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動就是多動症嗎? 多動症的兒童常有4種表現

2021-01-16 網易新聞

兒童多動症又稱注意力缺陷多動症,是一種常見的兒童行為異常疾病。那麼如果小孩子多動就是得了多動症嗎?多動症的常見表現又是怎樣?接下來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多動就是多動症嗎?

多動並不是小兒多動症的唯一特徵,事實上,在多動症患兒中,有些並沒有活動過多的表現。這種類型多見於女孩。她們平時並不多動,甚至呆滯,看上去很文靜;上課時沒有過多的小動作,能夠安靜地坐在座位上,但是不知道老師講課的內容。她們突出的表現是注意力渙散,心不在焉,全然沒有聽進去;下課時也很少活動。她們的性格較內向,膽怯、固執、不靈活,孤僻或不和群;做家庭作業時,將書本長時間攤放在桌上,並不認真去做作業,進度很慢,效率很低,粗心大意,錯誤頻出。

這類小兒雖不多動,但其他多動症的臨床表現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而且最突出的表現是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困難,反應遲鈍,做事拖拉。有上述表現的孩子亦有可能患有多動症,家長應予以重視。

到現在多動症的病因還不確定,但是對小兒的影響是很大的,需要及時治療。

多動症的兒童常有4種表現

1、注意障礙

表現注意力不集中,不持久,容易分散;聽課不專心,不能按時完成作業,容易被外界刺激而分心。

2、活動過多

從幼兒起已有所表現,整日動個不停,亂爬、亂跳、不能靜坐片刻;上學後表現在課堂上或作業時靜不下心來,在坐位上不停扭動,或上課時做小動作,咬指甲、刻課桌,切橡皮,或東張西望,影響課堂秩序;下課後東奔西跑,手足不停或亂衝亂撞。

3、衝動任性

表現為性情急躁,好發脾氣,做事雜亂無章,有衝動性、攻擊性行為,如不能耐心等候,常幹擾他人活動;辦事缺乏思考,不顧後果,甚至破壞東西,打架鬥毆、惹是生非,提問未完就搶著回答。

4、行為改變

表現為動作遲緩,作業久久不能完成;情緒容易波動,喜怒無常;辦事有頭無尾,自控能力很差,受到挫折難以耐受;與同伴相處困難,不能遵守活動規則,不聽勸告,不聽教導,即使打罵也無濟於事,甚至產生反抗心理。

3大方法對付小兒多動症

1、幫助他學習

首先,可為多動症患兒安排合理的學習計劃,做到勞逸結合;其次,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保證安靜,不要讓可能使他分心的事物出現。要長久堅持,漸漸地就可以逐漸幫他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合理釋放精力

好動是多動症兒童的典型特點之一,他們總是精力充沛,需要注意地是,這樣的精力應該被釋放,而不是壓制。所以,幫他們找到合理的釋放途徑很重要,體育運動是最好的選擇,因為既能讓孩子強身健體,還能訓練身體協調能力。

3、行為療法

行為療法是治療多動症的有效方法之一,行為療法中的自我控制訓練,核心是通過自我命令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家長要特別注意地是,當孩子在治療的過程中有所進步時,一定要及時鼓勵,這樣才可以鞏固強化他們的正確行為。(華龍網整理)

(原標題:多動就是多動症嗎? 多動症的兒童常有4種表現)

