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能不能看電視?為了孩子專注力著想,專家建議堅持到這一年紀

2020-12-06 騰訊網

有時候糖果不愛吃飯,不聽我的話的時候,只要我一打開電視機她立馬乖乖坐好,雖然這個方法百試百靈,但我儘量不用這一招,我心裡清楚,不應該讓孩子太早接觸電視。

一些家長其實也能意識到過早讓孩子看電視會影響孩子的視力發育,但實際上它對寶寶的不利影響,還體現在多個方面。

孩子看電視「成癮」沒法聽課,老人做法太坑娃

小柔最近因為孩子頭疼不已,之前自己工作忙,孩子都是由姥姥來帶,姥姥平時也不怎麼會哄孩子,直接把電視一打開,自己就該幹嘛幹嘛去了。

等到孩子上了幼兒園,小柔才知道姥姥的做法有多「坑娃」。一開始上幼兒園孩子還挺適應,等到新鮮勁兒過了,寶寶在幼兒園就開始「坐不住」,用老師的話說,這孩子好像看電視「成癮」了。

課餘時間只顧著念叨「喜羊羊、開心超人」,不太愛和別的小朋友玩,上課時也明顯心不在焉,很難執行老師指令,一問就說想看動畫片。小柔想幫孩子改,可習慣已經養成,該怎麼讓孩子擺脫電視的吸引力呢?

看電視太多有不良影響,福布斯早已意識到這一點

在我們這一代人小時候,看電視是為數不多的娛樂項目,一部部動畫片、電視劇貫穿童年。當年每次看完電視後,心裡都會反覆回想,對正常生活不可避免地產生一定影響,誰不曾在夢裡夢到過那些刺激的畫面?

蘋果創始人賈伯斯曾對採訪的記者妮可·比爾頓說:「我們在家庭中限制孩子在家裡使用科技產品的時間。」

對於孩子看電視的壞處,人們早已經意識到,但想完全讓孩子接觸不到電視又不現實,只能儘可能將電視對孩子的不良影響降到最低。

那些經常看電視的孩子會怎麼樣?三個能力受影響

◆如今的孩子雖然有了豐富的遊戲活動,但還有不少孩子最喜歡的活動是看電視,實際上看電視不利於孩子專注力的訓練。

科學家發現,電視節目中頻繁閃現的畫面會對孩子產生類似催眠的作用,負責思考的神經一時無法消化如此多的信息量,會逐漸遲鈍,專注力變得渙散。

我家糖果天生愛讀紙質書不愛看電視,對於這個原因她自己說不出來為什麼,但是我發現她會隨時停下來對感興趣的字句進行思考。那些長期看電視的孩子顯然無法做到這一點。

◆習慣觀看電視畫面的孩子,很難再對單調的靜態畫面產生興趣,這無疑會讓孩子無法靜下心來安心上課。

不論是電視劇還是動畫片,能吸引孩子的鏡頭無一不是顏色鮮豔、情節緊湊的畫面,孩子會逐漸適應這種高強度的視覺與聽覺刺激。

轉而去上學後,面對單調的黑板和粉筆字,以及老師嚴肅的語氣,很難引發學習興趣,進而影響學習成績。

◆長時間看電視會固化孩子對事物的具體印象,限制想像力的自由發展。

專家曾將兩組愛看電視與不愛看電視的孩子進行數據對比,發現不愛看電視劇的孩子對事物的描述顯然更具想像力。

比如電視上經常看到小紅帽,孩子們會以為小紅帽就是那個樣子,限制思維能力發展。

專家建議,儘量堅持到這一年紀再看電視

對於孩子能看電視的時間,大多數學者都建議在孩子三歲之前不要接觸,為了孩子的身體健康著想,這是最基礎的要求。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著想的話,如果能把這個時間延長,則是越往後越好。

英國教育家馬丁羅森曾說,如果你能夠讓孩子在12歲之前都不看電視,那麼他們將終生受益。

但現實生活中很少有人能真的做到讓孩子從小就遠離電視,我們能做的是儘量讓孩子少接觸,轉而把注意力投向那些更能開發孩子智力的活動,比如親子遊戲、講故事、讀繪本等等。

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培養其他健康有趣的愛好,可以降低孩子對電視的黏性,對於已經輕微成癮的孩子同樣有效。

