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智商130成績卻不好?父母帶她去醫院後嚇一跳

2021-01-09 央廣網

  在測智商後,方醫生又為小娟做了注意力、視聽整合等一系列專業的檢查,然後又向老師和家長詳細了解小姑娘的日常表現,最後得出的結論竟是孩子患有多動症。方醫生說,患有多動症的孩子因為不能好好集中注意力,90%以上學習成績都不好。

  「安靜」的多動症女孩

  比例遠高於男孩

  小娟的父母不能理解的是,自己的女兒明明安安靜靜的,怎麼會是多動症呢?

  「多動症的學名叫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可分為三種類似:一是注意缺陷型,二是多動衝動型,三是前兩者的混合型,後兩者因在行為上外顯,容易被大家識別,而第一種看起來雖不吵不鬧,但其注意力卻沒集中在該做的事情上,腦子其實在神遊,如此隱匿的多動不容易發現。」方醫生說。

  對於多動症,國內外調查發現患病率為3%~6%,男女比為4~9:1,但臨床上發現,在安靜的多動症中,女孩的比例要遠遠高於男孩,因此家有特別文靜女孩的家長尤其得多個心眼。

  在多動症的識別上,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放眼於學習成績,通常是到了三年級左右,看孩子成績還不樂觀才去求助醫生。事實上,多動症的發病年齡已擴大到4至18歲,只要家長和老師多注意觀察,有的孩子在幼兒園大班就能被發現,這樣越早幹預效果越好,甚至可以不用吃藥只給予行為矯正就好。

  但如果沒能得到很好的幹預治療,30%會轉變成成人多動症。而早發現的關鍵就在於對孩子社會功能的觀察與評估。

  就拿小娟來說,老師反映,她在上課時看起來端端正正地坐著,但並沒有在認真聽講,有好幾次點名讓回答問題,她就像沒聽到一樣,要等同桌提醒了才緩過神來。

  而爸爸媽媽吐槽,女兒雖然放學後一回家就做作業,但他們去向同班同學了解後才知道,人家平均一小時能完成的作業,她都得兩小時才能做完。

  方醫生表示:「上課神遊,做作業磨嘰,沒有時間觀念是安靜的多動症典型表現。另外,晚上入睡困難,早上不肯起床,自己的東西不會整理,不能很好的與同伴交流等症狀也需警惕。」

