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擠眉弄眼,也許是病,認識妥瑞氏症

2021-01-10 鴿子醫生育兒

妥瑞症的小孩常因發出無法控制的聲音、做出反覆性的動作,被視為搗蛋鬼。其實,患有妥瑞症的孩子,多半到了青春期,症狀會逐漸消失。在日常生活中,家人應以平常心和妥瑞兒相處,旁人更須對此症狀有所了解,給予最大的包容。

根據統計,6至12歲兒童患妥瑞症的發生率約1/200,且男生多於女生。從門診的人數來看,有逐年增加的趨勢,雖無法確定現今環境是否為影響因素之一,但電子產品的使用、攝取咖啡因食物,以及甜食,對於孩子症狀的顯現不可忽視。

什麼是妥瑞症?

經常搖頭晃腦、動鼻子、眨眼睛、清喉嚨,這些看似感冒症狀,但卻反覆出現,父母要考慮懷疑孩子是否患妥瑞症。妥瑞症為腦神經傳導物質不平衡所造成的神經系統疾病,外顯症狀會有眨眼睛、扭脖子、聳肩等,有些人還會合併聲音,稱為tic(抽動)。若要確診為妥瑞兒,須符合以下條件:動作型症狀兩種以上、聲音型一種以上,且反覆發作超過一年。

其發作症狀的嚴重性,必須考慮到是否影響自己或是他人生活,另外,妥瑞症也可能合併其他相關精神疾病。約有一半的妥瑞兒同時會有過動症,些許則有強迫症等合併症。但這類型的孩子智力正常,甚至常有超出常人的潛能等待發掘,像是知名的音樂家莫扎特就是妥瑞症的患者。

最早確診年齡為5~6歲

過去沒有特定的名稱能解釋這些症狀,也很少有人真正了解此疾病,隨著知識普及,妥瑞症漸漸廣為人知,但也讓許多父母過於擔憂。通常確診妥瑞症的年齡約在5、6歲,父母可在日常生活中,通過上述提及的tic觀察是否患此症。

大部分患有抽動症的孩子,都只有聲音tic症狀,如果沒有超過一年,為短暫性抽動症;若有一個動作和一個聲音超過一年,則是慢性抽動症。有些孩子只是出現短暫性的眨眼睛、清喉嚨等行為,父母無須過於擔心,也不用特別帶至醫院檢查,有時電子產品使用時間長,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出現這些動作。

飲食、規律運動,從日常生活改善

一旦確診為妥瑞兒,醫生會根據症狀嚴重性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症狀較輕微者,通過日常生活的調整就可獲得改善。在飲食方面,避免刺激性、含有咖啡因的食物,例如:紅茶、奶茶、可樂、巧克力等,含有色素的糖果零食也要減少,以免腦部神經興奮,進而影響其學習,有效減緩孩子的發病症狀。此外,鼓勵培養孩子進行規律運動,每天從事一小時,且須有教練教導、具有團體性、競爭性的活動,像是:打球、遊泳、跆拳道等,讓妥瑞兒想要有好表現,也能讓自己更進步。若以上方法皆無法緩解症狀,醫生則會搭配藥物進行治療。

從小護理,多半症狀會消失

除了上述的治療方法,在心理層面,父母要將小孩當做正常人,別刻意指責孩子做出的那些舉動,但也不宜忽略tic的出現,應該讓孩子真正了解自己的狀況,學習如何消化這些情緒,也能適時地跟父母討論,如何讓自己的病狀獲得改善。

若能在年紀小時認真改善,大約有一半的孩子,長大後症狀會慢慢消失,但有些孩子到了青春期,症狀還是無法完全消失,留下些許輕微的後遺症。

緊張、壓力,易加重病情

面臨學校考試、被父母責罵等,這些會讓孩子感到緊張、壓力等情緒,都可能讓症狀變得更加明顯。許多父母為了不讓孩子症狀嚴重,因此過於保護,讓孩子不要沉浸在這類的情緒當中,但其實反而會讓孩子更經不起任何傷害,也可能使其往後的發展能力受到阻礙。父母應讓孩子學著處理壓力,學習如何緩解情緒,像是通過深呼吸、運動等,以免因緊張情緒而發病,經過自我磨練調整,身心將會變得更堅強穩定。

