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梅媽
編輯/梅媽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經常可以發現這樣一個問題:孩子做作業還沒幾分鐘就跑去看電視堆積木了,導致孩子的作業也沒完成。
其實這樣的現象就是孩子專注力不高的表現。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之所以會缺乏專注力,主要有三大原因:
父母陪伴方式的影響專注力是持續不間斷的過程,因此孩子在專注的時候是不希望別人來打擾自己的。但有些父母在孩子小時候選擇了錯誤的陪伴方式,導致孩子的專注力有所破壞,因此孩子就變得專注力不高。
很多時候孩子正在專心畫畫的時候,父母突然的互動提問都會讓孩子感覺到疑惑,讓孩子的專注力被打斷,等到孩子想要再進入專注世界就很難了。
缺乏合適的挑戰和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有事情的完成都離不開興趣。因此當孩子面臨的事情對他們失去了興趣,孩子就不太可能有興趣再做下去,更別說專注力了。
如果一件事情能夠讓孩子感興趣,並且找到其樂趣所在,那麼孩子也會更願意投入其中。更為專注地做好這件事,所以挑戰的難易程度對孩子來說至關重要。
睡眠不足導致情緒很差良好的睡眠對孩子的情緒乃至生活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很多孩子在沒有睡好又被吵醒的狀態下多多少少都會有些起床氣。
並且隨著睡眠質量的下降,孩子做事情就很難集中,一整天的情緒都是出於較為煩躁的狀態,包括工作效率也是處於極為低下的情況。
如果孩子的專注力不高的話,父母不妨嘗試讓孩子進入心流狀態,即讓孩子被精彩的內容所吸引從而忘記了時間上的流逝,而這種超強的專注度就是心流狀態。
為了讓孩子能夠更好地進入心流狀態,父母不妨嘗試這樣做:
為孩子打造無幹擾環境專注度的提升在於無幹擾,但是在孩子真正做事的時候,其實他們是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幹擾的。所以父母不妨主動為孩子營造一個無幹擾的環境,專門為孩子設置一個專屬活動區,而在這個活動區內提供給孩子一些必需品。
專屬活動區的設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讓孩子減少外界的幹擾性,從而讓孩子更加專注於自己的世界裡。值得注意的是,父母不應該放過多玩具從而讓孩子分心,讓孩子萌生想要玩玩具的心情。
把握挑戰難度的比例每個人的成長都是點點滴滴起來的,因此沒有一個人能夠一步登天。當孩子面臨的挑戰遠超他們所能承受的範圍,不僅會大大挫敗孩子的自信心,也會讓孩子更加地難以適從。
所以父母應該要讓孩子選擇挑戰難度適中的事情,讓其與孩子的能力相匹配,這樣孩子才能夠更好地成長,同時也能提升自己的專注力。
讓孩子能夠擁有有質量的睡眠現代人需要面臨各種各樣的壓力,隨著壓力的到來,他們的內心就會充滿了不安,也就導致其睡眠質量的降低。
所以為了讓孩子擁有有質量的睡眠,父母應該要減少孩子白天睡覺的時間,並且給孩子增加一點睡前的儀式感,可以讓孩子洗個澡或者讓孩子看點書。這樣孩子才能夠擁有更好的睡眠質量,從而提升自己的專注力。
每個孩子都是等待雕琢的寶玉,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應該要時時刻刻關注對孩子的培養,讓孩子能夠擁有較強的專注能力。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小知識和育兒故事,可以關注我!幫助你成為一名成功的父母~
(本文內容皆是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