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動穢語症候群」都被拿來罵人了,能別這麼叫我嗎?

2021-01-15 果殼網

《嗝嗝老師》10月12日全國上映,還是印度電影的熟悉配方:殘酷的現實、勵志的故事。瑞氏症不是主角面對的唯一挑戰,它甚至不是最突出的那一個。影片將妥瑞氏症、教育資源分配、貧民窟等多個問題糅合在一起,不僅保持了高流暢度,還透露出一個信息:生活從來不是只有一個主要困難,不是打了大BOSS就能永遠快樂的通關遊戲。有些東西,比如妥瑞氏症,也許要帶著它前行,還得繼續打別的怪。正所謂,見招拆招才重要,敢愛就不要跑。

拿到了教育學學士學位,又考取了理學碩士,奈娜終於可以向夢想進發了!一心想當老師的她,能力強氣質好,既有教學熱情又親和力滿滿。

她參加了一場又一場面試,5年過去了,被被18所學校拒絕無數次,光是被自己畢業的母校就拒絕了足足5次。

面試官總是會說:你履歷很漂亮,我也相信你能當個好老師,但是你不適合當老師……

這就是在電影《嗝嗝老師》開頭,女主人公奈娜所面臨的處境。

被屢屢拒絕的原因呢?

她坐在面試官面前,時不時大聲「哇!哇!」地叫,頭部向一邊侷促地抽動,還會用手腕用力敲喉嚨,發出奇怪的聲音。隨著面試官投來異樣的眼光,氣氛尷尬緊張起來,奈娜的「小動作」倒更多起來……

她是一名妥瑞氏症患者

學我的人可以隨時停下來,而我,卻不能說停就停

妥瑞氏症(Tourette Syndrome,TS),中文名叫抽動穢語症候群,主要症狀是不受控制的抽搐和痙攣。這種抽搐可以是身體上的,也可以是語言上的(比如突然出怪聲)。這些抽搐和痙攣可以統稱為tic。

妥瑞氏症全球患病率約每一萬人中有五到十人,1990年的報告更高達1/200。在美國5-17歲的孩童有此症狀大約是0.6%,在中國臺灣則是0.56 %,幾乎每兩百人中就有一名妥瑞氏患者。

其實,「抽動穢語症候群」這個名稱本身,並不是十分恰當。「穢語症」只是諸多伴隨症狀的一種,並非所有妥瑞氏患者都有穢語表現。即使真的伴隨出現穢語症,也並非是真的口出穢言罵人或者詛咒,而只是tic之一。將穢語單拎出來放在名稱中,實際上使得病名本身帶有了不必要的負面意味。

多數情況下,tic是從頭、臉部肌肉開始,比如眨眼睛、裝鬼臉、噘嘴、搖頭晃腦;之後再轉變到其他部位和聲音,像是清喉嚨、咳嗽、擤鼻涕、吐口水、發出尖叫聲、重複一些話語等。妥瑞氏症的確診較為複雜,有一條較為基本的診斷是tics一天中出現數次,且持續一年以上。

妥瑞氏患者的體驗中,最高亮的詞就是尷尬尷尬尷尬

尷尬的經歷人人有:所有人都安安靜靜,突然,你的書散落一地,稀裡譁啦的,惹得大家紛紛回頭;會議上,老闆正在嚴肅地講解PPT,大家都在屏息靜聽,突然,你一個響屁沒憋住……

在本該安靜的場合,尷尬劃破長空,被他人的「公德」雷達捕捉,目光齊刷刷射過來,你躲都躲不開。

而這,就是奈娜這樣的妥瑞氏患者的日常。

更令人心疼的是,妥瑞氏症往往是兒童或青少年時期開始顯露病症,也就是說,患者往往從小就遭受著灼灼目光。而且患者往往會因為外界壓力加重症狀,當感到侷促、尷尬與不安的時候,他們也許反而更加停不下來。

