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130為何成績始終在班裡靠後?安靜型多動症最容易被家長忽視

2020-11-26 浙江在線

  13歲的小娟(化名)明年小升初,上課很喜歡神遊,三年前她經過智商測試,130的高分讓家長和老師又是驚喜又是不解:既然智商這麼高,那為什麼成績還是班裡中下遊?

  這個問題並不難回答,杭州師範大學附屬醫院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多學科聯合門診的方妍彤醫生說,小娟其實是一名多動症患兒。不同於其他坐不住的多動症患者,小娟患的是安靜型多動症。

  自今年9月4日,杭師大附院開設這個聯合門診以來,已經有近百個患有不同類型及程度的多動症孩子來到這裡,而其中2/3是三年級的孩子。患有多動症的孩子中,90%存在學習困難的情況。方妍彤醫生提醒,如果確診多動症,應儘快幹預治療,從治療角度來說,學齡前就應介入,拖到三年級已經有點晚了。

  智商130的小姑娘上課喜歡神遊

  上課開小差是很多孩子都會有的上課表現,有的輕有的重,但如果神遊到老師叫喚也不聽,必須輕碰才能回過神來,問題可能有點嚴重了。小娟是2014年方妍彤前往拱墅區各大小學做多動症流調時遇到的一名小患者。

  「當時老師說小姑娘上課常常開小差,神遊到不知哪個角落,做作業也是磨磨嘰嘰,家長也說女兒常寫作業到半夜,」方妍彤說,經過測試後,發現小娟智商高達130,是非常有天賦的那一類人群,然而另一份檢查說明,小娟同時患有注意力缺陷,也就是安靜型多動症。

  一般人認為,多動症兒童表現活動過多,不論在何種場合都處於不停活動的狀態。但注意力缺陷型多動症,多安靜,不造成別人困擾,反而容易被忽略,這類型的多動症多見於小女孩。

  方妍彤說,自己跟小娟有過幾次接觸交流,發現小娟說話溝通非常有條理、清晰,眼神對視很正常,在自己喜歡的歷史話題上也顯得很專注。「但是她的注意力就是集中不了,這也是她為什麼成績上不去的原因,明顯的『高智商低成就』。」

  更令人惋惜的是,在方妍彤對小娟家長提出讓她接受藥物治療並配合生物反饋訓練時,家長拒絕了,覺得吃藥會讓孩子變笨。三年來,方妍彤逮著機會就勸說小娟家長,可惜後者始終沒有答應。

  「其實多動症的發病機制很複雜,與多種因素有關,如腦神經遞質數量不足等,一旦確診,藥物治療是首選,再輔佐行為矯正,而且根據北大六院一項研究,多動症孩子在接受藥物治療3個月後,核磁共振檢查顯示,大腦體積增厚、表面積增大,糖代謝、氧代謝都同步提高,這說明大腦運轉比之前快了。所以其實藥物並不會讓孩子變笨,反而是種『聰明藥』。」短期的效果是使的神經遞質水平增高,減輕多動症的核心症狀,長期的效果是促使神經網絡和腦神經的發育,到達功能的緩解。

  不恰當的教育方式也可能讓孩子患上多動症

  相比較而言,門診中好動的多動症患兒要更多一些。

  貝貝(化名)今年3年級了,在他幼兒園時,老師發現貝貝不聽指示也不愛集體活動,曾委婉地提醒家長,家長覺得小男孩皮了點,長大了就會好的。等到小學入學面試時,貝貝完全不理會面試老師,顧自玩耍,學校組織了評審小組對貝貝進行智商鑑定,證明智商不存在問題才最終入學。入學後也不省心,一度發生過全校師生尋找他的事件。

  眼看著孩子一天天大起來了,不聽話的行徑卻依然,加上成績始終在班級末尾,貝貝媽媽帶著他輾轉了兩家醫院後,多動症得到了確診,最終在杭師大附院兒童保健科接受了藥物治療,以及生物反饋行為矯正訓練。同時,媽媽放棄了工作,開始了陪讀生涯,到現在已經是第三年了。

  多動症,也稱為注意力缺陷多動衝動障礙,是常見的兒童時期行為障礙性疾病之一。90%的多動症患者存在學習困難的情況。多數不能治癒,只能通過藥物緩解病情。根據目前研究發現,兒童多動症患兒中有70%會發展為青少年多動症,這其中又有30%直到成人依然患有多動症。成人多動症,則存在更多的社會功能問題,如工作困難、人際交往差,自我評價低、物質濫用、交通事故等等。

  「多動症與遺傳有很大的相關性,80%為遺傳性,20%為外界因素影響。之前接診過一個15歲的孩子,母親早逝,每次過來複診時,父親都對他不假辭色,教育方式非常簡單粗暴,並且不認為自己存在問題。實際上,恰恰是父親的這種粗暴教育方式,催生了孩子多動並伴有對立違抗症狀,表現為藐視權威、不服管教,甚至撒謊等不良品行,未來成年後社會功能會受到極大影響。」方妍彤強調。

