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男孩反覆發熱貧血誤以為是白血病,竟然是這個病

2021-01-11 澎湃新聞

原創 黃志恆 兒科黃哥黃醫生

前不久,10歲男孩小姜因貧血看我門診。我感到非常好奇,貧血不應該看血液科嗎,怎麼來消化科門診了?小姜媽媽說就是要看消化科,「小孩沒娘,說來話長」,原因是這樣的。

發熱

6月2日,小姜無明顯誘因出現發熱,最高體溫39°,口服布洛芬後體溫可以降至正常,每天發熱2-3次。沒有咳嗽、腹瀉、腹痛等症狀。

6月5日,小姜去當地婦幼保健院就診,化驗了血常規:白細胞13.06x10^9/L(正常值:4-10x10^9/L);血紅蛋白93g/L(正常值:120-160g/L);C反應蛋白35mg/L(正常值<8mg/L)。

當地醫院兒科醫生初步診斷」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輕度貧血「。住院2天,輸了頭孢唑肟鈉消炎,小姜不發熱了,然後口服頭孢丙烯和補鐵口服液出院了。

6月18日,小姜又發熱了。他又去當地婦幼保健院就診,兒科醫生給他化驗了血常規,白細胞和C反應蛋白仍然很高,有貧血。白細胞15.78x10^9/L(正常值:4-10x10^9/L);血紅蛋白92g/L(正常值:120-160g/L);C反應蛋白36mg/L(正常值<8mg/L)。

輸液3天,小姜不發熱了。

6月22日,小姜又發熱了。小姜父母快要急死了,帶著他去了上海某某人民醫院兒科。門診兒科醫生又開了血常規等檢查,白細胞9.7x10^9/L(正常值:4-10x10^9/L);血紅蛋白97g/L(正常值:120-160g/L);C反應蛋白68.7mg/L(正常值<8mg/L);血沉120mm/h(正常值<20mm/h)

治療了半月,小姜病情沒有好轉,雖然沒有出現咳嗽、腹痛、腹瀉等症狀,但是仍然發熱、貧血。兒科醫生感覺病情太蹊蹺,但是無計可施,只得建議小姜到上海市閔行區萬源路399號的兒科醫院來就診。

雖然是疫情期間,但是醫院裡面仍然有不少的病患前來就醫,預檢臺護士們忙碌地檢查健康碼、問診、分診。

預檢臺護士張老師聽到小姜家長的訴說孩子發熱貧血後,就讓小姜掛了血液科,排除一下血液腫瘤等疾病。

血液科老專家和我很熟,她幫小姜做了血常規+異常細胞、血塗片,甚至骨髓穿刺都做了,排除了血液系統疾病,建議掛下消化科做個胃腸鏡看看。

血液科老專家時常把血液科查不清楚原因的貧血孩子轉到我們科門診。我們經常給那些孩子胃腸鏡檢查,發現貧血是消化道潰瘍出血或異常血管瘤生破裂等疾病引起的。

小姜爸媽心想,孩子才10歲,做胃鏡多痛苦啊。而且小姜爸媽認為孩子發熱應該是體內有炎症,於是掛了感染科。

感染科醫生以「發熱待查」把小姜收住院。主管醫生給小姜開了血培養、真菌、結核、艱難梭菌、寄生蟲等檢測,結果是正常的。巨細胞病毒、EB病毒等也檢測了,反正該查的都查了,結果是正常的。

感染科醫生懷疑小姜是風溼疾病,請 了風溼科醫生會診,查了免疫功能、類風溼因子等,都是正常的。再說小姜也沒有關節疼痛症狀,排除了風溼結締組織疾病。

小姜到底是什麼病呢?診斷沒有了思路。

一天,感染科主任查房,再次問病史,得知小姜前不久又反覆口腔潰瘍,翻閱近期檢查發現腹部CT結果顯示腸繫膜有多發淋巴結。

主任說,你們請消化科會診了嗎?主管醫生說沒有。

主任說,趕緊請消化科醫生也來會診下,別是消化科的疾病了。

我們消化科同事去會診,建議他們做個胃腸鏡。以前碰到過一個孩子反覆發熱貧血,腸鏡做出來是個淋巴瘤。

現在小姜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了,小姜爸媽這次同意了,沒有說孩子太小受罪。

小姜2天時間喝稀飯,口服乳果糖、聚乙二醇散等瀉藥清潔腸道。2天後小姜一家在主管醫生的陪同下去內鏡室做胃腸鏡了。隨著麻醉科醫生緩緩推入麻藥,小姜很快睡著了。

內鏡室醫生把腸鏡從小姜肛門緩緩插入,隨著電腦顯示屏上顯示的一張張照片,大家一下子震驚了。原來小姜直腸、乙狀結腸可見多枚潰瘍,最大的潰瘍面積有一角硬幣那麼大!

