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孩子成績跟不上,可能是小兒多動症

2021-01-12 紅網健康

近日,小齊媽媽帶小齊來湖南婦女兒童醫院就診,經過兒保科吳亮醫生的詳細問診,原來小齊在讀幼兒園期間,就無法安靜地上課,不能與其他孩子好好玩耍,想要他人東西時就動手打人。而自上小學以來,他的情況越發嚴重,上課總是走神,一節課聽不到10分鐘,小動作多,上課時會在椅子上動個不停,或坐在位置上看著窗外,有時會突然起立,離開位置,無法獨立完成家庭作業,必須在家長監督下完成,學習成績波動較大。與同學的關係也不是很好,常與老師爭執、跟父母頂嘴。

經過臨床檢查與評估,小齊被診斷為「小兒多動症」。平時家長在養育過程中,往往容易忽略小兒多動症,將各類病症表現歸為小孩的正常表現,耽誤了孩子的最佳治療時間。

小兒多動症是什麼?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簡稱ADHD),俗稱小兒多動症,是以注意缺陷、多動和衝動為核心症狀的精神行為異常。全球兒童發病率約為7.2%,60%~80%可持續至青少年期,50.9%持續為成人ADHD。約65%的患兒存在一種或多種共患病(學習障礙、抽動障礙、對立違抗障礙、焦慮等)。ADHD不僅損害學習功能,還存在社交、親子關係、職業、自尊問題等多方面的損害,且可能涉及全生命周期的損害。

小兒多動症有哪些典型表現?

小兒多動症主要表現為注意障礙,注意力難以集中,聽課、做作業、與人交談等都會受到影響,還有活動過多、行為衝動、學習困難、語言發育延遲等表現,不同的年齡階段,小兒多動症的表現也有所不同。

小兒多動症如何治療?

6周歲以上兒童ADHD的治療是採用藥物輔以行為治療的綜合治療

治療目標

緩解核心症狀,最大限度改善功能損害,提高生活、學習和社交能力

為給多動症兒童提供更有效的治療

湖南婦女兒童醫院兒童保健科聯合兒童康復科

推出關愛兒童成長福利

凡是符合多動症症狀的兒童到院就診

即可免費

多動症量表26項測評一次

感覺統合訓練體驗課一次

早診斷,早幹預

讓醫生、家長、及孩子共同努力,更好地幫助孩子應對ADHD

活動時間:9月19日-10月31日

適用年齡:6-12歲

活動流程:

1、自助機或微信公眾號建檔

2、預約掛號後前往兒童保健科就診

3、符合小兒多動症症狀者可獲得關愛兒童成長券

4、家屬攜帶兒童及成長券前往窗口核銷及繳費

5、完善相關檢查檢驗項目並領取結果

6、前往兒童保健科報到及複診

7、前往兒童康復科導診臺預約感覺統合訓練課程時間

來源:紅網

作者:易婷

編輯:周曼 實習生 周瑩

本文為健康頻道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20/09/18/8316352.html

