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部分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只因專注力不足!
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曾在節目中說過:所有的小天才身上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超強的專注力,絕大部分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只因專注力不足!
想要孩子學習成績好,培養孩子專注力那是第一步,父母應按照孩子的發育的規律,對孩子進行適當的引導。
專注力不足的表現
1.上課開小差,小動作多,聽課不認真;
2. 在家寫作業拖沓,粗心大意;
3. 對父母或老師說的話不能記住;
4. 寫作業時總想去做其他事;
這些都是孩子專注力不足的表現,一旦任其發展就會出現孩子對學習感到無趣,嚴重時發生厭學等現象。
專注力是什麼?
專注力是認知活動的動力功能。注意力也是人進行活動的心理狀態,是先天就有的。專注力不是天生的,需要後天培養,是一種持續且堅持的狀態。
注意力是大範圍的形態,並沒有很明確的指向性和社會功能;專注力是有指向性的,包含了意志品質在裡面,同時也具備社會功能性。
哪些行為會導致孩子專注力下降?
急性子
父母的急性子會在暗中影響孩子的心理,導致孩子遇到事情就會急躁,無法冷靜的去解決問題。
對孩子照顧過度
孩子在學習中,父母經常詢問孩子餓不餓,渴不渴.,讓孩子不知道如何是好,在這個過程中,很容易破壞孩子的專注力。
訓斥
孩子做錯事後,父母的大聲訓斥、責罰都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導致做事猶豫不決。
父母間的爭吵
很多家庭中父母關係不好,經常在孩子面前爭吵,對孩子幼小的心靈影響很大,讓孩子一直處在不安的情緒之中,無法專注的做事情。
父母愛玩手機
很多父母寧願把時間花在手機上,也不願意抽空陪孩子玩一會兒,聊聊天。孩子長期看到父母與手機在一起,就會不自覺的愛上手機。
沉迷電子產品
沒有家長的約束,導致孩子對電子產品無法自拔,對其他事情不感興趣,學習成績下降。
壓力過大
有些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風,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不斷給孩子施加壓力。導致孩子從小就失去了無憂無慮的童年。
心理學家桑德拉博士的團隊發現,3-5歲是孩子專注力的快速發展期。
隨著孩子的長大,大部分孩子的專注力都會越來越強,但是在高速發展的21世紀中電子產品泛濫,讓很多孩子沉迷其中無法自拔,越早提高孩子的專注力才能避免孩子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敗下陣來,3-5歲這個時期就顯得至關重要。
提升專注力的方法
1. 整潔安靜的房間
想要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必然離不開孩子身邊良好的生活環境,一張整潔的桌子,安靜整潔的房間,這不僅會給孩子一種舒適的感覺,更能集中精神。提升專注力。
2. 建立家規
(1) 與孩子約定時間
過量的學習任務會使孩子喪失信心,很難完成從而影響專注力,現階段孩子的專注力還很弱,不應該強求孩子一次性完成學習任務,我們可以將任務分成幾個小任務,在不同時間完成每一小任務。
(2) 玩具不宜過多
一次性讓孩子擁有過多玩具,會讓孩子一個玩具沒玩幾分鐘就去玩另一個玩具,不利於孩子專注力的養成。
(3) 設立獎勵制度
經過一定時間的學習後,再讓孩子玩一會兒玩具即可,培養孩子的自制力。
3. 專注力遊戲
孩子在遊戲中,專注力可以得到極度的加強,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進行有趣的專注力遊戲,不但可以強化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還可以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遊戲的重點應該在遊戲書與拼圖遊戲,這類遊戲可以從小就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專注力、觀察力、記憶力.....
4. 平時多鼓勵,不幹擾孩子做好他喜好的事情
孩子在沉浸在他的興趣愛好的同時,就是在無意中培養自己的專注力。
5. 儘量減少對孩子的呵斥 讓孩子學會自己掌控時間
教會孩子分配時間,掌控時間,提高自信心。
從小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其實一點都不難,希望父母能夠按照正確的方法堅持去引導孩子,相信孩子在6歲後,專注力都可以遠超同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