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男孩為治療地中海貧血吃蟑螂臭蟲青蛙

2020-12-05 搜狐網

  都市時報記者 龐繼光

  「弟弟被病情折磨得沒有一點神氣,我看了好心疼。」5月1日中午,家住硯山縣阿舍鄉巨美村委會鬥南村的王麗娟說,9歲的弟弟身患重度地中海貧血,被病魔折磨了整整八年,靠輸血才能維持生命。為了治病,男孩甚至吃過蟑螂、臭蟲、青蛙等,好不容易與姐姐進行骨髓造血幹細胞配對成功,高昂的費用卻讓他們望而止步。

  經硯山縣廣播電視臺和阿舍鄉政府鄉工作人員證實,王建國病情屬實。5月1日晚18點30分,平遠《夢天使·微公益》群將在平遠鎮平遠廣場舉辦募捐公益晚會,如果你想幫助王建國,可以到現場進行捐款。

  8歲男孩吃「蟲」治病

  「我弟弟今年9歲,從他1歲多在昆明兒童醫院檢查出患有重度地中海貧血後,每月要花費一千多元輸血,幾年下來,已經花費了十多萬元。」王麗娟介紹,他們所在的鬥南村是一個偏遠的壯族村寨,全村163戶人大多依靠種植玉米和水稻為生。

  她家一共有隻4畝田地,栽種著玉米和稻穀,面積小一點的,試種著玫瑰花,每年收入就是一萬多元。家裡的生活來源就靠父母做包子饅頭到學校門口叫賣,一家人每月的收入就只有兩千多元。但自從王建國生病以來,這些收入根本不夠醫藥費用。

  王建國的母親劉思梅說,為了醫治兒子的病,家裡花光了所有的積蓄,還欠下了親戚朋友許多債務,但自己從來沒有後悔過,8年來,她一直不肯放棄。聽說患有重度地中海貧血的孩子最多只能存活到五六歲,為了治好孩子的病,自己甚至聽信了不少人的「偏方」,讓孩子吃過蟑螂、臭蟲、青蛙,但是病一直治不好。

  劉思梅說,兒子知道自己身體不好,再苦的藥都吃。他吃過最難吃的是青蛙苦膽,四個月裡一天吃兩次,有時吃了會吐。蟑螂也吃過,一天吃三次,每次吃一隻,連續吃了幾個月。現在吃的是臭蟲,把臭蟲泡酒、烤乾後衝水服用。

  造血幹細胞配型成功 急需30萬元手術費

  「求求大家救救我弟弟。」王麗娟說,弟弟王建國在一歲零兩個月的時候被檢查出患有重型地中海貧血。一直靠連續性輸血來補充身體的血液,每一次昂貴的補血費用,幾乎快讓這個家庭崩潰。正在上學的她也不得不輟學,到外面打工賺錢給弟弟治病,家裡窮得幾乎一貧如洗。

  王建國是王麗娟的第二個弟弟,第一個弟弟在5歲的時候夭折了,同樣是患有重型地中海貧血,實在無力支付巨額的醫療費,父母只有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孩子痛苦的離去。

  在說到第一個孩子的時候,王建國的父親王永軍眼裡全是淚,「都怪自己沒本事、沒能力,這輩子最無法原諒自己的事情就是沒有保住孩子的命。我們不希望再走從前的路了,不想再失去這個孩子了。現在我們真是無路可走了,只有求求大家幫幫我們,救救孩子。」看著眼前的一切,誰的眼淚也會止不住的往下流……每月一次的輸血治療前是我爸媽最著急、最絕望的時候,兩口子只能厚著臉皮到處借錢,可是,都是靠種田種地為生的村民們那裡能借到多少錢,真的是少之又少。

  家裡面值錢的能賣的幾乎都賣了,夫妻倆甚至打算一路上邊打工邊乞討,去到大城市的醫院治療,可是家裡還有一位年近90的老人,是王麗娟的奶奶,不可能丟下老人就走了。夫妻倆只有到處拼命賺錢攢夠每個月的補血費用,一直堅持到了現在。

