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暑期出遊避暑玩水 警惕血吸蟲病

2020-11-24 東方網

圖片說明:110個流行縣主要集中分布於安徽、江西、湖南和湖北這四個省的長江沿線、鄱陽湖和洞庭湖周邊。來源:上海疾控

暑期來臨,滬上不少家長帶著孩子開啟了旅遊模式,到全國各地走親訪友、避暑玩水。鑑於近期多地洪澇災害多發,上海市疾控中心提醒,接觸血吸蟲疫水,含有血吸蟲的感染期幼蟲——尾蚴的水體,包括湖泊、河流和溝塘等的機會增多,遊玩時應注意防範。

上海市疾控中心專家介紹說,血吸蟲病是一種寄生蟲病,經接觸疫水而感染。在我國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蟲病,可以感染人和40餘種哺乳類動物,該病首先由日本的科學家於1904年發現並命名。釘螺是日本血吸蟲的唯一中間宿主。

假期出行真的有可能感染血吸蟲病嗎?疾控專家給出的答案是「存在這種可能性」。「雖然我國在血吸蟲病防控方面已經取得很大進展,但仍有110個流行縣由於受到防治技術、自然環境、社會經濟發展階段等主客觀條件的限制,尚未達到阻斷傳播的標準,在這些流行縣的部分地區還存在感染血吸蟲的可能性。」專家表示,這110個流行縣主要集中分布於安徽、江西、湖南和湖北這四個省的長江沿線、鄱陽湖和洞庭湖周邊。血吸蟲易感地帶為居民點附近的一些釘螺密度較高、人畜活動頻繁及畜糞汙染較重的江湖洲灘地區。到這些地區正常開放的風景名勝區遊玩,幾乎不會感染血吸蟲病,但在其它地方還是存在感染的可能性。特別是由於近期洪澇災害多發,血吸蟲易感地帶存在擴大可能性。

對於如何預防,市疾控中心專家指出,目前,血吸蟲病沒有可實際應用的預防性疫苗,也沒有可防止感染的預防性藥物。在流行區不下河、下湖遊泳,避免接觸當地情況不明的河水、湖水、渠水等自然水體是最好的預防方法。如果在本次發病前2周至3個月內在流行區有疑似疫水接觸史,出現前述急性血吸蟲病相關症狀,應儘快就近到綜合性醫療機構接受診治,並提醒接診醫生。(新民晚報新民網 李若楠)

》》連結:

1、感染後有什麼症狀?

感染血吸蟲後,經過30-60天的潛伏期,就會出現急性血吸蟲病相關症狀,典型表現為每天午後發熱,體溫最高可達40℃,午夜出汗後體溫降至正常,伴有食欲不振、咳嗽、腹痛、腹瀉、膿血便等,體檢肝脾腫大,白細胞和嗜酸粒細胞增高,胸片中下肺野可見絮狀、絨毛斑點陰影等。急性血吸蟲病病程約半年左右,病死率低,大多進入慢性期,反覆感染且未經規範治療者可發展為晚期血吸蟲病。

2、血吸蟲是怎樣感染的?

血吸蟲尾蚴僅有針尖樣大小,從釘螺體內逸出後,看起來就像一層灰白色的灰塵靜止漂浮在湖泊、河流、溝渠等自然水體靠近岸邊的水面上,不注意的話很難被發現。尾蚴經接觸疫水部位的皮膚進入人和動物體內,脫去尾部,成為童蟲。據動物實驗,血吸蟲的感染期幼蟲——尾蚴進入皮膚的時間僅需10秒鐘左右。與感染血吸蟲的人和動物接觸不會導致血吸蟲傳播。

