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ymbo早教 ▍「我家孩子專注力可好了!動畫片一看就倆小時!」

2021-01-19 金寶貝哈爾濱

我家寶寶看動畫片的時候,眼睛都不眨一下,請問這個是專注力嗎?!

看動畫片確實是專注的表現,但專注力不能只通過動畫片培養喔!

看完上面的聊天框對話,相信不少媽媽心中都有同樣的疑惑:

寶寶平時看繪本,不到5分鐘就想翻頁;

可是看動畫片時,卻能一動不動看半小時...



這種情況,到底算不算專注能力強呢?看動畫片,又能不能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呢?


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來看看今天的育兒乾貨吧!

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了解一個概念——

【主動注意】和【被動注意】


首先,【主動注意】指的是:有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專注力。讀書、繪畫、玩玩具、社交、探索、問題解決等等,都屬於主動的注意。


這也是我們真正想要去發展的注意力,也是我們關於專注力所有分享的重點對象。


和【主動注意】不同,【被動注意】是不需要我們任何努力,被吸引的注意力。例如孩子看動畫片、成人刷抖音,我們不需要用意志力去控制自己努力,就這麼自然而然的發生了。



在這裡要說的是,在0-2歲這個發展解決,被動注意是注意的主要方式。


所以,孩子愛看電視不是專注力好,而是被動畫片產生的被動注意給「催眠」啦!


人的大腦中有兩種波,看電視的時間越長,腦中負責催眠的阿法波越強,負責思考的貝塔波越弱,反而引起娃的專注力下降。


emm,動畫片雖爽,可不要「貪杯」。

而根據腦科學及感統理論:從小看動畫對孩子的學習能力,尤其是聽、說、讀、寫、算和思考方面,存在著大而隱秘的損害,非常值得重視。

其實,很多孩子不是沒有專注力,而是讓爸媽的錯誤意識給耽誤了!


那既然看動畫片沒有辦法真正地幫助孩子培養專注力,那我們該怎麼辦呢?



首先,每個階段的孩子專注力時長也是不同的,保護好孩子的專注力,才有機會談後期的培養。


年齡階段不同,專注力時長不同:


新生兒階段(28d以內的寶寶)是無意注意,這時外界事物的刺激性較能引起他們的注意:

1歲孩子,專注力約2-3分鐘;

2-3歲孩子,專注力約5-8分鐘;

3-4歲孩子,專注力約8-10分鐘;

4-5歲孩子,專注力約10-20分鐘。


陪伴不一定要說話,當孩子安安靜靜玩玩具、沒有明顯情緒波動,就不要過去打擾他,除非你被邀請,否則不打擾。


即使到了該吃飯或者該睡覺的點,也不要輕易打擾孩子,畢竟他們的專注力時間是有限的,可以稍微等一等。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每個寶寶發展特質都是不一樣的,即使在專注力這方面也一樣。


孩子的專注力跟大腦發育有關,隨年齡增長,每年大致提高2~5分鐘。


爸媽不用太過焦慮,也不要盲目給娃貼「不專心」的標籤,多點耐心,正當引導,每個孩子都是珍貴的「寶藏」!


有些家長給2、3歲的娃扣專注力不好的帽子,可真冤枉寶寶嚕~



孩子天生好奇心重,容易受到外界影響,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培養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


例如,對於月齡比較小的孩子來說,不要給孩子提供過多的選擇,一次只給娃提供1~3件玩具,避免孩子「看見西瓜丟芝麻」。


同樣的,因為孩子今後需要在多噪音的環境下學習,所以當娃能夠專心完成一項任務後,可以根據孩子的情況,適當給娃做個專注力挑戰!


例如在安靜的環境下逐漸增加可能引發分心的信息源:
白噪音→古典音樂→廣播對話→人和人之間對話


如果娃每次都能完成得很好,可以嘗試增加專注時間,不過,爸爸媽媽們,千萬不要操之過急喔!


育兒過程中的不少誤區都來自父母的急躁和焦慮,然而,不論孩子好動還是好靜,我們都要相信孩子與生俱來的天賦,並且相信孩子的能力。


也不要把孩子一時的「表現差」判斷為不專注、不認真,多給孩子信心和鼓勵,孩子的表現會越來越好的喲。


相信在父母的用心陪伴和引導中,孩子會培養出強大的專注力和自信心,無論是將來學習還是工作,這都將成為別人拿不走的競爭力。

如果你還沒有加入金寶貝

快來掃碼預約免費活動吧

(限首次預約的0-3歲非金寶貝早教會員)