  看著王建國一天天長大,劉思梅的心裡既高興又擔憂,高興的是兒子越來越乖巧懂事,擔憂的是兒子病情加重,越往後拖,醫治成功的機率越小。2013年,阿舍鄉政府號召全體幹部職工捐款,為王建國籌集到了3萬元錢,劉思梅四處尋醫,最終在廣西兒童醫院了解到要徹底治癒王建國的重度地中海貧血必須要進行骨髓移植,並讓王建國的親姐姐進行了骨髓匹配,經醫院檢查後,姐姐的骨髓與其配型很好,醫院也多次要求姐姐王麗娟進行體檢、吃藥,做好骨髓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的前期準備工作。進行這項手術,至少需要20萬元的手術費和手術後治療費10萬元,總共30萬元。但是,現在家裡面一分錢也沒有了。

  30萬元巨額的治療費用,對於以務農為生的農村人來說無疑是個天文數字。姐姐王麗娟唯一能想到的辦法就是努力打工掙錢,但是對於30萬的天文數字,他們只能望而生畏。

  對於王建國的病情,這一家人從來沒有「放棄」二字,他們只是靜靜地承受這一切。王建國的母親說,雖然有一萬個捨不得,但如果這次還是湊不齊手術費,孩子過世後願意把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用這種方式來感恩那些曾經幫助過他的人,讓他的器官能夠延續別人的生命。

  大家可以通過「輕鬆籌」幫助籌集手術費

  據了解,為了給弟弟治病,20歲的王麗娟已經在外打工4年,儘管很努力,可每月2000多的工資經常入不敷出。

  王麗娟和弟弟的關係很好,每次回到家裡,她都要拉著弟弟一起聊天,玩遊戲。她告訴記者,雖然弟弟的身體不太好,但是很喜歡去上學,而弟弟最喜歡上的課居然是「體育」,所以無論自己再吃多少苦,一定要想盡辦法讓小弟健健康康的生活下去。

  「他現在這麼小,外面的世界都還沒看見,真的不希望他的生命會在這裡劃上句號。」王麗娟哽咽著說說。

  如今王建國一家人正在焦急的四處籌錢,只要有一線的希望,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王麗娟和朋友在「輕鬆籌」上為王建國的手術費創建了捐款項目,截至5月1日上午,已籌到19000多元的手術費,但距離30萬的目標仍然很遠很遠。

  據了解,醫生建議王建國最好儘快做手術,否則手術成功的機會將越來越小。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希望社會各界的愛心人士都能伸出援助之手,將愛心的接力棒傳給更多的人,讓小建國在歷經磨難後能夠有重獲新生的機會。

news.sohu.com false 都市時報mp http://dssbikm.clzg.cn/index.php?m=wap&c=norcon&a=content&id=32371&open_type=50 report 2640 都市時報記者龐繼光「弟弟被病情折磨得沒有一點神氣,我看了好心疼。」5月1日中午,家住硯山縣阿舍鄉巨美村委會鬥南村的王麗娟說,9歲的弟弟身患重度地中海貧血,被病魔

