的。
  • 經歷了ADHD五花八門的治療,才知道「療心」最重要
    昨天,因為在文中提到了小孫同學的治療用了一種口服液,後臺果然諮詢不斷,寫這個公眾號初始就給自己約定,不推薦任何治療和產品,包括正規醫療機構和藥物,因為ADHD是一種神經發育不良的疾病,醫學上也只是發現了大腦出現這種特殊的變化,也有了相應的藥物對這種變化進行抑制,但為什麼大腦會有這樣變化
  • 為什麼有人說中國人的智商最高呢?
    書中認為東亞人(中國人、日本人、朝鮮人)擁有全球最高的智商,平均智商為106,其次是歐洲和北美的白種人,平均智商100,他認為智商最低的是南非的叢林人和剛果雨林的俾格米人,平均智商只有54。「中國人最聰明」也只是近30年才流傳出來得說法,目的自然不用多說。
  • 超長文幫你系統應對這個會影響ADHD群體一輩子的「ADHD工作記憶...
    例如:有研究指出,自閉症患者者的記憶容量小很可能就與缺乏組塊能力有關。現如今,我們在看到的很多記憶術,本質上都是一種對信息的策略性編碼,都是在」組塊「。05 模型思維與工作記憶組塊的關係?這裡延伸一下,為什麼現在很多人推崇思維模型或者模型思維(model thinking)?。
  • 大部分人不知道ADHD兒童還存在這7種挑戰!
    先分享一個自己的經驗:當我跟別人說我的工作與多動症兒童相關的時候,很多人(大部分是男人)的回應不是「什麼是多動症呀?」而是「我小時候就是多動症。多動症是病嗎?多動症還用幹預?」每次聽到這樣的回應,我都會意識到大家對的ADHD的誤解有多深。也正因為如此,我很討厭「多動症」這個名字,大家看到「多動」二字,自然想到的就是:調皮搗蛋、小動作太多,頂多加上個上課坐不住、不愛學習。
  • 如何充分利用ADHD獵人特質在農夫式世界取得成功——書籍《ADHD商業獵人》
    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ADHDer考試的時候,平時的「小」考,試卷總是寫不完,但是一到「性命攸關」的大考,例如「期末考試」、「高考、「考研」等等往往能集中注意力考完試。PS:在美國,對ADHDer十分友好,考試有特殊的加時政策。所以,說出「你能集中注意力就不是ADHD」這些話的人,很顯然,對ADHD一點都不了解。
  • 《聶隱娘》臺詞太少惹吐槽 醫生說她是孤獨症患者
    廈門一心理醫生說,從電影中表現的一些特點來看,聶隱娘有病,很有可能是一位亞斯伯格症候群(泛孤獨症)患者。 聶隱娘符合孤獨症主要特徵該心理醫生指出,一個唐代的傳奇人物被設定為孤獨症患者,這是不是難以理解?
  • 一次近萬元的基因檢測,有什麼用?為什麼醫生都建議癌症患者做?
    核心提示:唐女士體檢的時候被查出患有乳腺癌,她挺朋友說可以吃曲妥珠單抗(郝賽汀)治療,但是醫生卻建議她先去做一個靶向藥基因檢測,唐女士查到基因檢測費用將近8000塊,心裡嚇了一大跳,本來靶向藥就這麼貴了,為什麼 唐女士體檢的時候被查出患有乳腺癌,她聽朋友說可以吃曲妥珠單抗(郝賽汀)治療,但是醫生卻建議她先去做一個靶向藥基因檢測
  • 為什麼有些癌症患者,腫瘤會不治而愈,醫生說有三種可能性
    我們經常聽說這樣的事情,某某在哪個醫院診斷為癌症,醫生說已經是晚期了,沒有治療價值了,回去等死吧。患者回去以後,該吃吃, 該喝喝,沒想到活了幾十年,啥事都沒有。這種情況存在嗎?我只能說,有這種可能,但是可能性很小,可以說是萬裡挑一,甚至是十萬分之一的概率。今天曾醫生就來分析一下,為什麼有的人癌症可以「不治而愈」。
  • 一個邊緣ADHD孩子的故事
    今天你ADHD了嗎?TAU:本文原創作者「nobody」,一個九歲「邊緣」ADHD男孩的媽媽。作者在文中寫道:「結果我一個人坐在黑夜中,從2020年一直哭到了2021年...」究竟發生了什麼呢?看完這篇文章就知道了。註:有什麼想對這個媽媽或者濤哥說的,請點擊文末圖片進行留言。
  • 核酸一直不轉陰的常陽患者會傳染嗎?援鄂一線專家6問釋疑
    據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焦雅輝介紹,武漢現有確診病例已降至47人,其中30多人長期核酸不轉陰,為常陽患者。常陽患者只是核酸一直不轉陰,但已無需治療。什麼是「常陽患者」?為什麼不需要治療?是否具有傳染性?專家認為,這部分患者佔比很少,已經沒有臨床症狀,無需治療,理論上仍具有傳染性。最終能否轉陰、是否可能長期攜帶病毒還需進一步研究。
  • B肝患者不能吃羊肉?醫生:B肝人群4不吃3要吃,建議收藏!
    導語:在冬天,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候,很多小夥伴都喜歡吃羊肉,因為它可以滋補身體,抵禦風寒,羊肉性質溫和,裡面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營養價值很高。雖然在寒冷的冬天,吃一頓羊肉火鍋可以讓人感覺特別滿足,但是很多B肝患者卻不敢吃。他們表示認為羊肉屬於發物,B肝患者不適合吃,會對病情產生不利影響,事實真的如此嗎?醫生:B肝人群4不吃3要吃,建議收藏!
  • 發旋影響智商嗎,為何有人多有人少?拒絕迷信,科學助娃長智商
    2棟的李太太就說這個孩子,以後肯定能成大才,旁邊的王太太也開口附和著說這個孩子,頭上有兩個旋肯定特別聰明,我們村上有個孩子也是這樣,後來高考中考到了清華那邊去了。這時候其他的老太太就開始你一言我一句就聊上了,什麼幾個旋的智商低,幾個旋的智商高。王芳聽了很是困惑,發旋真的能決定一個人的智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