相關焦點

  • 耶魯大學研究:孩子專注力養成之前,最好不要看電視
    為什麼孩子兩歲之後,就會特別不老實,總有各種各樣的要求。這是因為孩子在3歲左右,是大腦發育的快速期,這時孩子的大腦發育基本到了成人大腦的70%左右。所以,3歲的孩子普遍都有了自己想法,不想再聽從父母的安排。上幼兒園的孩子,父母經常能聽到告訴,孩子在學校特別不老實,總是溜號、愛搞小動作。
  • 孩子看電視時很認真,可以鍛鍊專注力嗎?答案恰好相反
    婆婆照顧孩子的這段時間,孩子沒有出現什麼意外,也很少生病,這讓婷婷感到很高興,但就是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孩子特別喜歡看電視。老人都特別疼孩子,當孩子嚷嚷著想看電視的時候,老人根本不會拒絕,時間久了,孩子看電視上癮,只要閒下來就想看電視。
  • 李玫瑾:「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長大後的差距很大
    英國兒童專家曾經做過報導:建議禁止父母給年齡低於3歲的孩子看電視。而且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教授也表達過類似的觀點,「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長大後的差距會越來越大。 父母將孩子交給電視中的虛擬世界,除了可以能讓你輕鬆一會之外沒有任何好處,長期下去,孩子各個方面都會出現問題,到時候後悔都晚了!
  • 別再讓孩子看電視!看電視容易使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家長知道嗎?
    孩子在電視上看到漫畫,馬上就不哭了,甚至「專注地」看,偶爾還會笑出聲來。看到這一幕,我不僅對這個孩子的未來感到擔憂。至於兒童看電視,美國兒科學會在《育兒百科》上建議,父母應該禁止2歲以下的兒童看電視。2-4歲兒童每天使用電子產品不超過半小時,4-8歲兒童每天使用電子產品不超過兩小時。
  • 李玫瑾直言:「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長大後的差距很大
    ,給孩子看電視,立馬就安靜下來;家長沒有時間照顧孩子,給孩子看電視!長期將電視當做是孩子的「電子保姆」,你知道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嗎?英國兒童專家曾經做過報導:建議禁止父母給年齡低於3歲的孩子看電視。而且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教授也表達過類似的觀點,「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長大後的差距會越來越大。
  • 耶魯大學研究發現:「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差距巨大
    自從電子產品出現之後,很多家長發現不管怎麼哄都不聽話的孩子,只要把手機遞過去、電視打開,孩子立刻就安靜了,自此「電視帶娃」成為新型育兒方式。所以總是能看到很多還不到3歲的孩子,趴在沙發上、躺在床上看動畫片,玩手機。
  • 孩子看電視到底要不要阻止?來自耶魯大學的研究,建議父母收藏
    孩子3歲左右正處於大腦發育的高峰期,此時孩子的大腦將會發育到成人大腦的70%左右,正是因為大腦發育過快,所以孩子總會抑制不住自己的興奮勁,導致專注力不集中。例如在寫作業時,聽到旁邊有動靜總會忍不住去看一看。
  • 哈佛研究發現:「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十年後差距巨大
    前不久我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一個孩子本來正在生氣的大哭,家長哄了兩句看孩子還在哭,便打開了電視,當孩子看到電視裡的動畫片,立馬就不哭了甚至還」專注「地看了起來,時不時還會笑出聲來,看到這一幕,我對這個孩子的未來不僅擔心起來了。
  • 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長大後的差距,真不是一星半點
    其實,如果你可以合理的安排孩子看電視的時間還好,就怕有的孩子很依賴電視,而這就是家長放縱而導致的。相信大家對李玫瑾並不陌生,她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教授,同時也是一名出色的育兒專家,近幾年李玫瑾的教育理念得到很多人的認可,對於孩子看電視的問題,李玫瑾坦言:「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長大後的差距很大!
  • 如何毀掉一個孩子的專注力?說這5句話就夠了!