相關焦點

  • 父女得血吸蟲病 這病「消失」二十多年
    這是一個年輕人很少聽過的毛病——血吸蟲病。老一點的浙江人,一定對這個傳染病印象很深,要知道在解放初期的時候,浙江還是血吸蟲病的重度流行省份,病人204萬,在全國排第二。自從1995年之後,浙江已經達到了血吸蟲病傳播阻斷的標準,這個曾經佷常見的疾病,在大家的生活裡消失了。
  • 當心血吸蟲病 不要去江邊玩水
    而對於這種行為,武漢市疾控中心的專家也發出提醒,每年5到10月,是血吸蟲病的易感季節,此時接觸江水甚至江邊雜草都有可能被感染。武漢市疾控中心血地所所長 徐明星:目前洪災期間,可能會有大量的尾蚴隨著隨著這個水流擴散,而造成高危水域擴大,而(有)感染血吸蟲病的情況發生。
  • 杭州一8歲女孩因遊泳感染血吸蟲病 此病已銷聲匿跡22年
    原標題:杭州一8歲女孩因遊泳感染血吸蟲病,此病已銷聲匿跡22年  這是一個年輕人很少聽過的毛病——血吸蟲病。  老一點的浙江人,一定對這個傳染病印象很深,要知道在解放初期的時候,浙江還是血吸蟲病的重度流行省份,病人204萬,在全國排第二。
  • 疾控專家:當心血吸蟲病 不要去江邊玩水
    據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360》報導:江水水位上漲,不少好奇的市民會到江邊看看水位情況,這裡要提醒大家,一定要遠離警戒區,不要涉水嬉戲,防止血吸蟲病,確保人身安全。【江邊公園有市民跨越警戒線】南京市的三汊河口也是秦淮河的入江口。
  • 杭州一對父女雙雙染上多年未見的血吸蟲病
    市疾控專家稱杭州已多年不見的血吸蟲病竟然又出現了!  家住杭州餘杭星橋的8歲女孩冉冉最近又出現了皮疹和發熱現象。這一年來她的症狀反反覆覆,經過市疾控中心確診,她和父親都染上了血吸蟲病。原因要追溯到一年前,父女二人回湖北老家的一次遊泳經歷。
  • 南水北調要警惕血吸蟲(兩會心聲)
    ——建議工程引入血防專家,增加疾病監測項目全國政協委員熊思東說,國內外許多事例表明,水資源的開發可能加劇血吸蟲病擴散。
  • 長江汛期 警惕血吸蟲病!
    為加強汛期急性血吸蟲病感染的防控,近日,江蘇南京市浦口區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在南京多地,向遊客和防汛人員宣傳血吸蟲病的防治知識,指導防汛人員做好安全防護措施。昨天(7月16日)上午8時,南京青奧體育公園處江水已經漫過釘螺灘塊,接近人行步道。
  • 「千禧一代」成七夕出遊主力 哪些愛情勝地最受青睞?
    傳統的七夕,因牛郎織女的動人傳說而分外浪漫,也為這個暑期增添了些許柔情蜜意。不少「有情人」也打算在七夕時節出遊,共度甜蜜時光。驢媽媽旅遊網日前發布了《2016七夕出遊趨勢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顯示,從驢媽媽旅遊網七夕前一周的預訂情況來看,相關線路的訂單量相比去年同期有30%左右的增長。
  • 洪水之後一定要預防血吸蟲感染,一旦感染終身受累,甚至導致死亡
    全球有76個國家和地區有血吸蟲病流行。其中,日本血吸蟲分布在亞洲的中國、日本、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這種血吸蟲是在日本首先發現的,故定名為日本血吸蟲;埃及血吸蟲分布在非洲及西亞地區;曼氏血吸蟲分布在中南美洲中東和非洲。中國只流行日本血吸蟲病,簡稱血吸蟲病。血吸蟲病在我國主要流行於長江流域及其以南的省區,長江中下遊是血吸蟲病流行區。
  • 血吸蟲病防治常見問題
    二、血吸蟲病在哪裡流行?   日本血吸蟲致病嚴重,分布很廣,包括日本、中國、菲律賓及印度尼西亞等國家。根據發掘出土的西漢古屍解剖分析證實: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我國就有日本血吸蟲病(以下簡稱血吸蟲病)。
  • 血吸蟲病的防治