相關焦點

  • 孩子成績老上不去?可能是小兒多動症惹的禍
    平時家長在養育過程中,往往容易忽略小兒多動症,將各類病症表現歸為小孩的正常表現,耽誤了孩子的最佳治療時間。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簡稱ADHD),俗稱小兒多動症,是以注意缺陷、多動和衝動為核心症狀的精神行為異常。 全球兒童發病率約為7.2%,60%~80%可持續至青少年期,50.9%持續為成人ADHD。
  • 小兒推拿李波:張素芳教授小兒推拿治療兒童注意力缺陷多動症醫案
    小兒推拿李波:張素芳教授小兒推拿治療兒童注意力缺陷多動症醫案 兒童期最為常見的一種心理行為障礙是注意力缺陷多動症。
  • 多動症可能會自愈?孩子到青春期後自然會好嗎?
    雖然,也有部分的患兒在成年後,「多動」的症狀會減弱,但其他的症狀:如注意力不集中、脾氣暴躁、衝動、自控能力差並不能消失,而且也有患兒未經有效治療,病情也會加重,出現各種共患病,嚴重影響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多動症的危害家長不容忽視,家長一定要上正規的醫院給孩子及時的治療,避免加重病情,給下步治療帶來不便,到時候追悔莫及。
  • 智商130成績差!原來是患上多動症 99%的家長都忽略
    原標題:智商130成績差!原來是患上多動症 99%的家長都忽略   原標題:智商130成績差!原來是患上多動症 99%的家長都忽略   原標題:智商130,杭州小姑娘成績總是中等偏下!
  • 正確認識兒童多動症
    有些孩子不太愛學習,比較調皮好動,家長可能會擔心,這是不是「多動症」啊?其實呢,好動情況和「多動症」並不是一回事,那具體什麼是多動症,有什麼典型症狀,該如何應對?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專家認為,神經生物學的假設或許可以解釋為什么女孩子的多動症發病率相對較低:女孩不同於男孩,她們能夠製造更多的多巴胺受體,正是這種受體使她們相對受到了保護。 還需要注意的是,多動症女孩表現出來的症狀不同於男孩,不像男孩那麼吵鬧,症狀更加隱秘,注意力不足可能在其諸多症狀中排第一位。但是也有極端「運動功能障礙」的女孩。
  • 多動就是多動症嗎? 多動症的兒童常有4種表現
    那麼如果小孩子多動就是得了多動症嗎?多動症的常見表現又是怎樣?接下來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多動就是多動症嗎?多動並不是小兒多動症的唯一特徵,事實上,在多動症患兒中,有些並沒有活動過多的表現。這種類型多見於女孩。她們平時並不多動,甚至呆滯,看上去很文靜;上課時沒有過多的小動作,能夠安靜地坐在座位上,但是不知道老師講課的內容。
  • 智商高但成績差,不愛動卻得了多動 ?| 那些年被我們誤讀的「多動症...
    原標題:智商高但成績差,不愛動卻得了多動 ? 正如自閉症總被誤認為是「自我封閉」一樣,多動症的行為特徵也一直被我們粗暴地歸為「多動、好動」。 但事實是,它也可能發生在看上去平和安靜,總是乖乖坐好的孩子身上。
  • 22歲準研究生被診斷為多動症
    章帆告訴她,自己打小上課就愛「走神」,從小到大都學得很辛苦,現在的成績是比同學多付出二三倍的努力才換來的。經過嚴格的量表測評,章帆被診斷為「多動症」。湯珺告訴他,這是由於小時候的多動症沒有及時治療,延續到成人期。章帆小時候的注意力不集中和學習吃力,正是注意力缺陷型多動症的「信號」。
  • 面對孩子的「多動症」,不妨聽聽愛因斯坦的案例,從多動症到天才
    導語 作為父母,都會特別關注孩子的健康,這幾年來,"多動症"患者很多,這個病主要發生在兒童身上,父母都不希望孩子有多動症。 但看著孩子每天都特別好動,父母難免會擔憂孩子,認為孩子是得了"多動症"。面對孩子的"多動症",不妨聽聽愛因斯坦的案例,從多動症到天才。
  • "多動症"孩子現狀:在學校被貼上了"壞孩子"標籤
    醫學上提到,多動症可能會讓孩子產生認知障礙和學習困難的問題,於是你的孩子學習不好,老師就說,你孩子有病,這是多動症造成的。他們不會從自己的工作疏忽去考慮,一股腦兒把責任推向孩子,推向家長。應該給孩子一點時間,給孩子足夠的寬容,所有的不愉快都是成長中的煩惱。
  • 智商130為何成績始終在班裡靠後?安靜型多動症最容易被家長忽視