胃鏡檢查也發現胃竇部和十二指腸球部有綠豆大小的潰瘍。

診斷:炎症性腸病(克羅恩病)可能

糞便鈣衛蛋白結果也出來了>1800ug/g;隨後的腸道病理檢查也支持這個病。

什麼是克羅恩病

克羅恩病是一種原因不明的腸道炎症性疾病,從口腔到肛門的胃腸道的任何部位均可發生,但好發於末端迴腸和右半結腸。

為什麼叫克羅恩病

1932年,三名來自紐約的醫生在美國醫學協會雜誌(JAMA)上發表了一篇論文,報導了一種新型腸道疾病。當時,這種腸道疾病就是以該論文第一作者Burrill B. Crohn的名字命名的。沒成想,Burrill B.Crohn因此「名垂青史」。

症狀

消化道症狀:腹痛、腹瀉、腸梗阻,口腔潰瘍、肛周膿腫、瘻管等

全身表現:發熱、體重減輕、營養不良等

腸外表現:結節性紅斑,關節炎或葡萄膜炎等

病程多遷延,反覆發作,不易根治

但是像以發熱、貧血為症狀的克羅恩病還是比較少見的,這也是小姜前幾個月一直沒有得到及時治療的原因。

原因

目前原因還不清楚。

一般認為是環境因素、遺傳因素、感染與腸道菌群紊亂、免疫因素等引起的。

所以,我常常呼籲綠色飲食、呼籲抗生素不要濫用,呼籲愛護環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治療

根據2019年在中華兒科雜誌發表的《兒童炎症性腸病診斷和治療專家共識》,克羅恩病的治療包括:營養治療、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

營養治療:完全腸內營養,就是只喝奶粉;如果腸道耐受可以喝整蛋白配方奶粉;如果腸道牛奶蛋白過敏,可以喝胺基酸或者深度水解配方粉6-12周,誘導緩解。

這種療法與激素、免疫抑制劑、生物製劑比起來風險很小,越來越被認可。但是不是所有的克羅恩病小孩使用營養治療都有效。

藥物:常使用氨基水楊酸、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及生物製劑(類克、阿達木、維多珠單抗等),對於難治性克羅恩病我們常常選用沙利度胺,這個藥還是我們科在全國率先使用的。

手術治療:對於腸梗阻、腸穿孔、反覆肛周膿腫、瘻管的患兒,常常需要我們兒童炎症性腸病多學科團隊(MDT)外科醫生參與,手術治療。

我們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消化科是兒童炎症性腸病診治研究基地,又成立了消化、血液、免疫、外科等科室組成的炎症性腸病多學科團隊,每年接受上百名來自全國各地的炎症性腸病患兒慕名就診,給許多家庭帶來福音。

後記

小姜爸媽在網上查到克羅恩病號稱「綠色癌症」,一家人很惶恐。

為了開導小姜一家人,我們醫生常常給他們講「克羅恩病」不是絕症,只要按時用藥,定期複查,孩子一樣可以重拾健康的。我們常給小姜講克羅恩病患者的故事,例如效力於騎士隊的NBA球星小拉裡-南斯,美國著名遊泳選手凱薩琳·巴克都是克羅恩病患者,也一樣有多彩的人生。

小姜接受了腸內營養治療,每天喝小白肽2000ml,同時口服美沙拉嗪抗炎。這一段時間,一家人都很配合醫生的治療。

小姜去年11月初又來門診複診,已經沒有發熱和貧血了,面色也紅潤了。我說,7月份血液科專家讓小姜到消化科門診看看,如果聽了醫生的話就不用走那麼多彎路了。

最後我說,孩子治療快3個月了,再複查一下胃腸鏡吧。

小姜家長吃驚地說:「疾病好了還要複查?」

我說:「前期的治療是誘導緩解,下一步還要根據情況維持用藥。」

小姜爸媽面有難色地說:「胃腸鏡小孩太受罪了,讓我們考慮下」。然後沒有去辦住院手續,「黃鶴一去不復返」了。

從那次起,我再也沒有見過小姜,希望這個可憐的孩子一切都好!

