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孩子都愛問為什麼,培養孩子的提問能力,越早越好!

2020-11-25 騰訊網

在生活中,有的孩子總是充滿好奇心,經常會向大人提出「這是什麼」「為什麼會這樣」「要怎麼辦呢」等各種各樣的問題。而有些孩子則對眼前的事物「視而不見」,好像一切都與他無關。

對於不會提問的孩子來說,他們失去了很多認識和探索世界的機會,甚至影響自身的發展。

愛因斯坦曾說過:「我自己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才能,只不過喜歡刨根問底地追究問題罷了」。

孩子的好奇心是他們成長的助力器,所以家長應特別珍惜孩子的好奇心,鼓勵孩子提出問題,並引導他們自己去思考、去創新、去尋求答案。

那麼家長要如何讓孩子發現問題,擁有提出問題的能力呢?

前後對比法

讓孩子觀察一個事物一段時間,通過前後的變化,發現問題並提出問題。

例如,觀察一棵樹,春夏時葉子是綠色的,秋天時葉子變黃了,冬天時葉子會從樹上掉下來。這種前後的強烈對比會刺激孩子發現並提出問題。

此時,家長不要直接把答案告訴孩子,而是要耐心引導孩子思考,逐漸得知結果。

探究原因法

不斷對周圍事物和現象的存在提出「為什麼」,從而尋求解釋的一種提問方法。

例如,「為什麼太陽會東升西落」「為什麼白天看不到星星」「為什麼頭上會有頭髮」。

家長要有意識地營造探究的環境,來激發孩子好奇的天性,培養孩子「刨根問底」的習慣。

討論法

對於孩子感興趣的事物或現象,有意識的和孩子討論,來引導孩子產生不同的看法,促進思考,引出問題。

例如,在給孩子講完「龜兔賽跑」故事後,可以問孩子,如果兔子要求再比一次賽,到底誰會贏呢?這樣會引起一場爭論,提出更多的問題。

想像法

針對看到的現象,讓孩子展開想像,在想像和假設的場景中提出問題。

例如,當孩子看到蝴蝶在飛舞的時候,會想像如果自己有翅膀的話,也可以自由地飛來飛去。此時,孩子會在這種想像的場景中提出問題,「鳥兒為什麼會有翅膀」「我為什麼沒有翅膀」「如果我做一對翅膀,會不會也可以飛呢」等。

培養孩子提問的能力,是一個漫長但結果很可觀的事情。

在生活中,家長可以有意識的利用上述方法,鼓勵孩子提問問題,並引導他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的思考,讓孩子成為更優秀的人。

