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治療需達到臨床治癒

2020-11-23 搜狐網

  [2010年3月22日,北京] 兒童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是一種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常見的生理性疾病。我國有近2000萬的兒童患有ADHD,其中約50-60%患兒的症狀會持續到成人甚至終身帶病。今天,在由西安楊森製藥有限公司舉辦的「2010年兒童多動症診斷與治療國際交流媒體研討會」上,美國國家兒童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James M. Swanson教授以及國內著名兒童多動症防治專家,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兒童精神病學研究室主任王玉鳳教授就ADHD的病因、診斷、治療目標以及藥物在治療ADHD中的重要地位進行了深入地討論。

  ADHD的發病率為4-6%,男童發病率約為女童的三倍。ADHD患兒普遍存在注意力缺陷、衝動、多動的症狀。James M. Swanson教授指出「有研究顯示,生物學因素在確定ADHD病因方面起到了關鍵作用。ADHD與人體腦部的多巴胺系統有關。多巴胺是一種神經遞質,被認為可以激活大腦皮層或強化社會行為。腦結構與功能的研究顯示,ADHD患兒與健康兒童存在明顯差異,多巴胺缺乏是ADHD最重要的致病因素。ADHD病因的判定對醫生選擇正確的治療方法具有實際的指導意義,也為藥物治療作為ADHD首選治療方法提供了科學依據。」

  王玉鳳教授認為ADHD的治療不應僅僅滿足於症狀的改善和減輕,而應該達到臨床治癒,只有在此基礎上,才能達到患者社會功能的恢復。ADHD治療的最終目標—「緩解」即「臨床治癒」,被定義為患者不再被診斷為ADHD,症狀最小化或無症狀,並且獲得最大化的功能恢復。由於ADHD多發生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會導致患兒學習成績不佳、自制力差、經常擾亂課堂秩序、影響其他同學等現象。如果症狀持續存在,則會對患者的教育、就業、社會發展、情感功能等產生影響,導致職業地位低、藥物濫用和犯罪等不良後果。「緩解」意味著通過治療,達到臨床治癒後,患者在情感,行為,學業和社會功能方面得到最大的恢復。在臨床實踐中,為了獲得最大的緩解率,改善兒童多動症的症狀,應該進行有針對性的藥物治療。

  作為SNAP-IV量表的研發者,James M. Swanson教授建議在治療過程中父母和老師可以使用SNAP-IV量表。「通過對患者進行26個條目(如很難持續專注於工作或遊戲活動、在問題沒問完前就急著回答等)的逐條評估,可以更綜合、客觀地評價患者的症狀是否最小化或者無症狀。當患者測試的平均值≤1或者總分≤18時,就可以表明患者得到了『緩解』,達到了臨床痊癒。」

  王玉鳳教授強調,「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有類似ADHD的症狀表現,一定要儘早帶孩子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治療ADHD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傳統的治療藥物需要每天多次服藥,依從性較差。患兒在校服藥可能會感覺尷尬,也可能會招致別人異樣的眼光,因此經常漏服,從而影響治療效果。採用OROS?控釋技術的藥物能大大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和治療效果。在我國《注意缺陷多動障礙診療指南》中推薦的一線用藥是長效製劑鹽酸哌甲酯控釋片,它是哌甲酯長效新劑型,能迅速起效,每天只服用1次,藥效可以持續12小時釋放,更好地提高患者的依從性,保護患兒隱私,是具有良好安全性的首選治療藥物。」

  王教授同時也呼籲:「孩子是家庭,乃至國家的希望。全社會都應該給予ADHD患兒更多關注。醫生、家長和老師應攜起手來幫助ADHD兒童得到及時、正確的治療。」

  

