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多動症又稱注意力缺陷多動症,是一種常見的兒童行為異常疾病。那麼如果小孩子多動就是得了多動症嗎?多動症的常見表現又是怎樣?接下來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多動就是多動症嗎?
多動並不是小兒多動症的唯一特徵,事實上,在多動症患兒中,有些並沒有活動過多的表現。這種類型多見於女孩。她們平時並不多動,甚至呆滯,看上去很文靜;上課時沒有過多的小動作,能夠安靜地坐在座位上,但是不知道老師講課的內容。她們突出的表現是注意力渙散,心不在焉,全然沒有聽進去;下課時也很少活動。她們的性格較內向,膽怯、固執、不靈活,孤僻或不和群;做家庭作業時,將書本長時間攤放在桌上,並不認真去做作業,進度很慢,效率很低,粗心大意,錯誤頻出。
這類小兒雖不多動,但其他多動症的臨床表現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而且最突出的表現是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困難,反應遲鈍,做事拖拉。有上述表現的孩子亦有可能患有多動症,家長應予以重視。
到現在多動症的病因還不確定,但是對小兒的影響是很大的,需要及時治療。
多動症的兒童常有4種表現
1、注意障礙
表現注意力不集中,不持久,容易分散;聽課不專心,不能按時完成作業,容易被外界刺激而分心。
2、活動過多
從幼兒起已有所表現,整日動個不停,亂爬、亂跳、不能靜坐片刻;上學後表現在課堂上或作業時靜不下心來,在坐位上不停扭動,或上課時做小動作,咬指甲、刻課桌,切橡皮,或東張西望,影響課堂秩序;下課後東奔西跑,手足不停或亂衝亂撞。
3、衝動任性
表現為性情急躁,好發脾氣,做事雜亂無章,有衝動性、攻擊性行為,如不能耐心等候,常幹擾他人活動;辦事缺乏思考,不顧後果,甚至破壞東西,打架鬥毆、惹是生非,提問未完就搶著回答。
4、行為改變
表現為動作遲緩,作業久久不能完成;情緒容易波動,喜怒無常;辦事有頭無尾,自控能力很差,受到挫折難以耐受;與同伴相處困難,不能遵守活動規則,不聽勸告,不聽教導,即使打罵也無濟於事,甚至產生反抗心理。
3大方法對付小兒多動症
1、幫助他學習
首先,可為多動症患兒安排合理的學習計劃,做到勞逸結合;其次,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保證安靜,不要讓可能使他分心的事物出現。要長久堅持,漸漸地就可以逐漸幫他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合理釋放精力
好動是多動症兒童的典型特點之一,他們總是精力充沛,需要注意地是,這樣的精力應該被釋放,而不是壓制。所以,幫他們找到合理的釋放途徑很重要,體育運動是最好的選擇,因為既能讓孩子強身健體,還能訓練身體協調能力。
3、行為療法
行為療法是治療多動症的有效方法之一,行為療法中的自我控制訓練,核心是通過自我命令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家長要特別注意地是,當孩子在治療的過程中有所進步時,一定要及時鼓勵,這樣才可以鞏固強化他們的正確行為。(華龍網整理)
(原標題:多動就是多動症嗎? 多動症的兒童常有4種表現)
本文來源:華龍網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