根本不受控制又常常停不下來的tics,使妥瑞氏患者不僅會被嘲笑、模仿、排擠,甚至還會惹惱別人,受到「愛惡作劇」、「想出風頭」、「到處惹事」的指責。這些不快不僅來自同輩,還有可能來自一些對病症不敏感的家長老師。影片中的奈娜,小時候就曾因為在課堂上不停叫「哇!」,而被老師「重點照顧」,好一頓訓斥,著實委屈。

影片中令人揪心的一幕,也是諸多妥瑞氏患者的縮影:幼年奈娜因為總發出怪聲,被學校勸退。看著父母爭吵,奈娜痛苦地往嘴裡塞紙巾,想阻止自己不斷發出的「哇、哇」聲。

當奈娜終於站上講臺,卻被學生們當場編成freestyle的時候,她笑著對學生說:「你們學得真像!但有一個區別,你們能隨時停下來,而我不能。」

別總想著「治好」我,和我聊點別的怎麼樣?

餓了就要吃,有病就得治,可惜妥瑞氏症這般折磨人,人們卻還沒搞明白其病因和發病機制。目前許多證據指出可能源自於腦補基底核多巴胺的高度反應,導致患者反覆出現不自主的動作或聲音,也就是tic。此外基因遺傳一直以來被認為是重要因素,還有少部分患者可能是遭受病毒或鏈球菌感染的關係。

大衛·貝克漢姆(左)和蒂姆·霍華德(右)都是妥瑞氏症患者

比較能肯定的是,妥瑞氏症不具備傳染性,也不是由模仿而來,它不是心理疾病或是精神疾病,而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異常

對於多數父母來說,孩子有妥瑞氏症,第一反應自然是:「怎樣才能治好?」進而很可能還會發問:「吃什麼藥才能好?」你見到身邊這樣的人,大概也是會自然地問:「怎麼不吃藥?」

但就如前文所說,妥瑞氏症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尚不清楚,不管是藥物治療還是行為療法,目前也並沒有可以治癒妥瑞氏症的有效方法。對於妥瑞氏症患者的藥物治療多使用抗精神病藥物,如Haldol(好度液)、Ziprasidone(齊拉西酮)等,但是這類藥物往往副作用比較大,還需搭配抗副作用的藥物服用。而且,目前所有的 tics 用藥都只能稍作控制,無法治癒,整體而言,藥物治療可以有25~50%的減輕效果。

所以,若執著於尋醫問藥消除所有症狀,「治好」患者,結果可想而知。對於患者來講,不僅要忍受服藥的副作用,還要被「變正常」的期望,和無法治癒的現實兩相拉扯,疲憊不堪

這一切都在刺痛奈娜。畢竟,妥瑞氏症說到底只是會有不可控的小動作,並不影響智力,且就事實來講目前並不能完全消除症狀。

其實,與其時時刻刻將妥瑞氏症患者看做需要被治好的「病人」,在治好他們之前忽略他們的喜好與追求,不如接受他們。就像奈娜的弟弟和媽媽那樣,從不懷疑她的能力不質疑她的追求不勸她委曲求全放棄努力陪伴在她身邊,給予愛和鼓勵

這也是影片中奈娜會和父親有巨大隔閡的原因。奈娜的父親一直將奈娜視為與他人不同的病人,希望她能夠痊癒。因此他會在公共場合奈娜不能順利說話的時候,替她做決定以免尷尬,在奈娜努力追求老師夢的時候,勸解她接受自己朋友介紹的工作——在家畫漫畫,不需要與人交流。

我們和妥瑞氏症患者的關係,也應當是這樣。在知道了妥瑞氏症之後,我們大概都知道不應當對患者指指點點。其實更不應當忽略真正的尊重——在與妥瑞氏症患者互動的時候,不要聚焦在如何「治好」他們上

這不代表反對用藥,也不代表反對新藥發展。而是我們需要更好地認識妥瑞氏症,更好地與妥瑞氏症患者交流。在用藥治療以外,或許我們更應該學習怎樣讓他們獲得尊重、不受歧視,能健康自在地活出自己。

