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小遊戲,教你在家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

2020-12-06 寶寶知道

思維是智力的核心,參與支配了一切智力活動,思維能力也是未來學習能力的核心,一個人聰明不聰明、有沒有智慧,主要看他的思維能力強不強,要使孩子聰明起來,最根本的辦法就是培養思維能力。

(一)

兒童思維的發展規律是具體向抽象發展。

3歲以前孩子的思維是藉助於動作而實現了一種思維,這叫直覺行動思維。比如說孩子玩球的時候,當球滾到了椅子底下的時候,孩子就會趴到地上去伸手夠這個球,當他夠不到的時候,會使勁往椅子底下去鑽。這個時候他想不到藉助於工具,或者是把椅子挪開。

3歲左右的孩子,由於他的知識經驗逐漸開始豐富,思維也迅速發展起來。特別是在成人語言的說明和指示作用下,逐步通過對物體最表面的特徵進行概括,發展到對形狀、顏色、聲音、形象等進行思維。這個思維特點叫具體形象思維。

幼兒到了五六歲,抽象的邏輯思維開始逐漸形成。

我們知道思維能力實際上是根據我們已有的經驗來思考。比如早晨開門看到屋外是溼的,我們就能得出結論說昨晚下雨了。沒有以前我們積累的經驗,就不能談思維。

所以說,對孩子來說,重視豐富幼兒的感性知識非常重要,家長要充分的利用生活的環境,豐富孩子的感性知識,充分積累經驗,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下面給大家介紹幾個簡單易行的小遊戲,作為參考。

(二)

遊戲一:找聲音來源

拿個顏色漂亮的茶葉桶給孩子,他會左手遞給右手、右手又遞給左手,在這個過程中眼一直盯著茶葉桶上的圖案看,這就是個觀察的過程,他在觀察這個茶葉桶上有什麼圖案、好不好玩。然後我們偷偷放個小鈴鐺在裡面,他再拿起這個盒子的時候就有譁啦譁啦的響聲了。

孩子就會覺得奇怪,可能會抬頭衝著家長笑,意思就是我以前玩這個時候沒有聲音,為什麼現在有聲音了?這就是一個簡單的一個思維。

然後我們又偷偷地把這鈴鐺拿走,他一玩又沒有聲音了,這時候又會想剛才有聲音,現在為什麼沒有聲音了?這也是一思維過程。

接著我們當著他的面把鈴鐺放進去,再蓋上蓋給他,他一玩又響了。孩子就開始笑。這時候他心裡就會有個思維過程,得出「聲音來源於裡面鈴鐺」的結論。

平時類似的,我們經常給孩子放音樂也一樣,用手機放音樂放在桌子上,孩子知道音樂來源於手機。這個判斷來源於孩子見到了手機的具體形象。那麼家長需要引導孩子、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當他聽了一段時間以後,就要給他提高一個檔次,要向抽象思維過渡。

把手機放到抽屜裡,仍然放同樣的曲子,這個時候孩子很習慣地又去看桌上放手機的位置,但是這時候手機沒有了。這時候他腦子裡就開始有思維活動了:這個聲音是來源於手機,手機沒有了,為什麼還有聲音?從哪來的?他就會去尋找這個聲音,這個尋找的過程就是他思維的過程。

這個時候家長需要引導他,「你在找什麼?」他即便還不會說話,家長也要問問,然後引導著他在這兒找,在那兒找。最後給他領到抽屜旁邊,這個地方,聲音非常的大,家長可以把他的小手放在抽屜上,當他把抽屜拉開以後,發現那個手機的時候,他會非常開心。

整個過程,他先是知道聲音來自手機,現在手機不在這個位置,卻還有聲音,那麼要在這屋子裡找找手機在哪。這就是一個思維的過程。

(三)

遊戲二:請把桌球遞給我

家長都知道讓孩子抓東西是在鍛鍊他手部肌肉和手眼協調,其實在鍛鍊這個的過程中同樣可以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要求就是家長要把孩子抓握的物體名稱一樣樣告訴孩子。

在孩子面前放玩具,開始放一種,然後放兩種。每增加一件東西,告訴他這是什麼。比如說剛開始抓著桌球,說:「這是桌球,桌球」,他就抓著玩。然後又給她增加一塊積木,又說了,「這是積木,這是積木」。由少變多,2種到3種,總在重複著說這個抓握的玩具的名字。

