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孩子都得這個病去世4 醫生提醒:地中海貧血可以進行基因檢測

2020-11-29 浙江在線

  浙江在線7月12日訊 前不久有媒體報導,一對80後夫妻為了拯救身患重症地中海貧血的女兒,連續生了3個兒子來給女兒做骨髓配型。

  「兩孩」時代到來,家長們對孩子的健康也格外關心。昨天,記者從嘉興市婦幼保健院了解到,地中海貧血患者並不少見,地中海貧血的基因攜帶者更多,且多發於廣東、廣西、四川等地,在嘉興也有一定比例。

  3個孩子因地貧去世

  幾天前,嘉興市婦保院遺傳諮詢門診來了一名求助者,朱某(化名)43歲,和丈夫都是外地人,曾生育了3個孩子,都因為地中海貧血去世,其中一個孩子出生2個月後就一直靠輸血治療。

  夫妻二人來婦保院想諮詢再生育問題,醫生了解情況後,建議兩個人都做一個地中海貧血基因檢測。檢測結果出來之後,朱某和丈夫才知道,兩人都是地中海貧血基因的攜帶者,這也是造成3個孩子患病去世的主要原因。

  「像他們這種情況,我們建議懷孕後針對地中海貧血做一個產前診斷。」產前診斷中心副主任劉曉丹說,地中海貧血是一種單基因隱性遺傳病,如果夫妻雙方都攜帶該基因,理論上有1/4的機率會生一個發病的孩子,而且從臨床來看,概率可能還要更高。

  地中海貧血是因為基因缺失或突變引起的,目前還沒有成熟的治療方法。「表現症狀和貧血一樣,比如面色蒼白、食慾不好等,輕度的可能沒有症狀,嚴重者會死亡,需要定期輸血治療,但維持的時間不會太長。」劉曉丹表示,骨髓移植是目前唯一可能治癒中重度地貧的方法,但僅少部分能配型成功,而且治療費用昂貴,結局也不一定好。

  孕前可進行基因檢測

  記者了解到,今年開始,針對地中海貧血,市婦保院產前診斷中心可以藉助基因檢測手段進行篩查和診斷。「目前,我們已經做了將近100例地中海貧血基因檢測,有40多例都攜帶有地中海貧血基因。」劉曉丹說,以前認為地中海貧血多發於兩廣、雲貴川等地區,很少有人做過本地的數據調查,但從已有數據來看,嘉興地中海貧血基因攜帶者也佔有一定比例。

  本地人地中海貧血攜帶者的發現,更多是家長發現孩子有貧血症狀,或者孩子體檢發現小細胞低色素貧血,來醫院就診之後,醫生排除了缺鐵性貧血,於是懷疑是地中海貧血,再追溯到孩子的父母,檢測發現父母是地中海貧血基因的攜帶者。

  「在我國每年1600萬新生兒中,有3%到10%攜帶家族遺傳病,他們當中多數身體殘疾、智力障礙、生活不能自理、終身服藥和治療,有的甚至死亡。」劉曉丹建議,一直都有貧血的症狀,尤其是有貧血家族史或者治療過但是效果不是很好的人,在懷孕前或者婚前可以進行地中海貧血基因檢測。

  「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夫妻雙方在孕前可以進行14項單基因遺傳病攜帶者基因的整體檢測,包括地中海貧血、遺傳性非症候群型耳聾、脊髓性肌萎縮等,如果雙方同為攜帶者,在孕期再進行產前診斷和遺傳諮詢。」