相關焦點

  • 這2種家庭的孩子,一般專注力都很差,長大很可能成「學渣」
    看看下圖這個孩子,是不是你家孩子的真實寫照。家長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當孩子專注力差的時候,總是把責任推給孩子,從不思考自己身上有什麼問題。比如:「我家孩子幹什麼都靜不下心,肯定是天生專注力就不行!」其實,專注力這個事兒,還真不全是天生的。如果孩子的專注力不行,家長要背一大半的鍋。尤其是這2種家庭裡養出來的孩子,專注力一般都很差,長大很有可能成為學渣。
  • 用動畫片應付1歲孩子?家長在孩子小時愉的懶,會慢慢還回來
    我家孩子坐好後,跟我要樂高玩具玩,我從包裡拿出來給他,他就旁若無人地玩了起來。那兩歲的孩子瞬間就被玩具吸引了過去,盯著看了一會,但最後還是禁不住動畫片的誘惑,眼睛又轉回來。一直到我下車都沒見他從手機上移開……越來越多兩歲的孩子就開始依賴手機這沉迷度!才兩歲的孩子啊!
  • 如何毀掉一個孩子的專注力?說這5句話就夠了!
    今天科大大(ID:kexueyuer2012)就來好好講講專注力這個話題,看完轉發,立省49800!其實,很多孩子不是沒有專注力,而是讓爸媽的錯誤意識給耽誤了!在培養娃專注力的道路上,有5句話是當之無愧的「絆腳石」!自查!
  • 如何毀掉一個孩子的專注力?說這5句話就夠了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那如果急著出門,一定要打斷孩子怎麼辦?可以嘗試「定時呼喚」:4.盲目自信:我家寶寶能看兩個小時動畫片,專注力可好了!娃愛看電視不是專注力好,而是被動畫片產生的被動注意給「催眠」啦!
  • 孩子出生頭六年,父母遵守早教6原則,勝過給娃報10個興趣班
    科學研究也表明,0-6歲是大腦快速發育期,這一階段孩子的生活環境和接受的信息刺激將會激活大腦細胞,幫助腦神經形成更多突觸,提高智力水平。因此,孩子出生頭六年,家長應該格外注重孩子的早教,這個時期的早教效果可以說是事半功倍的,勝過給娃報10個興趣班。那麼,父母需要注意哪些早教原則呢?
  • 80%的孩子不是輸在智商,而是專注力!(附提高專注力的3種方法)
    你還在擔心孩子未來(現在)專注力差,學習成績不理想嗎?#育兒有方法#有粉絲留言稱:「我家的孩子常常三心二意,我看到許多的小孩子到了上小學的年齡段,專注力還是差的離譜,在上課的時候東張西望,看書時總走神......」
  • 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這些「差距」很明顯,不止影響專注力
    給孩子看電視,擔心影響孩子的視力和專注力;不給孩子看,又擔心孩子沒人陪會無聊。 奇幻小說《查理和巧克力工廠》有句臺詞:千萬、千萬、千萬別讓孩子,靠近你的電視,最好是別購買、安裝,這最最愚蠢的東西。 孩子的大腦發育有80%在3歲之前完成,而剩下的20%在6歲以前完成。
  • 睡前常對娃做這件「小事」,孩子專注力一天比一天好,聽課更認真
    3歲後,孩子的大腦發育已經達到了成人的85%,已經可以集中專注力,但這時外在環境、家庭教育以及飲食等情況都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皮尤研究中心在2014年發表了關於兒童專注力的報告,家長的頻繁打斷是破壞孩子專注力的主要原因。
  • 早教和幼兒園不重要?因為孩子太小學不到,沒有必要選擇好學校?
    當前,從寶寶出生,父母就開始謀劃給寶寶做啟蒙教育,誰都不願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我們不得不承認,科學合理的早教,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都是非常有利的。早教的內容很多,專業一點來說就是「五大領域、八大智能」的開發,包括感統訓練,智力開發,語言訓練,性格培養,專注力培養等等,而這些概念轉化到實際的教學課程,可以包括:音樂、舞蹈、樂高、美術、英語、廚廚樂、數學等等。
  • 2歲兒童不可錯過的早教童書,激發潛能拓展認知,培養出聰明孩子
    有很多適合2歲孩子的認知遊戲書,讓孩子快樂的玩耍的過程中,刺激大腦發育,同時培養孩子對書本、對知識的好奇心和學習的興趣。現在根據我家孩子平時的喜好來推薦5套適合2歲孩子讀的書。《日本腦發育訓練雙語遊戲書》(第一階)0——3歲,正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
  • 瘋狂「早教」的尷尬現狀:孩子含奶嘴兜尿不溼上課
    南方日報記者 劉力勤 吳智勇 攝  瘋狂「早教」的尷尬現狀  「3歲決定孩子一生」「引進國外先進教學理念」……一句句炫目的話語,發出了多少誘惑。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挖掘孩子潛能」……一個個善良的初衷,引得多少家長投身早教大潮。