經過你量的積累,他就記住了。這個時候就要提高,進行思維訓練了。跟他說「你把桌球拿起來。」那麼孩子這個時候就要有一個思維了,這3種東西哪個是桌球?他經過思維判斷,最後確定了,才伸手去把桌球拿起來。

家長一會兒讓他拿桌球,一會兒讓他拿積木,一會兒讓他拿搖鈴,他會玩得非常開心,但是在這個當中,具體、形象思維就開始有了。

那麼家長要知道,思維要藉助於語言才能得以實現,這是很重要的。這時候家長可以繼續提升難度,拿一毛巾把這玩具蓋上。比如說把桌球蓋上了,邊蓋還邊說「桌球怎麼不見了?」這時候孩子就會根據你的語言的指令,用眼在觀察。

因為你一邊說一邊在毛巾蓋著,這個時候,孩子其實已經把你的動作看到了。他就會伸手去把這個毛巾抓掉,這個球就出現了。

這中間也有思維活動:開始有球,這時候怎麼沒有了?因為毛巾把這球蓋上了;把毛巾拿下來,這個球出現了,他就能得出結論,這個球沒有,是因為毛巾給蓋住了。

那麼在孩子在抓獲和擺弄物體親身感知的動作當中,能夠逐漸地認識到事物之間的各種關係和聯繫,這個球有和沒有是跟毛巾產生了聯繫,這就是一個思維過程。

(四)

遊戲三:建個大超市

有的家長說孩子不喜歡玩搭積木,為什麼呢?

多數情況,都是因為孩子不知道積木有什麼好玩的,往上一直搭,一遍兩遍,玩兒幾次就煩了。孩子生活經驗不足,不知道還能搭什麼。那麼家長就該給孩子引導「我們昨天去哪買菜來著?」。孩子一想超市,那我們來搭個超市吧。

用積木來搭貨架,那貨架上面要有物品,物品怎麼辦?把問題拋給孩子,孩子可能會說家裡有什麼玩具或者他自己畫出來、用軟陶捏出來等等,他想出一種,家長也可以提議一種。

然後說咱倆怎麼分工呢?讓孩子來安排。

做完了貨架、弄好了物品,還可以想想「咱們是不是還得有購物工具啊?超市門口是不是有收銀臺啊?」等等。

這些用什麼來做,讓孩子主動去想,他想不出來的時候,家長適當提醒,然後一起操作,分工合作。整個過程只給他提線索,他就得積極地思維,努力去解決問題。

這樣激發引導,使孩子的思維達到了一定的廣度和深度,並學會了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孩子也樂在其中。

這就是在遊戲中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不要什麼都給他具體的答案,什麼都給他想好了,他只去被動的去動動手,那就不是思維活動,他提高不了也就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

知識是通過學習獲得的,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你愛學習,孩子就愛學習,你愛動腦筋,孩子就愛動腦筋,你愛動手,孩子就愛動手。

