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之後一定要預防血吸蟲感染,一旦感染終身受累,甚至導致死亡

2020-11-24 騰訊網

可怕的「血吸蟲」

最近一段時間,天就像漏了一般,長江中下遊幾乎就是「雨、雨、雨」的節奏。河水、江水水位持續上升,不少地方長江畔的風光帶都沒在水裡。在新聞上看到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在江邊水裡嬉戲,著實為他們捏了一把汗,不僅僅因為溺水的危險,即便是淺水區,長江流域水裡的血吸蟲真的是很可怕的。

全球有76個國家和地區有血吸蟲病流行。其中,日本血吸蟲分布在亞洲的中國、日本、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這種血吸蟲是在日本首先發現的,故定名為日本血吸蟲;埃及血吸蟲分布在非洲及西亞地區;曼氏血吸蟲分布在中南美洲中東和非洲。中國只流行日本血吸蟲病,簡稱血吸蟲病。血吸蟲病在我國主要流行於長江流域及其以南的省區,長江中下遊是血吸蟲病流行區。

在疫區接觸疫水的行為均易造成急性血吸蟲感染。當血吸蟲尾蚴侵入皮膚後,接觸疫水部位皮膚可出現刺痛樣感覺,繼而局部出現丘疹或蕁麻疹,稱尾蚴性皮炎。接觸疫水後1~5天可有咳嗽(易誤為感冒),反覆感染者肺部症狀較嚴重。當雌蟲開始大量產卵時,少數患者出現以發熱為主的急性變態反應性症狀,常在接觸疫水後1~2月出現,除發熱外,伴有肝區疼痛、腹脹、腹瀉、肝脾腫大及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糞便檢查血吸蟲卵或毛蚴孵化結果陽性。急性血吸蟲病多見於對血吸蟲無免疫力的初次感染者,也可發生於再次感染大量血吸蟲尾蚴(肉眼不可見)的慢性血吸蟲病人,如不及時救治,嚴重者可導致死亡。

急性血吸蟲病是血吸蟲病的一種臨床類型,血吸蟲病可分為急性、慢性和晚期三期。急性期後病情逐步轉向慢性期,在流行區90%的血吸蟲病人為慢性血吸蟲病,此時,多數患者無明顯症狀和不適,也可能不定期處於亞臨床狀態,表現腹瀉、糞中帶有粘液及膿血、肝脾腫大、貧血和消瘦等。一般在感染後5年左右,部分重感染患者開始發生晚期病變。晚期病人血吸蟲肝病,表現為極度消瘦,出現腹水、巨脾,腹壁靜脈怒張等晚期嚴重症狀。晚期血吸蟲病還可能並發闌尾炎和結腸病變、腸梗阻。