  方妍彤說,當發現孩子出現有多動、注意力集中困難、衝動任性、學習困難等情況時,最好帶孩子到專業的醫生做檢查,並儘可能提供豐富翔實的資料。包括學校對他的成績評價、人際關係評價等,平時家長注意到的一些類似表現,醫生會給孩子做量表測試,以確認孩子是否患有多動症。一旦確認後,應儘快接受藥物治療及相應的生物反饋訓練。

相關焦點

  • 智商130成績差!原來是患上多動症 99%的家長都忽略
    原標題:智商130成績差!原來是患上多動症 99%的家長都忽略   原標題:智商130成績差!原來是患上多動症 99%的家長都忽略   原標題:智商130,杭州小姑娘成績總是中等偏下!
  • 智商高但成績差,不愛動卻得了多動 ?| 那些年被我們誤讀的「多動症...
    原標題:智商高但成績差,不愛動卻得了多動 ? 正如自閉症總被誤認為是「自我封閉」一樣,多動症的行為特徵也一直被我們粗暴地歸為「多動、好動」。 但事實是,它也可能發生在看上去平和安靜,總是乖乖坐好的孩子身上。
  • 女兒智商130成績卻不好?父母帶她去醫院後嚇一跳
    在測智商後,方醫生又為小娟做了注意力、視聽整合等一系列專業的檢查,然後又向老師和家長詳細了解小姑娘的日常表現,最後得出的結論竟是孩子患有多動症。方醫生說,患有多動症的孩子因為不能好好集中注意力,90%以上學習成績都不好。
  • 智商130成績卻不好,3年級的小朋友告訴你犯下了哪些認識誤區?
    父母一度懷疑她智商有問題,結果帶去一檢查,竟然高達130,比正常人還高出30。高智商卻沒有一個好成績,在很多人看來是個矛盾的事情,其實這樣的情況都是成年人的認識誤區造成的。安靜也可以是多動症,外向的人也會孤獨、自卑經過檢查,小娟被認定是多動症。可能是多動症中這個「動」字誤導了很多人,總覺得多動症一定是好動的才是,其實不然。
  • 所有家長們看過來!孩子成績老上不去?可能是小兒多動症惹的禍
    上課總是走神,一節課聽不到10分鐘,小動作多,上課時會在椅子上動個不停,或坐在位置上看著窗外,有時會突然起立,離開位置,無法獨立完成家庭作業,必須在家長監督下完成,學習成績波動較大。 與同學的關係也不是很好,常與老師爭執、跟父母頂嘴。
  • 孩子成績跟不上,可能是小兒多動症
    近日,小齊媽媽帶小齊來湖南婦女兒童醫院就診,經過兒保科吳亮醫生的詳細問診,原來小齊在讀幼兒園期間,就無法安靜地上課,不能與其他孩子好好玩耍,想要他人東西時就動手打人。而自上小學以來,他的情況越發嚴重,上課總是走神,一節課聽不到10分鐘,小動作多,上課時會在椅子上動個不停,或坐在位置上看著窗外,有時會突然起立,離開位置,無法獨立完成家庭作業,必須在家長監督下完成,學習成績波動較大。
  • 正確認識兒童多動症
    有些孩子不太愛學習,比較調皮好動,家長可能會擔心,這是不是「多動症」啊?其實呢,好動情況和「多動症」並不是一回事,那具體什麼是多動症,有什麼典型症狀,該如何應對?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下課後則不斷招惹別的同學,到處奔跑,不能安靜地完成一種活動。 多動是兒童多動症的一個重要表現,常常有以下幾個特點:多動是隨時間逐漸出現的;活動量並不比正常兒童多;動作常無目的性;並非所有的多動症患兒都「多動」;「多動」大多至青春期後逐漸消失。
  • 少年成績倒數被誤認弱智 測智商發現接近天才
    原標題:少年成績倒數被誤認弱智 測智商發現接近天才   為了兒子,高管父親辭職回渝,母親成全職媽媽,可憐天下父母心   醫生說,這是小兒多動症引起,可以治   11歲鵬鵬(化名)的智商測評結果135分!正常人中只有3%~5%的人有這樣的智商水平。
  • 智商130的女兒竟然是多動症?也許是個天才兒童!
    近日,由於小學三年級的女兒成績一直不理想,杭州某母親帶著她去某家醫院新開的「學習困難諮詢門診」諮詢,可是測出來的智商居然有130,遠遠超出了平均水平30分。根據報導,女孩在整個諮詢過程中,也都安靜地坐著,交流對答大方得體。
  • 31位家長要求多動症孩子離班 學校開「一個人的班級」
    9月1日開學後,全城大部分媒體都接到同一條線索,積玉橋學校三年級(3)班的家長代表挨個給媒體「爆料」——該班有一名多動症兒童浩浩,有動手打同學的習慣,極大地影響了班中的教學秩序。夫妻倆帶著孩子到武漢、西安、杭州等大城市尋醫問藥,孩子做了磁共振、心電圖、腦電圖、染色體等很多檢查,最後確診為「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俗稱「多動症」。但給孩子吃了治療藥物後,發現藥物副作用特別大,孩子嗜睡、不願意走路和吃飯,他只得給孩子停了藥。  浩浩並不是就近入學,陳先生說當時找了不少學校都被拒,積玉橋學校校長祝正洲看著孩子可憐,才讓浩浩隨班就讀。
  • 多動就是多動症嗎? 多動症的兒童常有4種表現
