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專注度那麼差?家長用好「閾限法」,輕鬆培養專注娃

2020-12-05 關山老師育兒

鬧鬧媽媽輔導鬧鬧作業讓這原本安靜的樓道「熱鬧」起來,後來聽鬧鬧媽媽說:原本想讓鬧鬧坐那看會書,我打掃衛生,誰知道鬧鬧坐那還沒兩分鐘呢,就到處亂跑,要麼就是在我扭頭瞬間看書,我沒看的時候左顧右盼不知道想啥呢!鬧鬧媽媽很生氣就對著鬧鬧說:「你看你一天天的都不能坐那待五分鐘,我一轉頭你就裝模作樣,看書專心點想啥呢?」

鬧鬧媽媽也是很頭疼,因為馬上就該上小學二年級了,現在學習壓力大,一年級因為鬧鬧愛動,班主任告訴鬧鬧媽好多次,而且一整年成績都不好;二年級不能再讓鬧鬧「鬧」下去了,不然以後我就更管不了了。這是我和鬧鬧媽閒聊的時候說的。

很多孩子都和鬧鬧一樣的情況,不能夠完全沉下心來去看書、學習,這是很多家長都苦惱的事情。

一、為什麼孩子的專注度總是不夠?

為什麼孩子喜歡看電視,不喜歡看書?為什麼孩子喜歡出去玩,不喜歡呆在家?為什麼孩子能夠刷抖音一小時都不覺得久?為什麼孩子學習十分鐘仿佛過了一世紀?

再弄清楚娃為什麼不專注這個問題之前,先好好想想這幾個問題:

因為電視有畫面感,看起來方便,書看起來枯燥乏味;

因為外邊的世界更美好,能有更多好東西,更大的空間去玩,而呆在家裡悶得慌,玩具也沒人陪自己一起玩;

因為刷抖音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而課本和試卷明明不喜歡還要去刷。

這是小侄女瑤瑤告訴我的答案。根據瑤瑤的回答可以推斷,孩子專注度差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孩子缺乏興趣引導

對於孩子來說不學習不可怕,一旦失去了興趣,可以肯定的說做不成什麼大事!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它遠遠超過責任感。」如果一個孩子在學習中體會到了樂趣,他就會在學習的海洋中不斷探索,去尋找更加深奧的知識,孩子們往往在解決一道自己感興趣但又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時,他們會靠著自己對這個問題的興趣,尋求他人幫助或是查閱資料,最終解決這個問題。

正是因為感興趣,所以才會把自己全部注意力放上去,最終才能得以解決。

2、孩子對結果的焦慮

其實有娃的媽媽們都會發現,自己孩子如果這段時間沒有好好去學習,在面對接下來月底考試的時候就會非常擔心,老師也給家長反映說孩子考試的時候心不在蔫、左顧右盼,不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考試中,而在糾結結果。

3、缺乏自信心

之前鬧鬧要參加一個演講比賽,前期在家準備的挺好的,但是鬧鬧自己覺得沒有準備好,在上臺演講的時候由於缺乏自信心,把演講比賽搞砸了!他比賽完之後給我和他媽媽說,他覺得自己不行,然後就在想別人的看法,覺得有的家長會說「這個孩子沒準備好還上來!」有的同學會說「咦,他演講的真差還不如我呢」,由缺乏自信心導致的不專注,進而影響了整個狀態的發揮。

4、外在環境的影響

其實一個人的專注不僅僅會取決於本身,還會受外在環境的影響。如果身邊的大人們都在玩手機,孩子們是不可能會專心的學習,之前有個孩子對爸爸說:「爸,你能不能不要老時打擾我」,這個孩子在學習的時候,爸爸一會過來給孩子倒杯水,一會過來給孩子送水果,孩子剛有的思路就全部被打亂了。因此要想讓孩子更加專注,除了孩子自身還需要給他們創造良好的環境。

二、專注度過差,對孩子的未來會產生哪些影響?

歌德說過「把精力集中在有價值的東西上面,把一切對你沒有好處和對你不相宜的東西都拋開。」一個人對待事情的專注程度不夠會造成哪些影響?