相關焦點

  • 小兒地中海貧血
    地中海貧血又稱海洋性貧血。是一組遺傳性溶血性貧血。其共同特點是由於珠蛋白基因的缺陷使血紅蛋白中的珠蛋白肽鏈有一種或幾種合成減少或不能合成。導致血紅蛋白的組成成分改變,本組疾病的臨床症狀輕重不一,大多表現為慢性進行性溶血性貧血。
  • 關於妊娠合併地中海貧血的幾大問題
    地中海貧血(簡稱地貧)是世界範圍內常見的、對人類健康影響極大的單基因遺傳疾病之一,在我國以廣東、廣西、雲南等地區較為常見,妊娠合併地中海貧血可造成嚴重的圍產期併發症和不良妊娠結局。地中海貧血的分型和診斷需靠產前篩查和基因檢測才能確診。
  • 華大基因:地中海貧血、耳聾基因檢測項目列入「深系瀾湄」首批重點...
    華大基因(個股資料操作策略盤中直播獨家診股)  從華大基因(300676)獲悉,12月17日華大基因健康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國際交流合作基金會籤署協議,華大基因地中海貧血基因檢測和耳聾基因篩查項目將列入「深系瀾湄」首批重點項目,並有望入選瀾湄合作國家級項目。
  • 擔心寶寶患有地中海貧血,無創DNA可以檢測出來嗎?
    說起地中海貧血,相信孕媽們並不陌生。據相關數據統計,中國的「地貧基因攜帶者」超過3000萬。在廣東地區,約每6人就有1人為地貧基因攜帶者。若不幸患病,患兒出生後須終生定期輸血和接受藥物治療,承受著外人難以想像的痛苦,嚴重者可直接危及生命。
  • 最頂級的造型師,名叫Cas9……|基因編輯|基因|地中海貧血|遺傳
    基因儲存著生命孕育、生長、凋亡的全部信息,它就像一個「指揮官」,組合成一串串指令,指導生物體的發育和生命機能運作。有一些家族遺傳病,就屬於基因疾病,比如白化病、血友病、先天性耳聾、地中海貧血、馬凡症候群、蠶豆病等等。數據顯示,目前,全世界範圍內約有3億人患有罕見病,80%的罕見病是由基因缺陷所致。已知的單基因遺傳病大約有8000種,大約佔人類疾病的10%。
  • 地中海貧血:不同類型的人都有哪些表現?正確應對可緩解治癒
    總體來講的話,除了這個貧血之外,還有溶血的一些其他的改變,包括像肝脾的腫大,長期的輸血以後的一些病人,可能會引起嚴重的血色病,出現心臟和肝臟的這些問題,都是地中海貧血的一些症狀。少數患者在肋骨以及脊椎之間可以發生胸腔腫塊兒,也可以發現膽石症和下肢潰瘍的一些情況,針對以上這些症狀的是可以做一個家族遺傳的病史檢查以及基因檢測可以達到明確診斷的。孕婦地中海貧血有什麼症狀這種遺傳性的貧血,可能平時不會注意到是一種遺傳性的,可能以為是普通的。
  • 我市可孕前診斷單基因遺傳病 孩子告別地中海貧血等遺傳病
    原標題:我市可孕前診斷單基因遺傳病 孩子告別地中海貧血等遺傳病本報訊 (記者 石亨)昨天,重慶晨報記者從第十八屆重慶輔助生殖醫學會議上獲悉,就在今年,重慶已經成為西南地區首個在胚胎植入母親子宮前就能進行單基因遺傳病篩查的城市。
  • 孩子的血變成了粉紅色,醫生還開了病危通知書
    兒科醫生看了孩子的檢驗結果,在入院前談話時直接說,「孩子是重度貧血,從化驗單來看,屬於小細胞低色素貧血。如果是地中海貧血,我們這裡也沒辦法,建議直接去省會兒童醫院吧」。 那天,黃昏,夕陽照得那麼刺眼。我們立馬帶著孩子出了醫院,加滿油,驅車趕往省城。一路上都在想,我們該如何承受這一切。還好孩子從二甲醫院出來就沒有再發熱了。
  • 深圳這89家機構可為常住孕婦夫婦免費篩查地中海貧血
    去年34.17萬例孕婦及13.95萬例配偶篩查地貧地貧是分布最廣、累計人群最多的一種單基因遺傳病。同型地貧基因攜帶的夫婦有1/4的機會生育重度地貧兒。「找個北方妞,孩子就不會得地貧嗎?」有些廣東靚仔心裡會默念這個問題。答案是,不一定!
  • 地中海貧血患兒:五歲女孩靠輸血治療,父母再苦也要救回孩子
    老師說他「你家每年都一樣」。他一時間受不住這樣的話,離開貴州老家,去廣東打工,認識了同鄉的妻子,結婚生子。樹琳出生發病後,汪正年夫婦才發現,原來兩人都是地貧基因的攜帶者。大女兒撞上了四分之一機率的幸運,健康降生,二女兒卻抽中了最壞的籤。汪正年所在的貴州,十個人中約有一個人攜帶地貧基因, 而根據《中國地中海貧血藍皮書》顯示,最嚴重的廣西地區,地貧基因攜帶者超過20%。