本文來源:華龍網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正確認識兒童多動症
    有些孩子不太愛學習,比較調皮好動,家長可能會擔心,這是不是「多動症」啊?其實呢,好動情況和「多動症」並不是一回事,那具體什麼是多動症,有什麼典型症狀,該如何應對?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此外,早產兒及剖宮產兒患多動症的概率較高,大約在60%以上。綜合國內外兒童多動症流行病學研究,較為一致的結果是:兒童多動症發病的高峰年齡集中在8~9歲。城市患病率高於農村;家庭不和睦、低社會階層、兒童發育性遲滯或者軀體疾病將增加兒童多動症的患病率。而隨著生活方式、環境及飲食結構的變化,兒童多動症的發病率也越來越高。
  • 多動症是進化優勢嗎? 多動症如何能對人有好處?
    多動症是進化優勢嗎? 多動症如何能對人有好處?時間:2017-04-03 21:51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多動症是進化優勢嗎? 多動症如何能對人有好處?
  • 電子遊戲當處方藥治療兒童多動症
    這款遊戲適用於年齡在8至12歲之間的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或混合型ADHD的兒童患者。(圖源:Akili Interactive官網。)EndeavorRx被證明可以改善通過計算機測試測得的注意力功能,並且是第一種旨在改善與ADHD相關症狀的數字治療劑,也是FDA針對任何類型病症授予的首款基於遊戲的治療劑。
  • 三周歲的女孩多動症表現是哪一些
    多動症3歲以下兒童在疾病的時間,這讓很多家長感到十分擔心和心疼了。多動症是兒童時期常見的精神疾病,如果不及時有效的治療,給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帶來嚴重的影響。三周歲的女孩多動症表現是哪一些?
  • 七歲小孩多動症的表現是哪些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孩子患上了兒童多動症,不僅會影響到自己的身體健康,並且使得自己的學習成績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家長如果發現了孩子有多動症的症狀,一定要及時的進行治療,下面我們來看一下七歲小孩多動症的表現是哪些?
  • 面對孩子的「多動症」,不妨聽聽愛因斯坦的案例,從多動症到天才
    導語 作為父母,都會特別關注孩子的健康,這幾年來,"多動症"患者很多,這個病主要發生在兒童身上,父母都不希望孩子有多動症。 01、面對孩子的"多動症",不妨聽聽愛因斯坦的案例,從多動症到天才 大家一定想不到,在20世紀,偉大的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文坦也是多動症患者。 他常常找不到鑰匙,也經常迷路,平進總是不修邊幅,他沉浸在自己的思想世界裡,別人很難和他交流。
  • 兒童心理健康:腸道細菌在自閉症和多動症中的作用
    這就是為什麼多動症通常被認為是一種人格特徵而不是一種障礙的原因。 多巴胺和其它神經遞質的紊亂 什麼是多動症?它代表的是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包括三個核心特徵:注意力不集中、衝動和多動。多動症兒童注意力不集中會導致學習問題、學習成績差,甚至會出現攻擊性行為。
  • 工作總是摸魚、走神,你可能得了「成人多動症」
    那麼,你可能患有成人多動症,在醫學上也被稱為「成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簡稱ADHD。你沒聽錯,多動症竟然也有「成人版」,不信,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成年人也會得多動症嗎?1972年,一位美國醫生首先報導了成人多動症病例,醫學界對成人多動症的認知和研究從此拉開序幕。
  • 多動症害慘了中國孩子!如何辨別孩子是貪玩還是多動症?
    今天,我們就好好說道說道: 啥是多動症,僅是孩子貪玩好動嗎? 既然在多動的名字後面加上一個「症」字,就足以說明它不僅是一種性格。實際上,多動症是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是最常見的兒童心理行為障礙性疾病,也是兒童心理門診就診最多的疾病。與抑鬱症類似,它也與大腦有關,有研究稱,多動症的患病原因是與大腦多巴胺水平相對較低有關(正如抑鬱症是多巴胺分泌不足,對事物提不起興趣)。
  • 兒童多動症咋治?
