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小學老師說;
她班上有個奇怪的孩子,第一天就發現她總是不停地打嗝,不管老師是不是在講課,同學是不是在發言,總是控制不住打嗝,尤其是自習時間,安靜的課堂上讓人很難忽略這個聲音。這個打嗝的孩子每次都努力控制自己,低下頭,肩膀還時不時地聳動。很快就有其他家長反映,說打嗝影響了孩子的學習狀態,其他科任老師也反映求助。
後來問了女孩媽媽,才知道孩子是「妥瑞氏綜合症」,老師說平時不敢提問這個孩子,因為她不敢主動發言,提問時她因為更加緊張,打嗝現象會更加嚴重。
小女孩的這種特殊行為表現,專業名詞叫妥瑞氏症候群,是一種慢性聯合性抽動障礙,是一種突然的,迅速的,重複性的、無節奏的機械動作,伴隨這些異常的抽動,經常還會出現無法自我控制的發聲。
妥瑞氏症候群科普
妥瑞氏症候群的特殊表現,主要表現在三個抽動:
1、身體上的抽動,比如包括眨眼、點頭、搖頭、聳肩、擊打、踢腿。
2、感覺上或心理上的抽動,表現為惡劣脾氣,情緒失控,在抽動前有極大的心理陰影,會有緊張感,緊繃感,酸痛感。
3、聲音上的抽動,比如清喉嚨,吸鼻涕,突然地打嗝,不同的人可能會發出不同的聲音。這個聲音上的抽動,值得從事語言障礙研究者的關注。
妥瑞氏發生階段
妥瑞氏症多發生在兒童期,大約在7-11歲年齡階段,男孩發生率高於女孩,有33%的孩子可以通過幹預得到控制,有機會在成人期得到很大程度的緩解。但是很多孩子的這種症狀會持續終生。
一般來說,孩子在青春期前或五到八歲左右最容易出現抽動的症狀,如果幹預不及時,就會從一開始的簡單的某個部位的抽動,發展為後來的發聲抽動,
很多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妥瑞氏症孩子存在生理、心理雙重敏感特性,這種敏感特性會加劇病症的表現,比如當他們遇到超過自身承受能力時,就會表現更多的抽動,像遇到天氣突變,或者受到眾人圍觀,在公共場合情緒激動,甚至任何緊張、興奮都會成為突然抽動的誘因。
妥瑞氏孩子和我們有啥不一樣?
但是大部分妥瑞氏症並不影響智力,如果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家庭撫養,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有能力自理生存,他們的社會性發展不會受到影響,甚至像電影《嗝嗝老師》、《叫我第一名》裡哪位患有妥瑞氏症的老師一樣,得到很好的個人發展。
從語言障礙角度講,這種嚴重幹擾語言節奏,破壞語言表達,給溝通造成困難的表現,也是特殊性的語言障礙。
令人苦惱的是,妥瑞氏症候群的孩子,還會伴有一些併發症,如多動症、強迫症,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了孩子的身心發育,給學習生活等方面造成很多困擾,特別是進入學齡期後,損害了孩子的認知功能,使得學習落後,無法適應身邊環境。當進入青春期後,受環境和性格影響更大。
家有妥瑞氏孩子,早期的撫養態度很重要,這需要全家人統一觀念,用最好的方式接納他,不要給予太大壓力,時時刻刻都強行制止孩子的異常行為,因為這不是自制力提升所能解決的問題,強迫孩子只會讓情況更糟,不如以平和心態接納,幫助孩子開發在其能力範圍內的特長,開發孩子其他的潛力,取長補短,人生可能會有不一樣的風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