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識藥師談|孩子多動症,醫生給開了興奮劑?

2020-12-01 騰訊網

今天是【健識藥師談】欄目陪大家走過的

第151期

來聊聊關於「多動症」的那些事~

近日,藥師接到了一位家長的電話,言語急切,她諮詢的藥物是鹽酸哌甲酯緩釋片。

原由是孩子診斷為多動症,醫生推薦服用哌甲酯。這個家長比較細心,在網上百度此藥,查到了如下內容:「鹽酸哌甲酯是一個中樞神經興奮劑......」看到這句話,這個家長就有疑問了,我的孩子本來就多動注意力不集中,為什麼還要給其使用興奮劑,豈不是越吃越鬧騰?

這個家長的疑慮似乎很有道理,孩子多動注意力不集中,得用鎮定劑讓他安靜下來。實踐是檢驗臨床療效的唯一標準,1937年Bradley 發現中樞興奮劑(苯丙胺)可改善患者多動障礙,從此多動障礙治療進入了新的篇章。

01

為什麼中樞神經興奮藥可以治療多動症?

多動症的病因和發病機制至今尚未明確,但有學者研究發現,多動症患者的中樞神經遞質存在兒茶酚胺類水平不足,以至腦抑制功能不足,對進入的無關刺激起不到過濾作用,對外界刺激不加選擇地做出反應,勢必影響注意力的集中,引起不必要的活動[1]。

而哌甲酯的藥理作用是通過抑制突觸間運轉蛋白的活性,使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兒茶酚胺類)的再攝取減少和降低單胺氧化酶活性(破壞兒茶酚胺類的物質)使突觸間隙中的遞質濃度增加[2]。

02

兒童使用哌甲酯有什麼注意事項嗎?

哌甲酯胃腸道反應比較重,會增加食慾下降、體重減輕、腹痛等胃腸道不良反應的風險。有研究發現,服用哌甲酯治療27個月後,體重、體重指數會略有降低,但是總體對身高無影響,但如果單看6-12歲組兒童,藥物對身高稍有影響。

最後,研究提示,女童年齡越小、劑量越大、服藥時間越長對身高影響越大[3]。所以服藥期間要關注兒童生長發育,治療疾病要多管齊下,選擇合適的劑量,儘快控制疾病。

03

哌甲酯使用上有什麼禁忌嗎?

哌甲酯增加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能濃度,可引起易激惹、躁狂、精神病性症狀、攻擊行為,增加衝動受傷的風險,所以在藥品說明書中明確註明,本品禁用於有明顯焦慮、緊張和激越症狀的患者(可能會使這些症狀加重)。

04

除了哌甲酯,還有其他治療多動症的藥物可選嗎?

根據《中國注意缺陷多動障礙防治指南》推薦:對共患焦慮、抽動或不能耐受哌甲酯的患者,可選用託莫西汀。託莫西汀也是治療多動症的一線用藥,是非中樞興奮類藥物的代表藥物,屬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

其他的藥物還可根據病情,選擇α-腎上腺素能激動劑(可樂定)、抗抑鬱藥和抗焦慮藥等。當然選擇何種藥物要醫生推薦,不要自行服藥[4]。

藥師提醒:

孩子學習不好不等於多動症,孩子愛動也不等於多動症,多動症更不是「精神病」。兒童多動症是一種疾病,不應歧視,不應打罵,以免加重孩子的精神創傷。

藥物治療不是一勞永逸的,指望一片藥治療孩子的一切問題,也是不現實的。雖然對於兒童多動症,藥物治療十分有必要,但藥物不能代替教育,藥物可以為教育提供良好的條件,並應正確理解藥物的作用和不良反應。

參考文獻

[1]曲振國, 注意缺損多動障礙的形成因素研究. 濰坊學院學報, 2006,6(2):135-137.

[2]胡春水,江文慶,沈紅豔,等.哌甲酯治療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研究進展. 中國兒童保健雜誌,2018,26(10): 1104-1106,1111.

[3]Diez-Suarez, A,etal. Weight, Height, and Body Mass Index in Patients with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Treated with Methylphenidate.J Child Adolesc Psychopharmacol, 2017. 27(8): 723-730.

[4]劉靖,鄭毅.《中國注意缺陷多動障礙防治指南》第二版解讀. 中華精神科雜誌, 2016. 49(3):132-135.