旁人的再教育,能讓妥瑞兒不受傷害

對於妥瑞兒的照護方式,除了尋求專業的醫生協助之外,身旁家人、學校老師、朋友等對於這項疾病都應該有一定的了解。雖大多數人聽過此症狀,但對其了解程度卻很有限,學校老師及旁人的再教育,能減少妥瑞兒受到人際傷害。

妥瑞兒還是能像一般孩子到學校學習,但在課堂會不由自主發出些聲音或動作,老師不該一昧的處罰,在不影響他人的狀態下,可適時安排妥瑞兒上臺寫寫題目、起身動動等,通過這些過程都能緩和即將發作的症狀。

在父母心裡,對於家中有這樣的孩子,難免覺得失落、自責,父母應往好處想,拿下有色眼鏡並輕鬆看待,能幫助孩子接納自己。另外,往往這類型的孩子,在某些方面會有特殊表現,父母應多多發掘孩子的優點及潛能,只要對於疾病的觀念正確,往後大多就能朝正面發展。

相關焦點

  • 妥瑞氏症患者拍片為群體加油:不喜歡被叫「抽動穢語綜合症」
    從小學開始,直到27歲時,蔣雲生才偶然間得知這個「老夥伴」的正式名字:妥瑞氏症。妥瑞氏症患者,會不由自主地抽動,比如搖頭晃腦、擠眉弄眼、聳肩、做鬼臉等,有的還伴隨不自主地發聲,嚴重程度不一,國內亦稱抽動症、抽動穢語綜合症。目前世界上已知的罕見病種類約7000多種,受影響人數超過3億。
  • 妥瑞氏症也無法阻止我追逐夢想,請《叫我第一名》
    「千萬別讓任何事,阻止你追逐夢想」影片中的布萊德患有先天性的妥瑞氏症,他無法控制地扭動脖子和發出奇怪的聲音。而這種怪異的行為,更是讓他從小不被周圍的人理解,在學校裡老師經常批評他,同學們更是對他冷嘲熱諷,就連他的父親因為他總是出醜也對他失望透頂。
  • 人人都有「妥瑞氏」不如站出來做自己
    妥瑞氏症在國內又被稱做 「抽動症」或「穢語綜合症」。目前為止,尚未有任何藥物可以治癒妥瑞氏症。    在英國,有超過30萬的成年人和兒童患有妥瑞氏症。在臺灣,幾乎每兩百人中,就有一人患妥瑞氏症。    在中國大陸,因為沒有妥瑞氏症協會,所以沒有一個官方的準確數字,若根據臺灣和英國的比例,中國大陸的患者人數大概超過百萬。
  • 為何孩子上課發出怪聲小動作多,奇怪的妥瑞氏症你了解嗎
    很快就有其他家長反映,說打嗝影響了孩子的學習狀態,其他科任老師也反映求助。後來問了女孩媽媽,才知道孩子是「妥瑞氏綜合症」,老師說平時不敢提問這個孩子,因為她不敢主動發言,提問時她因為更加緊張,打嗝現象會更加嚴重。
  • 育兒奇葩說 寶寶擠眉弄眼可能有病?
    一些寶寶喜歡擠眉弄眼,而媽媽們總以為這是調皮做鬼臉,往往只是一笑而過。而近日就有網友表示,不要忽略寶寶擠眉弄眼的問題,因為這很可能是抽動症的表現。聽到這種說法,媽媽們也是嚇了一跳。那麼這擠眉弄眼真的有這麼可怕嗎?
  • 【社區減壓】認識認知症與阿爾茨海默氏症 --社區減壓項目心理推送系列
    認識認知症與阿爾茨海默氏症--社區減壓項目心理推送系列進入
  • 盤點世界上罕見的十大疾病,漸凍症上榜!
    「無臉症」(楚列雀可林斯症候群) 患有「無臉症」的患者,通常會有外眼角下垂、面部骨骼缺失、外耳結構異常,嘴巴變形、發音模糊不清等多重障礙。 2.亨廷頓病 這個病俗稱大舞蹈病,顧名思義就是動作幅度大,全身上下不停運動,就像在跳舞一樣。 3.
  • 孩子頻繁清嗓子、眨眼、說髒話…警惕是抽動症找上門!-重慶小米熊