妥瑞氏症也許是他們的「終身伴侶」,但他們,絕不僅僅是妥瑞氏症患者。

相關焦點

  • 完全依賴藥物不能治療抽動穢語症候群
    提到兒童抽動穢語症候群,很多媽媽可能會感到有些陌生。其實,這種病近幾年在兒童中發病率逐漸增多,只是人們對它缺乏認識和了解。   剛剛上一年級的皓皓基本坐不住,上課不停的眨眼、撅嘴、聳肩,嘴裡還不自覺地發出輕吼聲,甚至經常滿口髒話,老師批評、家長打罵根本不管用。
  • 抽動穢語症候群發病,少數可自行緩解,多數患者藥物治療效果明顯
    導語:抽動穢語症候群是不自主的突然的多發性抽動以及在抽動的時候伴有爆發性發聲和穢語為主要表現的抽動障礙。該病可家族遺傳,發病患者為嬰幼兒或兒童、青少年,到青春期以後會有所減少。在全世界各個地區都會發病,但發病率根據人種有所不同。
  • 抽動穢語症候群新藥!Emalex首創多巴胺D1受體拮抗劑ecopipam獲美國...
    近日,該公司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授予ecopipam治療Tourette症候群(Tourette Syndrome,TS,又名:抽動穢語症候群)的快速通道資格(Fast Track designation,FTD)。
  • 孩子頻繁清嗓子、眨眼、說髒話…警惕是抽動症找上門!-重慶小米熊
    國內超百萬人患「抽動症」有人1分鐘扭頸62次小兒抽動症又稱抽動穢語綜合症、妥瑞氏症(Tourette症候群)。點擊播放 GIF 0.0M另外,大約有30%的抽動穢語症候群患兒會止不住地罵人、突然>口出穢語2 、動作抽動動作上的抽搐表現為一些不自主的運動,通常發生於面部和頸部的肌肉,比如:聳肩、眨眼,以及甩手臂、踢腿、甩頭等
  • 寶貝頻繁刻板眨眼,是在賣萌嗎?警惕兒童抽動障礙
    沒錯,這個男孩以頻繁且持續地眨眼、擠眼,伴面部抽搐為主要表現,是典型的Tourette症候群(TS),該病最早於1885年由法國醫生Georges Gilles de la Tourette報導和描述,是抽動障礙的主要亞型。那麼問題來了,究竟什麼是抽動障礙呢?
  • 妥瑞氏症患者拍片為群體加油:不喜歡被叫「抽動穢語綜合症」
    妥瑞氏症患者,會不由自主地抽動,比如搖頭晃腦、擠眉弄眼、聳肩、做鬼臉等,有的還伴隨不自主地發聲,嚴重程度不一,國內亦稱抽動症、抽動穢語綜合症。目前世界上已知的罕見病種類約7000多種,受影響人數超過3億。其中中國的妥瑞氏症患者據估計超過百萬。罕見病的診療技術遠落後於常見疾病,僅5%的患者有藥可醫。
  • 梯瓦Austedo(deutetrabenazine)治療抽動穢語...
    這兩項試驗在中度至重度抽動穢語綜合症(tourette syndrome,TS)兒科患者中開展,結果顯示,與安慰劑相比,Austedo(deutetrabenazine,片劑)未能達到減少運動性和發聲性抽動(採用耶魯綜合抽動嚴重程度量表-總抽動評分[YGTSS-TTS]評估)的主要終點。
  • 孩子頻繁擠眉弄眼、搖頭甩手、聳鼻子,甚至學狗叫,當心兒童抽動症...
    哈爾濱市王先生給《你好,醫生》節目組打來電話求助:「我兒子今年9歲,每天不停眨眼睛,經常搖頭晃腦,不自主地聳肩或伸脖子,時不時還有甩手搖頭的動作,嗓子裡經常發出「吭吭」的怪聲。因為兒子表現得非常奇怪,經常被同學嘲笑,最近脾氣變得越來越暴躁,學習成績也下降了。兒子變成這樣做父母的非常心痛。」
