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推拿李波:張素芳教授小兒推拿治療兒童注意力缺陷多動症醫案
兒童期最為常見的一種心理行為障礙是注意力缺陷多動症。
近年來,我國學齡兒童多動症患病率上升趨勢明顯。注意力缺陷多動症又稱輕微腦功能障礙症候群,是一種較常見的兒童時期行為障礙性疾病。以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力差,動作過多,情緒不穩,衝動任性,伴有學習困難,但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為主要臨床特徵。
本病男孩多於女孩,多見於學齡期兒童,發病與遺傳、環境、產傷等有一定關係。本病預後較好,絕大多數患兒到青春期逐漸好轉而痊癒。
有家長認為,多動症不用治,長大就好了,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有研究表明,多動症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治療,症狀會持續到青春期甚至成人期,它將終身影響一個人生活的各個方面,比如,工作適應能力較差,無法維持固定的工作;很難與他人融洽相處,社會關係緊張等。因此家長應該早發現早治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接受檢查,才能避免孩子學習和生活上的危害。
張素芳教授以中醫小兒推拿的方式,為我們打開了治療兒童注意力缺陷多動症的另一扇窗~
案例
楊某,男,6歲半,2005年5月7日初診。
主訴:患兒上課不專注1年多。
現病史:
患兒上課不專心,小動作多,智力、行動均落後於同齡兒童,上課不用眼看黑板、老師,曾就診於北京某醫院,診斷為「輕度多動症」,未行治療。來本院後,追問其根源,媽媽說患兒4歲時其父因公出國,孩子思念父親,每夜睡前必問爸爸什麼時間回來,連續問長達3個多月,當時媽媽沒能與孩子及時溝通,自此後孩子性情漸變,當父親回國時症狀減輕,再度出國後又變得煩躁不安,答非所問,不午睡,納好,大便偏幹,小便黃,夜眠不安。
查體:
精神一般,面色黃滯少澤,雙下眼瞼色暗如袋,舌紅苔淡黃,脈浮數而大,腹脹,腦電圖正常。
診斷:
輕微腦功能障礙症候群(陰陽不交)治法:清心安神,交通上下。
處方:
分手陰陽100次,揉小天心49次,清心經300次,清板門500次,清大腸500次,補腎經600次,揉二馬50次,耳穴壓豆雙神門、心、腎。
穴位:
分手陰陽100次,
揉小天心49次,
清心經300次,
清板門500次,
清大腸500次,
補腎經600次,
揉二馬50次,
耳穴壓豆雙神門、心、腎。
5月8日診:經推拿治療後,當夜睡眠好,食慾增加。
5月9日診:對喜歡的話題能夠主動描述,與大人交流說話次數明顯增多(如對喜歡的小動物會津津樂道)。
5月14日診:最近幾天均能睡午覺,能回答老師的問話。
5月15日診:今天心情煩躁,易發脾氣,對老師所問不肯面對。前方加摩心俞、肺俞、膽俞。
5月18日診:最近2天,情緒明顯好轉,中午能午睡,下午能完成50道題,回答問題時能面對老師。說話多,面色轉潤,雙眼袋黑色變淺,小便清,睡眠安。
經40餘次治療後諸症消失,學習成績提高,說話有序,行為正常。
2007年中秋患兒父親回國,全家親臨致謝,告知患兒一切正常,學習非常優秀。
按語:
本病患兒智力正常,由於思念父親,母親缺少溝通疏導,長期抑鬱,氣結於內,陰陽不相接續。陽遊於外而見情緒不穩,衝動任性,並有一定程度的學習影響。陰閉於內則心竅不開,出現神不守舍,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治宜交通心腎,水火相濟。用清心經瀉無根之火,補腎經、揉二馬滋養陰液,清板門、清大腸暢通中焦,使氣機上下交通。合以分手陰陽、揉小天心,共奏陰陽貫通之功。
情志病治療可利用五行生剋,情志相勝的理論進行心理療法,即用一種情態去糾正相應所勝的情志,如悲勝怒,怒勝思,恐勝喜,喜勝悲的情志相勝心理治療,本案患兒因父親遠離,由於思念而生恐懼的特點,分散其精力,隨以聯繫引導孩子開口說話,面對面而不生懼地逐漸打開話匣,逐步能主動接受治療,順利治癒本病。
小兒推拿李波:張素芳教授小兒推拿治療兒童注意力缺陷多動症醫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