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測智商後,方醫生又為小娟做了注意力、視聽整合等一系列專業的檢查,然後又向老師和家長詳細了解小姑娘的日常表現,最後得出的結論竟是孩子患有多動症。方醫生說,患有多動症的孩子因為不能好好集中注意力,90%以上學習成績都不好。
「安靜」的多動症女孩
比例遠高於男孩
小娟的父母不能理解的是,自己的女兒明明安安靜靜的,怎麼會是多動症呢?
「多動症的學名叫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可分為三種類似:一是注意缺陷型,二是多動衝動型,三是前兩者的混合型,後兩者因在行為上外顯,容易被大家識別,而第一種看起來雖不吵不鬧,但其注意力卻沒集中在該做的事情上,腦子其實在神遊,如此隱匿的多動不容易發現。」方醫生說。
對於多動症,國內外調查發現患病率為3%~6%,男女比為4~9:1,但臨床上發現,在安靜的多動症中,女孩的比例要遠遠高於男孩,因此家有特別文靜女孩的家長尤其得多個心眼。
在多動症的識別上,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放眼於學習成績,通常是到了三年級左右,看孩子成績還不樂觀才去求助醫生。事實上,多動症的發病年齡已擴大到4至18歲,只要家長和老師多注意觀察,有的孩子在幼兒園大班就能被發現,這樣越早幹預效果越好,甚至可以不用吃藥只給予行為矯正就好。
但如果沒能得到很好的幹預治療,30%會轉變成成人多動症。而早發現的關鍵就在於對孩子社會功能的觀察與評估。
就拿小娟來說,老師反映,她在上課時看起來端端正正地坐著,但並沒有在認真聽講,有好幾次點名讓回答問題,她就像沒聽到一樣,要等同桌提醒了才緩過神來。
而爸爸媽媽吐槽,女兒雖然放學後一回家就做作業,但他們去向同班同學了解後才知道,人家平均一小時能完成的作業,她都得兩小時才能做完。
方醫生表示:「上課神遊,做作業磨嘰,沒有時間觀念是安靜的多動症典型表現。另外,晚上入睡困難,早上不肯起床,自己的東西不會整理,不能很好的與同伴交流等症狀也需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