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兒媽媽原創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張姐近來和孩子老師溝通的時候了解到,孩子上課的時候總是開小差,老師提醒過很多次,但是孩子的表現卻沒有得到改善。老師希望張姐可以配合自己對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有所改善。聽了老師的建議後,張姐表示自己此前一直沒有關注過孩子注意力方面的問題,願意配合老師對孩子進行引導。
晚飯的時候,張姐特意觀察了下孩子,發現孩子吃飯的時候也很容易被周圍的環境刺激所吸引,比如說會邊吃邊看動畫片。晚飯過後孩子開始寫作業,此前張姐一直是讓孩子自己做作業,孩子每天都要寫到很晚,張姐還以為是孩子的作業多,可是仔細觀察後卻發現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注意力很不集中,寫寫玩玩的狀態很浪費時間。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到底要怎樣進行幹預呢?張姐有些摸不著頭腦了。
孩子上課總走神,這是家長們非常困擾的一個教育難題。尤其是在兒童時期,孩子總走神的表現會非常的明顯。家長們擔心不認真聽講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效果,但是對孩子為什麼會總走神的原因卻不甚了解。
一、孩子上課學習總走神,到底是什麼原因
王姐家的孩子非常不喜歡上數學課,於是在上課的時候王姐家的孩子經常是小動作不斷。不是和同桌說話,就是走神發呆。面對老師的提問孩子常常是一問三不知。孩子不喜歡學習數學,跟不上老師的節奏,數學成績也非常差。老師為了糾正孩子這個愛走神的毛病,經常會在上課的時候進行課堂提問。沒想到孩子非但沒有提升注意力,還更加不愛學習了。
1. 孩子的大腦尚處於發育之中,不同的年齡段孩子的專注力保持時間不同。
孩子可以保持專注的時間和大人有所不同,隨著孩子的不斷長大,對於事物的關注能力逐漸增強。在孩子3歲左右的時候,保持專注的時間僅僅有3-5分的時間範圍。
2. 孩子缺乏學習的興趣
這也是孩子總走神的原因之一,孩子對老師講解的內容不感興趣,就會去尋找其他的內容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孩子對所學的內容沒有尋求答案的熱情,孩子無法進入狀態,自然很難保持專注。
3. 父母無意中的行為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
比如說當孩子在認真的玩遊戲的時候,家長不經意的詢問「寶寶,你在玩什麼啊?」或者是「寶寶,你吃水果嗎?」這種打斷式的方式使得孩子的專注力遭到了破壞。孩子認真的玩遊戲也是專注能力的一種體現。
造成孩子不夠專注的原因有很多,這與孩子自身的大腦發育情況、對學習的興趣以及家庭環境影響都很有關係。在這裡我們提出一個「路徑依賴理論」來幫助家長們對孩子的專注力進行培養。
二、「路徑依賴理論」是什麼
這是一種將人的行為與慣性結合的一種理論。描述的是人們在作出某種選擇後會被慣性驅使前行,這個過程中人在最開始作出的選擇不斷地被強化,最終形成一種固定性非常明顯的思維模式。這個過程中,孩子不需要進行自主選擇,只需要受到慣性的推動就可以了。
1. 減少幹擾項,「路徑依賴理論」有助於孩子的專注力培養
讓孩子有空間和時間只去做一件事,這樣少幹擾的環境會讓孩子減少消極影響的刺激。孩子延續一件事情的慣性思維,更加容易獲得沉浸式學習體驗。
2. 把有限的精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
「路徑依賴理論」提到的是一個慣性的推動力,當孩子把精力放在一件事情上時,慣性刺激更加容易發揮作用。尤其是對掌握的不紮實的內容,這樣的方法更加有助於欠缺的彌補。
3. 合理利用時間,加深慣性痕跡
孩子對時間的分配有所側重,有助於慣性的形成和影響痕跡的加深。當然這個過程需要家長的督促和引導。「路徑依賴理論」是培養孩子行為習慣階段非常有效的一種引導方法。
「路徑依賴理論」給予了家長們一種教育引導模式的參考,對於孩子的專注力培養一味地勉強或者批評指責是不恰當的。講究方法的運用更加能夠使得孩子的能力得到提升。
三、家長做好這3點,幫孩子提高專注力
1. 激發孩子的興趣所在
孩子的興趣可以促進其保持專注,就像孩子玩遊戲的時候,會完全不受環境的打擾,專心致志。家長有必要找到激發孩子學習興趣的方法,當然這需要具備一定的技巧。比如說設定合理的目標,激發孩子的主觀能動性。
2. 不輕易打擾孩子,給予孩子獨處的空間
當孩子保持專注的做事時,家長不要過多的進行幹預。比如說家長們輔導孩子功課,看到孩子有做的不對的地方,就急著讓孩子做出更改。隨意的打擾孩子的專注力,這會讓孩子的行為有所困惑,被打斷的思路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來找回。
3. 適當的鼓勵,不要隨意的對孩子進行負面評價
在孩子的行為習慣養成的階段,父母適當的鼓勵可以讓孩子更加有堅持下去的動力。同時父母也不要隨意的給予孩子負面的評價,比如說「你怎麼這麼笨啊!注意力這麼不集中!」家長的負面評價會讓孩子加深對自己的負面認知,影響孩子的行為發展。
家長們在為孩子的學習專注力不足而頭疼時,不妨從為孩子營造少幹擾的環境以及激發孩子的興趣入手來進行解決。當這些刺激使得孩子形成慣性思維後,巧妙的依靠「路徑依賴理論」,就可以實現孩子的專注力提升,與其批評指責孩子,不如改變教育引導的方法。
各位家長們,您對孩子的專注力方面的培養有哪些見解呢?對於「路徑依賴理論」是否有所了解呢?歡迎大家留言與逗兒媽媽一起探討!
我是逗兒媽媽育兒師,也是一位家有萌寶的寶媽,每天會跟大家分享更多育兒知識,幫大家解決帶娃的困惑和煩惱,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