    血吸蟲病是什麼? 血吸蟲病俗稱「大肚子病」,是由血吸蟲寄生於人體引起的地方性寄生蟲病。寄生於人體的血吸蟲主要有3種:流行於北非的埃及血吸蟲、流行於拉美及中非的曼氏血吸蟲以及流行於亞洲的日本血吸蟲。日本血吸蟲學名Schistosoma japonicum Katsurada,因日本人首先發現而得名。我國只有日本血吸蟲病流行,故通常簡稱它為血吸蟲病。
  • 暑期遊旺季將至 高德地圖發布十大「避暑景區」
    高德地圖發布《十大「避暑景區」出遊攻略》,遊客可通過高德地圖查詢景區的多維度信息,提前做好出遊決策和出遊準備。 河北承德 避暑山莊 承德避暑山莊是名副其實的避暑勝地,山莊內的荷花極富盛名,7、8月份荷花滿池塘,會一直開到9月末。
  • 如何防治血吸蟲病?
    血吸蟲病!天哪,居然還有這種病!第一次聽說它的時候,覺得它非常可怕,因為名字聽起來就有點讓人毛骨悚然,血吸蟲病是一種嚴重危害人們身體健康、影響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寄生蟲病,在我國流行歷史悠久。其實這種疾病距離我們並不遙遠。
  • 血吸蟲病防治
    【概況】 2017年,嶽陽市完成查螺面積36928.7萬平方米,滅螺面積8160.07萬平方米,人群查病400143人次,人群化療229272人次,治療慢性血吸蟲病人8661名,救治晚期血吸蟲病人1445名。年末,人群、家畜血吸蟲病感染率均為零,連續6年沒有急性血吸蟲病報告病例。
  • 【血吸蟲病】南昌市多措並舉綜合防治血吸蟲病
    中國江西網訊:近日,由國家首席獸醫師于康震帶隊,國家發改委、衛生部、水利部、農業部和林業部等5部(委)領導和專家聯合組成的血吸蟲病春查組來我市檢查血防工作和血防項目執行情況。  春查組現場查看了進賢縣三裡鄉,詳細了解了當地「以機代牛」、封洲禁牧、農田改造、改水改廁教等綜合防治血吸蟲病工作,查閱了相關部門血吸蟲病防治工作資料,聽取了省、市、縣工作匯報。
  • 國家衛健委:加強汛期血吸蟲病防控工作。如何預防血吸蟲病?
    近期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主汛期,特別是南方地區多次出現強降雨過程,部分地區遭受泥石流、洪澇等災害,全國急性血吸蟲病防控工作面臨嚴峻形勢。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通知,要求各級衛生健康部門加強汛期血吸蟲病防控工作。
  • 帶你了解血吸蟲病
    血吸蟲病是一種寄生蟲病 血吸蟲病是血吸蟲侵染人體所致的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寄生蟲病。人和動物,如牛、馬、豬、羊和犬等都會得此病。血吸蟲病會造成乏力、慢性腹瀉和營養不良,嚴重者肝脾腫大、腹水,甚至死亡。
  • 湖北省血吸蟲病防治條例
    第十六條建設單位在血防地區興建水利、交通、旅遊、能源等大型建設項目,必須事先提請省級以上血吸蟲病預防控制機構對施工環境進行血防衛生學評價。建設單位必須根據血吸蟲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意見,採取必要的血吸蟲病預防、控制措施。施工期間,建設單位應當設專人負責工程的血防工作,並接受當地血吸蟲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指導;工程竣工後,應當告知當地血吸蟲病預防控制機構,由其對工程地區的血吸蟲病進行監測。
  • 預防血吸蟲病,我們共同參與——清河中心學校開展血吸蟲病防治知識...
    預防血吸蟲病,我們共同參與——清河中心學校開展血吸蟲病防治知識宣傳教育 2020-09-16 15:23:05   來源
  • 血吸蟲病的臨床表現與治療
    (一)急性血吸蟲病急性血吸蟲病往往是人們在短期內接觸含有大量尾蚴的水體所致,常發生於對血吸蟲感染無免疫力的初次感染者,但亦可發生於再次感染大量尾蚴的慢性甚至晚期血吸蟲病病人。急性血吸蟲病病人均有明確的疫水接觸史,發病多在夏秋季,以6~10月為高峰,潛伏期大多為30~60天,平均約40天。患者常因遊泳、捕魚摸蟹、打湖草、防汛等大面積接觸疫水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