  • 孩子能不能看電視?為了孩子專注力著想,專家建議堅持到這一年紀
    一開始上幼兒園孩子還挺適應,等到新鮮勁兒過了,寶寶在幼兒園就開始「坐不住」,用老師的話說,這孩子好像看電視「成癮」了。 課餘時間只顧著念叨「喜羊羊、開心超人」,不太愛和別的小朋友玩,上課時也明顯心不在焉,很難執行老師指令,一問就說想看動畫片。
  • 哈佛大學:孩子分心是本能,培養專注力的3個技巧,建議父母收藏
    專注力又叫「注意力」,是指一個人專心於某一事物、或活動時的心理狀態。當然專注力同樣也是一切學習的基礎能力,若是孩子沒有專注力,那麼上課溜號、寫作業三心二意等等都會經常發生。而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專注力所保持的時間也各不相同,如果強迫一個4歲孩子每天專注閱讀一個小時,那顯然不太現實,所以家長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來控制專注的時間,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孩子的專注力。那麼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專注力能保持多長時間?
  • 這樣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孩子的記憶力、思維能力也會遠超同齡人
    很多人不太理解,為什麼孩子的注意力那麼短暫,很容易受外部環境的影響被轉移走,自我控制能力也差?這常常讓家長失去耐性。其實,這是孩子大腦發展必經的一個過程,但是每個孩子又有所不同。由於身心發展水平的限制,一般來說,6歲前的孩子還不善於控制自己的注意力,表現出來就是注意力很難集中。這也是為什麼6歲以後才會讓孩子接受課堂學校教育,這跟孩子大腦發育的規律有關。事實上前額葉區發育比較遲緩,通常人到20歲之後才完全發育成熟。
  • 跟到家早教老師一邊學字母,一邊鍛鍊體能
    說起孩子的英語啟蒙,可謂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不僅如此,孩子們對英語不約而同的「沒興趣」也讓家長們傷透腦筋。早教中心英語班、幼兒園英語興趣班、各類英語早教書籍/視頻……啟蒙途徑數不勝數,能真正打動孩子的卻是少之又少。
  • 家長不要親手毀了孩子的專注力
    家長當心:不要親手毀了孩子的專注力   本來半小時就能吃完一頓飯,但三歲的孩子吃吃停停,一個小時也吃不進去多少;本來一小時就能寫完的作業,但七歲的孩子寫寫停停,兩個小時都沒完成……越來越多的家長為孩子無法集中精力吃飯、上課、寫作業等感到焦頭爛額,甚至求助於專業醫生。
  • 孩子專注力缺失?利用「路徑依賴理論」,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我和她是朋友,有一天約好周末到她家聚會,周六早上8點我到了她家裡,這個她和女兒已經準備完畢,正要送女兒去學習畫畫,將女兒送到了畫室以後,我提議去逛街,沒想到她神秘一笑,原來畫畫課只有一個小時,九點半還需要送孩子去參加音樂課,好不容易等到孩子去了音樂課,我剛想說話,沒想到她又接著說,上完音樂課還需要上一堂鋼琴課。
  • 孩子3歲前看不看電視有什麼影響?神經科學家:7歲後有明顯差異
    而我們的孩子從小就接觸這個東西,變成了手機迷、平板迷、電視迷等等。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變得安靜就給孩子玩手機。家長們還悻悻地覺得,這個方法並不錯。但是就是這種方法容易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傷害。孩子受傷的例子不勝枚舉:江蘇淮安,1歲多把寶寶用視頻早教,近視100多度。江蘇揚州,2歲半女孩看手機太長時間,近視900度。
  • 孩子總重複看同一集動畫片?是在傳遞這3個信號,父母知道嗎?
    等你過去一看,孩子著迷看著的動畫片往往還都是那同一集,這就讓作為父母的很不理解了。如果單拿出孩子愛看動畫片來說,確實卡通形象、簡單的故事結構等都較為符合孩子們的審美和認知範疇、如果孩子在看動畫片的過程中出現這樣的情況,那麼家長們就要注意了,這是孩子在給我們傳遞這3個信號。
  • 娃專注力不好找到原因是關鍵,3個方法堅持訓練專注力一天天提升
    生理因素研究表明,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的專注力也會慢慢延長,而年齡越小的孩子他們的專注力也會更短一些。比如2-3歲的孩子,專注力的時長大概是10分鐘左右,而5-7歲的孩子,專注力的時長大概是15分鐘左右,等到孩子13歲的時候,專注力的時長大約可以到達30分鐘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