  • 廣東職場蔓延地中海貧血基因歧視引發關注(圖)
    地中海貧血包括地貧基因攜帶者約佔廣東人群12%,基因歧視正在隱性蔓延,專家稱基因隱私得不到尊重類似問題將層出不窮  一周前,32歲的郎浩(應當事人要求化名)終於得到了那個最後的答案——他考了三個月的主管職位,忽然消失了。  郎浩覺得是因為自己體檢報告上的四個字:懷疑地貧。
  • 今天是世界地中海貧血日, 這種貧血,你了解嗎?
    2020年5月8日是第27個「世界地中海貧血日」。地中海貧血簡稱地貧,是中國南方地區高發的一種遺傳病,嚴重影響兒童健康和出生人口素質。
  • 市兒童地中海貧血防治協會:補貼百萬名兒童篩查地貧基因
    東莞是地中海貧血的高發地區,地貧基因攜帶率超一成。記者於8月31日獲悉,市兒童地中海貧血防治協會已啟動公益篩查活動,將投入6000萬元,為全市一百萬名0-14歲的兒童提供便捷的檢測通道,每人還可獲60元的篩查補貼金。  每人可獲60元篩查補貼金  「目前地中海貧血篩查還不屬於常規檢查,做個全套的基因檢測需要590元。
  • 貝安:地中海貧血分為幾種類型?
    地中海貧血是一種遺傳性的貧血疾病,我們一直提倡優生優育,但是很多夫妻意外懷孕或者沒有做孕前檢查,夫妻一方患有地中海貧血,那孩子就有可能遺傳上這種疾病。今天貝安曉曉帶著大家一起了解地中海貧血分為那幾種類型,有哪些症狀,需引起重視。
  • 10歲男孩反覆發熱貧血誤以為是白血病,竟然是這個病
    小姜爸媽心想,孩子才10歲,做胃鏡多痛苦啊。而且小姜爸媽認為孩子發熱應該是體內有炎症,於是掛了感染科。感染科醫生以「發熱待查」把小姜收住院。主管醫生給小姜開了血培養、真菌、結核、艱難梭菌、寄生蟲等檢測,結果是正常的。巨細胞病毒、EB病毒等也檢測了,反正該查的都查了,結果是正常的。
  • 地中海貧血患兒死亡懸疑:孩子七孔流血而死
    ,我們經過統計發現,這些孩子全部都是患有「地中海貧血」症的兒童,他們由同一個醫生治療並且使用了同類藥品,而且死亡的時間相對集中。唯一不同的是,從出生起,他就是一個重症「地中海貧血」的患兒。  吳女士(東東的媽媽): 他是一個就是說跟正常人都沒什麼區別的一個孩子,就是說平時身體都挺好的,只要定期給他輸血和除鐵。  解說:東東得的「地中海貧血」症是一種血液遺傳病,光廣東省就有800萬人含有這種貧血基因。
  • 9歲男孩為治療地中海貧血吃蟑螂臭蟲青蛙
    聽說患有重度地中海貧血的孩子最多只能存活到五六歲,為了治好孩子的病,自己甚至聽信了不少人的「偏方」,讓孩子吃過蟑螂、臭蟲、青蛙,但是病一直治不好。  劉思梅說,兒子知道自己身體不好,再苦的藥都吃。他吃過最難吃的是青蛙苦膽,四個月裡一天吃兩次,有時吃了會吐。蟑螂也吃過,一天吃三次,每次吃一隻,連續吃了幾個月。現在吃的是臭蟲,把臭蟲泡酒、烤乾後衝水服用。
  • 基因編輯技術治癒三名遺傳病患者:包括β地中海貧血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網站近日報導,在歐洲血液學協會召開的一次視頻會議上,美國研究人員宣布,他們用CRISPR技術對患者的骨髓幹細胞進行基因編輯後,兩名β地中海貧血患者和一名鐮狀細胞疾病患者不再需要輸血。這是藉助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治療遺傳疾病的首份試驗結果。
  • Genome Res:β-地中海貧血的新型基因療法
    2014年8月10日訊 /生物谷BIOON/--近日,來自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和血液系統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成功利用CRISPR/CaS基因組編輯技術來糾正β-地中海貧血患者細胞的致病突變。β-地中海貧血是由於血紅蛋白β(HBB)基因遺傳DNA突變引發的,DNA突變導致紅血細胞HBB表達減少。目前唯一確定的醫療手段,是造血幹細胞移植。然而,這種治療需要一個匹配的捐贈者。新研究中的基因療法,將一個校正基因直接拷貝到患者的細胞中,因此將來可以不再需要造血幹細胞移植來治療該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