池偉 主管藥師

北京回龍觀醫院主管藥師,現從事精神科臨床藥學相關工作,對精神科常見藥品具有豐富的臨床使用評價經驗,參與編寫《中國國家處方集》、《抑鬱症用藥諮詢標準化手冊》等著作。

科室:北京回龍觀醫院藥事部臨床藥學組

專長:精神科常用藥品的合理用藥指導

諮詢時間:周一至周五 8:30-11:30,13:00-16:00

諮詢地點:北京回龍觀醫院用藥諮詢中心

· END ·

編:夏雨荷

相關焦點

  • 孩子有多動症 醫生開處方玩電子遊戲?
    近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簡稱FDA),通過了一項從未有過先例的醫療認證:他們批准了一款名為《EndeavorR》的電子遊戲為處方療法,從此之後,醫生可以將這款遊戲當做療法開在處方裡。  和普通遊戲不同的是,這款遊戲中的很多設計並不只是為了吸引孩子玩,還有精神科學方面的考慮,對色彩的搭配、遊戲內形象的設計、任務完成後的獎勵都進行了科學設計,可在需要孩子注意的治療過程中挑戰孩子的大腦,並同時專注於多項任務,從而改善患者症狀。  作為一項治療處方,開發者Akili建議使用者嚴格遵守治療方案中的使用時間,即每天25分鐘,每周5天,持續4周。
  • 孩子成績跟不上,可能是小兒多動症
    近日,小齊媽媽帶小齊來湖南婦女兒童醫院就診,經過兒保科吳亮醫生的詳細問診,原來小齊在讀幼兒園期間,就無法安靜地上課,不能與其他孩子好好玩耍,想要他人東西時就動手打人。而自上小學以來,他的情況越發嚴重,上課總是走神,一節課聽不到10分鐘,小動作多,上課時會在椅子上動個不停,或坐在位置上看著窗外,有時會突然起立,離開位置,無法獨立完成家庭作業,必須在家長監督下完成,學習成績波動較大。
  • 健識藥師談|哪些東西真管用,教您輕鬆看懂國外保健品的標籤
    文 | AI財經社健識局 王海蓮  編 | AI財經社健識局 嚴冬雪  本文來源於AI財經社旗下醫療大健康品牌「健識局」,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王海蓮,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副主任藥師,專職用藥諮詢10年,北京健康科普專家,中國首期藥物治療管理藥師,2017年度中國十大卓越藥師,2016年北京市22家醫院藥師諮詢競賽亞軍,北京藥學會優秀藥師。
  • 面對孩子的「多動症」,不妨聽聽愛因斯坦的案例,從多動症到天才
    導語 作為父母,都會特別關注孩子的健康,這幾年來,"多動症"患者很多,這個病主要發生在兒童身上,父母都不希望孩子有多動症。 但看著孩子每天都特別好動,父母難免會擔憂孩子,認為孩子是得了"多動症"。面對孩子的"多動症",不妨聽聽愛因斯坦的案例,從多動症到天才。
  • 正確認識兒童多動症
    有些孩子不太愛學習,比較調皮好動,家長可能會擔心,這是不是「多動症」啊?其實呢,好動情況和「多動症」並不是一回事,那具體什麼是多動症,有什麼典型症狀,該如何應對?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此外,早產兒及剖宮產兒患多動症的概率較高,大約在60%以上。綜合國內外兒童多動症流行病學研究,較為一致的結果是:兒童多動症發病的高峰年齡集中在8~9歲。城市患病率高於農村;家庭不和睦、低社會階層、兒童發育性遲滯或者軀體疾病將增加兒童多動症的患病率。而隨著生活方式、環境及飲食結構的變化,兒童多動症的發病率也越來越高。
  • 31位家長要求多動症孩子離班 學校開「一個人的班級」
    9月1日開學後,全城大部分媒體都接到同一條線索,積玉橋學校三年級(3)班的家長代表挨個給媒體「爆料」——該班有一名多動症兒童浩浩,有動手打同學的習慣,極大地影響了班中的教學秩序。夫妻倆帶著孩子到武漢、西安、杭州等大城市尋醫問藥,孩子做了磁共振、心電圖、腦電圖、染色體等很多檢查,最後確診為「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俗稱「多動症」。但給孩子吃了治療藥物後,發現藥物副作用特別大,孩子嗜睡、不願意走路和吃飯,他只得給孩子停了藥。  浩浩並不是就近入學,陳先生說當時找了不少學校都被拒,積玉橋學校校長祝正洲看著孩子可憐,才讓浩浩隨班就讀。
  • 孩子成績老上不去?可能是小兒多動症惹的禍
    經過兒保科吳亮醫生的詳細問診,原來小齊在讀幼兒園期間,就無法安靜地上課,不能與其他孩子好好玩耍,想要他人東西時就動手打人。 而自上小學以來,他的情況越發嚴重。
  • 22歲準研究生被診斷為多動症
    她指出,多動症既可以表現為多動,也可以表現為注意力缺陷,還可以兩者同時都有。多動的孩子因為調皮和不遵守規則,很容易被老師和家長發現。而注意力有缺陷的孩子,只是表面上看著乖,但小動作不斷,因為沒有影響到旁人,經常被忽視了。門診中經常有家長說,伢長大了情況就好多了。湯珺解釋,進入到成年後,他們更是在人前克制自己,但別人看不見的時候,還是會思想開小差,工作不專注易分心。
  • 健識藥師談 | 一果頂十藥!這種水果美味營養,還能止嗝