    兒童多動症咋治?●什麼是兒童多動症?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症(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eDisorder,ADHD)是兒童時期較為常見的⼀種神經發育障礙性疾病,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缺乏持久性,過度活躍,行為衝動,患兒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常伴有學習困難,人際關係和自我評價低下。多見於兒童青少年時期,男童發病率大於女童,學齡期症狀明顯,到青春期症狀緩解,部分病例可延續到中年。
  • 22歲準研究生被診斷為多動症
    「我們在臨床上都接診過成人多動症患者,而真正意識到需要來求醫的只是極少數。」武漢多位專家昨天表示,小時候有多動症沒有接受幹預,雖然隨著年齡增長自控力會增強,但和同齡人比起來,還是有不少痕跡存在,嚴重者會對工作生活造成很大影響。大學生愛「走神」是多動症作怪22歲的章帆是武昌一所知名大學的大四學生,已被學校確定保研。
  • 兒童多動症(ADHD)病因原來是這個
    2020-08-04 16:10:23 來源: 思睿明精神心理健康 舉報   兒童多動症又稱注意力缺陷多動症
  • 多動症年少不治,長大後易犯罪?專家闢謠
    一篇有關多動症的文章引發家長關注,專家表示60%多動症行為會帶入成年,但犯罪和疾病本身無關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最近果殼網上的一篇文章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那些患有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俗稱多動症)的兒童,如果在少年時代得不到科學有效的治療,那他成年後,走上犯罪道路的比例要比普通人高得多。
  • 孩子多動症都有什麼表現?這些行為是多動症嗎?
    孩子多動症,是父母比較頭疼的問題,但孩子是否真的是患有多動症先別過早下結論,先來看看孩子的表現。被父母認為有多動症的孩子都有這些表現:首先孩子去到新環境,會迫不及待地去探索新環境的新事物,不管是不是到其他人家做客,東拿西碰,顯得十分沒有禮貌。
  • 健識藥師談|孩子多動症,醫生給開了興奮劑?
    多動症的病因和發病機制至今尚未明確,但有學者研究發現,多動症患者的中樞神經遞質存在兒茶酚胺類水平不足,以至腦抑制功能不足,對進入的無關刺激起不到過濾作用,對外界刺激不加選擇地做出反應,勢必影響注意力的集中,引起不必要的活動[1]。
  • 研究表明:狗狗可以減輕兒童的多動症症狀
    在一項隨機試驗中,來自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研究人員發現,治療犬可以減輕兒童的注意力不足/多動症(ADHD)症狀。在麻薩諸塞州薩布麗娜·EB·舒克(Sabrina EB Schuck)博士的領導下,該試驗發現接受犬類輔助幹預(CAI)的多動症兒童可減少注意力不集中,社交能力的提高以及行為問題的減少。
  • 智商高但成績差,不愛動卻得了多動 ?| 那些年被我們誤讀的「多動症...
    ,都至少有一次被懷疑是多動症的機會」。 那麼問題又來了,這麼高智商,學習成績為啥就是上不去? 醫生給出的答案卻讓爸媽又一次大跌眼鏡,小娟患的是多,動,症!看了這些兒童多動症判斷指標再說: 在功課、工作或其他活動中,常常不能密切注意細節、發生由於粗心大意所致的錯誤; 在作業或遊戲活動中,常常難以保持注意力集中
  • 興奮多動或因高功能自閉症 常被誤診為多動症
    ●阿斯伯格症候群常見於調皮兒童,易被誤診為多動症或性格障礙●患兒本身可能很聰明並具備特殊才能,如悉心引導,長大後從事的職業有可能與兒時特長相關,可以積極化弊為利剛剛過去的「世界自閉症日」,讓社會對不肯開口說話、活在自己世界裡的小天使們有了更多的認識和關注。但你聽說過「高端自閉症」嗎?
  • 兒童多動症原因是哪些?
    兒童多動症原因是哪些?兒童多動症原因是哪些?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所以現在多動症的孩子也比較多,他們最常見的症狀就是會上躥下跳,注意力不集中,經常成為老師訓斥的對象,別的小朋友也會嘲笑他們,這樣對多動症的孩子的傷害是不小的,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讓老師和家長們都頭疼的多動症,特別是多動症的原因,希望家長們可以鑑別。
  • 安靜型多動症最容易被家長忽視
    這個問題並不難回答,杭州師範大學附屬醫院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多學科聯合門診的方妍彤醫生說,小娟其實是一名多動症患兒。不同於其他坐不住的多動症患者,小娟患的是安靜型多動症。  自今年9月4日,杭師大附院開設這個聯合門診以來,已經有近百個患有不同類型及程度的多動症孩子來到這裡,而其中2/3是三年級的孩子。患有多動症的孩子中,90%存在學習困難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