  • 中文教材,叫我怎麼說愛你?
    先來點非專業性的「cannot be overemphasized」是一個高中就學過的雙重否定句式,負負得正意思是「再強調也不為過」或者如上例翻譯為「需要強調的是」。再老的中醫也不認得。因為McKee畢竟還是一本病理書,如果說上面這些翻譯錯誤與譯者的英文水平、聰明才智、臨床經驗有關,還不算大錯。那麼下面這些翻譯錯誤基本上都屬於病理醫生不可饒恕的專業性錯誤,真是丟病理醫生的臉。
  • 數字二用來罵人的起源
    點擊上面」關注」,獲得更多精彩智慧,了解更多新觀點,新思維,更開闊視野不知什麼時候開始,二這個數字成了罵人的話。相信現在地球人都知道了。那麼這個二字為什麼會成為罵人的話呢?它有什麼來歷呢?大家聽說過「此地無銀三百兩,隔壁王二不曾偷」的故事嗎?說的是有時候有個人叫張三,積贊了三百兩的銀子,這可是一筆非常大的財富,但同時又害怕被人偷了(那時沒銀行沒錢莊),於是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把這銀子找了個地方埋起來了。但是埋起來了之後還是不放心,他又擔心被人知道偷偷挖走了。
  • 做完能管多少年?
    對於一些帕金森病患者、特發性震顫患者、肌張力障礙患者(如斜頸,梅傑症候群等)、抽動穢語症候群患者,以及部分難治性癲癇患者等,可能會考慮用外科手術的方法——腦起搏器(DBS)手術的方法來緩解病痛,減輕疾病的困擾。
  • 廣東可怕的點菜名,用食物來罵人是一種新境界
    應該有不少入學的新生啊,還沒有到外面去吃過,我聽我們團隊一個小姑娘說啊。他來了廣東讀了三年的大學了,這三年每一次離開飯堂啊,都是出去吃什麼韓料日料啊,什麼川菜館啊。來到我就蒙圈了,來了我們廣東,你不上粵菜館兒,居然去吃韓國料理嗎?小姑娘就跟我說了,本粵菜館點菜有種詭異的氛圍啊,比如動不動就叫人頭飯,還聽著怪嚇人呢。
  • 四川人罵人懶叫懶得燒蛇吃,能抓蛇的人會懶?原來我們弄錯了
    很多年前周樹人先生討論過國罵,寫得讓人忍俊不禁,我可沒有先生那種肆無忌憚,嬉笑怒罵之才,畢竟今天看文章的六娃太多,還有很多人自動對號入座的,你無法拯救他們,所以放棄了。還是願意給大家聊一些輕鬆有趣的話題。有人問江陽沽酒客,輕鬆有趣的話題要聊到罵人嗎?是這樣,這一次給你們說這個,可能給各位揭開一個幾十年的秘密,大家都有沒細想過。
  • 我承認,有時候罵人的確很爽
    好在我沒開小差,總算沒有追尾。 我當時正在最左側車道,中間有隔離護欄,前車前方一輛車逆行,直接導致前車緊急剎車避讓。 大白天明目張胆的逆行,我這氣和火噌的一下就上來了。小車慢慢朝我駛來,我一邊打右燈右轉避讓,一邊放下車窗,大聲罵了一句——SB 嗎?
  • 高級的罵人古文,文言文諷刺語錄,懟人都這麼優雅!
    打瞌睡的又不只有我)5、《史記》「乃公居立刻而得之,安事《詩》《書》!(翻譯:平凡人物哪裡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10、「前事不咎」,(翻譯:之前的事我就不和你計較了)11、「汝等鼠輩,窮極齷齪之能事」,(翻譯:你們這些鼠輩,是萬惡之源,竟敢一些齷齪之事。)12、《陳太丘與友期》「非人哉?
  • 「直男的腦迴路你永遠也別想猜透,隔著屏幕都想罵人了!」哈哈哈……
    「直男的腦迴路你永遠也別想猜透,隔著屏幕都想罵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