1、做事情拖拉,成績不好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作業就不可能高效率的完成,考試起來成績總是不及格;做事不專注,老是完不成,拖拖拉拉。其實這些都是連鎖反應,一系列的結果都是孩子專注度不夠導致的。

2、成為問題孩子的機率更大

有機構研究得出:孩子如果在學習的時候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時東張西望,做事情總是安不下心,上課的時候總是做這樣做那樣,會造成孩子在感覺上的失調,這樣長大的孩子更容易在成長的過程中給家長弄出不少的問題,添加更多的麻煩,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出現愛打遊戲,打架,早戀,逃學等不少的問題。

3、影響人際關係

有的家長會說:「注意力不集中怎麼還會影響人際關係?」這樣不是完全沒有道理,比如你的孩子正在和別的孩子溝通,孩子聽著聽著就走神了,出現這樣的狀況會讓別人覺得自己說的話根本沒有得到你的重視,很容易讓對方對你的印象分有所下降,漸漸地身邊人都認為你不會聽別人講話,也就不想和這樣的人做朋友了。

4、做事缺乏自信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成績不好,家長老師會責備孩子,長時間來孩子的自信心自然而然的受到傷害,這樣會對孩子今後的發展造成很大的困擾,讓孩子覺得做什麼事情都沒有底氣,膽怯、畏手畏腳、懦弱……

面對一系列的影響,不少家長開始捉急,到底應該如何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呢?接下來的方法希望能夠為各位媽媽所用?「閾限法」媽媽了解一下。

三、如何通過「閾限法」提高孩子專注力

一個人專注能力再強,一天之內能夠專注去做的事情也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高效率做一些重要的事情呢?家長們不妨試試「閾限法」。

所謂「閾限法」百度百科給出的解釋是這樣的:

即通過一種刺激呈現的特別程序,使本要引起的消極反應不再出現,從而破除已經建立的條件聯繫。其過程主要是逐次呈現本要引起消極反應的一個刺激,刺激的強度可逐次增加,但每次均以不引起消極反應為限。這樣,在最終呈現最大強度的刺激時, 消極反應便可不再被引起,以前習得的條件反射即可破除。

簡單來說就是幼兒有意注意的時間比較短,而且年齡越小的幼兒有意注意的時間越短。他們往往做一件事情堅持不了多長時間。為了提高幼兒的堅持性,教師使用某種方法,逐漸地延長幼兒的有意注意時間,但是,每一次延長都不能讓幼兒覺察到。結果,幼兒最終延長了完成有意任務的時間,提高了堅持性,並且這些幼兒進入小學能更快地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

根據以上解釋得出,對於提高孩子專注力的辦法有以下幾點:

1、幫助孩子放鬆心情

就像上面所講的案例,由於沒有好好複習,考試時緊張,擔心結果,沒能專注考試;

在考試前,媽媽應該告訴孩子:「沒事,這只是一次小考試,我知道你前段時間沒能好好學習,等這次考試完了,我們一起分析一下原因,把不會得、漏掉的都給補回來,但是答應媽媽認真對待這次考試,專心去寫,這次我們不要求你的成績,你也不用在意結果,老師那邊這次我也會去說。你覺得怎麼樣?」孩子聽完媽媽的話之後肯定沒有那麼緊張,也不去思考結果如何,只想好專心考試就行了。其實雖說沒有在意成績如何,但是在放鬆的狀態下,大腦能夠集中注意力,同時也能夠讓孩子發揮自己正常水平從而一步步慢慢提高。

2、營造一個舒適的環境

只有讓孩子心安定下來,孩子才會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件事情上,否則只會惶恐糾結於內心一些不安定的因素。如果想讓孩子讀書,沒問題,先放一首輕音樂,然後了解一下孩子沒有任何要求下能夠坐多長時間,其次根據「閾限法」,讓孩子比剛開始多坐10分鐘,慢慢的20分鐘、30分鐘……我相信在一個舒適的環境中孩子能夠更加專注的去讀書。

3、對孩子施行「延遲幫助」

孩子在遇到不會的問題時不要急於告訴孩子結果,先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孩子如果多次嘗試,仍舊無法找到解決辦法,家長再幫忙。這就是所謂的「延遲幫助」。

聽說琪琪媽媽是這樣輔導孩子作業的:面對琪琪不會的問題時,剛開始媽媽認為琪琪作業這麼多問的話直接告訴答案會快一點,可是後來琪琪媽媽發現,琪琪學會了不動腦子,總想著作業寫完看動畫片,寫著作業看著電視(雖然電視沒開)。媽媽知道琪琪注意力肯定沒在學習上,於是琪琪媽改變了輔導辦法,遇到不會的先讓琪琪自己解決,琪琪解決不了的問題媽媽告訴琪琪步驟,這樣孩子的專注力比之前好多了,雖然節奏慢了點,但是都是為了孩子,不能偷懶。