小小的血吸蟲,危害是很大的,近日國家衛健委辦公廳發布了《關於加強2020年汛期血吸蟲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告誡防汛同時,須特別警惕急性血吸蟲病!無論大人孩子都喜歡玩水,但到疫區一定不要接觸疫水,不下水遊泳戲水、洗手洗腳(洗澡),特別見有警示標牌處絕對不能下水,必須下水作業時需做好防護。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漲水後,切記預防血吸蟲病
    而漲水的時候,是血吸蟲最愛的季節,它們幾秒鐘就可以直接鑽進你的皮膚,到你的身體裡,導致血吸蟲病,因此需要更多的人了解並注意。如果患了急性血吸蟲病,剛開始只是身上起包,很癢,過幾天可能會導致發燒、拉肚子、貧血、消瘦、還會有腹水,最嚴重後果的是可能引發死亡。人體感染血吸蟲病過程預防血吸蟲病首先,儘量避免接觸疫水、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控制傳染源。
  • 國家衛健委:加強汛期血吸蟲病防控工作。如何預防血吸蟲病?
    血吸蟲病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個比較陌生的,血吸蟲病是一種什麼病,我們又該如來預防呢? 血吸蟲病也稱為大肚子病 是由血吸蟲寄生於循環系統所導致的一種慢性寄生蟲感染,主要通過皮膚,黏膜與疫水接觸受染。 血吸蟲的生活史比較複雜。
  • 防汛同時,也要預防寄生蟲病!預防血吸蟲病我們需要做什麼?
    近日來我國南方洪澇災害頻發,恰好又是在這個血吸蟲病高發的季節,加強汛期血吸蟲病的防控迫在眉睫。說起血吸蟲病,在早些年可以說是臭名昭著,就連毛主席都曾經為此寫下過一首詞,可以說血吸蟲病是老一輩人的噩夢。在醫學飛速發展的今天,血吸蟲病雖然也會嚴重危害感染者的健康,但它已經不像當年一樣會造成那麼嚴重的傷害了,那麼預防血吸蟲病,今天的我們需要做什麼呢?殺滅釘螺及尾蚴釘螺是血吸蟲重要的中間宿主,它可以把血吸蟲的蟲卵孵化成尾蚴,易感人群接觸到含有尾蚴的水,或者進食含有尾蚴的釘螺,就會導致感染血吸蟲病。
  • 17名志願者主動感染破壞性血吸蟲,為研製疫苗爭取機會
    血吸蟲病是一種由血吸蟲引起的慢性寄生蟲病,主要流行於亞非拉地區,血吸蟲病分為腸血吸蟲病和尿路血吸蟲病,這種疾病通過皮膚,黏膜和水源傳播。在20世紀50年代之前,我國農村的血吸蟲病流行十分嚴重,在疾病傳染的村莊會造成大量的感染者死亡,在沒有較為先進的治療手段之前,這種病的致死率甚至能高達百分百。
  • 江蘇發布提醒 血吸蟲10秒可穿入皮膚 汛期少涉水防血吸蟲感染
    疾控專家提醒:每年5到10月,是血吸蟲病易感季節。儘管江蘇經過多年防治,血吸蟲病已經可控,但仍存在輸入性風險,血吸蟲只要10秒就可穿入皮膚,因此提醒市民:汛期少涉水,勿接觸江水、草灘。【江邊公園有市民跨越警戒線】南京市的三汊河口也是秦淮河的入江口。記者注意到,原本市民散步的沿江觀光橋,現在因為江水已經漫過了橋面,管理單位對這段橋進行了封鎖。
  • 健康天天測,現在還需要預防血吸蟲病嗎?
    得血吸蟲病沒有及時醫治,會有「肚子像西瓜,脖子像絲瓜,手臂像黃瓜」的表現,在衛生條件落後的時代,血吸蟲流行曾帶來巨大災難,有些地方甚至出現絕戶現象。經過多年努力後,血吸蟲防治取得了成就,1958年江西餘江消滅血吸蟲,得知消息,偉人欣喜地寫下了「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的詩句。您可能要問,都消滅了還需要預防嗎?肯定地回答您,要防。
  • 下水十秒就會感染,當年肆虐神州的血吸蟲瘟神,是怎麼被送走的?
    這就是當年紀錄片對血吸蟲病人的描述。  這種據說下水十秒就會被感染的寄生蟲病,最終還是被消滅了。遠比非典、新冠「傳染」性更強的健康殺手,還是被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淹沒了——在萬眾一心面前,所有的災疫都只有被徹底消除一個結局。  我們知道,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 醫學水平遠不如今天發達,甚至可以用落後來形容,那麼我們是用什麼辦法消滅了血吸蟲病的呢?
  • 抗洪防汛要注意!這裡有份防血吸蟲病小貼士送給你
    「湖區五省」(湖南省、湖北省、江西省、安徽省和江蘇省)是我國血吸蟲病防治重點地區,水位的上漲給潛伏在江河中的血吸蟲可乘之機,人一旦接觸含有血吸蟲尾蚴的水體(疫水)就很有可能感染血吸蟲病,嚴重危害健康。因此,抗洪防汛一定要注意預防血吸蟲病。血吸蟲的生活史血吸蟲病是由血吸蟲引起的一種寄生蟲病,會導致腹痛、腹瀉、便血等症狀,晚期甚至出現肝腫大等實質性病變。
  • 科普|預防血吸蟲病基本知識
    什麼季節最容易得血吸蟲病?一年四季都可能感染血吸蟲,但在氣溫較高的4-10月份最容易感染。不同地區、不同職業、不同習慣的人感染血吸蟲的高峰季節也不同。什麼人最容易得血吸蟲病?血吸蟲病是嚴重危害人民身體健康、阻礙經濟發展的重大傳染病。得了血吸蟲病可引起發熱、拉肚子等,反覆感染或久治不愈可引起肝硬化、腹水,嚴重者影響生長發育(青少年),喪失勞動能力,甚至危及生命,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