相關焦點

  • 小兒地中海貧血
    患兒出生時無症狀,至3~12個月開始發病,呈慢性進行性貧血,面色蒼白,肝脾大,發育不良,常有輕度黃疽,症狀隨年齡增長而日益明顯。由於骨髓代償性增生導致骨骼變大、髓腔增寬,先發生於掌骨,以後為長骨和肋骨; 1 歲後顱骨改變明顯,表現為頭顱變大、額部隆起、顴高、鼻梁塌陷,兩眼距增寬,形成地中海貧血特殊面容。患兒常並發氣管炎或肺炎。
  • 地中海型貧血要怎麼治療?
    如果發現有凝塊,應該接受藥物治療(通常是注射入皮膚,有時候則是經由靜脈注射),以防止凝塊持續惡化。如果我被診斷有心臟病會怎麼樣?地中海型貧血要怎麼治療?如果妳罹患輕度地中海型貧血,整個懷孕期間都需要補充鐵和葉酸,特別是如果妳的鐵蛋白值(鐵濃度的測量)偏低。
  • 2019 EHA 大咖談 | 李春富教授: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重型地中海貧血...
    變更供者HSCT(ADT)包括無關供者移植(UDT)、臍帶血移植(CBT)和父母供者移植(PDT),10/10和9/10 HLA相合分別定義為完全匹配(FM)和良好匹配(WM)。研究結果顯示接受HSCT的TM患者9年OS和TFS均在90%以上,驗證了NF-08-TM方案療效的可重複性。
  • 終於等到你,β地中海貧血患者迎來首款治療藥物
    β地中海貧血 β地中海貧血是一種由於β珠蛋白基因缺陷(大多是點突變,少部分為基因缺失)導致的遺傳性溶血性貧血。β珠蛋白突變會導致氧化應激和紅細胞過早死亡,進而導致骨髓內無效紅細胞的生成和紅細胞擴張,引起比較嚴重的併發症。
  • 地中海貧血患兒:五歲女孩靠輸血治療,父母再苦也要救回孩子
    出生時候六斤四兩,三個月過後,卻瘦到只有四斤多重,膚色蒼白,臉黃,開始他們以為是黃疸,後來知道是貧血,以為吃點營養品就能好。而這些症狀,最終證實是重度地中海貧血,這種罕見病由先天基因缺陷造成,一生需要依靠輸血維持生命。隨著他人血液輸入體內的,還有漸漸過量累積的鐵元素,需要通過服用昂貴的藥物來排出。想要根治,只能骨髓移植。
  • 今天是世界地中海貧血日, 這種貧血,你了解嗎?
    國家衛生健康委提示,地中海貧血難治可防,防治地中海貧血需採取婚前孕前預防、產前預防和地中海貧血患兒早診早治的三級預防策略。  地中海貧血與普通貧血有何不同?  貧血是指血液中紅細胞數量或者血紅蛋白含量減少。一般輕微貧血不會對人體造成影響,但嚴重貧血會使人體組織得不到足夠的氧供而致病。
  • bluebird基因療法獲歐盟批准 用於治療β地中海貧血
    今日,bluebird bio公司宣布歐盟委員會(EC)有條件批准其基因療法ZYNTEGLO上市,治療12歲及以上患者的輸血依賴型β地中海貧血。值得一提的是,ZYNTEGLO是針對這一疾病的首款基因療法。
  • 國內首個基因編輯療法臨床試驗申請獲受理,治療β地中海貧血
    據介紹,此項臨床試驗計劃在輸血依賴型β地中海貧血患者中評價ET-01單次移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ET-01,即CRISPR/Cas9基因修飾BCL11A紅系增強子的自體CD34+造血幹祖細胞注射液,是處於研究階段的、用於治療輸血依賴型β地中海貧血的產品。
  • 寶寶竟然有地中海貧血,能治好嗎?
    在我國地中海貧血是基因遺傳病中,發病率最高,影響最大的遺傳病之一,按照有關數據顯示,在我國南方各省,地貧基因攜帶率為1-23%,其中以廣東、廣西、海南為甚。地中海貧血,通常可以分成α型與β型兩種。由於珠蛋白基因的缺陷導致血紅蛋白的組成成分改變,嚴重時發生溶血和貧血。
  • 貝安:地中海貧血分為幾種類型?
    地中海貧血是一種遺傳性的貧血疾病,我們一直提倡優生優育,但是很多夫妻意外懷孕或者沒有做孕前檢查,夫妻一方患有地中海貧血,那孩子就有可能遺傳上這種疾病。今天貝安曉曉帶著大家一起了解地中海貧血分為那幾種類型,有哪些症狀,需引起重視。
  • 【關注】博雅輯因CRISPR基因編輯β地中海貧血療法IND申請獲受理
    地中海貧血是指一組由珠蛋白基因缺失或點突變致使珠蛋白肽鏈合成被部分或完全抑制的遺傳性溶血性貧血疾病。根據珠蛋白肽鏈合成障礙的種類不同,一般將地中海貧血病分為α地中海貧血、β地中海貧血、γ地中海貧血、δ地中海貧血等,臨床上以前兩種最為常見。
  • 關於妊娠合併地中海貧血的幾大問題
    地中海貧血(簡稱地貧)是世界範圍內常見的、對人類健康影響極大的單基因遺傳疾病之一,在我國以廣東、廣西、雲南等地區較為常見,妊娠合併地中海貧血可造成嚴重的圍產期併發症和不良妊娠結局。地中海貧血的分型和診斷需靠產前篩查和基因檢測才能確診。
  • Science子刊:揭示雷帕黴素有助治療β-地中海貧血及其作用機制