    那麼如果小孩子多動就是得了多動症嗎?多動症的常見表現又是怎樣?接下來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多動就是多動症嗎?多動並不是小兒多動症的唯一特徵,事實上,在多動症患兒中,有些並沒有活動過多的表現。這種類型多見於女孩。她們平時並不多動,甚至呆滯,看上去很文靜;上課時沒有過多的小動作,能夠安靜地坐在座位上,但是不知道老師講課的內容。
  • 22歲準研究生被診斷為多動症
    可上大學後,章帆發現自己的急躁脾氣變得越來越難控制,特別是今年開學以來,像個「炮仗」一點就著,經常為點小事跟同學爭吵。讓他感到害怕的是,不管自己怎麼努力,上課都無法集中注意力,學習越來越吃力。上周四他找到武漢市心理醫院,兒童康復部主任湯珺接診了這個「超齡兒童」。章帆告訴她,自己打小上課就愛「走神」,從小到大都學得很辛苦,現在的成績是比同學多付出二三倍的努力才換來的。
  • 為什麼孩子智商130,成績卻不好?
    杭州某小學的學生小娟,平日非常乖巧,回到家就做作業、看書,但成績卻一直在班上穩居中下水平。父母帶著她去看了某醫院的學習困難諮詢門診後發現,小姑娘的智商130,比平均值高出了30,屬於很優秀的水平。但同時也發現她得了「非典型性多動症」。她的「多動」不在行動,而在思維上。
  • 太原天使兒童帶您判斷多動症ADHD與抽動症的區別
    如何正確診斷抽動症和多動症ADHD:黨京會主任指出,家長們平時要多注意觀察小孩的各種行為,通過自行判斷,及早發現情況。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儘快到正規專業的多動症ADHD醫院進行專業診斷,並做出相應的治療。
  • 太原多動症ADHD要做哪些檢查
    太原多動症ADHD要做哪些檢查 時間:2020-12-01 16:15 太原天使兒童醫院 「小孩就是調皮好動了一點,怎麼會是患上了多動症ADHD呢?」王女士訴說道。王女士的兒子今年8歲,平時很好動,上課注意力也不集中,總喜歡在座位上扭來扭去,之前學習成績還排在班級中上遊,可是近幾次考試都排在了班級末尾,這讓王女士百感交集。後來在醫院做了檢查,才發現小孩竟是患上了多動症ADHD,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鄒小兵:竟然高達一半的自閉症譜系伴隨注意力缺陷(多動症)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混跡在家長圈中多年的大米發現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  很多孩子表面上安安靜靜的,但是容易走神,家長們認為孩子不動就跟多動症無關,也不會意識到可以找醫生尋求相關藥物幫助。
  • 興奮多動或因高功能自閉症 常被誤診為多動症
    ●阿斯伯格症候群常見於調皮兒童,易被誤診為多動症或性格障礙●患兒本身可能很聰明並具備特殊才能,如悉心引導,長大後從事的職業有可能與兒時特長相關,可以積極化弊為利剛剛過去的「世界自閉症日」,讓社會對不肯開口說話、活在自己世界裡的小天使們有了更多的認識和關注。但你聽說過「高端自閉症」嗎?
  • 三周歲的女孩多動症表現是哪一些
    多動症3歲以下兒童在疾病的時間,這讓很多家長感到十分擔心和心疼了。多動症是兒童時期常見的精神疾病,如果不及時有效的治療,給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帶來嚴重的影響。三周歲的女孩多動症表現是哪一些?
  • 多動症可能會自愈?孩子到青春期後自然會好嗎?
    雖然,也有部分的患兒在成年後,「多動」的症狀會減弱,但其他的症狀:如注意力不集中、脾氣暴躁、衝動、自控能力差並不能消失,而且也有患兒未經有效治療,病情也會加重,出現各種共患病,嚴重影響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多動症的危害家長不容忽視,家長一定要上正規的醫院給孩子及時的治療,避免加重病情,給下步治療帶來不便,到時候追悔莫及。
  • 面對孩子的「多動症」,不妨聽聽愛因斯坦的案例,從多動症到天才
    導語 作為父母,都會特別關注孩子的健康,這幾年來,"多動症"患者很多,這個病主要發生在兒童身上,父母都不希望孩子有多動症。面對孩子的"多動症",不妨聽聽愛因斯坦的案例,從多動症到天才。 01、面對孩子的"多動症",不妨聽聽愛因斯坦的案例,從多動症到天才 大家一定想不到,在20世紀,偉大的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文坦也是多動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