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航拍客招募啦!
全文共1486字,閱讀大約需要4分05秒。
很多家長把多動症誤以為孩子是頑皮、淘氣,把抽動症誤以為是喉疾、眼病等對待治療。還有些家長已經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多動症或抽動症,以為隨年齡增長,症狀會自然消失而放棄治療,由於認識上的偏差導致很多多動症、抽動症患兒沒有得到及時治療或延誤治療。其實這些可能都是兒童行為發育疾病的一些症狀表現,孩子一旦得了這種病,家長該怎麼辦呢?
(答案在結尾的彩蛋中喲!)
家長能否注意到孩子的抽動、聳肩、學習困難、注意力不集中等這些日常行為中的異常,是孩子能否及早得到排查的關鍵因素。那麼生活中如何鑑別是否患有多動症或者抽動症呢?
鑑別多動症
1、過度活動:和正常小朋友的不同之處就是,從小手腳就不停的亂動,顯得格外活潑,睡眠偏少,好喧鬧、好搞破壞。
2、注意力不集中:主要表現在孩子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無關緊要的聲音吸引。
3.學習困難:表現為視聽辨別能力低下、手眼協調困難、短時記憶困難,可能出現寫字凌亂歪扭。
鑑別抽動症
1、有經常性不受控制眨眼的就要注意了!呈現怪態:擠眉、眨眼、皺鼻、噘嘴、聳肩、搖頭,扭頸等。
2、有時候一些抽動症患者在言語上有一些汙言穢語的現象,喉中常發怪聲,不由自主清嗓子或乾咳,常說髒話、粗話。
3、在行動上比較畏縮,手腳及軀體、面部肌肉不由自主抽動、擺動。
重磅消息:4月4日,周六做客《你好,醫生!》的專家是:
呂建光
主任醫師
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委員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兒科專委會理事
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綜合兒科會會員
黑龍江中亞癲癇病醫院兒科門診主任
畢業於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專業,從事兒科臨床診療工作30多年,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兒童多動症、抽動症、遺尿症、語言發育遲緩、矮小症等發育行為疾病及兒童癲癇,熟練掌握兒科相關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秉承中醫整體理念與辨證論治的觀點,參與「醫教一體」診療模式的研究和完善。
多次應邀參加國內外學術交流與醫學聯合科研工作,發表醫學論文十餘篇。
黑龍江廣播電視臺都市頻道《你好,醫生!》為你的健康保駕護航。節目播出時間為每天10:40-11:15,各個領域的專家將在這裡針對大家的各種病症進行答疑解惑,小編還會在節目播出的前一天為你預告第二天的課題和專家。你可以給我們的微信公眾號留言,留言方式為:你好,醫生!+姓名、電話和你想要諮詢的問題,我們會選取一部分幸運觀眾,在第二天的節目中幫你諮詢專家,或是電話回覆你。只要你關注我們的節目,我們就會成為你專屬的健康小秘書,免費諮詢,貼身服務,千萬不要錯過喲!
(彩蛋來啦!答案是A.B.C.D)
兒童抽動症是如何引起的?(多選)
A.遺傳因素
家族中有患病史的,會使孩子發病的機率明顯增高,而且男孩比女孩的患病率高。
B.精神因素
憂傷、驚嚇、情感激動、長期焦慮不安、學習負擔過重、看驚悚小說或電影等等,都會誘發兒童抽動症。
C.家庭因素
家長的關係緊張或者離異、經常訓斥或者打罵孩子、對小孩管教過嚴等等。
D.多巴胺分泌過多
多巴胺分泌過度會導致運動神經系統紊亂,產生肌群不自主抽搐等症狀,是誘發兒童抽動症主要的原因。
專屬你的私人醫生,
盡在《你好,醫生!》
播出時間:
每天10:40-11:15
重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