提醒:對於反覆發熱、口腔潰瘍、腹痛、腹瀉、粘液血便、貧血等症狀的孩子需要當心這個病,需要及時去兒科醫院消化科就診,而且需要及時複診,防止疾病反覆!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白血病的早期症狀有哪些? 被誤診為貧血
    近年來,我國白血病患者人數逐年增加。據統計,我國白血病自然發病率約為十萬分之三,目前有400多萬白血病患者。據了解,白血病患者最初可能會表現出貧血症狀,若不重視,及時作出正確診斷,很可能會誤診。
  • 長期發燒或是白血病前兆 白血病的早期症狀有哪些
    白血病有什麼症狀體現呢   出現高燒,因為白血病源於骨髓,當骨髓中的細胞突變成腫瘤細胞後,不斷分裂生長,逐漸把正常骨髓細胞「吃掉」,使得身體的造血功能異常,正常的白細胞減少,而不正常的白細胞瘋長,正常人的白細胞數目在4000-10000以下,而白血病患者帶有腫瘤的白細胞有時高達10萬。由於正常的白細胞少,免疫力差,所以才會感染髮高燒。
  • 反覆骨折 竟然是缺少這個酶!
    Ravinder Sodi等在《Clinical Chemistry》報導了一個反覆骨折和足部疼痛的病例。病例男,54歲,2016年因反覆骨折和足部疼痛入院。既往反覆發作性骨折。12歲時右鎖骨骨折。13歲時Osgood-Schlatter病致左脛骨骨折,伴有膝部韌帶炎症。
  • 兒童長期貧血要注意,可能是兒童急性髓系白血病,要及時檢查
    導語:兒童急性髓系白血病是兒童急性白血病的一種,一旦患病後身體會產生大量不正常的白細胞、聚合細胞、紅細胞,身體會出現幾種常見的臨床症狀,例如骨關節疼痛、出血、臉上蒼白、發熱等,在治療的過程存在遠期副作用,甚至會出現繼發腫瘤的風險,這種發作甚至會出現在許多年以後,因此接受化療後一定要定期複查,在一定年齡之後還要進行腫瘤篩查。
  • 13歲男孩身患白血病 媽媽不願因治療費放棄骨髓移植機會
    圖為兒童醫療中心提供  2011年12月,家住四川均連縣的13歲男孩文豪開始高燒不退。媽媽帶他到當地的縣醫院去看病,卻得到了孩子得了「白血病」的答案。爸爸一聽是白血病立即表示沒錢治,而媽媽卻不願意放棄。
  • 2歲女童確診白血病,化療30個月!呼籲:生活中的這些都是元兇
    兩三歲的孩童本該是在玩具房裡挑選著她喜歡的玩具,而歡歡(化名)卻對寧波市婦兒醫院血液科的診室熟門熟路了。 女孩歡歡去年2歲生日時,被確診為白血病。歡歡的父母那時根本沒想到,女兒才這麼小,怎麼就被可怕的疾病侵擾。
  • 1張血常規能查多種病?
    缺鐵性貧血缺鐵性貧血是最常見的貧血,患者常常會有乏力、易倦、頭暈、臉色蒼白等症狀,而只要做血常規檢查就很容易「揪出」這種疾病的。最近吳小姐老感覺胸悶氣短,嘴唇有點泛白,偶爾還會感覺疲勞乏力,她以為是懷孕後的正常表現,但是做產檢時,醫生要求她做血常規檢查,結果發現她有點缺鐵性貧血。
  • 身體出現5個異常,別大意,這或是白血病的早期信號!
    1、貧血 一般貧血會出現在白血病的早期階段,除了貧血外,患者還會出現面色蒼白、身體疲憊的症狀。所以,提醒大家,當身體出現莫名貧血,卻沒有其他原發性疾病時,就需引起重視了,一定要及時就醫檢查。
  • 久咳不愈,反覆發熱,這個病常常被誤診!醫生總結的經驗教訓值得分享!
    當肺隱球菌病和肺間質病變發生碰撞,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在2020年10月24日至25日的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年會暨2020第二十一次全國呼吸病學學術會議上,來自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呼吸內科的董佳佳醫師就為我們分享了這樣一個精彩的病例,加深了我們對肺隱球菌病和雙肺瀰漫性間質病變診斷和治療的認識。
  • 七旬老人腰痛劇烈合併重度貧血,原來是這個血液病惹的禍
    70多歲的謝奶奶,近半年來反覆腰痛。一開始她以為自己是腰肌勞損,經常做按摩理療。腰痛症狀沒有任何改善,她痛得無法走路,並且還出現了明顯心慌和胸悶等症狀,社區門診醫生發現她有重度貧血,轉入上級醫院進一步治療。 是什麼原因導致她腰痛及貧血呢?
  • 白血病是什麼 這些原因會導致白血病