  • 汛期防災更要防病—血吸蟲病防治知識篇
    自6月以來我國南方地區暴雨洪水集中頻繁發生,強降雨波及廣西、廣東、江西等多個省份,廣西桂林、柳州等部分地區洪澇災害嚴重。水災不僅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威脅居民生命安全,而且可能引發像血吸蟲病等傳染病流行。
  • 汛期如何做好血吸蟲病防控
    長江中下遊地區尤其是洞庭湖、鄱陽湖區域是本次洪水災情最嚴重地區,同時也是血吸蟲病傳播風險最高的地區。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室發布《關於加強2020年汛期血吸蟲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國衛辦疾控函〔2020〕540號),要求疫區各地強化領導責任,切實落實各項預防控制措施,強化宣傳教育,加強個人防護,嚴控血吸蟲病感染,杜絕急感暴發疫情,確保「大汛之年無大疫」。
  • 愛滋病一旦感染不能治癒,謹記這個「後悔藥」,暴露後可預防感染
    在活動現場,山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愛滋病防制所主任醫師錢躍升表示,作為一種嚴重傳染性疾病,感染後,愛滋病病毒會緩慢破壞人的免疫系統,會給生活帶來巨大影響,需要終身規律服藥,精神壓力增大。若不堅持規範治療,發病後病情發展迅速。
  • 帶你了解血吸蟲病
    血吸蟲病是一種寄生蟲病 血吸蟲病是血吸蟲侵染人體所致的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寄生蟲病。人和動物,如牛、馬、豬、羊和犬等都會得此病。血吸蟲病會造成乏力、慢性腹瀉和營養不良,嚴重者肝脾腫大、腹水,甚至死亡。
  • 軍醫小茵丨警惕水中的「隱藏殺手」,這份防治血吸蟲寶典請收好
    此時,正確識別血吸蟲感染以及做好預防措施是疫區居民和抗洪救災官兵們健康的重要保障。如何判斷是否感染血吸蟲?說到這,大家可不要以為晚期血吸蟲病只是肚子脹、拉肚子等狀況,此期的感染者有50%以上因消化道出血死亡,若並發肝性昏迷,死亡率可高達70%。
  • 杭州一8歲女孩因遊泳感染血吸蟲病 此病已銷聲匿跡22年
    原標題:杭州一8歲女孩因遊泳感染血吸蟲病,此病已銷聲匿跡22年  這是一個年輕人很少聽過的毛病——血吸蟲病。  老一點的浙江人,一定對這個傳染病印象很深,要知道在解放初期的時候,浙江還是血吸蟲病的重度流行省份,病人204萬,在全國排第二。
  • 血吸蟲病防治常見問題
    在血吸蟲病流行季節,人畜不要到有螺的河,堰,溝渠,池,塘等處洗衣物,中、小學生特別要注意不要到這些地方戲水、洗澡。如非得要到這些有螺環境去勞動生產,應採取一定的防護措施,如穿膠靴、戴手套或在身上塗抹防蚴霜等等,避免皮膚與水接觸。   積極消滅釘螺。消滅釘螺是預防血吸蟲感染最根本的措施,沒有釘螺,就不會引起血吸蟲病傳播。
  • 預防諾如病毒感染要勤洗手不喝生水
    哈市疾控中心發布提醒,冬季為諾如病毒急性胃腸炎感染的高發期,在人口流動較大或人群密集場所更容易引起聚集性病例或暴發疫情,搞好個人衛生、食品衛生和飲水衛生是預防諾如病毒感染的關鍵。什麼是諾如病毒?諾如病毒是能夠引起人類感染性腹瀉的一種常見的病原體,在全世界範圍內均有流行,全年均可以感染,冬季為諾如病毒急性胃腸炎感染的高發期。諾如病毒對環境抵抗力強,感染劑量低,10-100個病毒粒子就可致病。
  • 關於加強學校預防控制血吸蟲病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
    主要原因是血吸蟲病流行區中小學生普遍缺乏必要的防治血吸蟲病基本知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暑假期間在有釘螺分布的水域遊泳戲水而感染。因此,在血吸蟲病流行區中小學中廣泛開展血吸蟲病防治(以下簡稱血防)健康教育,提高學生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是預防中小學生感染血吸蟲病、保護學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措施。
  • 和血吸蟲戰鬥的那些年,下水10秒就會被感染
    1964年,左德之(右二)和他的同事們血防一代:遠看像要飯的  近看原來是滅螺的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源於毛澤東的號召:「一定要消滅血吸蟲病查螺的時候,常常有醫護人員被感染血吸蟲病。「有陽性釘螺的地方,只要腳一下水,最多10秒,血吸蟲尾蚴就會通過皮膚進入毛細血管。」李大明說,「沒有手套,沒有水靴,大家褲腳一擼,就跳到溝裡去了,所以感染的機率非常大。當時採用銻劑治療,毒性大、副作用多。」第一代血防人就是在這樣反覆感染、反覆治療的循環中走過來的。
  • 腫瘤也能預防了?急性微生物感染能抗腫瘤
    想看的跟我來~急性微生物感染能抗腫瘤腫瘤是人類的夢魘,尤其惡性腫瘤已成為我國因病死亡的第一殺手。近20年來我國癌症死亡率上升了近30%。我們都知道,細菌、病毒等許多微生物都有可能感染人體,這之後大致有兩種結局: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