孩子專注度培養其實沒有那麼難,但是需要父母細心觀察和耐心輔導。希望「閾限法」能夠對家長有所幫助,也祝願每一個孩子都能成為一個專心、專注的人,在未來都能成大事。

相關焦點

  • 孩子做事懶散不專注,家長要巧用「閾限法」,讓孩子集中注意力
    2、 家長忽視孩子的興趣孩子對某件事沒有興趣,自然不會用心做,家長日常不注重對孩子的興趣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怎麼會高,所以家長一定要多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然後鼓勵孩子多主動探索研究,這個過程無疑能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 家長是理工科專業,孩子的語文成績就差?老師:和家長沒關係
    但是因為專業的限制,很多家長的共同困惑是:我們學理工科的,文科不好,從小語文成績也算不上優異,怕孩子的語文也學不好,自己教不了。每當聽到家長這樣說,我都會告訴他們:別擔心,孩子的語文成績差,和家長是理工科專業沒關係。
  • 孩子記憶力差?用這幾個方法培養,輕鬆成為記憶「小天才」!
    我抽背了幾首,發現要麼是題目和詩對不上,要麼就是磕磕巴巴記不住,外甥女很難過,問我是不是她太笨了,背起來好慢,還容易忘。孩子記憶力差=笨嗎?不然,很多人喜歡把記憶力差歸結於「笨」,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知。作為一名在線教育老師,幾乎隔三差五就有家長向我諮詢:「劉老師,我家孩子記憶力差怎麼辦?
  • 家長為何讓孩子學打棒球 提高靈敏度和專注度
    原標題:家長為何讓孩子學打棒球教練:能提高孩子靈敏度和專注度,還能培養禮儀和團隊精神孩子們在比賽完鞠躬敬禮。範韡提供圖片範韡教練在教孩子擊球。陳學東 攝杭十三中棒球隊參加比賽。上課走神的孩子注意力集中了「一壘接球,跑,好球!」錢報記者剛一走進黃龍跳水館就看見:穿著藍黑相間鴨舌帽搭配黑色衛衣的棒球教練範韡,正帶著學員們進行棒球友誼賽。20多名孩子一個個輪流著擊球和跑壘,玩得不亦樂乎。
  • 孩子講話時有這3種表現,多半智商低不了,父母要好好培養
    調查表明,孩子的智力水平高並不意味著成績就一定好,但想要取得好成績卻離不開足夠的智力。在求學時代,聰明的孩子往往更容易獲得好成績,他們只要保持適當的努力程度,就足以名列前茅了。由此可見,高水平的智力在求學時代真的太重要了。如果家長生養了一個聰明的孩子,相信家長們一定會很開心的。那麼,聰明的孩子在小時候會有怎樣的表現呢?
  • 孩子理解能力差,是思維能力沒有培養好,在關鍵期用對方法很重要
    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成績差,理解能力差時都會認為是孩子不肯學,或者天生笨,其實這些很大程度上都是錯的,大部分孩子的智力都差不多,至於為何後天表現差距這麼大,其實這都是因為父母沒有培養好孩子的思維能力,導致孩子對很多事情的理解能力都有偏差。
  • 孩子的好習慣如何培養,家長怎麼看
    大家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從小有個好的習慣,特別是有個好的學習習慣。但是如何培養、誰來培養這樣的好習慣,這個問題必須首先搞清楚,有人認為學習方面的習慣應該由學校老師負責培養,有人覺得好習慣主要應該由家庭來負責培養。那麼到底應該由誰來負責孩子好習慣的培養呢?
  • 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差,原因有這些,家長要注意,培養要在小時候
    致家長:孩子閱讀理解能力差,主要有3點原因,科學培養從小抓起。爸爸最近發現,很多父母都在問,為什麼自己的孩子閱讀和理解能力這麼差呢?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很重要,不僅僅是語文知識需要很強的閱讀理解能力,數學、英語、地理化都離不開理解的,孩子的理解能力差,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很不友好的事情。閱讀能力是兒童學習的基礎。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 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他或她的閱讀理解也隨之提高。 如果孩子只理解很多邏輯思維而不翻譯它,那麼將各種知識結合起來就毫無用處。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很頭痛?學會這5招,輕鬆培養孩子的注意力