    2019年8月24日訊/生物谷BIOON/---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鐮狀細胞病和β-地中海貧血每年在世界範圍內共影響33.2萬人懷孕或分娩。這兩種疾病都涉及β珠蛋白編碼基因發生突變。在β-地中海貧血中,突變阻止紅細胞產生足夠多的攜氧血紅蛋白分子,從而導致貧血。
  • 廣西地中海貧血防治重點實驗室通過國家評估
    12月21日,記者從自治區衛生健康委獲悉,國家衛生健康委地中海貧血防治重點實驗室(共建)獲得國家批覆。該重點實驗室是國家衛生健康委與自治區政府共建廣西醫科大學後的重要建設項目成果之一,重點實驗室的獲批,將在基因診斷和產前診斷、鐵負荷及去鐵治療、幹細胞移植治療等四個方面尋取進一步的研究突破。▲專家組實地了解重點實驗室建設及運行情況。廣西醫科大學供圖地中海貧血是危害嚴重的遺傳性溶血性疾病,廣泛流行於地中海、東南亞和中國南方等地,基因攜帶率高達20%~50%。
  • 蟑螂爬入9歲男童耳朵:太冷凍的
    9歲男孩右耳疼痛、感覺有異物,滴入藥水後不見好,醫院檢查後發現,原來是蟑螂進了耳朵。昨日,北京電力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趙亮在出診時遇到了「外耳道異物-蟑螂」的病例。據趙醫生介紹,冬季蟑螂入耳在北京並非稀奇,幾乎每年供暖季都有類似事件發生,建議市民晚間突然「耳痛、感覺有異物時」,迅速找耳科醫生檢查。「小孩說很疼、難受,像是被分泌物堵住了。」趙醫生介紹,昨日上午,在其輪值出診時,一位9歲男孩被媽媽帶到醫院,說兒子右側耳朵疼痛,症狀已持續好幾天。
  • 深圳這89家機構可為常住孕婦夫婦免費篩查地中海貧血
    當你沒有從食物中攝取足夠的鐵,你就會得缺鐵性貧血,使用鐵劑可以治癒它,而地中海貧血卻完全不不同,它是一種遺傳性溶血性貧血,用藥物無法治癒。3.什麼是地貧基因攜帶者?地貧是一種隱性基因遺傳病,是全球分布最廣、累及人群最多的一種單基因病。我國以南方地區多見,是長江以南各省發病率最高、影響最大的遺傳病之一,尤以廣東、廣西和海南為甚。
  • 最頂級的造型師,名叫Cas9……|基因編輯|基因|地中海貧血|遺傳
    我們請來劉見橋教授擔任我們的授課老師,從β-地中海貧血和馬凡症候群兩項遺傳病的基因編輯研究入手,為我們科普兩大基因編輯手法。授課老師劉見橋曾豔婷DNA(基因)與遺傳病人人都知道DNA,帶有遺傳訊息的DNA片段被稱為基因。
  • 基因編輯技術治療地中海貧血,邦耀生物基因療法在臨床試驗取得進展
    億歐大健康7月22日訊,聚焦於基因治療和細胞藥物研發公司上海邦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邦耀生物」)宣布,在邦耀生物與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合作開展的「經γ珠蛋白重激活的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重型β地中海貧血安全性及有效性的臨床研究」的臨床試驗取得初步成效。
  • 3個孩子都得這個病去世4 醫生提醒:地中海貧血可以進行基因檢測
    3個孩子因地貧去世  幾天前,嘉興市婦保院遺傳諮詢門診來了一名求助者,朱某(化名)43歲,和丈夫都是外地人,曾生育了3個孩子,都因為地中海貧血去世,其中一個孩子出生2個月後就一直靠輸血治療。產前診斷中心副主任劉曉丹說,地中海貧血是一種單基因隱性遺傳病,如果夫妻雙方都攜帶該基因,理論上有1/4的機率會生一個發病的孩子,而且從臨床來看,概率可能還要更高。  地中海貧血是因為基因缺失或突變引起的,目前還沒有成熟的治療方法。「表現症狀和貧血一樣,比如面色蒼白、食慾不好等,輕度的可能沒有症狀,嚴重者會死亡,需要定期輸血治療,但維持的時間不會太長。」
  • Genome Res:β-地中海貧血的新型基因療法
    2014年8月10日訊 /生物谷BIOON/--近日,來自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和血液系統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成功利用CRISPR/CaS基因組編輯技術來糾正β-地中海貧血患者細胞的致病突變。β-地中海貧血是由於血紅蛋白β(HBB)基因遺傳DNA突變引發的,DNA突變導致紅血細胞HBB表達減少。目前唯一確定的醫療手段,是造血幹細胞移植。然而,這種治療需要一個匹配的捐贈者。新研究中的基因療法,將一個校正基因直接拷貝到患者的細胞中,因此將來可以不再需要造血幹細胞移植來治療該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