    白血病是什麼白血病俗稱「血癌」,是一類起源於造血(淋巴)幹細胞的惡性疾病。得了這種病的患者,他們的血液、骨髓裡以及各種組織器官裡都存在著大量形態異常的白血病細胞。這種細胞不斷增生,抑制正常造血功能,患者就會出現一系列症狀,常見貧血、出血和肝脾淋巴結不同程度腫大等臨床表現。
  • 5歲娃脖子腫,一查竟是白血病!有這5種症狀,一定要重視
    說起白血病,你是不是想到過韓劇?在韓劇劇情中總有車禍、失憶、治不好這三元素。而治不好這一元素中最常見的就是白血病。可現實中,白血病是什麼樣子呢? 最近深圳的佳佳在醫院檢查出了白血病!事情還要從3年前說起,是幼兒園校醫發現佳佳的臉色蒼白,脖子處淋巴結腫得厲害,就建議父母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
  • 得白血病的前兆有哪些 白血病患者飲食指南
    國內十大高發惡性腫瘤之一:白血病是造血系統的一種惡性疾病,俗稱「血癌」,它的特點是造血組織中某一類型的白血病細胞在其他造血組織或骨髓中的發生惡性增生,並浸潤到體內的各臟器和組織,所導致的正常造血細胞的受抑制,產生的各種症狀,臨床表現中以貧血出血、發熱、肝、脾、淋巴結腫大等為特點。
  • 近期有5個症狀,要留心,也許是白血病
    白血病是致死率很高的一種疾病,患者這種疾病對於患者和患者家人都是一種嚴重的負擔,那麼患上白血病會出現哪些症狀呢?日常應該如何預防白血病?:一般貧血會出現在白血病的早期階段,除了貧血外,患者還會出現面色蒼白、身體疲憊的症狀。
  • 9歲男孩為治療地中海貧血吃蟑螂臭蟲青蛙
    5月1日中午,家住硯山縣阿舍鄉巨美村委會鬥南村的王麗娟說,9歲的弟弟身患重度地中海貧血,被病魔折磨了整整八年,靠輸血才能維持生命。為了治病,男孩甚至吃過蟑螂、臭蟲、青蛙等,好不容易與姐姐進行骨髓造血幹細胞配對成功,高昂的費用卻讓他們望而止步。  經硯山縣廣播電視臺和阿舍鄉政府鄉工作人員證實,王建國病情屬實。
  • 這個嬰兒嗜酸性細胞很高,竟然是這個罕見病
    那年秋季,病房收治了一名1歲大的患兒小於,他來自江蘇某農村。小於6個月前去打疫苗,回來後就出現發熱、嘔吐等症狀,就是這次生病讓小於一家從此踏上一條艱難的求醫問藥之路。小於媽媽帶他到當地縣醫院去看病,兒科醫生開了血常規檢查檢查。血常規報告發現白細胞和嗜酸粒細胞高,具體多高,報告單丟失了,小於爸媽說不清具體數值。
  • 貧血又出血!白血病後期的4大症狀,如何緩解?
    而不幸的是,白血病高發與兒童青少年群體,雖然近年來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白血病的治癒希望比較大,但是白血病白血病的危害性仍然不能忽視。因此患者一定要重視這種疾病的存在,有些患者由於治療不當,或者是沒有早發現早治療,從而導致疾病發展到晚期,這無疑會給患者帶來巨大的傷害,那麼白血病後期的症狀有哪些呢?
  • 白血病徵兆有哪些
    白血病是一種常見的血液疾病,主要是由於人體內的白細胞增加導致的,一般來說是由於人的造血幹細胞出現了異常,需要做骨髓移植才能治療白血病。當然白血病是非常嚴重的,不過在平時也可以預防,只要了解白血病的徵兆,遠離有害物質,就能夠及時發現白血病並治療。
  • 劣質棕床墊甲醛超標緻孩子白血病?出現這些症狀家長千萬別大意
    在大部分人眼中,「白血病」3個字顯得異常恐怖,但所有白血病都是不治之症嗎?白血病到底是怎樣的一個病?它有哪些前期症狀?兒童白血病目前的診療情況如何?海南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海南省兒童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主任董秀娟,給大家談談兒童白血病。01孩子為啥會得「白血病」?
  • 10歲小學生患白血病,期望早日重返校園
    因為身患白血病,從今年6月開始,他一直在接受治療。萬幸的是,小肖和他的姐姐骨髓配型成功,可以進行骨髓移植手術。但將近60萬元的手術費用把這一家難住了。小肖的病情牽動著學校師生的心。黃泥灣小學的師生和學生家長都積極募捐。甚至其他學校的師生都加入到愛心募捐行列。「雖然我們在不同的學校上學,但聽到這個消息後我們也想幫一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