    今天是【健識藥師談】欄目陪大家走過的  第175期  來聊聊關於「柿子[1]  中醫認為,柿子味甘、澀,性寒,有清熱去燥、潤肺化痰、軟堅、止渴生津、健脾、治痢、 止血等功能,可以緩解大便乾結、痔瘡疼痛或出血、乾咳、喉痛、高血壓等症。所以,柿子是慢性支氣管炎、高血壓、動脈硬化、內外痔瘡患者的天然保健食品。[2]
  • "多動症"孩子現狀:在學校被貼上了"壞孩子"標籤
    醫學上提到,多動症可能會讓孩子產生認知障礙和學習困難的問題,於是你的孩子學習不好,老師就說,你孩子有病,這是多動症造成的。他們不會從自己的工作疏忽去考慮,一股腦兒把責任推向孩子,推向家長。應該給孩子一點時間,給孩子足夠的寬容,所有的不愉快都是成長中的煩惱。
  • 興奮多動或因高功能自閉症 常被誤診為多動症
    「其實這些孩子本身可能很聰明並具備特殊才能,如悉心引導,長大後從事的職業很可能與兒時特長相關,可以積極化弊為利。」專家表示。文/記者塗端玉 通訊員梅枚患兒常被誤診為多動症幾乎每個學校都會有這麼幾個讓老師和家長頭痛不已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無端興奮、永遠多動、話多、課堂紀律差、做事我行我素、極其「以自我為中心」。
  • 電子遊戲當處方藥治療兒童多動症
    嚴格來說,獲批的是一種「醫療設備」或是一款「遊戲」,該設備旨在用作治療程序的一部分,該程序可能包括臨床醫生指導的治療和藥物等。監管的開放多動症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始於兒童期,影響了約400萬6-11歲的兒童。症狀包括難以集中精力和注意力,難以控制行為以及活動水平很高。
  • 多動症兒童擁有異常大腦功能模式
    大腦功能的這種根本區別可能是漫不經心、衝動性和注意力不集中等難以讓多動症兒童在教室集中精神的問題的根源。共有31,000名腦科學研究者參加了本次大會。他說,我們的研究表明,患有多動症的兒童在這個大腦區域的功能以及結構上是與眾不同的;這也許能解釋他們在課堂上所表現出來的認知問題。       在美國,共有約兩百萬名兒童被診斷為多動症,這種病症從2003年開始愈加常見。
  • 孩子多動症都有什麼表現?這些行為是多動症嗎?
    孩子多動症,是父母比較頭疼的問題,但孩子是否真的是患有多動症先別過早下結論,先來看看孩子的表現。被父母認為有多動症的孩子都有這些表現:首先孩子去到新環境,會迫不及待地去探索新環境的新事物,不管是不是到其他人家做客,東拿西碰,顯得十分沒有禮貌。
  • 智商高但成績差,不愛動卻得了多動 ?| 那些年被我們誤讀的「多動症...
    正如自閉症總被誤認為是「自我封閉」一樣,多動症的行為特徵也一直被我們粗暴地歸為「多動、好動」。 但事實是,它也可能發生在看上去平和安靜,總是乖乖坐好的孩子身上。 醫生給出的答案卻讓爸媽又一次大跌眼鏡,小娟患的是多,動,症!
  • 孩子玩遊戲很專心卻被診斷為注意力缺陷多動症,重慶小米熊專家揭秘...
    但小威的父母反映,小威玩遊戲很入神啊,而且,孩子並沒有「好動」的現象,怎麼會和「多動症」扯上關係? 長久以往,孩子主動注意的能力還沒有得到很好發展,被動注意的能力則不斷被強化。 3為什麼不多動的孩子也是「多動症」? 小威的媽媽提到,小威並沒有多動的現象,為何還是被診斷為多動症呢?
  • 別讓多動ADHD影響了孩子的一生
    很多家長把正常孩子的好動誤認為是多動症。把孩子好動視為不老實、調皮、不遵守紀律,對好動的孩子加以種種限制。這種做法是違背兒童心理特性的。孩子好動,是精力旺盛、身心健康的表現。只有患有營養不良、重症貧血或有其他先天性疾病的孩子才不好動。
  • 原來是患上多動症 99%的家長都忽略
    原來是患上多動症 99%的家長都忽略   原標題:智商130成績差!原來是患上多動症 99%的家長都忽略   原標題:智商130,杭州小姑娘成績總是中等偏下!父母帶她去醫院,結果卻出乎意料   開學才一個多月,杭州某醫院的學習困難諮詢門診已接待了近百個孩子。
  • 兒童多動症咋治?
    兒童多動症咋治?多動症併發症包括:說話能力及語言障礙,學習無能;抵制違抗症,憂鬱症,焦慮症,酗酒,吸菸,吸毒,反社會行為,反社會人格。★藥物幹預及治療多動症的藥物治療需要在經過專科訓練的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過程中需按期隨訪並調整藥物劑量。家⻓需要每天給小孩按時服藥;如有問題需及時聯繫醫生。
  • 鄒小兵:竟然高達一半的自閉症譜系伴隨注意力缺陷(多動症)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混跡在家長圈中多年的大米發現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  很多孩子表面上安安靜靜的,但是容易走神,家長們認為孩子不動就跟多動症無關,也不會意識到可以找醫生尋求相關藥物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