    國內超百萬人患「抽動症」有人1分鐘扭頸62次小兒抽動症又稱抽動穢語綜合症、妥瑞氏症(Tourette症候群)。而這些人大多數是因兒童時期家長對症狀的忽視,而未得到及時治療,導致抽動症延續到了成年。很多家長都發現了孩子有抽動的症狀,但是卻總是認為隨著長大抽動的症狀就會消失事實上,抽動症通常不易自愈不僅如此,它還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危害引發交通事故抽動症兒童在過馬路時若肢體抽動則會干擾及時避讓的行為從而導致孩子
  • 孩子調皮搗蛋、擠眉弄眼、搖頭甩手是病了?當心這個病找上門!
    很多家長把多動症誤以為孩子是頑皮、淘氣,把抽動症誤以為是喉疾、眼病等對待治療。還有些家長已經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多動症或抽動症,以為隨年齡增長,症狀會自然消失而放棄治療,由於認識上的偏差導致很多多動症、抽動症患兒沒有得到及時治療或延誤治療。其實這些可能都是兒童行為發育疾病的一些症狀表現,孩子一旦得了這種病,家長該怎麼辦呢?
  • 我和你,沒什麼不一樣:淺談妥瑞氏症
    扮鬼臉、吐痰也許這些反覆且突然出現的行為讓人感到困擾,也時常讓人嚇一跳,而事實上最困擾的人就是妥瑞症的孩子本身。如何與妥瑞症的孩子相處?妥瑞症的孩子,大腦的煞車系統時常處於故障狀態,其實孩子們完全不想要做這些事,只是無法控制罷了。周遭的人們也很難理解孩子怎麼了,於是他們會開始幫孩子的行為作出詮釋,包括:『你是故意的吧?』、『你家的孩子怎麼這麼調皮?』、『這種不乖的小孩只要打就會乖了』等,但是這些詮釋對於妥瑞症的孩子和家長來說,卻是更大的壓力。
  • 十大症狀辨別帕金森氏症,生活飲食與復健改善生活
    檢驗報告出爐後,醫生診斷出王伯伯是患了帕金森氏症。「帕金森氏症?那是什麼?他身體狀況一向良好,怎會突然得病呢?」王阿姨不解。1為什麼會出現帕金森氏症?我們先來了解一個叫做「黑質」的區塊。多數帕金森氏症患者在50歲以後發作,平均年齡是60歲,40歲以前發病的稱為早髮型帕金森氏症,較為少見。另外,男性比女性患病的機會稍高一點。
  • 帕金森氏症早期症狀有什麼?如何治療效果好?
    帕金森氏症其實就是人們平時所說的帕金森病變,該疾病在出現之後,即便發展到晚期,本身也不會直接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僅僅是在患者長期處於臥床狀態之後所引發的一系列的併發症或是感染方面的問題,可能會影響到患者的壽命。
  • 化療中使用的強效藥物可減輕帕金森氏症患者的幻覺
    帕金森氏症英國公司是歐洲最大的帕金森氏症研究慈善機構,該公司正與倫敦大學學院合作,投資100萬英鎊進行一期開創性的二期臨床試驗,以探索昂丹西酮(ondansetron)藥物對幻覺是否安全有效。 目前,英國有14.5萬帕金森病患者,其中75%的人在某種程度上會出現視覺幻覺。
  • 原來帕金森氏症不是一種疾病,而是兩種
    近日《Brain》上發表了一項重大研究:帕金森氏症其實是兩種疾病,根據α-突觸核蛋白聚集體的不同起源,可以分為腦優先型(自上而下)和身體優先型(自下而上)。帕金森氏症的特徵是存在異常的神經內α-突觸核蛋白聚集體,它可能以一種類似朊病毒的方式在細胞間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