相關焦點

  • 提高孩子智力水平:促進大腦發育的這些方法,用得越早越好
    文/笑雪育兒思考我們誇獎一個孩子,常用的詞語是「聰明」,有時可能還會用到「高智商」這個詞,但是智商高並不就意味著寶寶聰明,因為聰明不僅表現為智商高,還表現在智力水平上,而智力水平與認知能力有關。總之,智商與天生有關,而關乎智力水平的認知能力卻可以通過後天努力而改變。要想提高孩子智力水平,培養出一個聰明寶寶,這些促進寶寶大腦發育、提高寶寶認知能力的方法,用得越早越好。
  • 要想你家孩子更聰明:聽音樂,這個簡單有效的方法,越早越好
    《名偵探柯南》,是許多孩子愛看的動漫片子,愛看,是因為隨著案情,不但可以學到許多生活小常識和一些物理知識,還可以跟著柯南最後的案情解密,鍛鍊大腦的推理能力,還希望能練就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估計喜歡看這部片子的人都有這樣的想法吧。而偵探柯南那出神入化的推理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無不讓人佩服!
  • 李玫瑾教授說:身上有這3個'不起眼'特徵,暗示孩子未來很聰明
    世上大部分父母都希望孩子聰明可愛,長大後可以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所以現在的父母們在孩子一出生就試圖開發他們的智力,害怕他們輸在起跑線上。 但是,孩子是否聰明與基因有關,也取決於上帝給的運氣。 有些孩子天生智商高,對事物的理解能力非常快。 另外,也有天生情商高,與人交往能力非常強的孩子。
  • 孩子智商高不高,看他日常有沒有下列特徵即可,中一個就穩了
    智商高的孩子,有哪幾種特徵1、記憶力和觀察力很強在許多同齡的孩子還懵懵懂懂的時候,聰明的孩子往往有一目十行、過目不忘的本事,這是因為高智商的孩子接受能力、觀察能力和記憶力很高。而一個人的記憶力和觀察力越好,相對的他的智商肯定會越高。因此,他們一旦有意識地去記東西,效果絕對是又快又好的。
  • 為什麼讓孩子養花,比養寵物好?有利於培養孩子「延遲滿足」能力
    怎麼樣培養孩子的耐心,培養孩子願意為了糖果而多等這15分鐘呢?利用延遲了一周,讓孩子分分鐘變得有耐心。很多能力都是需要後天培養才有的。而延遲滿足能力。恰是孩子。最最需要的。那是什麼延遲滿足呢?什麼是"延遲滿足"?延遲滿足的大概一些是一種。
  • 寶寶越早擁有這3種能力,就說明越聰明,佔一條也很不錯
    每一位寶媽都希望自己能夠生出一個聰明的小寶寶,平時也會給寶寶吃各種各樣有營養的食物,讓寶寶的大腦快速發育。其實寶寶聰不聰明,可以通過寶寶的一些舉動看出來,有些小寶寶無論是智力發育還是肢體能力,都要比同齡的小寶寶更優秀,各種能力也非常強,這就說明寶寶很聰明。
  • 孩子講話時有這3種表現,多半智商低不了,父母要好好培養
    調查表明,經常會說這三種話的孩子,他們的智力水平肯定不會太低。一、講話時,經常會將幾件事情聯繫在一起很多家長在和孩子聊天的時候會發現,孩子總是會將幾件事情串聯起來。哪怕是這幾件事相關的點很稀少,但孩子卻還是可以將這些事情聯合起來。教育專家指出,孩子會在談話中不斷回憶,篩選和串聯過去發生的事情,這說明孩子們的記憶力,信息管理能力和邏輯思維都很出色。
  • 狼孩故事警示:如何培養優秀孩子?注重孩子0-6歲的智力激發
    0-6歲孩子具備「吸收性心智」,吸收內化周邊環境以此構建完整人格,「狼孩」由於在動物中長大,環境的差異化使得智力水平遠遠比不上同齡的正常兒童。聰明孩子養成記:導向性培養0-6歲「吸收性心智」天賦三歲看大,七歲知老——孩子在6歲以前所建立起來的各種能力會伴隨終生,並形成性格的永久特徵。如何讓孩子變聰明?
  • 李玫瑾: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這3種表現,大多都很聰明
    在一次講座中李玫瑾教授就曾說過「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如果孩子有這3種表現,大多都比較聰明」。這一觀點說完家長們都很不理解,李玫瑾教授為什麼會這麼說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而且孩子就像十萬個為什麼一樣,面對孩子各種各樣的問題,家長一開始還會回答,但是時間長也會感到厭煩不理會孩子。
  • 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聰明父母都會這樣做