相關焦點

  • 期中考試成績出爐 杭州七醫院測智商的孩子多了三成
    女兒每次考試都墊底,母親極力要測智商  「眼看孩子的學習成績越來越差,上課根本聽不進去,小動作很多,寫數字前後顛倒,作業經常少做、漏做,我真懷疑她智商有問題。」在市七醫院兒童心理科就診時,杭州市民劉女士直嘆氣。
  • 為什麼孩子智商130,成績卻不好?
    杭州某小學的學生小娟,平日非常乖巧,回到家就做作業、看書,但成績卻一直在班上穩居中下水平。父母帶著她去看了某醫院的學習困難諮詢門診後發現,小姑娘的智商130,比平均值高出了30,屬於很優秀的水平。但同時也發現她得了「非典型性多動症」。她的「多動」不在行動,而在思維上。
  • 智商130成績差!原來是患上多動症 99%的家長都忽略
    原標題:智商130成績差!原來是患上多動症 99%的家長都忽略   原標題:智商130成績差!原來是患上多動症 99%的家長都忽略   原標題:智商130,杭州小姑娘成績總是中等偏下!
  • 智商130成績差 盤點那些高智商名人
    上小學三年級的小娟是一個文靜的女孩子,但學習成績一直徘徊於班級中下,情急之下父母帶她到醫院諮詢,醫生給小娟檢測了智商,得出來一個讓父母意外的結果:智商130!  要知道普通人的智商一般在80~110,130的智商就屬於優異水平了,那高智商的小娟的為何學習成績一般呢?醫生給出的結論是多動症,原來如此。相信小娟同學在經過行為矯正後學習成績一定會迎頭直上!
  • 智商130成績卻不好,3年級的小朋友告訴你犯下了哪些認識誤區?
    父母一度懷疑她智商有問題,結果帶去一檢查,竟然高達130,比正常人還高出30。高智商卻沒有一個好成績,在很多人看來是個矛盾的事情,其實這樣的情況都是成年人的認識誤區造成的。單方面的「聽」,就是一個成年人去聽都不見得有多好,何況孩子呢?按照學習規律來說,即使按照應試的成績要求,五年級開始慢慢提出成績概念是合理的,前面只需要給他樹立一些正確的生活認知和判斷,何愁學習不會上去?
  • 智商130為何成績始終在班裡靠後?安靜型多動症最容易被家長忽視
    13歲的小娟(化名)明年小升初,上課很喜歡神遊,三年前她經過智商測試,130的高分讓家長和老師又是驚喜又是不解:既然智商這麼高,那為什麼成績還是班裡中下遊?  這個問題並不難回答,杭州師範大學附屬醫院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多學科聯合門診的方妍彤醫生說,小娟其實是一名多動症患兒。不同於其他坐不住的多動症患者,小娟患的是安靜型多動症。
  • 智商130的女兒竟然是多動症?也許是個天才兒童!
    近日,由於小學三年級的女兒成績一直不理想,杭州某母親帶著她去某家醫院新開的「學習困難諮詢門診」諮詢,可是測出來的智商居然有130,遠遠超出了平均水平30分。根據報導,女孩在整個諮詢過程中,也都安靜地坐著,交流對答大方得體。
  • 女兒養了只寵物,媽媽看到嚇一跳,還以為是大蜘蛛,樣子太奇怪了
    女兒養了只寵物,媽媽看到嚇一跳,還以為是大蜘蛛,樣子太奇怪了!隨著近幾年寵物行業發展越來越好,現在餵養寵物也變成了一種潮流,很多主人為了養寵物,甚至不惜一切代價。前不久,就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情,一個小女孩在家裡養了一隻寵物,把她媽媽嚇了一跳,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事情是這樣的,這天早上天還沒亮,女孩的媽媽起床準備做早飯,卻突然看到插座那裡有個奇怪的東西。她有點害怕,趕緊開燈一看,卻是直接嚇了一跳,原來有一隻「大蜘蛛」停在那裡,一動也不動。
  • 「告訴你個秘方啊,用完要去醫院搶救的那種」
    昨天科室一95後妹妹發了張「生男生女清宮圖」給我,讓我結合我兩個孩子的生辰核對下這張圖靠譜不靠譜。我點開圖一看,OMG!!!這不是9年前我備孕時候,婆婆神秘兮兮給我看的圖嗎?但是本著許多父母對「孩子性別」的執著,醫院沒少接收為了生男孩拼了命用民間療法的孕婦:例如魔都某醫院5月初產科接診的一位孕婦,下體見紅,還腹痛不止。原來是聽人家說「酸兒辣女」,求子心切的她就買了很多山楂回家吃,導致血脈流動過快,血液循環加速,造成子宮興奮,引發流產。
  • 父母都曾是985學霸,孩子卻是成績墊底的學渣,基因突變了嗎?
    這是來自我的一位同學,她與她老公最近的困惑。她是一家外企的高管,她先生則是上市公司的總經理。兩人都是上海985高校的碩士。在上海這樣寸土寸金的城市裡,他們早早給孩子買好了徐匯區一平方價值13萬的學區房,從小各種興趣和學習班也從沒落下。