所以不要嫌煩,不要置之不理,也不要直接給答案。一定是要引導孩子學會在問題的指引下,讓他主動去思維,去探究,尋找答案。

本文轉載於網絡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親子陪伴)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怎樣教寶寶認識五官?「識五官」小遊戲,迅速提高孩子的認知能力
    有研究發現,9個月的寶寶認知能力已經很強,這時開始不但有了物體永存的概念,並開始認識自己的身體部位,尤其是對自己的「五官」及「小手小腳」等部位,開始能清晰地記住,這時應著重培養寶寶的認知能力,先從認識自己的五官開始。
  • 計算思維≠編程,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計算思維?
    2、提高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嚴謹的習慣在計算思維實現的過程中,建立數學建模需要有多種選擇的語句,和分別相對應的實現步驟,這些都非常有利於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嚴謹的思維習慣,一旦出現了紕漏,整個計算過程就會出現失敗,這就不得不迫使孩子去重新檢查數學建模中出現了哪些問題和錯誤,有時候一些細微的錯誤不一定很容易發現,這就需要孩子耐心去檢查,也培養了孩子的嚴謹態度和抗挫折的能力
  • 在家就能做的7個數學小遊戲,適合3-6歲寶寶,「玩」出高智商
    數學是多門應用科學的基礎學科,數學學得好的孩子,不但學習成績不用擔心,還讓人覺得特別「聰明」。數學如此重要,但提到數學啟蒙,不少家長都「望而卻步」,不知道怎麼下手,怕教不好孩子。其實,對幼兒來說,只要方法得當,數學也可以變成充滿趣味的遊戲活動,學起來一點都不困難。
  • 如何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這幾件事情你必須知道!
    經常會有孩子的家長提出疑問,孩子的數學為什麼總是學得不好,數學的思維應該如何培養?這成為了讓多數家長頭疼的一個問題。可是,家長們總是注重結果,卻忽視掉了培養的方法。一、階段1:一、階段1:數出總體階段(4歲)· 能力要求:給出兩個集合的物品,把兩個集合放在一起,能夠依次點數,數出全部物品的總數;· 測試題目:問孩子,現在有兩堆玩具,一堆是小汽車,一堆是小鴨子,你能數出來一共有多少個嗎?
  • 孩子的好習慣要從小培養,這幾個年齡段不能錯過,教晚了悔恨莫及
    現如今許多的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這樣的家庭往往是六個大人照顧一個孩子,把所有的愛都傾注在一個小朋友的身上。如此培養出來的孩子,身上難免會有一些驕縱的習性,有些小朋友在家裡要什麼就有什麼,想要做什麼,家裡的大人都會滿足他,但一個從小在溺愛中長大的孩子,往往會表現出一些粗暴、不懂禮貌的行為,引起人們的反感。那麼家長如何教,就變得尤其重要。
  • 幼升小邏輯思維題,難倒眾多家長,孩子邏輯思維能力該如何培養?
    在歐美國家的教育體系中,十分重視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國家天才兒童協會》的評判標準中,邏輯思維更是佔比最高的那一項。 現在市面上早教班所謂的思維邏輯課,大多是打著邏輯思維旗號的數學課,數學思維和邏輯思維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但是一些早教班只教數學的拆分,數與量的關係,而國外的思維邏輯大多是基於遊戲,所以早教班的思維邏輯課很大程度上不是真正的教思維邏輯
  • 3年級現象的本質是孩子思維邏輯能力弱,你家書架需要這類繪本
    思維教育不等於數學教育很多父母認為培養孩子邏輯思維能力,就是幫助孩子開發數學思維能力。其實不然,因為思維它蘊含在各個角落:1.語文裡有思維小學階段的看圖作文部分,需要孩子先觀察,分析圖上畫的是誰、在幹什麼、在什麼地方,以及他為什麼出現在這裡等等問題,最後用文字有條理地表達。高年級考試更是如此。
  • 培養孩子方向感,多陪他玩以下幾個小遊戲,就能達到目的
    其實方向感就是人體辨別方向,辨別物體所在方位的一個能力和感覺。很多小孩子可能分不清前後左右,分不清東南西北就是方向感差的表現。方向感好的孩子,可能只是對於他只去過一次的地方,下一次他也能夠很快的找到這個地方。方向感差的孩子,即使是很熟悉的地方,在沒有人帶的情況下他都有可能走錯。
  • 李玟瑾: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太重要!和孩子的成長息息相關
    孩子強大的思維能力,往往意味著父母和老師的教育可以事半功倍,思維能力強的人更好。所謂思維能力,是指我們對工作、生活、學習中遇到的事情進行系統、全面的分析後,形成的理性認知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思維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區別在於,思維能力不僅僅停留在思考「為什麼」,更重要的是,它需要知道「怎麼做」和「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李玟瑾: 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太重要!
  • 如何讓孩子愛上數學,培養數學思維,計算思維幾何思維測量思維