    《天才贏在注意力》一書的作者提到,自閉症的的孩子就是注意力過分集中的一個極端表現,因為過度專注於一些事情,而忽略了環境中其他更重要的事物。雖然以上2則故事都說明了過度集中注意力容易讓人陷入極端,但並不是說集中注意力就不好,就像硬幣有正反兩面,注意力也像一把雙刃劍,關鍵在於用劍之人把握的力度,用得好,也是非常有助於我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的。
  • 孩子學「拼音」,家長要「拼命」?用好這3招,讓孩子輕鬆學拼音
    有些家長覺得很好,小孩子就應該有小孩子的樣子,不用急著長大,填鴨式的教育只會讓孩子筋疲力盡且受益甚微;另一些家長覺得此舉很不妥:幼兒園不教這些小學知識,孩子過得很輕鬆愉快。問題是:上了小學,孩子要在小學短短的一個半月內掌握拼音,萬一孩子進度跟不上,孩子容易產生厭學心理不說,家長不也得為孩子的事忙得累死累活?
  • 愛笑的孩子運氣不會差,如何培養「樂觀寶寶」?要善用ABC法則
    因此,家長可以了解一下賽林格曼博士所提出的"習得性無助",深度了解一下這個症狀為什麼會讓孩子出現悲觀和抑鬱的症狀,甚至導致孩子患上抑鬱症等心理疾病。"習得性無助"是什麼?"習得性無助"是因為孩子的積極心態無法再度出現,因此在面對現實的絕望和無可奈何的時候,會變得格外絕望,並且他的心理已經無法自動做出調節。
  • 教育專家:數學成績好的孩子,都有一些共同特徵,家長要好好培養
    幼小銜接的過程中最令家長頭疼的往往就是數學,在小學的學科中,數學可以說是最難的一個科目,因此在幼升小的過程中,面對難度迅速提升的數學,家長和孩子都非常無奈。
  • 聰明的孩子都愛問為什麼,培養孩子的提問能力,越早越好!
    孩子的好奇心是他們成長的助力器,所以家長應特別珍惜孩子的好奇心,鼓勵孩子提出問題,並引導他們自己去思考、去創新、去尋求答案。 那麼家長要如何讓孩子發現問題,擁有提出問題的能力呢?
  • 孩子不是讀書的料?李玫瑾:培養好這3點,成績根本不用家長操心
    孩子不是讀書的料?李玫瑾:培養好這3點,成績根本不用家長操心孩子成績好不好,早已經成為家長們的一塊心病。如果孩子不愛學習,無論是在朋友面前還是親戚們眼裡,家長也會跟著面上無光。家長們應該著重培養孩子的這3項能力,只有具備了這些能力,學習才能事半功倍:1. 專注能力孩子的專注能力,很大程度取決於父母的引導。有研究結果證明:缺乏專注力的孩子們,小時候很少得到這方面的鍛鍊。家長儘早採用合理手段鍛鍊孩子的專注力,取得的效果就越明顯。
  • 6歲前是孩子記憶力發展期,學會這幾招,輕鬆培養孩子的記憶力
    若是記憶力低下,那麼孩子就需要不斷地重複認識之前的東西,生活經驗與知識幾乎為零。若是想掌握有效的方法,以此來幫助他們增強記憶,家長首先要了解孩子記憶的特點,影響記憶的因素,分析出更合適的方法。不要強迫他們,父母應該要注意,在兒童可以承受的範圍內,再逐步培養記憶力。
  • 為什麼讓孩子養花,比養寵物好?有利於培養孩子「延遲滿足」能力
    而恰恰是那些比較貪玩,學習成績差,好動的小朋友。因為他們等不了也忍不了。只想著眼前的糖果。沒去想,等待了15分鐘後,糖果有可能是兩顆。怎麼樣培養孩子的耐心,培養孩子願意為了糖果而多等這15分鐘呢?利用延遲了一周,讓孩子分分鐘變得有耐心。很多能力都是需要後天培養才有的。而延遲滿足能力。恰是孩子。最最需要的。那是什麼延遲滿足呢?什麼是"延遲滿足"?
  • 初學者什麼鋼琴牌子好?給孩子買一架鋼琴為什麼那麼糾結?
    在鋼琴行呆了這麼久,接待了一個又一個家長前來給孩子買鋼琴,真心發現,中國的家長給孩子買鋼琴,真的是好糾結,好累!"我家孩子剛學,鋼琴應該買什麼樣的?初學應該買好一點的鋼琴嗎?初學應該怎樣購買鋼琴?買了鋼琴孩子不學了怎麼辦?」接踵而來的問題,我都不知道該如何去回答家長們!
  • 孩子是「路痴」?家長可培養他的空間認知能力,別用批評解決問題
    方向感差又叫做「空間認知能力」失衡,其實生活中有很多方向感薄弱的人,其中不乏有很多孩子。那麼如果家長發現自己孩子的方向感差的話,應該怎麼做才能幫助孩子提高這方面的能力呢?首先,要理解「空間認知能力」指的是什麼?
  • 【原創】孩子底子薄,基礎差,家長怎麼輔導提升?
    孩子成績差,肯定有原因,所以家長要好好分析一番,如果自己分析不好,可以求助於孩子的老師和專家。就我的工作經驗,我發現學生成績差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學前基礎薄。家長秉承「上學前就要快樂地玩」的準則,學前什麼都不教孩子,不過早教認字寫字,並沒有錯,但是孩子對陌生事物的好奇心、探究能力、學習能力,不但沒有培養,反而打消磨滅了。
  • 孩子理解能力差?家長可以從這3個方面入手,簡單又高效
    文丨艾媽育兒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我們是否發現有的時候孩子學習成績特別好,而有的時候孩子學習成績會毫無休止的下降?這其實是每個家長都非常苦惱的問題,甚至面對這樣的問題,根本就不知道該以怎樣的辦法去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