    自今年9月4日,杭師大附院開設這個聯合門診以來,已經有近百個患有不同類型及程度的多動症孩子來到這裡,而其中2/3是三年級的孩子。患有多動症的孩子中,90%存在學習困難的情況。方妍彤醫生提醒,如果確診多動症,應儘快幹預治療,從治療角度來說,學齡前就應介入,拖到三年級已經有點晚了。
  • 三周歲的女孩多動症表現是哪一些
    多動症3歲以下兒童在疾病的時間,這讓很多家長感到十分擔心和心疼了。多動症是兒童時期常見的精神疾病,如果不及時有效的治療,給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帶來嚴重的影響。三周歲的女孩多動症表現是哪一些?
  • 多動症年少不治,長大後易犯罪?專家闢謠
    多動症不能和犯罪畫上等號,但成年後的一些「壞毛病」也許就是從兒童期的多動症遷延而來的。但如果對照這一組症狀,可能有很多人都會「躺著中槍」。  一名網友發微博說,他每次去自習之前,都想著要好好學習,但總是刷刷微博,發發呆,往往一個小時都看不進去一頁,考試前也是這樣,「拖延症」上身,每次不到最後一刻不會「爆發」,「現在想想,小時候父母就常說我有『多動症』。」  多動症不治,真是隱藏的「犯罪基因」?
  • 基因檢測小兒發育遲緩怎麼辦
    雖然在大多數情況下,孩子的發育遲緩是暫時的,但是當孩子的發育遲緩很長一段時間時,我們必須保持警惕。這是需要注意和及時治療的疾病表現,那麼基因檢測小兒發育遲緩怎麼辦?1、對於發育遲緩的寶寶,早期的訓練教育和治療非常重要,遠比症狀惡化後才治療來得更重要。
  • 少年成績倒數被誤認弱智 測智商發現接近天才
    就是這樣高智商的小男孩成績長期倒數一二,學校的老師都認為他智力有問題,這是什麼原因?   重慶晚報記者彭光瑞實習生嚴藝菲   「你的孩子沒有智力問題,是小兒多動症,能夠治好。」   上周一,得知這個結論時,42歲的周麗(化名)哭出聲來。   「老師說他智力有問題,我一直都不相信,心裏面也壓了塊大石頭,憋得我透不過氣。」
  • 健識藥師談|孩子多動症,醫生給開了興奮劑?
    原由是孩子診斷為多動症,醫生推薦服用哌甲酯。這個家長比較細心,在網上百度此藥,查到了如下內容:「鹽酸哌甲酯是一個中樞神經興奮劑......」看到這句話,這個家長就有疑問了,我的孩子本來就多動注意力不集中,為什麼還要給其使用興奮劑,豈不是越吃越鬧騰? 這個家長的疑慮似乎很有道理,孩子多動注意力不集中,得用鎮定劑讓他安靜下來。
  • 多動症害慘了中國孩子!如何辨別孩子是貪玩還是多動症?
    戳右邊關注我們,每天都有最靠譜、實用的健康知識為你呈現,_ 說起多動症,估計很多人會說: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貪玩好動,多半和教育方式有關,嚴加管教或者揍一頓就會好的。但其實,這是一個大大的認知誤區,也正是因為這個誤區,不知道耽誤了多好孩子!
  • 工作總是摸魚、走神,你可能得了「成人多動症」
    那麼,你可能患有成人多動症,在醫學上也被稱為「成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簡稱ADHD。你沒聽錯,多動症竟然也有「成人版」,不信,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成年人也會得多動症嗎?1972年,一位美國醫生首先報導了成人多動症病例,醫學界對成人多動症的認知和研究從此拉開序幕。
  • 孩子多動症都有什麼表現?這些行為是多動症嗎?
    孩子多動症,是父母比較頭疼的問題,但孩子是否真的是患有多動症先別過早下結論,先來看看孩子的表現。被父母認為有多動症的孩子都有這些表現:首先孩子去到新環境,會迫不及待地去探索新環境的新事物,不管是不是到其他人家做客,東拿西碰,顯得十分沒有禮貌。
  • 孩子玩遊戲很專心卻被診斷為注意力缺陷多動症,重慶小米熊專家揭秘...
    但小威的父母反映,小威玩遊戲很入神啊,而且,孩子並沒有「好動」的現象,怎麼會和「多動症」扯上關係? 長久以往,孩子主動注意的能力還沒有得到很好發展,被動注意的能力則不斷被強化。 3為什麼不多動的孩子也是「多動症」? 小威的媽媽提到,小威並沒有多動的現象,為何還是被診斷為多動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