    ,學習數學思維。研究發現早期數學能力越好的孩子,識字能力也會更好。美國很多幼兒園意識到學數學的重要性,已經推行了針對幼兒的數學教育。中國很多家長的對數學的理解還是停留在應試教育的印象,除了背公式,就是做習題。 培養孩子的數學能力主要包括三個方面:數算思維、幾何思維、測量思維。
  • 極客晨星少兒編程培養孩子計算思維和創新思維
    少兒編程教育並不是像很多人固化思維裡的教孩子像大人一樣敲代碼,而是通過編程遊戲的啟蒙和可視化圖形編程等課程,培養孩子計算思維和創新思維,激發孩子對網際網路程序的熱愛和能力的培養。  那麼少兒編程對孩子來說有什麼用呢? 1、少兒編程能夠幫助孩子理解抽象概念。     對於許多孩子來說,很多概念太抽象,不好理解。
  • 這樣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孩子的記憶力、思維能力也會遠超同齡人
    很多人不太理解,為什麼孩子的注意力那麼短暫,很容易受外部環境的影響被轉移走,自我控制能力也差?這常常讓家長失去耐性。其實,這是孩子大腦發展必經的一個過程,但是每個孩子又有所不同。前額葉皮層的發育是漫長的, 但隨著這些大腦區域的持續發育,兒童控制注意力的能力也會逐步改善,不過,這種控制的能力仍然比成人要差很多,常因個人需要和興趣而轉移注意。因此家長的要求和期待要符合孩子年齡段注意力發展的特點,不要苛求孩子長時間專注地做一件事,那對於他們來說,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實驗研究顯示:孩子年齡越小,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越短。
  • 如何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教你5種方法,幫孩子學透數學
    其實,真正的數學啟蒙重點應該在於培養數學思維。只有有了數學思維的孩子,在面對稍微複雜一點的數學問題時才不容易落入圈套。什麼是數學思維呢?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周川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數學思維是指在思考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數學思想、方法的合理運用能力。
  • 孩子理解能力差,是思維能力沒有培養好,在關鍵期用對方法很重要
    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成績差,理解能力差時都會認為是孩子不肯學,或者天生笨,其實這些很大程度上都是錯的,大部分孩子的智力都差不多,至於為何後天表現差距這麼大,其實這都是因為父母沒有培養好孩子的思維能力,導致孩子對很多事情的理解能力都有偏差。
  • 直播課教你5個護眼小遊戲
    歪頭看屏幕,頻繁眨眼、揉眼都要引起注意| 直播課教你5個護眼小遊戲 歪頭看屏幕,頻繁眨眼、揉眼都要引起注意|
  • 教你3個技巧,在家就能開發寶寶左右腦,孩子更聰明
    父母都想自己家孩子能比別人家孩子聰明,那麼想讓孩子聰明,自然是要找方法提升孩子的智商了,有的家長會自己在家開發寶寶左右腦,更多的父母不惜花大價錢讓孩子上各種補課班,各種早教班。人的大腦分為左腦和右腦:左腦主要負責一個人的邏輯思維、語言能力、判斷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感知能力。右腦主要負責一個人的記憶力、直覺、情感、想像力、身體協調、認知能力。
  • 5個小遊戲開發左右腦,在家就能玩,讓寶寶擁有高智商
    說到開發孩子的左右腦,很多家長就很疑惑明白開發左右腦是怎麼回事,但是具體要怎麼開發呢?在這裡我給大家五個小遊戲,幫助家長們開發寶寶的左右腦。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左腦是一個是強大的一方,主要掌管語言、理解、閱讀、計算的能力;而並不強勢的一方是右腦,主要掌管創造力、空間感及藝術、音樂能力。
  • 斯坦福教授:數學啟蒙並非是背乘法口訣,而是培養這種「思維」
    史丹福大學數學教育學教授喬·博勒(Jo Boaler)曾說:並沒有什麼天生的「數學腦」,我們後天所見到的很多孩子對數學的敏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父母利用好了孩子最重要的數學啟蒙階段。提到數學啟蒙,很多父母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教孩子數數、背乘法口訣,或者讓孩子們多做數學題,提高孩子的計算水平,殊不知這種死記硬背的計算能力對孩子的成長並沒有特別的作用。
  • 這6個鍛鍊小遊戲成就聰明寶寶
    你是否經常也出現這種狀況:到了陌生的地方不分東南西北;從洗手間或者商場出來不知道該往哪走;這都是「方向感」問題,方向感的訓練應該從小就開始做起啦~今天推薦幾個鍛鍊方向感的小遊戲,讓寶寶更聰明!什麼是方向感?
  •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英語篇)
    其實,從本質上講,無論你進行什麼樣形式的教學,孩子們學會一門語言都是「習得」的,而不是「教會」的,想一想,你教了,他不用耳認真聽,不張口大膽說,不打開書深入讀,不下筆勤奮寫,他的英語能學好嗎?之前,我們「教」得太多,孩子們「學」得太少了,所以,孩子們的學習效率較低,我們以為,下更大功夫教就能解決問題,結果,我們又再加大力度教,孩子們不學,不會學,學習效率低,這樣就在師生之間形成了一種張力,各自都很費勁。結果呢,大學都畢業了,四六級都考過了,學到的還是啞巴英語。這聽起來簡直就是一種讓人哭笑不得的笑話。