  • 兒童醫院測智商爆滿 多是成績差被老師要求測
    兒童醫院測智商被擠爆 多是成績差被老師要求  這個學期開學不到兩個月,市兒童醫院兒保科變得格外忙碌,令醫生們納悶的是這個學期以來測智商的學生明顯增多,每個周六都要為這些來測智商的孩子加班。
  • 少年成績倒數被誤認弱智 測智商發現接近天才
    原標題:少年成績倒數被誤認弱智 測智商發現接近天才   為了兒子,高管父親辭職回渝,母親成全職媽媽,可憐天下父母心   醫生說,這是小兒多動症引起,可以治   11歲鵬鵬(化名)的智商測評結果135分!正常人中只有3%~5%的人有這樣的智商水平。
  • 分數低的同學被要求去醫院測智商,對學校的做法和教師的行為,你...
    相關推薦:點擊進入>>>2018上半年教師資格面試準考證列印入口中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備考資料一覽表2018上半年教師資格證筆試成績查詢入口更多備考資料、考試資訊請關注>>>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網
  • 千萬不要帶孩子去測智商,因為人的大腦可塑性高,受到後天的影響很大
    比如有個媽媽和我說,兒子去上籃球課,其他和他差不多年齡的小孩都能專心聽老師講,學得又很快,只有自己的孩子反應遲鈍,站在那發傻半天……她心裡就很疑惑,自己的娃智商是不是有問題?要不要帶他去檢查下。
  • 他智商高達230碾壓愛因斯坦,8歲高考成績近滿分,如今成就怎樣?
    對於任何人來說,智商都是非常重要的,智商高的人無論是做什麼事都會比別人要優秀得多,尤其是在學習方面,普通人可能需要幾天才能學會的東西,高智商的人可能一次就學會了。所以身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擁有高智商。
  • 小夥撿到一隻泥巴狗,帶回家洗乾淨後嚇一跳:這是什麼東西?
    小夥撿到一隻泥巴狗,帶回家洗乾淨後嚇一跳:這是什麼東西?38 來源:萌寵一家親 原標題:小夥撿到一隻泥巴狗,帶回家洗乾淨後嚇一跳
  • 老師要求成績差學生做智商測驗 疑出於評優考慮
    ,去醫院查查智商有沒有問題吧。」  7月27日上午,記者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簡稱北醫三院)兒童智測室遇到了焦慮的劉女士,她10歲的兒子思陽(化名)正在診室裡接受智商檢測。  「緊張死了,如果孩子的智商有問題,真不知道該怎麼辦。」劉女士說,思陽是北京市朝陽區某重點小學四年級學生,學習成績不好,一直是班裡的後幾名。這次期末考試,語文剛及格,外語只得了20分。
  • 周杰倫不測智商指數:我怕被自己智商嚇到(圖)
    周杰倫不測智商指數:我怕被自己智商嚇到(圖) 而被問及自己的智商指數時,周董笑道,「沒有測過,我怕自己會嚇一跳。」  誰是娛樂圈最強大腦?男:吳宗憲;女:陶晶瑩之所以願意為《最強大腦》獻出自己的內地綜藝「第一次」,周董解釋道,「我覺得這個非常有趣,我是一個好奇的人。」但首秀為何不選擇自己擅長的音樂節目呢?他說,「我覺得要不走尋常路哦,我這個人生性比較叛逆,在科學這個方面我真的很好奇。」
  • 父母委託醫院火化女兒 醫院擅割死者部分組織
    東方網7月6日消息:女兒在醫院因病情惡化去世後,其父母就委託醫院辦理女兒遺體的火化手續,可是醫院出於醫學研究的需要,在未經該父母同意的前提下,就切割了屍體上的部分組織。之後,該父母就將醫院告上法庭。善意的醫學研究能否成為切割屍體的理由呢?昨天下午,楊浦法院一審判定醫院此舉侵犯了當事人權益,須作出賠償。
  • 女兒患「天使綜合症」 父母:從不覺得她是包袱
    女兒患「天使綜合症」 父母:從不覺得她是包袱受訪者提供 香港大公報圖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快將7歲的陳詠寧,自小發展遲緩及缺乏語言能力當得悉女兒患上不治之症,爸爸陳頌慈(Joson)及媽媽吳芷樺(Joe)倍感沮喪及無助,Joe最擔心日後無人照顧女兒,甚至想過抱住詠寧跳下去,一同返回天家,猶幸丈夫在旁支持,從絕望邊緣拉她一把,不過夫婦同心走出低谷,堅強面對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