    霍金就曾說:「我在幼兒園學到的東西比在大學和實驗室學到的東西都重要。」霍金認為他在幼兒園階段培養了「學習要多思考」、「仔細觀察大自然」等好的學習習慣。正如《論語》中所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學習習慣就是孩子學習的工具,而良好的學習習慣無疑能讓孩子的學習事半功倍。
  • 孩子愛問「為什麼」是好現象,家長可用五種方法保護他的求知慾
    楠楠告訴我,她三歲多的女兒,最近突然對很多東西都感到好奇,動不動就問:「媽媽,這是為什麼呢?」例如,她要往魚缸裡倒牛奶,楠楠告訴她不可以這樣,她會問為什麼;楠楠告訴她,因為金魚不喝牛奶,她又會接著問:「為什麼金魚不喝牛奶?」楠楠說,她經常會被女兒問得無言以對,不知道應該怎樣回答。
  • 都說孩子學英語越早越好,你認為幼少兒英語教育重要嗎?
    家長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誰又不希望自己家的孩子將來能夠成才成器呢。那麼,問題也來了,作為家長的您是否了解,幼少兒英語教育究竟重要嗎?或者說,想要合理、更好的培養孩子的語言方面的能力該如何入手和引導呢?接下來,咱們就針對這個問題來具體聊聊吧。
  • 如何培養孩子英語溝通能力呢
    在家庭教育中,孩子的表現來源於生活中的引導和互動。家長教孩子表達和行為,都是要做到位的;而且還通過提問和互動等形式,來驗證並增強孩子的能力。實踐中表現得多了,自然也就模仿了;但家長總是會耐心地去教孩子模仿到位,恐怕孩子學不好。
  • 高智商的孩子要怎麼培養?注意鍛鍊孩子大腦的這兩個部位
    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聰明、智商高、學習好,自己想培養卻無從下手?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該怎麼鍛鍊孩子的大腦,才能讓孩子變得更聰明。聰明的孩子有哪些突出表現?記憶力、分析能力、專注力、應變能力等,這些能力主要和兩個大腦器官有關:海馬體和前額葉皮質。
  • 孩子多大適合接受性教育,「犯罪分子永遠不嫌孩子小」,越早越好
    每每提到X教育問題,依然有很多父母覺得尷尬不好意思不知從何講起,於是這件事伴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逐漸擱淺。X教育是中國教育的短板,國內有關 X教育課程任重而道遠!想讓孩子遠離傷害,第一步便是讓他們了解什麼是傷害。
  • 「一臉聰明樣」被科學證實,有這3種面部特徵的孩子,都很聰明!
    作為父母,誰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健康又聰明。過去的老人,看到一群孩子在玩,總會不經意地說:「你看那個孩子,一臉聰明樣,長大肯定了不得!」通過觀察孩子的面部特徵,就能斷定孩子聰不聰明,難道老人真的會相面?「一臉聰明樣」這句話,並不是隨口說的,科學證實:有這3種面部特徵的孩子,都很聰明。
  • 「你信息」提問 VS 「Yes,and」表達——如何提問孩子才肯說
    家庭是優秀孩子的始發站和港灣,父母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引導者。俞敏洪曾寫過一篇文章《教育的核心是什麼》。在文章中他提到,對於當下的中國家長,面向未來培養孩子,需要讓孩子具備的四個方面的能力。第一個是思考能力。
  • 幾個小遊戲,教你在家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
    思維是智力的核心,參與支配了一切智力活動,思維能力也是未來學習能力的核心,一個人聰明不聰明、有沒有智慧,主要看他的思維能力強不強,要使孩子聰明起來,最根本的辦法就是培養思維能力。(一)兒童思維的發展規律是具體向抽象發展。
  • 孩子理解能力差,可能是這三個原因,父母早重視孩子更聰明
    雖然孩子目前只是在上小學,但是每天寫作業都會寫到很晚,和其他的同學家長聊天的時候發現別人家的孩子很少有超過晚上8:00才寫完作業的。這讓同事覺得有一些擔憂。同事覺得自家孩子挺聰明的,不明白為什麼孩子在寫作業上如此的笨拙。經過仔細觀察後同事發現,孩子寫作業的原因是因為理解能力差。
  • 孩子經常提問怎麼辦?家長要合理應對,否則會影響孩子思維方式
    小李發現最近自己的孩子,總是會問自己各種各樣的問題,甚至有很多問題在小李看來都是非常簡單的,但是孩子仍然會經常問他,這種情況就讓小李感覺到特別煩惱,經常不耐煩地直接拒絕回答孩子問題,搞得孩子也很掃興。孩子為什麼會經常問父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