    如果孩子遇到了困難,但能自己解決,就沒有介入的必要。娃愛看電視不是專注力好,而是被動畫片產生的被動注意給「催眠」啦!人的大腦中有兩種波,看電視的時間越長,腦中負責催眠的阿法波越強,負責思考的貝塔波越弱,反而引起娃的專注力下降。
  • 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這些「差距」很明顯,不止影響專注力
    給孩子看電視,擔心影響孩子的視力和專注力;不給孩子看,又擔心孩子沒人陪會無聊。 奇幻小說《查理和巧克力工廠》有句臺詞:千萬、千萬、千萬別讓孩子,靠近你的電視,最好是別購買、安裝,這最最愚蠢的東西。 孩子的大腦發育有80%在3歲之前完成,而剩下的20%在6歲以前完成。
  • 如何毀掉一個孩子的專注力?說這5句話就夠了
    娃愛看電視不是專注力好,而是被動畫片產生的被動注意給「催眠」啦!人的大腦中有兩種波,看電視的時間越長,腦中負責催眠的阿法波越強,負責思考的貝塔波越弱,反而引起娃的專注力下降。5.亂貼標籤:娃專注力不好...急死我了!孩子的專注力跟大腦發育有關,隨年齡增長,每年大致提高2~5分鐘。
  • 家長不要親手毀了孩子的專注力
    有人說是因為醫學進步,診斷的方式越來越嚴謹,所以孩子很容易就被歸到「不專心」一族;有人說是因為工業進步,汙染增加,尤其是重金屬影響到孩子的大腦,因此產生過動症;而近來歐洲地區有醫師提出另外一種觀念,認為不專心的孩子可能是人類演化的結果,由於基因的改變,因此出現不專心及自閉的比例增加,然而這樣的演化是好是壞,仍很難說清楚。   能不能介紹一個你個人印象比較深刻的治療案例?
  • 到底要不要阻止孩子看電視?耶魯大學的研究,值得各位父母一看
    家長可能覺得孩子貪玩,其實你只是看到了表面問題,卻沒有去深究問題出在哪。大約在孩子3歲左右,大腦處於飛速發育期,這時孩子的大腦已經發育到了成人大腦的70%左右,所以,孩子往往不能抑制自己的情緒和想法,所以記憶力才不會集中,在做一件事的時候,會很輕易地被其他事情吸引。
  • 0~3歲的寶寶到底能不能看電視?看了耶魯大學研究,或許能幫到你
    電子產品對孩子來說就是一個嶄新的世界,有了新奇事物的吸引,孩子也不哭鬧了,的確是安靜了很多。但是只要不給孩子看電視、玩手機,立馬就哭個不停。 甚至有的孩子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坐在電視機前。3歲以下的孩子到底能不能看電視呢?
  • 李玫瑾坦言:「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長大後差距很大!
    她曾在一次講座中表示:「看電視」和「不看電視」,這兩種生活方式會讓孩子長大後有很大區別。那到底有哪些區別呢?我們來看看吧!一、語言能力美國兒科學會的研究人員曾招募了47名3-5歲的兒童,研究人員對孩子們進行核磁共振成像掃描和語言、識字測試,並讓他們的父母填寫了一份調查問卷。
  • 孩子專注力不高怎麼辦?借用「心流狀態」,幫孩子提高專注力
    文字/梅媽編輯/梅媽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經常可以發現這樣一個問題:孩子做作業還沒幾分鐘就跑去看電視堆積木了,導致孩子的作業也沒完成。其實這樣的現象就是孩子專注力不高的表現。但有些父母在孩子小時候選擇了錯誤的陪伴方式,導致孩子的專注力有所破壞,因此孩子就變得專注力不高。很多時候孩子正在專心畫畫的時候,父母突然的互動提問都會讓孩子感覺到疑惑,讓孩子的專注力被打斷,等到孩子想要再進入專注世界就很難了。
  • 孩子專注力不好怎麼辦?沒關係,用這3個方法立竿見影
    今天在網上看見一個視頻,講述的是如何解決孩子專注力不好的問題,那位家長去諮詢了育兒專家,專家就用了一個方法來測試孩子,孩子的專注力一下就集中了,讓家長很是意外。專家說:人的記憶力共分為兩種,一種是無意記憶力和有意識記憶力,都是可以通過訓練不斷提高的,而這個輔導對於媽媽來說難度很大,要是缺乏耐心將無法成功。所以對於孩子注意力不好的問題,家長也是有責任的,所以要在孩子小的時候好好訓練孩子。
  • 睡前常對娃做這件「小事」,孩子專注力一天比一天好,聽課更認真
    首先,家長要明白一件事,孩子的專注力並不是天生的。剛出生的孩子都是無意注意,這時大腦和神經系統的發育還不完善,神經系統不能很好地控制大腦興奮和抑制的過程,興奮和抑制失衡,孩子的自制力就很差。而這個過程一直持續到孩子3歲。
  • 經常看電視的孩子,和很少看電視的孩子,在這3個方面差距很明顯
    女兒與同班同學沒有共同語言小米對女兒管教得特別嚴格,孩子到現在已經上一年級了。小米一直覺得電視對於孩子來說就是一種傷害,尤其是那些動畫片,根本沒有任何意義,看了只會拖延孩子寫作業的進度,對孩子沒有任何好處,而且還會損傷寶寶的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