相關焦點

  • 小兒推拿李波:張素芳教授小兒推拿治療兒童注意力缺陷多動症醫案
    小兒推拿李波:張素芳教授小兒推拿治療兒童注意力缺陷多動症醫案 兒童期最為常見的一種心理行為障礙是注意力缺陷多動症。
  • ADHD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自測指南
    歷史1968年的DSM-2將ADHD稱為兒童活動亢進。1980年的DSM-3將ADHD稱為注意力不足症(可能伴隨過動)。1987年的DSM-3-R將ADHD更名為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1994的DSM-4將ADHD分為注意力渙散型、過動型和混合型。2013年的DSM-5沿用了DSM-4的分類。
  • 【天使醫案】一例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痊癒!
    求醫經歷 立刻帶著晨晨去了當地的兒科醫院,經過一段時間治療,也沒有效果,後來在朋友介紹下,來到廣州天使兒童醫院就診。 天使診斷 龍軍主任對晨晨的生活壞境、成長過程、過往病史都進行了細緻的了解,發現孩子不僅頑皮多動、注意力不集中、情緒衝動。而且情緒不太穩定、亂發脾氣 。
  • 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國家級科研項目落地奕動教育
    【慧聰教育網】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是一個全球性的公共衛生問題,給很多學齡兒童家庭造成了極大的困擾。北京安定醫院國家精神心理疾病臨床醫療研究中心採取多種評估和檢查方法,對「正念+運動訓練」這一治療模式的可行性進行進一步驗證,為孩子以後的治療提供儘可能多的幫助和參考。
  • 鄒小兵:竟然高達一半的自閉症譜系伴隨注意力缺陷(多動症)
    且看今天的文章——  自閉症譜系同時患有注意力缺陷障礙怎麼辦?  文|鄒小兵  《大米和小米》義務顧問  中山三院兒童發育行為中心主任  整理|噹噹  編輯|大八  自閉症兒童常常給我們的印象是好動、注意力不集中,因此自閉症被誤診為多動症並不少見。
  • 電子遊戲當處方藥治療兒童多動症
    6月15日,FDA批准了Akili Interactive公司旗下一款叫做EndeavorRx的「數字治療設備」上市銷售,用於改善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的兒童的注意力功能。Akili稱,EndeavorRx是第一個也是唯一的FDA批准的通過視頻遊戲為多動症兒童提供注意力的處方藥。
  • 正確認識兒童多動症
    兒童多動症又稱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是一種常見的兒童行為異常疾病。一件事情沒有做完注意力就提前轉移,頻繁地從一種活動轉向另一種活動,常常因為注意到了另一件事情而對正在做的事情失去了興趣,但是最終任何一項活動都不能進行到底。 在臨床上,多動症患兒的注意缺陷常有以下幾個特徵:主動注意時間短;隨著注意時間延長表現越明顯;在枯燥的環境中更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極易受外界環境幹擾; 上述情況持續時間長。
  • FDA批准第一款電子遊戲處方,治療兒童多動症
    近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准銷售第一款基於遊戲的數字治療設備,以改善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兒童的注意力。是通過計算機測試來改善注意力,是第一個旨在改善ADHD相關症狀的數字治療設備。
  • 奕動教育開展正念和運動訓練治療注意力缺陷服務項目
    (原標題:奕動教育開展正念和運動訓練治療注意力缺陷服務項目) 北京安定醫院國家十三五重大慢病研發計劃成果推廣項目
  • 兒童多動症咋治?
    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症(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eDisorder,ADHD)是兒童時期較為常見的⼀種神經發育障礙性疾病,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缺乏持久性,過度活躍,行為衝動,患兒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常伴有學習困難,人際關係和自我評價低下。多見於兒童青少年時期,男童發病率大於女童,學齡期症狀明顯,到青春期症狀緩解,部分病例可延續到中年。
  • 孩子玩遊戲很專心卻被診斷為注意力缺陷多動症,重慶小米熊專家揭秘...
    檢查發現,小威是注意力缺陷多動症。 多動症分為三個類型,即注意缺陷型、多動衝動型和混合型。 注意缺陷型主要表現為患兒在日常生活中易分心、懶散、睏倦、動力不足,常常伴有焦慮、抑鬱,有較多的學習問題,而品行問題較少。 小威就是屬於這一類型。
  • 多動就是多動症嗎? 多動症的兒童常有4種表現
    兒童多動症又稱注意力缺陷多動症,是一種常見的兒童行為異常疾病
  • FDA批准首個治療兒童多動症的的醫療器械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消息,日前,美國FDA宣布批准第一款治療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的醫療器械上市,這款醫療器械名為 Monarch 外部三叉神經刺激(eTNS)系統,最初是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發明,洛杉磯的醫療器械公司 NeuroSigma Inc .負責開發,可用於治療尚未接受 ADHD 藥物治療的7-12歲患者。
  • 健識藥師談|孩子多動症,醫生給開了興奮劑?
    實踐是檢驗臨床療效的唯一標準,1937年Bradley 發現中樞興奮劑(苯丙胺)可改善患者多動障礙,從此多動障礙治療進入了新的篇章。 01 為什麼中樞神經興奮藥可以治療多動症?
  • 工作總是摸魚、走神,你可能得了「成人多動症」
    那麼,你可能患有成人多動症,在醫學上也被稱為「成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簡稱ADHD。你沒聽錯,多動症竟然也有「成人版」,不信,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成年人也會得多動症嗎?1972年,一位美國醫生首先報導了成人多動症病例,醫學界對成人多動症的認知和研究從此拉開序幕。
  • 22歲準研究生被診斷為多動症
    原標題:22歲準研究生被診斷為多動症本報記者劉璇 通訊員鄧盛強 張璟禕越變越衝動,動不動就跟室友發生衝突,上課心不在焉,越來越無法集中注意力……飽受同學關係和學業雙重折磨的準研究生章帆(化名)找到武漢市心理醫院,想紓解自己的情緒障礙,但專家診斷為 「多動症」,一種常被人們認為小孩子才會得的病。
  • 兒童多動症是什麼病
    兒童多動症是一種常見的兒童行為異常疾病,又稱注意力缺陷多動症 (ADHD), 或腦功能輕微失調症候群,這類患兒的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 , 但學習、行為及情緒方面有缺陷,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短暫,活動過多,情緒易衝動,學習成績普遍較差,在家庭及學校均難與人相處,日常生活中常常使家長和教師感到沒有辦法。
  • 孩子成績跟不上,可能是小兒多動症
    經過臨床檢查與評估,小齊被診斷為「小兒多動症」。平時家長在養育過程中,往往容易忽略小兒多動症,將各類病症表現歸為小孩的正常表現,耽誤了孩子的最佳治療時間。小兒多動症是什麼?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簡稱ADHD),俗稱小兒多動症,是以注意缺陷、多動和衝動為核心症狀的精神行為異常。全球兒童發病率約為7.2%,60%~80%可持續至青少年期,50.9%持續為成人ADHD。約65%的患兒存在一種或多種共患病(學習障礙、抽動障礙、對立違抗障礙、焦慮等)。
  • 多動症可能會自愈?孩子到青春期後自然會好嗎?
    Can   ADHD   heal   itself關於多動症不治自愈的這個觀點,經大量臨床研究證明是站不住腳的
  • 可能是小兒多動症惹的禍
    經過臨床檢查與評估,小齊被診斷為「小兒多動症」。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簡稱ADHD),俗稱小兒多動症,是以注意缺陷、多動和衝動為核心症狀的精神行為異常。 全球兒童發病率約為7.2%,60%~80%可持續至青少年期,50.9%持續為成人AD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